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8)
2023(4379)
2022(3778)
2021(3531)
2020(2852)
2019(6489)
2018(6200)
2017(11917)
2016(6458)
2015(6863)
2014(6473)
2013(6544)
2012(6320)
2011(5717)
2010(5754)
2009(5142)
2008(5010)
2007(4489)
2006(4013)
2005(3744)
作者
(21513)
(17806)
(17782)
(17042)
(11260)
(8802)
(7965)
(7002)
(6944)
(6240)
(6236)
(6104)
(5960)
(5958)
(5880)
(5782)
(5580)
(5371)
(5250)
(5185)
(4662)
(4564)
(4465)
(4183)
(4153)
(4063)
(3859)
(3734)
(3715)
(3675)
学科
(27489)
经济(27465)
管理(14654)
(14475)
(11595)
企业(11595)
方法(11255)
数学(10111)
数学方法(9982)
(8740)
中国(7562)
地方(7454)
(7079)
(6680)
(5718)
业经(5321)
结构(5321)
产业(4902)
(4575)
农业(4523)
(4205)
贸易(4202)
(4146)
财务(4141)
地方经济(4133)
财务管理(4130)
(4023)
企业财务(4016)
(4003)
金融(4002)
机构
大学(93934)
学院(91559)
研究(39830)
(36408)
经济(35632)
管理(29884)
中国(28081)
科学(27991)
理学(25926)
理学院(25449)
管理学(24687)
管理学院(24551)
(22290)
(22002)
(21468)
研究所(20438)
农业(17983)
业大(17551)
中心(16572)
(15901)
(15298)
(14322)
北京(13535)
(13316)
(13218)
师范(12950)
财经(12666)
科学院(12539)
(12383)
研究院(12192)
基金
项目(67193)
科学(52691)
基金(50266)
(47525)
国家(47223)
研究(41401)
科学基金(39022)
自然(28520)
自然科(27884)
自然科学(27870)
自然科学基金(27403)
基金项目(26882)
社会(26356)
(25915)
社会科(25061)
社会科学(25052)
(23214)
资助(20930)
教育(18614)
重点(16447)
计划(14977)
(14857)
(14451)
编号(13932)
科研(13670)
科技(13447)
(13357)
创新(12711)
教育部(11408)
国家社会(11382)
期刊
(40288)
经济(40288)
研究(27994)
学报(22312)
科学(19316)
(19274)
中国(18512)
大学(15823)
学学(15218)
农业(13394)
(11729)
管理(11689)
(7332)
经济研究(7213)
(7025)
金融(7025)
教育(6940)
财经(6616)
业大(6397)
技术(6165)
业经(6014)
(5778)
林业(5532)
问题(5469)
资源(5283)
(5166)
农业大学(5073)
科技(4681)
统计(4284)
世界(4089)
共检索到138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惠  郭建斌  王彦辉  王晓  
【目的】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是组成六盘山森林植被的主要树种,分析六盘山辽东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有助于掌握六盘山辽东栎的生长发育现状及种群发展过程。【方法】基于六盘山12个辽东栎纯林样地,通过静态生命表、种群径级结构、存活系数、死亡率、消失率以及生存分析,对辽东栎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采用点格局分析了六盘山辽东栎林种群空间格局分布规律以及空间关联性。【结果】(1)样地内辽东栎种群径级结构分布近似于倒J型,更新状况良好,结构稳定。(2)辽东栎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曲线。(3)辽东栎种群整体呈前期和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4)辽东栎幼龄、中龄级个体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由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近熟龄个体在小尺度上趋向于均匀分布,在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结论】六盘山辽东栎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新状况良好。辽东栎幼龄、中龄级个体在小尺度呈聚集分布,中龄与近熟龄个体在大尺度上关联性不明显,呈相互独立状态。为保持辽东栎林结构稳定,应加强人为调控,确保辽东栎林种群更新的稳定环境条件。图8表2参2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占印  于澎涛  王双贵  余治家  胡永强  夏固成  王彦辉  熊伟  
基于2005年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分析了六盘山区辽东栎林分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在六盘山主要分布于海拔1 900 2 300 m范围内,坡度为20 35°的半阴坡、半阳坡和阴坡上,与山杨林的分布生境相近。现有的辽东栎林多为幼龄林,平均林龄30 a,林分密度较大,平均1 046株.hm-2,树木平均高度7.8 m,平均胸径12.4 cm。胸径5 10 cm的辽东栎株数占50%以上,平均木材蓄积量仅为39.9 m3.hm-2。随着海拔升高、坡位从坡上部到坡下部,坡向从半阴坡到半阳坡,林分密度增大,平均树高和胸径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沿此梯度林龄在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辽东栎林的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雪  刘兵兵  王彦辉  于澎涛  段文标  张军  
