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9)
2023(3113)
2022(2764)
2021(2633)
2020(2399)
2019(5274)
2018(5370)
2017(9578)
2016(5767)
2015(6473)
2014(6444)
2013(6340)
2012(6303)
2011(5857)
2010(6259)
2009(5913)
2008(6152)
2007(5586)
2006(5250)
2005(4974)
作者
(18787)
(15767)
(15715)
(14972)
(10155)
(7555)
(6942)
(6101)
(5967)
(5928)
(5631)
(5510)
(5420)
(5184)
(5141)
(4906)
(4742)
(4699)
(4597)
(4566)
(4266)
(3984)
(3959)
(3827)
(3778)
(3525)
(3507)
(3493)
(3323)
(3274)
学科
(20151)
经济(20101)
管理(16786)
(14815)
(12375)
企业(12375)
方法(8184)
(7260)
(6810)
数学(6503)
数学方法(6319)
(5713)
(5588)
中国(5461)
业经(4828)
理论(4682)
农业(4467)
(4451)
银行(4430)
(4249)
地方(4038)
(3792)
金融(3791)
教育(3760)
(3522)
(3452)
(3355)
贸易(3350)
(3274)
财务(3245)
机构
大学(89353)
学院(86101)
研究(32224)
管理(31170)
(30179)
经济(29394)
理学(26442)
理学院(26078)
管理学(25363)
管理学院(25217)
中国(24783)
科学(21728)
(20259)
(18520)
(17464)
(15969)
研究所(15950)
(15938)
中心(15192)
业大(14778)
农业(14443)
(13492)
师范(13303)
北京(12798)
财经(12279)
(12205)
(11709)
(11559)
(11014)
师范大学(10926)
基金
项目(55458)
科学(43490)
基金(40960)
研究(37639)
(37318)
国家(36992)
科学基金(30769)
社会(22895)
自然(21695)
社会科(21534)
社会科学(21528)
基金项目(21453)
自然科(21258)
自然科学(21248)
自然科学基金(20893)
(20750)
(18515)
教育(18404)
资助(17190)
编号(14914)
成果(13878)
重点(12748)
(12295)
科研(10900)
(10871)
(10868)
课题(10862)
计划(10627)
教育部(10302)
大学(10208)
期刊
(37266)
经济(37266)
研究(26615)
中国(19365)
学报(18129)
(16793)
科学(16470)
大学(13478)
教育(12856)
学学(12459)
(12353)
管理(12066)
农业(10740)
(9551)
金融(9551)
技术(6704)
财经(6390)
图书(6303)
(5766)
业经(5634)
(5462)
(5446)
业大(5041)
问题(4905)
经济研究(4837)
林业(4820)
书馆(4785)
图书馆(4785)
理论(4310)
(3990)
共检索到139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祖勃荪  周勤  
从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木材的含水甲醇浸提物分离出梓醇、泡桐素和芝麻素三种成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模拟变色试验。结果显示,pH值是影响梓醇变色的主要因素,光照和氧气同时作用可导致泡桐素和芝麻素变色。温度和湿度变化对兰考泡桐木材成分变色也有显著影响。泡桐木材变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了这些成分在变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雅雅  常德龙  楚杰  胡伟华  黄文豪  张云岭  陈妮  谢非凡  
【目的】探究脱色伴随的变色泡桐木材材色、组分结构和热稳定性变化特点,旨在为泡桐脱色工艺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以兰考泡桐变色木材为试验材料,通过构建脱色处理体系(过氧化氢H_2O_2、次氯酸钠Na Cl O、亚氯酸钠Na Cl O_2为脱色剂,30、50、70℃为温度条件),分析脱色前后样品的色差指标和化学组分变化,采用热重分析仪分析脱色前后样品的热稳定性。【结果】H_2O_2脱色后色差值达到了23.84,亮度和白度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H_2O_2脱色后纤维素含量达到了63.62%,增加了15.72%,抽提物由3.18%减少至0.12%;Na Cl O_2脱色后,木质素含量降低了4.78%;Na Cl O脱色后纤维素含量为51.02%,仅增加了4.02%,木质素共减少了2.15%,抽提物含量为2.75%,仅减少了0.43%。温度变化条件下,亮度和色差均在70℃时达到最大。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显示,在不同脱色条件下,纤维素的红外吸收特征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脱色样品中半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羰基的C=O伸缩振动峰明显减弱,证明脱色一定程度降解了半纤维素,Na Cl O_2脱色后木质素酚醚键C—O—C的伸缩振动峰减弱,进一步验证了木质素含量降低的结果。TG和DTG曲线显示脱色前后以及不同脱色条件获得的样品热解特性有差异,H_2O_2和Na Cl O脱色后热解起始温度高于未处理材,Na Cl O_2脱色后热解起始温度低于未处理材,50℃条件下脱色后样品的热解起始温度略高于30℃和70℃条件下。【结论】不同脱色剂脱色条件下,H_2O_2脱色效果最佳;温度变化条件下,Na Cl O_2在70℃时脱色效果最好;脱色后纤维素相对含量大幅增加,木质素和抽提物相对含量减少;傅里叶红外光谱验证了脱色材主成分的变化,从基团变化的角度揭示材色变化的机理;H_2O_2和Na Cl O脱色的样品热稳定性有所提升,Na Cl O_2脱色使得热稳定性略有下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德龙  宋湛谦  黄文豪  胡伟华  李福海  张全来  
