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6)
2023(6842)
2022(5845)
2021(5531)
2020(4532)
2019(10525)
2018(10388)
2017(20163)
2016(11364)
2015(12557)
2014(12795)
2013(12551)
2012(11935)
2011(10793)
2010(11118)
2009(10156)
2008(10081)
2007(9366)
2006(8486)
2005(7763)
作者
(31179)
(25623)
(25524)
(24767)
(16779)
(12232)
(11922)
(9892)
(9866)
(9849)
(8731)
(8610)
(8530)
(8259)
(8231)
(8034)
(7762)
(7687)
(7614)
(7428)
(6766)
(6318)
(6309)
(6056)
(5913)
(5880)
(5831)
(5778)
(5199)
(5155)
学科
(46028)
经济(45990)
管理(32396)
(32282)
(26359)
企业(26359)
方法(15329)
(15076)
中国(13064)
(13012)
数学(12784)
地方(12676)
数学方法(12576)
业经(11874)
(11054)
产业(9583)
农业(9537)
(9171)
(8819)
贸易(8813)
(8515)
(8358)
(7925)
银行(7916)
理论(7865)
技术(7824)
(7743)
财务(7723)
财务管理(7697)
(7570)
机构
学院(158373)
大学(152073)
(66522)
经济(64961)
管理(59046)
研究(53057)
理学(49379)
理学院(48849)
管理学(48084)
管理学院(47775)
中国(41605)
(32911)
(32010)
科学(30445)
(27823)
(26516)
中心(24957)
(24801)
财经(24576)
研究所(23291)
(22839)
(21947)
(21557)
师范(21363)
北京(20438)
经济学(20023)
(19665)
业大(19649)
技术(18298)
(18069)
基金
项目(95538)
研究(75882)
科学(75077)
基金(66035)
(55365)
国家(54837)
科学基金(47298)
社会(46333)
社会科(43953)
社会科学(43945)
(39777)
教育(35269)
基金项目(34027)
编号(32982)
(32011)
自然(28569)
资助(27963)
成果(27849)
自然科(27812)
自然科学(27807)
自然科学基金(27344)
课题(24084)
(22876)
重点(21535)
(20802)
(20198)
(20089)
(19963)
项目编号(19439)
发展(19207)
期刊
(83385)
经济(83385)
研究(51829)
中国(34482)
(25815)
管理(23586)
教育(22220)
(21669)
科学(18698)
(18529)
金融(18529)
学报(18471)
技术(15774)
业经(15344)
大学(14521)
农业(14371)
学学(13396)
经济研究(12928)
财经(11938)
问题(10808)
(10464)
(8854)
现代(8312)
(8153)
论坛(8153)
商业(8102)
技术经济(8093)
图书(7833)
职业(7716)
国际(7436)
共检索到253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新康  王瑞林  李彦龙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兰州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最突出的变化是: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是农业内部结构由过去偏重于种植业逐步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1990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2.4%,比1980年下降19.5个百分点,而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值逐年提高。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与1980年相比,企业数增长6.6倍,总产值增长15.7倍,从业人员增长3.7倍。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9.8%。三是农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亮  
一、产业政策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扩大地方、部门和企业自主权;较大幅度地缩小指令性计划,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减少行政手段,重视经济手段的运用,对于克服集中计划比较僵硬的弱点,增强经济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改革不配套,又出现了投资和消费的某些失控、严重的重复建设等过于分散的现象。因此,在国家直接计划调控范围大大缩小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两者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英哲  
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是一个市场过程,但由于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盲目性或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弊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还不能顺畅而有效地形成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为了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除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外,还需要国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实行调节,以适当的产业政策促进形成合理、优化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成学真  雷霄雯  
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以兰州市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为切入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三次产业的发展虽然保持着比较高的速度,但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均在不断下降。过去十几年间,第一产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非常有限,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不仅不能促进就业增长,而且释放出大量失业工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为避免出现经济增长和失业并存的局面,有必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增加就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维平  张弘  王安  李虹  
一、北京产业政策体系设计原则与目标 (一)北京产业政策研究的出发点和依据国务院产业政策要点的颁布与实施,已经产生积极效应,并推动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部门的产业政策研究的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点,北京市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产业政策的国际性体现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政策是指以本国产业为政策对象、在竞争优势战略指导下的、符合国际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规则的政策体系 ;根据我国产业的特点 ,应长期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 ,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龙头 ;及产业政策的国际性在三次产业中都应得到体现 ,以提高三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从战后50年代到目前,就整体经济发展而言,韩国共经历了“经济恢复”(1953-196l年)、经济发展(1962-1979年)、经济调整(1979-至今)三个时期.但就具体产业结构和政策的调整来看,则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50年代的进口替代阶段(1953 -1962年),重点是保护和促进以轻纺工业为中心的非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借以满足内部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和社会;第二、6o年代的出口导向阶段(1962-1972年),主要是将经济的发展重点由内部市场转入国际市场,由抑制出口变为以出口带动经济运转,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和资本积累;第三、70年代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197...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小威  赵晓明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中长期增长潜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经济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更是注重对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从实践效果看,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老问题仍然存在,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又面临许多新问题和难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国忠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正确解决产业提升及产业选择问题,对未来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温州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得到激发,温州三次产业发生了重大演变,从农业为主导经济迅速上升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工业经济继续成为对温州国民经济贡献最大的产业,行业结构不断改善,品牌经营迅速兴起,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得到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但是经分析研究,温州产业结构也出现不可回避的问题,如高增长行业的地位不突出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03年以来,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第一、三产业增速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支撑趋向均衡,产业结构演进总体上继续向合理方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云波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产品供求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变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不合理、重产量轻质量的存在;市场发育不完善、购销体制不健全、产品流通不畅;生产资料价格上扬,粮食价格偏低及加入世贸组织(WTO)后的挑战等问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效益,增加收入,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话题。本文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发挥地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群  
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改善经济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生产要素市场密切相关,在现有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的难度很大,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资金市场,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试就证券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宝明,郑宏,胡杏云  
文章论证了牡丹江市区的产业定位、入世(WTO)后的产业结构适应性、重点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构建等问题。提出了牡丹江市区应充分利用传统产业的雄厚基础,形成以林纸、化工、医药、食品、建材、旅游为主体的优势产业部门,并对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适度超前的战略性投入,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良性产业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巫岑  黎文飞  唐清泉  
本文以2006-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十一五"与"十二五"产业规划所处的时间区间内,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结果显示,产业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正相关,且分别在非国有、小规模和融资约束较严重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区分调整方向后发现,产业政策能提高资本结构向上调整的速度,但只有重点产业政策能提高固定资产比例较低的企业向下调整的速度。基于作用路径的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选择增加债务的方式来调整资本结构的概率;重点产业政策提高了特定类型企业以增加权益方式向下调整资本结构的概率。上述结果表明,产业政策主要通过债务融资方式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而只有受到重点产业政策支持的特定类型的企业能够通过权益融资方式提高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