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1)
2023(10609)
2022(9047)
2021(8463)
2020(7127)
2019(16463)
2018(15892)
2017(30096)
2016(16536)
2015(18544)
2014(18608)
2013(18535)
2012(17619)
2011(16162)
2010(16091)
2009(14967)
2008(14804)
2007(13684)
2006(11940)
2005(10287)
作者
(49219)
(41656)
(40993)
(39435)
(25966)
(20240)
(18938)
(16277)
(15634)
(14719)
(14133)
(14040)
(13214)
(13018)
(13009)
(12882)
(12691)
(12020)
(11957)
(11784)
(10350)
(10135)
(9997)
(9542)
(9382)
(9334)
(9219)
(9020)
(8494)
(8416)
学科
(73435)
经济(73368)
(41112)
管理(37635)
(34079)
方法(28809)
数学(25862)
数学方法(25610)
(25587)
企业(25587)
地方(23940)
农业(23486)
中国(18583)
业经(16781)
(15335)
(15331)
(12863)
(12364)
贸易(12358)
地方经济(11945)
(11848)
环境(11180)
(10521)
(10186)
(9885)
金融(9882)
(9660)
银行(9633)
收入(9530)
(9193)
机构
学院(237406)
大学(234403)
(93628)
经济(91314)
管理(85964)
研究(83833)
理学(73750)
理学院(72714)
管理学(71293)
管理学院(70829)
中国(62992)
科学(54476)
(50211)
(50039)
(43189)
(40927)
中心(40477)
研究所(39505)
业大(39138)
农业(38353)
(37975)
(35427)
师范(35151)
财经(32317)
北京(31142)
(30462)
(30345)
(29082)
经济学(28600)
(28416)
基金
项目(162284)
科学(126235)
研究(119214)
基金(114800)
(100783)
国家(99825)
科学基金(83742)
社会(74489)
社会科(70140)
社会科学(70120)
(65944)
基金项目(62282)
(55229)
教育(53630)
自然(53075)
自然科(51611)
自然科学(51594)
自然科学基金(50620)
编号(50125)
资助(44923)
成果(40657)
(37782)
重点(37164)
课题(35095)
(34806)
(32864)
科研(31133)
创新(30801)
国家社会(30367)
发展(30073)
期刊
(109924)
经济(109924)
研究(66272)
(50484)
中国(48216)
学报(40142)
科学(37150)
农业(33203)
(30980)
大学(29621)
学学(27979)
管理(25333)
教育(24961)
(21977)
金融(21977)
业经(21423)
技术(19343)
(15817)
问题(15619)
经济研究(15373)
财经(14823)
资源(14462)
(14073)
(12751)
图书(11774)
(11178)
技术经济(11133)
农村(10928)
(10928)
科技(10921)
共检索到351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裴银宝  刘小鹏  李永红  韩文文  安琼  
基于贫困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SPG指数、贫困承受等指数对样本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恩格尔系数、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趋同度较高。2)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贫困承受指数和SPG指数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贫困状况向好趋势明显。3)各贫困村的脱贫时间在逐年缩短,扶贫工作取得切实成效,而黄土丘陵沟壑区贫困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是三地貌之最,扶贫负担仍然很重。村域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必须确保前期问卷设计的多维性,注重扶贫政策制定的均衡性、特殊性和资源分配的区域性,并要加强后期的技术动态监测与创新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克源  张焱  
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作为我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贫效果和政策优势逐步显现,但制约两项制度衔接绩效的影响因素仍未消除。文章选取六盘山连片特困区具有典型贫困特征的定西市两个县作为研究样本,借助NVivo11分析软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两项制度衔接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贫困人口识别、政策评价监督、干部队伍建设、部门之间协作是核心影响因素,政策精准及政策执行系核心影响过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两项制度衔接的相关对策,以期助推衔接过程更加合理运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丁万录  肖建平  窦艳玲  
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在西北民族地区尤为突出。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相关决策与教育评价体系不尽科学等宏观因素,也有城乡学校质量存在差距和家长普遍追求优质教学资源等微观因素。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作为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有悖于教育的公平正义。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展民族地区薄弱经济、改善农村落后面貌,也须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在物质上予以帮助,以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秀媚  冯健  
"空心村"问题是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导致大量农村出现"人走屋空、外扩内空"的现象。现行空心村整治规划实践往往重建设规划而缺少系统的技术体系和内容体系支撑。以宁夏西吉县作为实证研究地区,结合其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空心村整治规划研究,构建起空心村整治"县—乡镇—村"3级规划体系。在体系构建中的县、乡镇、村庄3个层面分别以生态适宜性评价、村庄综合发展能力评价、村庄空心化程度和类型诊断为主要内容,形成空心村"整治片区划分—整治方向选择—整治模式选取"的技术路线和内容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牛国元  俞鸿燕  赵功强  
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今后10年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扶贫开发是该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为典型的科技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科技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选择具有战略性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杨玉锋  