为弄清真菌对变色泡桐木材成分与结构的影响,更加有效防治泡桐木材变色,该文对真菌引起的变色泡桐木材成分含量及其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变色前后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及红外谱图(FTIR)和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发现热水抽提物由5.01%增加到5.87%,冷水抽提物由2.10%增加到3.47%,1%NaOH抽提物由18.19%增加到20.48%,木质素基本未变,综纤维素由77.60%变为76.10%,其中综纤维素中α--纤维素基本未变,而戊聚糖由26.13%减小至22.75%,半纤维素含量降低.FTIR表明,与正常材相比,变色泡桐木材的与羰基C O振动相关的红外吸收谱峰1 744、1 734 c...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宗然  李芳东  周海江  周道顺  
中龄兰考泡桐胶合板材林营养补给效应的研究*王保平李宗然李芳东周海江周道顺关键词兰考泡桐胶合板材林营养补给合理营养补给是泡桐胶合板材林定向培育集约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前对幼龄泡桐进行营养补给的研究较多[1,2],但缺乏对中龄泡桐林营养补给的研究,尤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娄季松  徐运丽  陈永红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别对兰考泡桐林分、四旁树和孤立木样木(包括依靠不定芽自然接干的150株和人工接干的30株)与接干有关的生长因子进行实测,并建立兰考泡桐接干形率与主要生长因子的数学模型;不同栽植方式对接干形率、第一接干高均有显著影响;第一接干高与苗高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第一接干发生时的树龄以3~4a对接干形率的影响最佳,5a以后接干效果较差.同时对兰考泡桐不定芽接干各种树形图谱及其在各栽植条件下所占的比例、兰考泡桐第一接干发生时的树龄分布及林分、四旁树、孤立木条件下的相应接干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芳东  李宗然  周道顺  李煜延  
通过对117块兰考泡桐样地资料的分析,发现兰考泡桐一接干的高度与立地和苗木质量间存在着正相关,二次接干的高度与一接干的高度存在负相关。不同立地和不同年龄林分各径阶树高的变化规律可用建立的兰桐标准树高曲线表述;兰考泡桐林分的直径结构可用Weibul密度函数或Logistic生物种群模型恰当描述。但从预测的角度出发L-PRM(Logistic)较之PRM(Weibul)效果更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莫文娟  李少锋  邱乾栋  孙长忠  汤志敏  乔杰  杜红岩  傅建敏  
【目的】通过测序法分析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在叶绿体rps16序列上的遗传差异,旨在分析三者之间在叶绿体基因上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探讨其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选取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各15个样本,对其提取的DNA用pCr扩增获得特异片段,并将其纯化与测序。利用软件ClustAl X 2.0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运行MEGA 4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其序列特征,并计算出K2p遗传距离。【结果】(1)对获得的rps16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得兰考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32 933 bp;白花泡桐序列长度为932 bp;毛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16918 bp。对所得rps16序列进行排序后的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The overwinter terminal buds of Paulownia elongata seedlings,tranplanted in February or before the mid of March in Zhengzhou of Henan Province were not able to flush due to water lost from the buds,and the bud died from the dry within 15~20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Supplementary measures would be...