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3)
- 2023(13457)
- 2022(11764)
- 2021(10976)
- 2020(9127)
- 2019(21015)
- 2018(20956)
- 2017(39449)
- 2016(21915)
- 2015(24652)
- 2014(24775)
- 2013(24514)
- 2012(22854)
- 2011(20678)
- 2010(20770)
- 2009(18615)
- 2008(18380)
- 2007(16069)
- 2006(14178)
- 2005(12544)
- 学科
- 济(88271)
- 经济(88187)
- 管理(60494)
- 业(58795)
- 企(47955)
- 企业(47955)
- 方法(35202)
- 数学(29819)
- 数学方法(29469)
- 中国(25864)
- 农(24390)
- 地方(23795)
- 学(21739)
- 财(21241)
- 业经(20777)
- 农业(16695)
- 制(15536)
- 贸(15188)
- 贸易(15174)
- 和(14772)
- 易(14613)
- 银(14456)
- 环境(14425)
- 银行(14395)
- 技术(14215)
- 理论(14195)
- 务(14004)
- 财务(13933)
- 财务管理(13904)
- 行(13776)
- 机构
- 大学(307274)
- 学院(307193)
- 管理(117862)
- 济(115273)
- 经济(112538)
- 研究(110161)
- 理学(101008)
- 理学院(99765)
- 管理学(97996)
- 管理学院(97470)
- 中国(81072)
- 科学(72597)
- 京(68050)
- 农(58917)
- 所(57836)
- 研究所(52816)
- 财(52762)
- 业大(50807)
- 中心(49212)
- 农业(46410)
- 江(46245)
- 北京(43594)
- 范(42216)
- 师范(41698)
- 财经(41433)
- 院(39946)
- 州(38261)
- 经(37581)
- 技术(35713)
- 省(34873)
- 基金
- 项目(211003)
- 科学(163840)
- 研究(151197)
- 基金(149975)
- 家(132619)
- 国家(131448)
- 科学基金(111172)
- 社会(91050)
- 社会科(86078)
- 社会科学(86055)
- 省(84857)
- 基金项目(80379)
- 自然(74733)
- 自然科(72913)
- 自然科学(72896)
- 划(71553)
- 自然科学基金(71540)
- 教育(68832)
- 编号(61876)
- 资助(61491)
- 成果(50592)
- 发(48857)
- 重点(47978)
- 部(44865)
- 创(43890)
- 课题(43675)
- 创新(40903)
- 科研(40616)
- 计划(40259)
- 大学(38256)
- 期刊
- 济(133187)
- 经济(133187)
- 研究(90726)
- 中国(63958)
- 学报(55794)
- 农(54682)
- 科学(49410)
- 管理(44328)
- 大学(40618)
- 财(39466)
- 学学(38292)
- 农业(38205)
- 教育(37437)
- 融(27244)
- 金融(27244)
- 技术(26690)
- 业经(23250)
- 经济研究(20405)
- 业(20305)
- 财经(19411)
- 图书(17665)
- 问题(17022)
- 经(16409)
- 科技(16329)
- 版(15157)
- 理论(15153)
- 业大(14940)
- 技术经济(14277)
- 实践(14040)
- 践(14040)
共检索到462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敏 龚茂江 徐小雁 王彩霞
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具有唇瓣、蕊柱等独特花形结构。近年来,关于兰科植物开花调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分离鉴定出一些花发育调控基因,包括花器官特异基因及一些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研究表明:MADS-box等基因在兰花的成花转换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B类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可能与兰花结构的特异性及多样性有关。表1参3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雅 张坤鹏 张汇东 毕梦希 齐明芳
ERECTA(ER)是一种富含亮氨酸重复片段(LRR)的类受体激酶(RLKs)基因,RLKs可以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并在植物发育早期细胞间信号传导中具有关键作用。植物中有少数核心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不同方面,ER家族(ERfs)信号通路是这些核心信号之一,在植物的形态发生、花序形成和发育、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尽管ERfs对于植物生长的正常发育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其功能众多,调控机制十分复杂,各个信号通路发生的组织部位与时间都不相同,使得研究ER信号网络变得困难。ER处于各个信号通路较为上游的位置,因此明确ER调控机制对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至关重要。本研究综述了ER蛋白的结构特点和在植物地上部分器官形态发育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在气孔发育、花序结构发育、茎的伸长以及调节茎尖大小等方面的作用,阐述了不同调控过程中的上游配体以及下游通路,为深入研究ER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蔡文杰 吕复兵 肖文芳 李佐 朱根发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是最重要的观赏花卉,构建遗传图谱,特别是高密度遗传图谱有助于提高育种水平,本研究主要对兰科植物遗传图谱与重要性状的QTL定位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1)2007年报道出兰科石斛属第一张遗传图谱以来,累计发表了13张兰科植物遗传连锁图谱。2)从图谱类型来看,5张为品种间图谱,8张为种间图谱;从图谱用途来分,7张可以用于QTL定位,3张可用于精细定位或基因克隆,另3张为基础参考图谱。3)从已构建的兰科植物遗传图谱看,总图距越来越高且平均图距越来越小,为图谱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但作图群体较小始终是个问题。4)虽然在蝴蝶兰叶片、花色,石斛兰萼片大小及石斛茎及多糖含量等相关性状上进行了QTL定位,但在花朵大小、花朵数、花香、花型、花斑和植株抗性等方面均未涉及。因此,构建遗传图谱,特别是高密度遗传图谱能够为兰花的生物学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兰科植物 遗传图谱 QTL定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仁艳 姜春宁 郑彩霞 丁坤善
