- 年份
- 2024(9279)
- 2023(13436)
- 2022(11561)
- 2021(10846)
- 2020(8823)
- 2019(20437)
- 2018(20469)
- 2017(39060)
- 2016(21245)
- 2015(23702)
- 2014(23833)
- 2013(23615)
- 2012(21962)
- 2011(19973)
- 2010(20037)
- 2009(18115)
- 2008(17582)
- 2007(15336)
- 2006(13704)
- 2005(12141)
- 学科
- 济(90806)
- 经济(90713)
- 管理(59227)
- 业(55946)
- 企(44937)
- 企业(44937)
- 方法(35621)
- 数学(30294)
- 数学方法(29974)
- 中国(29017)
- 地方(25637)
- 农(24001)
- 业经(20845)
- 学(19176)
- 财(18561)
- 农业(16535)
- 贸(15202)
- 贸易(15189)
- 环境(15152)
- 和(14748)
- 制(14639)
- 易(14609)
- 理论(14429)
- 技术(14407)
- 发(14003)
- 银(13812)
- 银行(13771)
- 地方经济(13488)
- 融(13488)
- 金融(13487)
- 机构
- 大学(300684)
- 学院(299793)
- 管理(119833)
- 济(117561)
- 经济(114718)
- 研究(104624)
- 理学(103252)
- 理学院(101991)
- 管理学(100265)
- 管理学院(99721)
- 中国(76852)
- 京(66339)
- 科学(66091)
- 所(52701)
- 财(51989)
- 农(48421)
- 研究所(47952)
- 中心(46642)
- 业大(44779)
- 江(43984)
- 北京(42555)
- 范(42462)
- 师范(42088)
- 财经(41385)
- 院(38424)
- 农业(37613)
- 经(37552)
- 州(36725)
- 师范大学(34122)
- 经济学(33838)
- 基金
- 项目(205684)
- 科学(161763)
- 研究(151221)
- 基金(147573)
- 家(128245)
- 国家(127107)
- 科学基金(109408)
- 社会(94332)
- 社会科(89277)
- 社会科学(89254)
- 省(81012)
- 基金项目(79401)
- 自然(71208)
- 自然科(69544)
- 自然科学(69529)
- 教育(68560)
- 自然科学基金(68253)
- 划(68221)
- 编号(62301)
- 资助(59876)
- 成果(50317)
- 发(47660)
- 重点(45714)
- 部(44261)
- 课题(43374)
- 创(42603)
- 创新(39637)
- 科研(38623)
- 发展(38117)
- 项目编号(37916)
- 期刊
- 济(135004)
- 经济(135004)
- 研究(92021)
- 中国(60179)
- 学报(46088)
- 农(44640)
- 管理(44516)
- 科学(44005)
- 教育(36734)
- 财(36610)
- 大学(34672)
- 学学(32320)
- 农业(31495)
- 技术(26395)
- 融(26067)
- 金融(26067)
- 业经(23523)
- 经济研究(20869)
- 财经(19169)
- 问题(18816)
- 图书(18157)
- 经(16280)
- 业(15792)
- 科技(15489)
- 理论(14957)
- 技术经济(14523)
- 现代(14458)
- 发(14014)
- 资源(13970)
- 商业(13866)
共检索到448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也苏
共享交通是基于互联网+和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大众出行交通模式。它反映了生态智慧城市发展时代对城市交通的新要求,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方便快捷、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的新的生产力。当前,共享交通面临发展无序、环境秩序矛盾、规范管理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共享交通的发展。促进共享交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共享交通环境秩序管理制度、制定共享交通发展的分类监管制度、打造开放协调的市场环境以及建立城市交通公共治理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也苏
共享交通是基于互联网+和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大众出行交通模式。它反映了生态智慧城市发展时代对城市交通的新要求,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方便快捷、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的新的生产力。当前,共享交通面临发展无序、环境秩序矛盾、规范管理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共享交通的发展。促进共享交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共享交通环境秩序管理制度、制定共享交通发展的分类监管制度、打造开放协调的市场环境以及建立城市交通公共治理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永胜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城市结构、功能与交通的辩证关系中探寻优化的路径。通过城市集群发展,把人口分流到卫星城市,能有效地解决交通难问题;以公交为主的城市交通,能有效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关键词:
城市发展 交通方式 环境压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雷黎 申金升 徐一飞
一、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已逐渐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交通已成为北京21世纪城市交通的基本模式。 要达到交通可持续发展,应促使人们对交通需求管理进行深入地思考,特别是作为交通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客运结构,并在交通消费观念、提高交通效率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以及交通的资源环境利用等方面进行显著的变革,以期实现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飞龙
本文旨在从发展绿色交通的角度探讨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绿色交通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关部门可以从推动“绿色交通”导向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设计、倡导绿色交通工具、营造绿色交通环境和强化绿色交通意识等方面实施和发展绿色交通。
关键词:
城市 绿色交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鹏