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聂爱社  常丽若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 ,具有较强的保水力 ;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 ,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 ;侧芽RWC与枝条RWC较顶芽RWC与枝条RWC为相关 .水分胁迫可能是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死亡的原因之一 .此外 ,对不同条件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顶端苗干不同条件下的失水速率 ,与顶芽有关的物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通过在温室内对兰考泡桐实生幼苗营养的试验.结果表明,稳态营养能按指数增长地供应营养物;幼苗每天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增加及其分配、营养物利用率等均明显地优于传统营养.揭示出稳态营养为生理学及生态生理学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手段,为施肥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史伯章  王婉华  
本文对霉菌和蓝变菌侵染木材所引起的变色作了ESR研究。结果表明变色木材的色素来自真菌的色素基团,具有很强的和稳定的E8R信号,并会淹没木材的其他自由基信号,g值为2.0040±0.0002,属于洛仑兹线型和均匀增宽线型。这种色素与自由基含量之间有相关性,并同蛋白质相缔合。这种色素具有生物黑色素的所有特征。因此木材受霉菌和蓝变菌侵染而变黑是由真菌分泌的黑色素所产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文华  肖绍琼  木乔英  
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西南桦木材的变色 ,该文通过显微切片观察化学成分和FTIR图谱分析 ,研究了西南桦木材的蓝变、黄变或黄褐变 ,探讨了变色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 :①蓝变材的各项抽出物含量都比正常材稍低 ,细胞腔内物质明显减少 ;黄变材的各项抽出物含量都比正常材高 ,pH值为 6 6 4 ,由正常的酸性材变为碱性材 .蓝变材与正常材的FTIR光谱图一致 ;黄变材的FTIR图谱的 174 1cm- 1 (CO ,羰基和乙酰基伸缩振动 )吸收峰几乎完全消失 ,木材组分发生变化 .②蓝变主要由变色菌引起 ,因充满了薄壁细胞胞腔的蓝变菌菌丝体的颜色或其分泌的色素被木材吸收所致 ;黄变主要为活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苏燕  范国强  赵振利  邓敏捷  董焱鹏  
以不同种(品种)泡桐叶片为材料,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泡桐小RNA(sRNA)文库,并对其microRNA(miRNA)靶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得到的87 066 707条高质量reads中,能与泡桐转录组完全匹配的有41 399 208条,占高质量序列的47.55%。sRNA长度主要分布在20~25 nt之间,其中,长度为24 nt的数量最多,其次为21 nt的sRNA。鉴定出的44个保守miRNA分属于14个不同miRNA家族,并且不同miRNA家族的miRNA成员数量也存在差异。对鉴定出的27个新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为阐明miRNAs在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  吴袁泊  雷霞  邓明向  胡云楚  文瑞芝  王琼涛  
【目的】柚木在阳光照射下由浅棕色转变成金黄色从而变得更加珍贵,对柚木光变色机理的研究可以增加柚木的商品价值,也是建立木材材色调控技术方法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溶剂抽提对柚木光变色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水、乙醇、乙酸乙酯、氯仿、苯、石油醚、苯-乙醇混合物(1:1、2:1、4:1、9:1)对柚木试样进行抽提,探究溶剂极性对柚木试样的色差的影响,然后再对抽提完的试样进行氙光光照处理,通过色差的分析探究不同溶剂抽提对柚木光诱导变色的影响。【结果】1)混合溶剂苯-乙醇抽提后抽提物溶液的颜色最深,极性溶剂抽提出的显色物质含量较多。2)柚木试样经抽提后可以增加柚木的明度色品指数L~*,尤其是2:1的混合溶剂苯-乙醇抽提后L~*增大最为显著,抽提的更完全。3)光照苯-乙醇抽提后的柚木试样,其红绿色品指数a~*增加较少,说明苯-乙醇抽提物是主要柚木试样呈现红色的物质基础。4)苯-乙醇抽提后b~*值减小较多抽提试样光照后b~*值反而增加较多,这表明苯-乙醇抽提掉的物质有可能就是木质素,木质素部分被苯-乙醇混合溶剂抽提出来,抽提后光照作用下木质素更容易降解呈现出更多的黄色。【结论】溶剂抽提处理和光照处理,对柚木材色都有显著的影响。不仅苯-乙醇混合溶剂抽提处理对柚木材色影响较多,而且苯-乙醇混合溶剂抽提试样在进一步光照处理后材色变化也很大,其中2:1的苯-乙醇溶剂是最为合适的用于研究柚木光变色成分变化的溶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武应霞  张玉洁  董小云  李书民  
泡桐材色在树干或侧枝圆盘年龄上从里向外呈现"深 浅 深"的径向变化形式。在不同高度上,泡桐材色随树高增加逐渐变浅,在靠近梢部时又有变深的趋势;泡桐枝材的材色变化规律与干材相似,可以用6年生的成熟枝材来评估干材材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