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5)
- 2023(11464)
- 2022(9828)
- 2021(8833)
- 2020(7720)
- 2019(17743)
- 2018(17338)
- 2017(32504)
- 2016(18119)
- 2015(20223)
- 2014(20299)
- 2013(20220)
- 2012(19013)
- 2011(17256)
- 2010(17145)
- 2009(15911)
- 2008(15931)
- 2007(14540)
- 2006(12682)
- 2005(10804)
- 学科
- 济(73339)
- 经济(73259)
- 管理(51304)
- 业(46735)
- 企(37037)
- 企业(37037)
- 方法(34265)
- 数学(30140)
- 数学方法(29852)
- 农(21605)
- 财(19942)
- 中国(19669)
- 学(17586)
- 地方(16474)
- 业经(15393)
- 环境(15375)
- 贸(15269)
- 贸易(15266)
- 易(14802)
- 农业(14276)
- 制(12614)
- 务(11904)
- 财务(11863)
- 财务管理(11836)
- 和(11719)
- 划(11416)
- 企业财务(11213)
- 银(10717)
- 银行(10664)
- 融(10544)
- 机构
- 大学(261484)
- 学院(260222)
- 济(103392)
- 经济(101171)
- 管理(96970)
- 研究(90719)
- 理学(84060)
- 理学院(83053)
- 管理学(81472)
- 管理学院(81017)
- 中国(67213)
- 科学(60110)
- 农(55496)
- 京(55237)
- 所(47855)
- 财(46607)
- 业大(45810)
- 农业(44339)
- 研究所(44041)
- 中心(42371)
- 江(39945)
- 财经(37025)
- 北京(34312)
- 州(33964)
- 范(33908)
- 经(33605)
- 师范(33382)
- 院(32312)
- 经济学(31709)
- 省(29711)
- 基金
- 项目(178893)
- 科学(138142)
- 基金(128353)
- 研究(123199)
- 家(115293)
- 国家(114297)
- 科学基金(95696)
- 社会(77484)
- 社会科(73236)
- 社会科学(73207)
- 省(71547)
- 基金项目(69094)
- 自然(64319)
- 自然科(62762)
- 自然科学(62736)
- 自然科学基金(61613)
- 划(60768)
- 教育(56512)
- 资助(51793)
- 编号(48796)
- 重点(41049)
- 成果(38772)
- 部(38766)
- 发(38652)
- 创(37002)
- 计划(35706)
- 科研(35667)
- 创新(34727)
- 课题(34279)
- 大学(32862)
- 期刊
- 济(111128)
- 经济(111128)
- 研究(70447)
- 中国(51558)
- 学报(50886)
- 农(49103)
- 科学(42691)
- 财(36494)
- 大学(36455)
- 学学(34467)
- 农业(32940)
- 管理(32200)
- 教育(25671)
- 技术(21706)
- 融(20609)
- 金融(20609)
- 业经(18638)
- 业(18216)
- 经济研究(18205)
- 财经(17742)
- 问题(15166)
- 经(15141)
- 版(14686)
- 图书(13883)
- 业大(13034)
- 技术经济(12780)
- 科技(12722)
- 资源(12675)
- 贸(12422)
- 商业(12353)
共检索到379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振亓 周蓝月 王世金
借助问卷调查方式,运用感知强度、非参数检验与Kendall相关系数系统分析并揭示了兰州市地铁1号线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市居民对地铁建设影响出行和房价变动的感知强度最高;居民性别、职业和居住时间属性对环境感知无显著影响,相反,居民经常活动区域、居住地离最近地铁站距离、年龄、文化程度对生活环境感知有较强影响;居民对地铁建设影响的感知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居民自身主观心理作用综合影响。城市形态、区域经济差异和居民环保意识会对居民生活环境感知产生影响。地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可通过合理手段进行防控。
关键词:
地铁建设 环境影响 居民感知 兰州市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饶传坤 郑碧云 高雪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影响沿线土地利用形式、用地结构乃至城市空间布局,这既来自于轨道交通自身的影响,也受作用于城市政府对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引导。以杭州地铁1号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控规对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的整体引导和分类引导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认为城市控规对站点周边用地布局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以建成区外围站点为主,站点周边用地快速开发,站点功能迅速提升,站点类型多有转换,但也存在用地布局不完善、圈层化结构不突出、地块开发受制约等不足。为此,今后应进一步明确站点类型,强化分类引导,加强圈层化开发和土地复合利用,促进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及功能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宁 王录仓 李纯斌 罗宏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问题也变的日益突出,成为了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论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示了兰州市城关区"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的收支变化、出行方式变化、邻里关系和就业状况变化等,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陈先婷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外部效益,轨道交通站点的异质性导致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其周边的住宅小区带来不同程度的增值效应。在考虑轨道交通站点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特征价格模型,构建了包含站点异质性因素的特征价格计量模型,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大兴线为例,实证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异质性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备异质性特征的不同类型站点对房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房价与站点的等级性呈正相关,与站点协同性呈负相关;地理区位、邻里环境、建筑结构对房价影响显著。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 异质性 站点分类 住宅价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起 于素涌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公益性、经济外部性都很强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其高效的通达性促进周边住宅升值明显提升。科学地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对合理规划沿线住宅项目开发、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周边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构建了半对数形式的特征价格模型。经过分析得出住宅距离轨道交通线路的远近、所处的位置、周边1000m范围内公交站点的数量以及住宅至市中心或中央商务区(CBD)的实际距离四个变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比较显著,并且探讨了地铁站点与住宅距离减少,对住宅增值的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国璋 方向明
80年代以来,兰州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兰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文章认为:工业生产大量用煤、某些企业布局不合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象因素是造成兰州市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治理对策,指出清洁生产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浩 李世平
