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7)
- 2023(3370)
- 2022(2719)
- 2021(2646)
- 2020(1986)
- 2019(4406)
- 2018(3906)
- 2017(7776)
- 2016(3715)
- 2015(4104)
- 2014(3942)
- 2013(3875)
- 2012(3495)
- 2011(3048)
- 2010(3377)
- 2009(3620)
- 2008(2514)
- 2007(2242)
- 2006(2081)
- 2005(2060)
- 学科
- 融(23992)
- 金融(23992)
- 银(20736)
- 银行(20736)
- 行(20260)
- 济(13140)
- 经济(13121)
- 中国(13054)
- 业(12621)
- 企(11067)
- 企业(11067)
- 管理(10951)
- 中国金融(10802)
- 制(7199)
- 财(6767)
- 地方(5535)
- 务(5346)
- 财务(5334)
- 财务管理(5327)
- 企业财务(5167)
- 事业(4523)
- 方法(4472)
- 业经(4299)
- 数学(4113)
- 数学方法(4095)
- 体(4021)
- 农(3768)
- 体制(3670)
- 制度(3562)
- 度(3562)
- 机构
- 学院(46957)
- 大学(45712)
- 济(22563)
- 经济(22052)
- 中国(20065)
- 管理(17398)
- 研究(14627)
- 理学(14426)
- 理学院(14298)
- 管理学(14160)
- 管理学院(14072)
- 银(13752)
- 银行(13335)
- 财(12985)
- 融(12764)
- 金融(12525)
- 行(12518)
- 人民(10113)
- 财经(9920)
- 中心(9771)
- 国人(9244)
- 中国人(9204)
- 中国人民(9151)
- 经(8987)
- 京(8750)
- 经济学(8252)
- 人民银行(7690)
- 财经大学(7612)
- 经济学院(7554)
- 中国人民银行(7022)
共检索到82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树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家的经济命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最早领导金融活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都有哪些业务项目?效果如何?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近现代金融史上的大事,但多年来并不是很明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安
黄金生产为早期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1949年以前)抗日战争打响前的数年间,国内市场上没有官方机构开展收购或是出售黄金业务,人们可以自由买卖、持有黄金。据《黄金志》所载:"七七"事变发生后,侵华日军于1939年2月27日占领了招远县城,次日又占领了重要的大型金矿——玲珑金矿,随后侵华日军通过其代理公司对胶东半岛的黄金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盗采。与此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对沦陷区的成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钰婷 李新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发展已历经百年。百年间,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始终以人民为根本,在各个时期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金融发展历程,缅怀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创新、不惧牺牲的红色精神,激励我们要继续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借鉴历史中可贵的金融实践经验,在保障金融发展行稳致远的同时利用科技优势大胆进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金融 红色精神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险阻、砥砺前行,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海纳百川、锐意进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祖之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事业,是伴随党的诞生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发展,从无到有,逐步创建并发展起来的,历经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审计工作在支持革命战争、防止贪污浪费、保持廉洁奉公的革命本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新中国建立后继续开展的审计工作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创建提供了宝贵经验。回顾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2022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纪念日。一百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祖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了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民经济正经历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并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起就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忆往昔峥嵘岁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博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工作体制。从逻辑图谱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体制的演进历程,可以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金融思想的创新发展。在历史逻辑图谱方面,中国共产党先后以战争动员型、集中资源型、市场化金融和现代金融工作体系服务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历史积淀。在理论逻辑图谱方面,中国共产党创建起契合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新型金融工作体制,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程中以组织嵌入强化了金融党建工作,实现了从创建金融到金融党建的跃升。在实践逻辑层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人民至上、深化改革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全面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话语。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金融工作体制 逻辑图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誉泽
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制度的早期探索,在内因上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驱动下的必然选择,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清晰的理论发展脉络;在外因上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差异直接推动了审计制度探索路径的多元化。这一时期,审计制度探索形成了一定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性认识:在目标定位上,审计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经济监督;在运行机制上,较早形成了审计独立和审计公开理念,探索审计机构与财政机构分离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在作用功能上,较早发挥了审计反腐功能,有意识地通过审计监督揭示重大贪腐案件;在方式方法上,以账目检查为主,并出现了事前预算审核、事后收支账目检查、集中清查彻查、定期报送检查等多种审计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中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九十年光辉历程。这既是一部百折不回、波澜壮阔的金融发展史,也是一段为探索中国金融发展道路而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辉煌党史,更是一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的壮丽史诗。在这一伟大历史实践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一直为我国金融事业发展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财富,鞭策和鼓舞着一批又一批金融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姜森
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奇迹取得的原因,只能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解释。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理,即正确地处理了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政党与政府、市场的关系。其次,论述从治理机制出发具体阐明党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而诠释中国经济奇迹。最后,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经济奇迹之间相互作用的重大意义,提出加快构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华
文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角考察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职业教育的目标管理,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职业教育目标确立中彰显愿景引领,以共产主义作为伟大理想,牢记初心、践行使命;在职业教育目标分解中彰显求真务实,根据无限发展的社会实践分解目标,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在职业教育目标校正中彰显自我革命,不断优化目标,开展自主锻造;在职业教育目标实现中彰显刚性执行,以务实行动兑现目标,不断自我加压。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职业教育 目标管理 认识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柴宝勇 李梓琳
"领导力"的相关研究与理论主要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支撑,将其引入其他领域,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研究范式进行调整。跨文化语境下,"领导力"概念的应用也需进行本土化调整。在中国的领导力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天然占据特殊地位。然而想要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解释力的概念,还需要将政治实践中"党的领导"与"党的领导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史基础、资源禀赋与党的结构特点3个维度对"党的领导力"的来源进行梳理,锚定"党的领导力"的内涵。只有以规范的政治学学科范式解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才能将领导力概念政治学化、将党的领导力概念规范化、将党的领导力研究实践化,真正使这一概念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关键词:
领导力 本土化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北京对外交往"课题组 杨文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文化对外交往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发展需要,创建、开拓、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事业,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内地与港澳台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祖国统一事业的进程。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对外交流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一翼,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不同时期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大都诠释了中国政治模式、文化及与之相连的价值观的优势和魅力,增强了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增强了和谐世界价值观的吸引力,在营建、维护、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 文化 对外交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雄 付冬梅
经过百年实践,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胜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现代化道路为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探索形式多样的贫困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关键。脱贫成绩固然令世人瞩目,但认清现代社会贫困背后的不同逻辑,更有助于对中国减贫实践进行正确定位。在普遍交往日益密切的现代世界,不同类型的贫困往往相互交织,只有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认清中国社会贫困的逻辑,才能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凝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理顺政企关系。那么,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进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政企关系的建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守夜人"的角色界定,我国在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上是否积累了独特经验?文章基于对国企与民企的综合考察,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了党领导政企关系建构的百年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而提炼了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研究表明:(1)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是推动政企关系演进的主要依据,并使之呈现出革命战争局势下(1921-1949年)以保障生产为主导、工业化战略下(1949-1978年)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市场化改革目标下(1978-2012年)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导、高质量发展主题下(2012年以来)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主导的特征趋势;(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建立健全政企关系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政企关系问题上遵循"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的基本路径,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党-政府与市场-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建构逻辑,有利于推动政企关系健康发展;(4)坚持国企与民企共进发展,充分发挥党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引导和平衡作用,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