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1)
2023(4260)
2022(3457)
2021(3217)
2020(2421)
2019(5767)
2018(5835)
2017(10065)
2016(5962)
2015(6739)
2014(6957)
2013(6722)
2012(6493)
2011(5805)
2010(5971)
2009(5296)
2008(5397)
2007(4846)
2006(4456)
2005(4105)
作者
(17593)
(14544)
(14474)
(13800)
(9625)
(7237)
(6811)
(5720)
(5695)
(5643)
(5260)
(5018)
(5007)
(4604)
(4602)
(4572)
(4534)
(4416)
(4262)
(4152)
(3629)
(3616)
(3525)
(3504)
(3385)
(3344)
(3298)
(3141)
(3009)
(2964)
学科
(20448)
经济(20427)
管理(16615)
(13047)
(9858)
企业(9858)
(7824)
地方(7719)
环境(6904)
(6386)
中国(6337)
土地(5619)
方法(5376)
(5372)
农业(5260)
业经(5000)
资源(4865)
(4488)
(4348)
理论(4301)
数学(4092)
数学方法(3980)
(3874)
(3757)
教学(3665)
教育(3653)
(3350)
财务(3339)
财务管理(3321)
(3202)
机构
学院(80116)
大学(76260)
研究(27572)
管理(26772)
(24603)
经济(23661)
中国(22126)
理学(21487)
理学院(21131)
管理学(20600)
管理学院(20451)
科学(18744)
(18422)
(15642)
(15561)
(15275)
(14275)
中心(14068)
业大(13205)
(13100)
(12817)
师范(12709)
研究所(12552)
(12016)
农业(11992)
北京(11947)
技术(11001)
(10922)
(10555)
师范大学(9899)
基金
项目(49388)
研究(37351)
科学(37133)
基金(32137)
(28158)
国家(27845)
科学基金(23443)
(21020)
社会(20829)
社会科(19450)
社会科学(19442)
(17935)
基金项目(17506)
教育(17265)
编号(16721)
自然(15690)
自然科(15215)
自然科学(15210)
自然科学基金(14900)
成果(13386)
资助(12828)
课题(12726)
(11467)
重点(11288)
(10615)
(10009)
规划(9478)
(9475)
创新(9330)
(9285)
期刊
(36371)
经济(36371)
研究(25256)
中国(23510)
(14482)
教育(14115)
学报(12751)
科学(11981)
(11547)
管理(9624)
农业(9616)
大学(9153)
学学(8362)
技术(8321)
(8150)
金融(8150)
业经(6834)
资源(6273)
(5540)
图书(5312)
(5031)
职业(4911)
问题(4613)
(4598)
财会(4378)
现代(4354)
城市(4337)
书馆(4158)
图书馆(4158)
经济研究(4101)
共检索到135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为民  唐仲箎  
通过对兰州市园林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结合兰州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琛  
在全面分析了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状况之后,指出兰州市旅游业要腾飞,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是关键。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若干理论做了系统的总结,并以此为依据,从理念、行为、视觉三个方面对兰州市的旅游形象做了系统策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耕  
通过对大连市园林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并发展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同时结合大连创建“园林城市”的目标,提出了园林绿地建设的新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交国  杨永春  
通过对兰州旧城区的研究,提出兰州旧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结构形态,指出尽管兰州城市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但是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对旧城区的人口、产业、交通、空间结构进行整合优化,兰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沈圆  贺伟  
文章利用遥感图像,得到兰州市近八年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对兰州市公共绿地所产生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进行量化。结果显示,直接价值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计算,间接价值通过将吸收CO2、氮氧化物、SO2等空气污染物的能力量化来实现。最终得到结果:兰州市区2016年释放氧气的价值是1241.4240万元,绿地吸收氮氧化物所间接产生的生态价值约为157.2470万元,吸收二氧化硫产生的经济效益是117.9353万元。兰州市区绿地固碳价值约为13292.5128万元。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兰州市GDP作为因变量,将绿地产生直接价值剥离出来,将绿地产生的直接价值货币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济民  李秉文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与城市总体相匹配、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等六个方面来看,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具有现实必要性。通过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010版线网规划的适应性分析,认为该布局规划与现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品质的提升要求,应当在现有规划网络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和完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昭兵  杨永春  
运用GI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四类用地实施效果发现:(1)在多组团城市中,城市规划如果对该城市的某一组团在做城市规划方案时有很明确的城市职能定位,那么该类职能的城市规划用地实施效果比其他承担综合职能组团的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要好;(2)从选取的四类用地来看,不管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的实施效果最好,而居住用地和仓储用地的实施效果都比较差;(3)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物质空间安排的实施效果并不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施效果要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连华  
通过对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历程的槲里,发现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发展中存在:城市绿地率低、公共绿地较少、城市绿地在布局上缺乏系统性,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防护绿地不足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兰州域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际相脱离,没有很好地体现兰州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步促进兰州河谷型城市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袁春  王静  乔陆印  
