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6)
2023(3451)
2022(2966)
2021(2688)
2020(2271)
2019(5230)
2018(5243)
2017(9033)
2016(5573)
2015(6378)
2014(6073)
2013(6185)
2012(6178)
2011(5776)
2010(5844)
2009(5316)
2008(5460)
2007(4867)
2006(4450)
2005(3970)
作者
(19568)
(16755)
(16612)
(15663)
(10934)
(8115)
(7595)
(6443)
(6370)
(6001)
(5835)
(5793)
(5706)
(5584)
(5423)
(5097)
(5057)
(4978)
(4927)
(4918)
(4464)
(4343)
(4088)
(4032)
(3894)
(3790)
(3770)
(3672)
(3624)
(3522)
学科
(19161)
经济(19122)
管理(13231)
(11429)
(9406)
(9331)
企业(9331)
方法(6871)
(6333)
业经(4995)
数学(4917)
地方(4870)
数学方法(4785)
中国(4460)
农业(4391)
理论(4015)
(3881)
(3878)
(3724)
(3589)
金融(3585)
(3565)
环境(3414)
(3344)
贸易(3338)
(3193)
(3139)
(2947)
(2774)
银行(2742)
机构
大学(86036)
学院(84118)
研究(34637)
科学(27125)
管理(25128)
(25053)
中国(24681)
经济(24474)
(24416)
理学(21630)
理学院(21162)
管理学(20455)
(20376)
管理学院(20318)
农业(19836)
研究所(18984)
(18880)
业大(17365)
中心(15172)
(14662)
(14587)
(13641)
(13452)
师范(13369)
(12569)
农业大学(12426)
(12406)
实验(12372)
(12040)
实验室(12005)
基金
项目(59183)
科学(45796)
基金(43398)
(40972)
国家(40692)
研究(36797)
科学基金(32811)
自然(24523)
(23977)
自然科(23918)
自然科学(23906)
自然科学基金(23487)
基金项目(23300)
(21433)
社会(21338)
社会科(19941)
社会科学(19932)
教育(16912)
资助(16854)
重点(14279)
计划(14164)
编号(13067)
科技(12902)
(12562)
(12202)
(12153)
成果(12116)
科研(12023)
创新(11532)
专项(11020)
期刊
(31259)
经济(31259)
学报(24257)
(23670)
研究(21577)
科学(19861)
中国(19060)
大学(16080)
农业(15917)
学学(15389)
管理(9544)
(9222)
教育(8856)
(8679)
业大(7218)
(6735)
(6714)
金融(6714)
农业大学(6117)
资源(5303)
技术(5037)
中国农业(4935)
财经(4842)
科技(4722)
业经(4719)
林业(4482)
自然(4381)
问题(4133)
图书(4114)
(4075)
共检索到127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婷   李敏敏   赖章龙   刘彦斌   刘凯   肖伟   赛清云   田永华   杨立强   阮超岭   杨瑞兰   刘哲   连总强  
为了解Dmrta1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兰州鲇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以及为加快实现全雄兰州鲇群体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获得兰州鲇Dmrta1全长cDNA序列,通过q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兰州鲇胚胎发育、仔稚幼鱼以及3龄雌雄异体和3龄雌雄同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兰州鲇Dmrta1基因cDNA全长1 415 bp, ORF全长1 158 bp,共编码385个氨基酸,包含20种氨基酸;经SMART预测显示,该基因属于典型的Dmrta亚家族蛋白,具有保守的DM和DMA结构域。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兰州鲇与南方鲇的相似性最高(95.47%),且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结果表明,Dmrta1 mRNA在未受精卵粒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均有表达,而在未受精卵粒中表达最高(P<0.05);在兰州鲇孵化后40 d内不同发育时期中,Dmrta1 mRNA在同期XX个体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XY个体,且在35 d迅速达到峰值(P<0.05);Dmrta1 mRNA在3龄雌雄异体兰州鲇雌性卵巢、鳃和雄性鳃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且卵巢表达显著高于雌性和雄性鳃,除卵巢表达是精巢的47.07倍外,其他组织中不存在雌雄性别差异;3龄雌雄同体和3龄雌雄异体表达特征一致,都是卵巢表达显著高于鳃和精巢(P<0.05)。以上结果说明,Dmrta1基因属于母源基因,该基因可能在兰州鲇性别分化、卵子形成和鳃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兰州鲇性腺中的作用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赖章龙   阮超岭   肖伟   刘彦斌   俞兆曦   刘凯   赛清云   田永华   张锋   杨瑞兰   柳婷   杨立强   王玉涛   连总强  