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基于"互联网+交通"视角提出了通过私家车共享模式来减缓交通拥堵。根据共享模式沟通渠道的不同,分别提出了社交网络平台、第三方商业平台和政府非营利平台三种私家车共享模式。在政府非营利平台私家车共享模式下,出行线路相同的私家车相互共享降低空载率,大幅度减少私家车的上路数量,从而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为有效实施政府非营利平台私家车共享模式,进一步从理念宣传、政策支持、行业协调和平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吴宗鑫
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使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从城市土地使用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土地使用 城市交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刘鸿远
城市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天津交通碳排放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公共交通利用率较低,道路网络系统不健全以及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是天津交通低碳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天津构建低碳交通体系首先应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以有效调控交通需求结构,然后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交通出行结构,还有就是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善城市交通管理结构。此外,政府还应通过对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来调整城市交通的能源结构,以减少城市交通化石能源的消耗。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发展 天津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世鹏 张赛飞
城市交通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交通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现在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广州城市交通现状,制定合理的交通发展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保证广州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 周亚平
城市私车增长与交通资源内在的不平衡是城市交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私车消费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公交设施的发展密切相关。城市私车消费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多反馈的复杂系统。为此,论文在对系统结构和因果反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私车消费系统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模型,讨论公共交通尤其是快速轨道交通发展对私车发展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私车保有量对轨道票价与建设速度的灵敏度分析为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嵇涛 姚炎宏 黄鲜 诸云强 邓社军 于世军 廖华军
交通韧性是指在极端条件下交通系统能够通过自身抵抗、减缓以及吸收的方式维持其系统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或者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内恢复原始平衡或者新平衡状态的能力。受全球增温、海平面上升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影响,极端事件的风险日益增加,从而导致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衡量极端事件下城市交通韧性强度(包括不同极端天气事件强度对其强度的影响),如何监测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以及多长时间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状态?针对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监测方法,尤其是缺乏气候变化对交通韧性影响的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因此,如何精准识别极端事件下城市交通韧性的状态,提升自然灾害交通防治水平亟待解决。而随着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时空预测深度学习方法的发展,为重建城市交通韧性强度时空数据集,进而揭示历史极端事件影响下城市交通韧性强度时空演变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机制提供了可能。论文对国内外近50年来交通韧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结合国内外交通韧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气候变暖情况下交通韧性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旨在为今后开展交通韧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丽 杨顺顺 赵越 陈鸿汉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发思后的理性回归,是一种将社会发展从单纯经济增长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绿色交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环保交通,其核心是交通的通达、有序,参与交通个体的安全、舒适,同时尽可能少的消耗能源、产生污染。绿色交通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交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深圳市为例,从交通设施、居民出行、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几方面分析了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7年深圳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从优化公众出行结构、推广绿色交通工具、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明华
苏州市城市交通存在着道路等级较低、公共交通不发达和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未来苏州的区位、人口、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变化会诱发新的交通需求 ,需要解决产生的问题 ,推动新的交通格局形成 ,建立适合苏州发展的城市交通模式
关键词:
苏州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