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3)
- 2023(13079)
- 2022(11421)
- 2021(10717)
- 2020(8818)
- 2019(20406)
- 2018(20471)
- 2017(38992)
- 2016(21217)
- 2015(23995)
- 2014(24189)
- 2013(24119)
- 2012(22405)
- 2011(20365)
- 2010(20411)
- 2009(18557)
- 2008(17898)
- 2007(15727)
- 2006(14084)
- 2005(12563)
- 学科
- 济(90006)
- 经济(89920)
- 管理(58183)
- 业(56268)
- 企(44895)
- 企业(44895)
- 方法(36078)
- 数学(30622)
- 数学方法(30279)
- 中国(26684)
- 地方(25771)
- 农(25220)
- 业经(20792)
- 学(19824)
- 财(18779)
- 农业(17311)
- 贸(15129)
- 制(15125)
- 贸易(15115)
- 环境(15046)
- 和(14546)
- 易(14517)
- 技术(14381)
- 银(14301)
- 银行(14261)
- 理论(14231)
- 融(14028)
- 金融(14027)
- 行(13735)
- 地方经济(13526)
- 机构
- 大学(300175)
- 学院(299652)
- 管理(118934)
- 济(115601)
- 经济(112834)
- 研究(105308)
- 理学(101901)
- 理学院(100682)
- 管理学(98918)
- 管理学院(98377)
- 中国(78724)
- 京(66990)
- 科学(66989)
- 所(53525)
- 财(51897)
- 农(50364)
- 研究所(48725)
- 中心(48015)
- 业大(45900)
- 江(45167)
- 北京(43285)
- 范(42341)
- 师范(41929)
- 财经(40983)
- 州(39310)
- 农业(39122)
- 院(38514)
- 经(37166)
- 师范大学(33927)
- 经济学(32931)
- 基金
- 项目(204742)
- 科学(159922)
- 研究(150354)
- 基金(145729)
- 家(126878)
- 国家(125745)
- 科学基金(107555)
- 社会(92088)
- 社会科(87103)
- 社会科学(87080)
- 省(80957)
- 基金项目(78158)
- 自然(70520)
- 自然科(68821)
- 自然科学(68806)
- 划(68444)
- 教育(68414)
- 自然科学基金(67532)
- 编号(62427)
- 资助(60027)
- 成果(50635)
- 发(47461)
- 重点(45732)
- 部(44022)
- 课题(43591)
- 创(42172)
- 创新(39252)
- 科研(38672)
- 项目编号(37777)
- 发展(37744)
- 期刊
- 济(134803)
- 经济(134803)
- 研究(91191)
- 中国(62901)
- 学报(47660)
- 农(46430)
- 管理(44605)
- 科学(44590)
- 教育(37512)
- 财(36947)
- 大学(35559)
- 学学(33130)
- 农业(32751)
- 融(27904)
- 金融(27904)
- 技术(27575)
- 业经(23493)
- 经济研究(20478)
- 财经(18906)
- 图书(18602)
- 问题(17543)
- 业(16639)
- 经(15977)
- 科技(15481)
- 理论(15447)
- 资源(14853)
- 技术经济(14526)
- 实践(14334)
- 践(14334)
- 现代(14125)
共检索到454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缪磊磊 王爱民
人地系统的调整与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兰州市为例 ,分析了兰州市人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并对兰州市人地系统的调整与优化作了探讨。
关键词:
兰州市 人地系统 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超英 朱院利
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耗费型发展所引发的环境危机日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文章从生态经济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针对兰州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兰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兰州市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军 陶明娟
生态足迹分析法因其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量化指标、新颖的思路和简便的计算方法以及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方法本身的普适性而日益流行。应用该方法对兰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兰州市人均生态赤字为1.692 88,其生态足迹是当地生态供给的近7倍,表明在现有发展和消费水平下,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大,其发展超出了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并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生态足迹法自提出以来,在全球、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兰州市的实际应用,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的可持续状况从侧重生态的角度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兰州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绍珍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兰州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养老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是,兰州市在居家养老服务的普及、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以及养老机构结构布局等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养老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难以满足广大老年群众的现实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从健全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加大资金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服务手段、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兰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兰州市 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娜 夏永久
在提出兰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评价了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发展的持续性及其系统的协调状况,并据此对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文鑫 杨永春 马交国 毛利伟
由于人口和产业向城区的快速聚集所引致的用地紧缺、地价过高和人居环境恶化等因素,中国部分城市已逐步进入了人口和产业的扩散过程,甚至还出现了居住用地的郊区化过程,推动了我国部分城市新城(区)的规划和建设。兰州市中心城区地处黄河河谷盆地,目前也出现了地价过高、后备用地有限、人居环境欠佳、城市人口和产业聚集快等问题;提出了在榆中盆地建设新城(区)的设想,以兰州榆中新城(区)的规划为例,分析了我国新城(区)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新城(区) 兰州市 榆中新区 河谷型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静芳 王婧婷
甘肃省物流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发展规模、物流服务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性差,社会物流总成本在GDP中的比重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甘肃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兰州地处西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物流管理手段等方面亟待加强。本文通过分析兰州市域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总结出了阻碍兰州市域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就兰州市域物流的发展前景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市域物流 政策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秀丽
在工业4.0战略提出的背景下,结合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发展现状,从智能制造、智能运输、智能配送和智能仓储四个方面提出了兰州市智能物流的发展对策,为兰州市的智慧智能物流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兰州市 智能物流 智能制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志斌 曹琦 师安隆
开发区作为城市特殊组成部分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以兰州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从地域空间、产业经济和制度文化的角度来透视开发区与城市进行整合发展的基础,并以产业集群理论、精明增长策略作为理论依据,分别对开发区与城市在用地、基础设施、产业、制度四个方面的整合发展以及开发区内部的整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对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 整合 精明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杰 吴斌 欧名豪 刘琼 欧维新
研究目的:在区域范围内将土地利用系统作为整体进行综合规划,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层次分明、关系明确的土地利用系统优化目标体系,并将其量化为多目标系统优化数学模型,以兰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解释结构模型和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1)优化方案满足了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多目标对土地的需求;(2)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研究结论: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辅助构建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系统优化,可望兼顾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多目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 优化 解释结构模型 多目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才吉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二周年之际,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润萍 李红霞
都市农业是都市区域内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已走向了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而兰州市的都市农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借鉴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兰州都市农业发展建议,有利于促进兰州市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相印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应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兰州市应选择农、林、牧、副、渔工、贸综合发展的城郊经济模式。对此,笔者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向明
关于兰州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方向明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兰州市第三产业以年均12.1%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但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比重较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兰州市三产产值(与GDP同口径,下同)占GDP的比重徘徊在23.0%左右,这不仅低于东部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三社
兰州市七里河地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建设的装备制造业基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地处西北的七里河装备制造业陷入亏损破产境地。国家实施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装备制造业战略是七里河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与振兴的大好机遇。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困境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