针对兰州鲇人工驯食转化率、苗种培育成活率低等问题,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和培育易驯食兰州鲇新种质,开展了兰州鲇神经肽Y基因(NPY)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NPY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775 bp,包括28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5个氨基酸,含有1个跨膜螺旋和1个信号肽胰腺激素类识别结合位点。兰州鲇NPY蛋白序列与南方鲇的一致性最高,为98.95%。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NPY 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下丘脑,肌肉中表达量最低。不同年龄雄性各组织中NPY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雌性;且雌雄性别组间均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NPY mRNA表达下降的特征。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脑组织细胞定位发现,脑细胞中NPY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不同部位脑组织中主要以前脑的视前区、视顶盖和脑垂体,小脑的豆状核区域以及延脑的尾状核区域表达量较丰富。进一步进行饥饿补偿验证发现,饥饿可引起脑组织NPY表达量显著升高,摄食后NPY表达量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NPY基因可能在兰州鲇生长和摄食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对后续功能基因进行编辑的重要验证并创制新种质,对加快兰州鲇良种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技术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金勇  柳学周  史宝  徐永江  李晓妮  常亚青  王滨  
运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孕酮受体膜组分1(PgRmC1)的C DnA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半滑舌鳎PgRmC1 C DnA序列全长1335 bP,开放阅读框长546 bP;其编码的蛋白是单次跨膜蛋白,在n端13~35位氨基酸残基处有一个跨膜区域。半滑舌鳎PgRmC1氨基酸序列与青鳉(oRyziAs lAtiPEs)相似性最高,达到了82.9%;与青斑河鲀(tEtRAoDon nigRoviRiDis)相似度为81.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半滑舌鳎PgRmC1与鳉形目和鲀形目鱼类PgRmC1聚为一个分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云芳  袁秀云  蒋素华  马杰  苏金乐  崔波  
【目的】对蕙兰CfMADS1基因cDNA全长进行克隆和时空表达特性研究,为研究成花相关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蕙兰萼片cD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RT-PCR和RACE的方法,克隆获得CfMADS1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蕙兰各时期的器官组织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该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CfMADS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C148540),其cDNA序列全长1 061bp,开放阅读框长744bp,编码247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 244H2 040N370O377S9。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AP1/FUL亚家族中金钗石斛MADS1具有较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俞兆曦  连总强  吴旭东  杨忠礼  李力  张锋  肖伟  赛清云  
为研究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生长性状相关基因,运用rT-PCr、Ta克隆和核酸测序等技术对兰州鲇MyoD基因的CDS区及全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兰州鲇MyoD基因的完整CDS区序列810 bP(Gen bank登录号:kT277551)及MyoD基因全序列1 210 bP(Gen bank登录号:kT339175),包括部分5'端63 bP和3'端58 bP;orF区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外显子长度分别为510 bP、80 bP和220 bP,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56 bP和123 bP,编码2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可溶酸性蛋白质;预测亚细胞定位My...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修军  董飚  杨廷桂  孙国波  王健  张玲  李小芬  
本文采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浙东白鹅PRLR基因c DNA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鹅产蛋期和就巢期PRLR基因在生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揭示PRLR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功能提供资料。结果表明,在获得的浙东白鹅PRLR基因c DNA序列中,其中编码区2496 bP可编码831个氨基酸,与其他鹅PRLR序列相比发生了T667c、G738A、c757T、G1047A突变,其中T667c引起氨基酸R-c的变化,c757T处引起氨基酸W-R的变化。在产蛋期和就巢期时,垂体中PRLR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性高于下丘脑、卵巢和输卵管,其他组织间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同一组织在产蛋期和就巢期之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发新  连总强  吴旭东  魏大为  肖伟  李力  