基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兰州市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支出方向、岗位职业、养老体系满意度、家庭工作人数、是否为"421"结构家庭、子女埋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有无配偶、家庭支出水平、对以房养老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制定多元化的以房养老模式、以中低收入群体为突破口、加强以房养老模式宣传、构建健全的以房养老信用体系、政府提供相应保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晓灵 康仁明
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针对区位特征中住宅到站点距离的两种方法——实际距离与直线距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直线距离更能显著反应地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同时通过特征价格模型定量评估了轨道交通对周边新建住宅的影响半径及价格的影响幅度:即西安地铁2号线的影响半径为1500m,平均每靠近地铁100m,住宅单价增值0.9%,且在500m范围内住宅单价增值最为明显。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住宅价格 特征价格模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都沁军 王卫秀
为深入研究地铁建设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本文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为例,利用对数和半对数形式的特征价格模型,选取站点0~1.1km范围内的二手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沿线住宅价格受到多个变量共同作用,其中1号线对地铁口周边0~900m范围内的房价影响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并对沿线住宅价格有显著的增值效应,且增值效果最佳的范围是离地铁口700~900m的范围内,其平均增幅为48.3%。另外得出在研究范围内住宅距离市中心越近,房价呈下降趋势。最后针对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铁 住宅价格 特征价格模型 石家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文彬 肖秋菱 颜红艳 陈艳
考虑到样本数据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特征,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URT)沿线住宅租金的空间分异特征,按照每200 m的间隔对租金影响范围进行细分,预测URT对住宅租金的影响强度在各区间内的变化趋势,以新一线城市长沙为例,选取地铁沿线2.6 km范围内的2 233个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相比,GWR具有更好的模型拟合优度;在12个主要影响因素中,住宅到城市商业中心(CBD)的距离对租金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住宅建筑面积,体现了租户首先考虑的是住宅区位因素和结构因素,然后才是邻里因素的心理特征;靠近中央商务区的小户型住宅更受租户青睐,具有更高的收益率;长沙地铁对沿线住宅租金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600~1 000 m范围内的住宅租金影响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春 吴启富 刘宣
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水平、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实证考察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并对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
中国居民 生活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云鹏 王泳璇 王帆 丁哲 赵文晋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的消耗日益增长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用STIRPAT模型对我国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动态模拟2030年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引起居民家庭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次之;居民消费占比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主要呈负向效应。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2030年居民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最大概率值为64.27亿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云鹏 王泳璇 王帆 丁哲 赵文晋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的消耗日益增长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用STIRPAT模型对我国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动态模拟2030年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引起居民家庭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次之;居民消费占比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主要呈负向效应。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2030年居民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最大概率值为64.27亿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 朱翔
文章通过建立社会核算矩阵框架下的价格路径分析模型,研究了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居民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价格在经济生活中的传导路径,得到以下结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最大;交通、石油、电、水、燃气以及教育、医疗的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的影响高于农村居民;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食品制造业成本影响最大,且主要为直接影响,而间接导致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业成本提高。油价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高于煤炭价格。最后,非熟练劳动力价格上涨主要会直接带动农业、煤炭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批发零售业和旅游业成本上涨;会间接带动食品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成本上涨。熟练劳动力价格波动主要是间接引起其他行业成本波动,其中对教育事业成本影响最大。
关键词:
路径分析 社会核算矩阵 价格变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岳婷 龙如银
文章建立了我国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VAR模型,对其进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以江苏省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为例,进行补充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人均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生活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二者均是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其中,人均消费支出存在较明显正效应,随着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会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缓于实际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较弱,随着煤炭占比的减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