近年来,以雌性不育突变体植株为材料,应用遗传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雌配子体及胚珠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文从雌配子体发育、胚珠发育及珠被发育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植物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国际上大部分研究都以草本的模式植物或农作物为材料.通过化学诱变以及转座子和TDNA插入等诱变方法,已经在拟南芥中鉴别出许多胚珠和胚囊发育异常的突变体,并初步获得了一些影响雌配子体发育的调控基因.由于木本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长而复杂,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形态解剖学和生理生化水平上.国内最近几年以油松和文冠果的雌性不育突变体为材料,从分子调控水平开展了木本植...
关键词:
植物 雌配子体发育 分子调控 雌性不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道杰 郭蔼光 杨翠玲 李殿荣 田建华
植物花器官的发育是由器官特异性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包括ABC模型的A、B、C功能基因,同时还有决定胚珠发育的D功能基因和E功能基因。这些基因的精确表达需要花分生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激活和多个正负调节因子的调控。在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基因存在着复杂的遗传网络调控系统,就此提出了各种调控模型。文章就花发育分子模型的发展和完善、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植物花器官发育机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花器官发育 基因 分子机理 调控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汝强 廖金铃 卓侃 钟国强
植物寄生线虫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原物之一。笔者对植物寄生线虫的发育基因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目前,关于植物寄生线虫发育基因及其调控机理研究不多,主要集中于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RNAi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在线虫发育基因分析中得到成功应用。利用模式动物秀丽小杆线虫发育基因的信息和方法研究植物寄生线虫发育基因将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
植物寄生线虫 发育 基因 研究进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杰 贺文闯 向坤莉 武志强 顾翠花
系统发育研究是进化生物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其他众多生物学分支学科的基础问题,其核心在于研究不同生物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与进化命运。利用分子数据研究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是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测序技术的提升和测序成本的持续下降,系统发育研究由早期基于单基因或联合少数片段逐步发展到现阶段利用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对个体、群体、物种以及更高水平的进化关系进行探讨。讨论了目前植物体内的3套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代表性成果,总结了植物不同基因组的特征及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优势与局限,探讨了系统发育树构建的主要方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目前,植物体内的3套基因组适用于不同阶元和类群的系统发育研究,不同基因组之间的遗传特性差异使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具备不同的优势和应用:(1)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序列保守,不易重组,单亲遗传,是广泛应用于系统发育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理想分子数据资源;(2)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化速率较慢,目前仅适用于早期植物和大尺度水平的系统发育研究;(3)核基因组为双亲遗传,可综合揭示双亲谱系及系统网状进化关系,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不同建树方法适用于不同特征的数据集,在建树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方法避免长枝吸引和不完全谱系分选带来的影响。未来核基因组将成为系统发育研究的主流方向,其双亲遗传特性能够为物种形成过程中的杂交和基因组渗入等事件提供充分的见解。随着越来越多的类群系统位置被确定,物种形成和进化过程中的杂交、回交等双亲遗传,以及核质互作、多倍化、功能适应和趋同进化等问题将会成为系统发育研究的重点。表1参78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苏卓 苏涵 刘开创 黄幼梅 柴梦楠 秦源 蔡汉阳
雌配子体发育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重要阶段,它的顺利进行是保证植物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前提。细胞分裂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一类重要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在综述细胞分裂素代谢、信号感知和转导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细胞分裂素信号在植物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旨在从细胞分裂素角度揭示植物雌性生殖发育机理,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其遗传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荣孚 张鸿明