利用长片段PCR及T-A克隆技术,从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基因组DNA中首次克隆兰州鲇GH基因全序列并提交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KM215221,同时,使用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兰州鲇GH基因全长2 067 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完整编码序列(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为603 bp。5个外显子大小分别为10、140、117、132和204 bp;4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229、103、565和103 bp;内含子与外显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基因组成规则。编码区编码1条由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颖  孟亮  胡乔木  王晓夏  常亚青  陈松林  
利用半滑舌鳎性腺转录组测序获得的StAR基因部分序列,设计RACE引物,克隆了半滑舌鳎StAR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294 bp,5'端UTR为132 bp,3'端UTR为31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852 bp,共编码283个氨基酸。将半滑舌鳎StAR基因与其他物种StAR基因进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半滑舌鳎StAR与塞内加尔鳎、大口黑鲈、花鲈、金头鲷的同源性都达到了85%,与虹鳟、斜带石斑鱼及日本鳗鲡的同源性分别为81%、83%和76%。雌、雄鱼不同组织StAR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StAR基因在雄鱼性腺中高表达,在雄鱼的肝脏、脑及心脏中表达量较低,而在雄鱼的其他组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洁  周浩  郁建锋  姚文  顾志良  
[目的]Vanin是一种泛酰巯基乙胺酶,在脂类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目的是扩增鹅Vanin基因亚型(VNN1)基因的c DNA序列,检测VNN1基因在鹅不同组织中m RNA水平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太湖鹅(Anser anser)肝脏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快速扩增c DNA末端(RACE)方法克隆鹅VNN1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检测VNN1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序列分析表明:鹅VNN1基因(Gen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新  曹赞  王凡  徐佳  王卫民  赵玉华  
为阐明团头鲂SREBP-1的功能,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SREBP-1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REBP-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REBP-1基因cDNA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3 426bp(GenBank登录号:MH633449),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 141个氨基酸,与大西洋鲑、斑马鱼、草鱼、鲤、金线鲃SREBP-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74%~99%)。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团头鲂SREBP-1蛋白具有SREBPs家族典型的"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HLH-Zip)结构域。表达分析结果显示,SREBP-1基因在团头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呈现先下降后增高的趋势,在眼囊期最低,至出膜期达到最高。在团头鲂幼鱼中,SREBP-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眼、肝脏、心脏、肌肉、脂肪组织、肾脏,鳃中表达量最低。在成鱼中,SREBP-1在脑组织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性腺组织、肌肉、肝脏、眼,肾脏、脾脏和心脏中的表达量较低。以上结果表明,SREBP-1基因在团头鲂幼鱼和成鱼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晴  林森  徐亚欧  朱江江  王永  林亚秋  
旨在获得藏鸡GEM基因序列,阐明其组织表达和时序表达谱,同时分析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沉积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藏鸡肉质和脂肪沉积奠定基础。选取1,81,119,154,210日龄健康藏鸡为试验材料,屠宰后分别采集心、肝、脾、肺、肾、胸肌、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藏鸡GEM基因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藏鸡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发育时期胸肌和腿肌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克隆获得藏鸡GEM基因序列940 bp(Gen Bank登录号:KY747399),其中,CDS为894 bp,5’UTR 24 bp和3’UTR22 bp,编码297个氨基酸,与原鸡、绿头鸭、人和小鼠GEM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83.50%~98.32%);组织表达结果显示,GEM在藏鸡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果表明,GEM基因可能在藏鸡脂质代谢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隋娟  张志峰  邵明瑜  胡景杰  