本文提出"四加法"、"廊三线组合"和"五位一体化"的创新扶贫方式,旨在为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开发思路,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绿色扶贫机制,从而解决片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瓶颈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问题,为全国同类地区创新扶贫方式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秀媚  冯健  
新农村建设掀起新一轮村庄整治规划高潮,但很多村庄规划仍延续"自上而下"模式,政府和规划师享有更大的话语权,村民和村集体往往处于"失语"状态。以生态移民为目的,宁夏西吉县洞洞村"被动式"移民安置带有典型的"自上而下"式的特点。通过对洞洞村移民安置产生问题的反思、对事件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联和利益诉求分析,探讨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优化的可能性。从各参与主体利益协调的视角出发,搭建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实现平台——驻村规划小组,使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到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各个流程,构建一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体、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自下而上"式规划决策的过程优化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王亚峰  
推进精准扶贫是实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是我国"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宁夏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而对宁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宁夏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王亚峰  
推进精准扶贫是实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是我国"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宁夏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而对宁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宁夏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继民  
到了银川,朋友见到我时,问我千里迢迢来到宁夏,最想去何处看看,我的回答是毛主席曾以清平乐曲牌赋词一首的六盘山,还有在中国穷得出了名的西海固。他说这两个地方均在宁夏南端,可以一并安排。2004年9月13日下午2时,我们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廷宁  王冬梅  刘兴旺  
合理的整地规格应同时满足如下4个基本要求:①满足植物需水要求,②满足拦蓄坡面径流要求,③坡面利用率高,④工程量尽可能小,按照这一设计指导思想,我们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现行的隔坡反坡梯田和水平窄带田的坡面整地规格进行了设计,分别给出以刺槐、沙棘、沙打旺为代表的乔、灌、草3种植物的合理整地规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雅洁  罗剑朝  
本文采用Ologit模型探究了农户感知和农户预期及其交互项对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和代际差异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感知和农户预期对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两者对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代际差异回归结果表明,农户感知和农户预期对新、老一代农户的影响无差异。因此,金融机构应制定差异化利率水平,创新信贷产品;政府应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做好政策宣传,以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农户满意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楠  卜晓燕  米文宝  
采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结合Geo DA数据分析软件与GIS软件,以宁夏六盘山区县域为研究对象,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对1991—2010年人均GDP的变化做出了可视化分析,初步探索了宁夏六盘山区经济空间结构、聚集格局的分布和演变过程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宁夏六盘山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由随机模式逐步过渡到聚集模式,且聚集程度在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区出现空间极化趋势且为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趋势;经济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点—轴模式。LH型县域由零散分布逐渐发展为集聚态势,且趋势不断增强;HH型和HL及LL型的县域单元数量减少,表明宁夏六盘山区总体空间差异逐渐缩小。从县域经济空间集聚演化的驱动因素来看,区域发展政策、产业发展、区位条件等为其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玮  赵怡芳  谭艳美  
从农户家庭禀赋、经营结构、社会资本、农户所处地理环境、农户主体性等五个层面建立农户收入模型,利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各类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导致农户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是能力差异,这是一个复合的、多层面的因素,既有微观层面因素如农户家庭禀赋、经营能力和经营结构,也有中观层面因素如当地的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还有宏观层面因素如全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等。在过去30多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和减贫的最主要动因,但也因此导致并加剧了乡村空心化和衰退等问题。现阶段,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有机协调乡村和城市平衡发展,优化农村劳动力布局,使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相互补充,使其成为增加农户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切入点,这对于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的减贫脱困十分重要,也是在欠发达地区形成城镇化和村镇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的有效载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花·托哈依  杨宝忠  
清真食品作为民族特需商品,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宁夏西吉县单家集牛羊肉产业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发展优势入手,分析清真牛羊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