研究目的:分析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熵变情况,剖析该系统的综合发展度与协调发展度,确定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变化情况。研究方法:采用耗散结构理论和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研究结果:(1)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有序性偏低,受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熵的影响很大;(2)系统综合发展度在不断提高,并且各要素层之间的协调度水平比较高;(3)对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是绿地比例、征用耕地比例、单位建设用地产值;(4)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欧式贴近度在不断增加,表明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研究结论: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与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可以清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乃琴  
该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宏观地认识行道树(包括带状绿化)在城市环境总体中的作用,及其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原则与措施.经验教训已有不少,现在是应在城市规划中给行道树以更多重视的时候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兵兵  张建明  米丽娜  
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城市的城市河流湿地在整个城市湿地系统中占有主导作用,对于这些地区的城市河流湿地的研究能很好地反映整个城市湿地系统状况。在分析兰州城市湿地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兰州城市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兰州城市湿地的建设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娟霞  田青  
[目的]探究6种园林植物的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为兰州市园林植物的筛选和配置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兰州市常见的6种园林植物旱柳(Salix matsudana)、紫丁香(Syringa oblata)、木槿(Hibiscus syriacus)、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红瑞木(Cornus alba)、月季(Rosa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合仪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室内测定植物叶片形态和生理指标,对叶片形态指标与光合指标进行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筛选影响植物光合生理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1)兰州市6种园林植物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均有差异,其中金叶女贞比叶面积最小,叶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重均最大,有较强的抗旱和耐阴性;6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而胞间CO_2浓度随光照的增强呈下降趋势。(2)6种植物叶绿素总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比叶面积>叶面积>比叶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干物质含量是植物生态适应性和获取资源的主导因子。[结论]在兰州市实际园林生产应用中,光照充足的环境可考虑种植旱柳和红瑞木,干旱或潮湿的背阴处可优先考虑种植金叶女贞,光照一般的环境可考虑种植紫丁香和月季,光照较弱的环境可优先考虑种植木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蓉  田青  孙一梅  李娟霞  朱珠  
【目的】植物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比值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研究西北干旱区域园林木本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可以为同类城市园林木本植物的精准规划及大尺度模型的构建提供数据基础。【方法】该研究对兰州市主城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42种常见园林木本植物叶片的C、N、P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将42种植物按照乔木(26种)和灌木(16种)、常绿(7种)和落叶(35种)及针叶(5种)和阔叶(37种)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C、N、P、C∶N、C∶P和N∶P的变异特征及与比叶重(LMA)的关系。【结果】(1)42种园林木本植物叶片平均C含量为39.67%、N含量为2.45%、P含量为0.17%,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17.17、232.98和14.72。与全球尺度相比,兰州市木本植物叶片C、P含量和C∶N相对较低,而叶片N∶P相对较高。(2)不同生活型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不同,乔木叶片C含量、C∶N、C∶P和N∶P高于灌木,而N和P含量低于灌木;落叶树种叶片N、P含量高于常绿树种;阔叶树种叶片N、P含量高于针叶树种。(3)对植物叶片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显示:植物叶片C含量与C∶N、C∶P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LMA与叶片C含量表现出协同关系,与叶片N、P含量均表现出相反的关系。【结论】初步判定兰州市园林木本植物在生长季受N元素的限制,建议在本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时可适当增施N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美宇  曹昌智  常光宇  
生态是城市赖以持续发展的命脉,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广灵县壶泉镇作为北部丘陵山地的一座小城,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走低碳之路、建设生态城市思想指导下,贯彻生态设计理念,通过绿地及水景观规划,创造了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半城半水"、水城和谐互动的生态环境景观特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涛  
本研究根据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功能,即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为导向,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特色城市理论、系统学理论、城市开发策略理论等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构造满足生态功能的生态安全格局、营造满足社会功能的宜人特色场所、布置满足经济功能的过渡提升空间,并由此构建出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基础上,自下而上满足耦合功能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模型。并以宜兴环科新城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探讨了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运营,以期进一步完善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为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健康良好地建设运营提供借鉴和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