vasa基因编码DEAD-box家族成员中一种ATP依赖的RNA解旋酶,在生殖系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精巢中克隆得到vasa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序列全长2167bp,开放阅读框1593bp,编码530个氨基酸,具有DEAD-box家族蛋白的全部9个保守域。经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其属于DEAD-box家族的VASA亚家族成员。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vasa mRNA专一性的在刺参性腺中表达,据此,刺参vasa基因有望用于其生殖系起源和分化的研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富宽  聂志娟  徐钢春  徐跑  顾若波  
运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和RACE技术,从刀鲚(Coilia nasus)肌肉组织中克隆了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的cDNA全长并分析了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在刀鲚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刀鲚MSTN基因的cDNA全长2 252 bp,编码区1 125 bp,编码374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刀鲚MSTN具有MSTN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包含Pfam和TGFB结构域。运用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了该基因在刀鲚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MSTN基因在健康刀鲚肌肉和脑中呈高表达,鳃、肝、脾、肠、肾和头肾中微量表达。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认为,刀鲚MSTN基因的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组织表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郝先才  冯博  邵长伟  王倩  
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控制,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皮质醇在鱼类应对外界环境压力的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而hsd11b1l和hsd11b2具有调节体内皮质醇浓度的重要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hsd11b1l和hsd11b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了其序列特征,研究了其时空表达特征及温度响应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hsd11b1l cDNA全长为1650 bp,开放性阅读框长度为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hsd11b2 cDNA全长为4526 bp,开放性阅读框长度为1209 bp,编码402个氨基酸。半滑舌鳎不同组织和性腺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sd11b1l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卵巢的表达量是精巢的2倍,且在6月龄和3龄鱼的卵巢中呈现较高表达;而hsd11b2主要在精巢中表达,在6月龄鱼的精巢中表达量最高,随后表达量急剧降低,在卵巢中各个时期几乎不表达。半滑舌鳎温度响应的表达结果显示,高温(28℃)处理,2个月后,与正常温度(22℃)对照组相比,hsd11b1l和hsd11b2在雄鱼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探讨了hsd11b1l和hsd11b2基因在半滑舌鳎性别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研究环境温度与半滑舌鳎性别分化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仲旭晴  阮瑞  李勇智  岳华梅  叶欢  李忠  李创举  
[目的]克隆黄鳝csf1r基因,并对其时空表达特性进行分析,为探明csf1r基因在黄鳝不同体色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ACEs(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黄鳝皮肤cDNAs中克隆得到csf1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csf1r基因在黄鳝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或个体及3种体色黄鳝(黄黑斑鳝、碎花斑鳝和隐花斑鳝)皮肤和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征。测定3种体色黄鳝肝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黄鳝csf1r cDNA序列全长为4 430 bp(GenBank收录号:OP589303),其编码区长度为2 937 bp,编码978个氨基酸,存在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和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2个保守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f1r基因在黄鳝脑、精巢、卵巢、肠、心脏、肾脏、肝脏、肌肉、皮肤和脾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脾脏和心脏中表达量较高,其次是肾脏、皮肤和肌肉,卵巢中表达量最低;csf1r在胚胎眼晶体形成期开始大量表达,显微观察发现该时期胚胎的躯干上开始有色素颗粒出现。在3种体色黄鳝皮肤和肾脏中,csf1r基因在黄黑斑鳝的皮肤中表达量最低,而在其肾脏中表达量最高。3种体色黄鳝肝脏氧化应激指标测定结果发现,黄黑斑鳝肝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比其他2种体色黄鳝高,但是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csf1r基因可能不仅参与了黄鳝体色的形成,还与黄鳝非特异性免疫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