光是植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 .它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辐射能 ,而且还为植物提供信号调节其发育过程 ,为此 ,高等植物具有一整套精细的光接受系统和光信号转导系统 ,以此对光强、光质、光照方向和光照时间、光周期等环境光条件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信号通过各种植物光受体转导并与内生发育程序整合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模式 .该文通过综述光敏色素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它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植物群体中的转导及其光调控作用 ,讨论了环境光信号对光能量在植物个体和群体中分布的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祥家 兰思仁 蔡文杰 刘仲健
基因组学研究证实,现存5个亚科的兰科植物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证据表明,MADS-box基因家族在兰科植物花形态的演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βMADS-box基因的丢失,致使现有兰科植物的种子无胚乳.拟兰亚科丢失了B-AP3和E类旁系同源基因,导致它们的花返祖到原始状态;而树兰亚科丢失了MIKC~*类的P-亚类基因,致花粉凝结成花粉块.此外,AGL12基因的丢失和ANR1基因的收缩使兰科植物能够成功附生在树木或岩石上.花粉块和附生习性的形成都增加了兰科植物的适应性.因此,树兰亚科(约20 000种)比拟兰亚科(17种)进化出更多的物种.基因组学研究为揭示兰科的进化历史及花形态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兰科植物 进化 发育 分子机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倩倩 吴兴波 刘芳 许改平 郑洁 高岩
为了探究木兰科Magnoliaceae几种常用园林绿化植物鲜花挥发物(VOCs)成分组成,采用活体动态顶空采集法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分析了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飞黄玉兰Magnolia denudata‘Feihuang’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鲜花VOCs成分。结果表明:二乔玉兰含有顺-罗勒烯(27.59%),β-蒎烯(14.34%)和芳樟醇(12.90%)等15种萜类化合物,占总量的92.60%;紫玉兰鲜花释放的VOCs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主要包括月桂烯(21.98%),桉叶烯(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宝优 吕惠珍 黄雪彦 韦莹 张占江
为了解广西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与资料查阅整理相结合等方法,并对《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广西中药资源名录》等中草药资源专著收载的兰科药用植物种类、拉丁学名、地理分布进行考订。调查研究整理出广西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36属69种,2种为误载,19种为拉丁异名,确认广西现有兰科药用植物181种。广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建议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加快种质保存及繁育技术研究,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兰科 药用植物 新资源 广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鹏 周惠娟 刘占林 Keith E. Woeste 呼东峰 党萌 李忠虎 王玛丽 赵桂仿
胡桃属植物约有21种,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均有分布,为间断分布类群。该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综述胡桃属植物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方面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对美国白核桃及我国特有种麻核桃、野核桃和胡桃楸的归属及系统地位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起源分布与进化历史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预计二代测序技术将成为研究非模式植物胡桃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的有利工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玉菲 梁文斌 徐刚标 王红霞
红豆杉属植物起源于古老的第三纪,有11种1变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目前本属大部分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本文全面地综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的花芽分化、生殖物候和雌雄生殖系统发育、传粉受精、胚发育等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海伦 李修鹏 章建红 沈波
描述了发现于浙江省奉化市的兰科Orchidaceae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植物1新种——宁波石豆兰B.ningboense。该种与城口卷瓣兰B.chrondriophorum相近,区别在于:该种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紧靠或分离着生;叶较短,长仅为12.0~15.0 mm;花葶远长于叶片,花葶中部以下有1个关节,关节上生有1枚舟状膜质鞘;2枚侧萼片较短,长为8.0~9.0 mm,中萼片卵状披针形,具3脉,中萼片与花瓣边缘均无毛;花瓣长约为2.0 m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