[目的]量化宁夏六盘山区辽东栎次生林各植物层(乔木层、林下植物层(草本和灌丛)、枯落物层)生物量随郁闭度及林分密度的变化,确定能使各层生物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最佳林分结构,以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方法]基于野外调查样地数据,利用上外包线分析法确定辽东栎林各层生物量对林分密度和郁闭度的响应规律,并经综合权衡后确定最佳郁闭度范围。[结果]随郁闭度和林分密度增加,乔木层生物量先快速增加,在郁闭度0.75和密度1 050株·hm~(-2)时分别达到292.3和296.9 t·hm~(-2),分别为其外包线最大值的80%和82%,之后增速变缓;林下植物层生物量先缓慢下降,在郁闭度0.75和密度1 150株·hm~(-2)时分别达到9.08和9.17 t·hm~(-2),分别为其外包线最大值的89%和86%,之后快速减小;枯落物层生物量先逐渐增加,在郁闭度0.75时达到33.34 t·hm~(-2),为外包线最大值的97%。综合分析各层生物量随郁闭度的变化表明,需维持林冠郁闭度在0.75~0.79左右,才能使林分各层生物量都保持在各自上外包线最大值的80%以上。[结论]在宁夏六盘山区,要使辽东栎林的乔木层、林下植物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需维持林冠郁闭度在最佳范围0.75~0.79左右,这可用于指导该地区及类似地区的辽东栎林多功能经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建云  李荣  张文辉  何景峰  
种群结构是植物种群的重要属性,反映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组配方式和发展趋势;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或分布状态,反映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伊力塔  豪树奇  韩海荣  凡小华  康峰峰  
利用样地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公式对山西灵空山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群落6种乔木、8种灌木和11种草本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灵空山林区乔木树种以辽东栎(Levins生态位宽度Bi=1.159 0,Hurlbert生态位宽度Ba=0.796 0),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Bi=0.990 7,Ba=0.536 1)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灌木树种以三裂绣线菊Spireae trilo-bata(Bi=1.095 0,Ba=0.509 0)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继民  
到了银川,朋友见到我时,问我千里迢迢来到宁夏,最想去何处看看,我的回答是毛主席曾以清平乐曲牌赋词一首的六盘山,还有在中国穷得出了名的西海固。他说这两个地方均在宁夏南端,可以一并安排。2004年9月13日下午2时,我们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小勤  于澎涛  王彦辉  徐丽宏  于艺鹏  刘泽彬  
[目的]探讨林分结构随林龄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水文影响,为六盘山半干旱区森林植被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六盘山半干旱区叠叠沟小流域,以主要人工林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993—2002年的日气象数据,应用林分结构耦合模型和BROOK90生态水文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得到植被结构(平均树高、胸径、郁闭度、LAI)随林龄的变化,及其对水分平衡分量(截留量、蒸腾量、土壤蒸发量、产流量)的影响。[结果]华北落叶松林随林龄的增加可分为快速生长期(林龄5~15 a)、缓慢生长期(林龄15~40 a)和稳定期(林龄大于40 a)。在快速生长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和冠层LAI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8 m·a~(-1)、0.54 cm·a~(-1)、0.03、0.19;在缓慢生长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郁闭度呈缓慢增大趋势,而冠层LAI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稳定期,林分结构基本稳定。在快速生长期,年均截留量和蒸腾量随林龄增加而快速增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1、24.13 mm·a~(-1);年均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随林龄增加快速减小,其年均减小速率为10.58、14.88 mm·a~(-1)。在缓慢生长期,年均蒸腾量、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随林龄的变化减慢,并在林龄30 a时趋于稳定,其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62、-0.75、-0.76 mm·a~(-1)。[结论]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林龄小于30 a,特别是林龄小于15 a时,林分结构不断变化,显著影响人工林的生态水文功能。在林龄3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水分平衡分量也趋于稳定,在林水综合管理中可不必再考虑林龄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晓洁  周广胜  隋兴华  何奇瑾  李荣平  
利用影响植物分布的8个变量(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最冷月温度、最暖月温度、大于5℃积温、湿润指数、年辐射量和海拔)以及辽东栎林地理分布资料,结合最大熵模型,筛选出影响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即年均降水量、最冷月气温、大于5℃积温和年辐射量。在此基础上,构建辽东栎林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辽东栎林的潜在地理分布,其潜在分布区覆盖了我国东北南部、华北中南部、华中西北部、华东北部、西南东部部分地区及西北东部地区。影响辽东栎林潜在分布的各主导因子阈值分别为:年均降水量340~1060mm、最冷月气温-17~4℃、大于5℃积温800~3700℃·d-1、年辐射量1.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洪伟  柳江  吴承祯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 ,对刀石山红锥种群结构进行分析 ,并运用C、Iδ、M 、M X、CA5种聚焦度指标及IwaoM X回归测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结果表明 :红锥种群结构存在增长和下降两种类型 ;聚焦度指标测定结果一致表明红锥种群的空间分布为随机型 :IwaoM X回归分析表明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红锥个体 ;在种群成长过程中 ,分布格局从聚集型向随机型转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艳龙  杨忠岐  姜静  王小艺  吕军  高纯  
通过解剖受害辽东栎,结合林间调查,研究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栎树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害后表现为全部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4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1~4m;部分出现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6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3~7m。天牛数量与树皮厚度和树干直径均呈正相关关系。调查发现,当辽东栎树皮厚度大于0.47cm、树干直径大于9.02cm时,开始出现栗山天牛危害。在林间,栗山天牛低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阳面的韧皮部中,而蛹主要分布在木质部,越靠近树干中心分布越多。产卵当年和翌年6月前幼虫主要在韧皮部取食危害。从翌年6月开始,天牛幼虫逐渐蛀入木质部为害,7—8月为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固成  夏固萍  韩彩萍  李忠有  程晓福  兰菊梅  余治家  
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是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对林木生长影响较大,为掌握其发生规律,控制其危害,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害虫自然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5~6月平均降雨量、天敌寄生率、海拔、坡向、林分树种组成、郁闭度、林龄与害虫自然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密切。5~6月平均降雨量低于120 mm时害虫当年重度发生,在120~170 mm之间当年中度发生,超过170 mm时当年轻度发生。天敌寄生率超过50%时下一年害虫轻度发生,介于25%~50%之间时下一年中度发生,低于25%时下一年重度发生。在六盘山害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楠  卜晓燕  米文宝  
采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结合Geo DA数据分析软件与GIS软件,以宁夏六盘山区县域为研究对象,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对1991—2010年人均GDP的变化做出了可视化分析,初步探索了宁夏六盘山区经济空间结构、聚集格局的分布和演变过程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宁夏六盘山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由随机模式逐步过渡到聚集模式,且聚集程度在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区出现空间极化趋势且为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趋势;经济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点—轴模式。LH型县域由零散分布逐渐发展为集聚态势,且趋势不断增强;HH型和HL及LL型的县域单元数量减少,表明宁夏六盘山区总体空间差异逐渐缩小。从县域经济空间集聚演化的驱动因素来看,区域发展政策、产业发展、区位条件等为其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延惠  王彦辉  于澎涛  熊伟  莫菲  王占印  
2009年,在宁夏六盘山南部林区香水河小流域,调查研究了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层次和器官分配。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的活体植被总生物量(t.hm-2)差别较大,依次为华山松(102.70)>桦木林(84.42)>山杨林(79.97)>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8.37)>疏林(44.91),按各类森林面积加权平均为78.37,远高于灌丛(20.77)、草地(1.07)和草甸(2.29)。各类森林的枯落物现存量(t.hm-2)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8.21)>华山松林(11.99)>桦木林(10.90)>山杨林(7.67)>疏林(7.06),也都远高于灌木林(3.13)、草甸(0.82)和草地(0.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时忠杰  王彦辉  徐丽宏  熊伟  于澎涛  郭浩  张雷燕  
为了定量评价森林枯落物的水文功能,该文通过浸水法和野外观测,调查了宁夏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研究了持水能力与过程,并对辽东栎与少脉椴混交林分的枯落物进行了截留及蒸发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达4.87~30.86 t/hm2,其中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各植被类型的最大持水率相差较大,一般介于177.68%~387.42%,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0.9~7.6 mm,最大拦蓄量为0.36~4.96 mm,有效拦蓄量为0.23~3.82 mm,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浸水实验表明:枯落物的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艳云  程积民  万惠娥  胡相明  
Water holding capacity,absorption rate and saturated water stock of a different forest's floor were studied in Liu Pan Mount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dipping in water,the absorption rate was high,and then it leveled off with the time going on.Un-decomposed litter and half-deco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