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0)
- 2023(2898)
- 2022(2649)
- 2021(2555)
- 2020(1990)
- 2019(4386)
- 2018(4290)
- 2017(8324)
- 2016(4649)
- 2015(5030)
- 2014(5007)
- 2013(5093)
- 2012(4925)
- 2011(4502)
- 2010(4545)
- 2009(4138)
- 2008(4104)
- 2007(3443)
- 2006(3206)
- 2005(3003)
- 学科
- 济(21988)
- 经济(21954)
- 管理(12042)
- 业(10976)
- 企(8582)
- 企业(8582)
- 土地(8328)
- 方法(7875)
- 学(7433)
- 数学(6877)
- 数学方法(6746)
- 农(6091)
- 地方(5223)
- 中国(4982)
- 财(4722)
- 经济学(4337)
- 问题(4032)
- 农业(4010)
- 业经(3905)
- 制(3775)
- 发(2969)
- 环境(2764)
- 贸(2750)
- 贸易(2748)
- 地方经济(2716)
- 理论(2678)
- 融(2650)
- 金融(2650)
- 易(2648)
- 资源(2566)
- 机构
- 大学(67275)
- 学院(65917)
- 济(26627)
- 研究(26424)
- 经济(26029)
- 管理(24722)
- 理学(20810)
- 中国(20612)
- 理学院(20501)
- 管理学(20059)
- 管理学院(19946)
- 科学(17115)
- 京(15631)
- 农(15388)
- 所(14176)
- 研究所(12921)
- 财(12213)
- 农业(12080)
- 业大(11956)
- 中心(11856)
- 江(11360)
- 院(9917)
- 省(9640)
- 北京(9493)
- 财经(9478)
- 范(9204)
- 师范(9109)
- 经(8663)
- 科学院(8415)
- 州(8323)
- 基金
- 项目(45412)
- 科学(35785)
- 基金(34005)
- 家(31288)
- 国家(31065)
- 研究(30545)
- 科学基金(25977)
- 社会(19873)
- 社会科(18863)
- 社会科学(18852)
- 基金项目(17981)
- 自然(17844)
- 自然科(17442)
- 自然科学(17438)
- 自然科学基金(17118)
- 省(16841)
- 划(15111)
- 资助(13656)
- 教育(13497)
- 编号(11501)
- 重点(10590)
- 部(10284)
- 发(9748)
- 成果(9098)
- 计划(8996)
- 创(8953)
- 科研(8576)
- 国家社会(8547)
- 创新(8486)
- 教育部(8361)
共检索到106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向东 闵庆文 李文华 耿艳辉
土地利用空间最优格局及其相应的最优效益是土地资源利用、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关键课题之一,多年来在其优化方法论上未能取得明显进展,尤其在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中系统地获取所有Pareto最优解及其解空间的分析方面。已有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先数量优化、后空间配置"的两步走模式,以及利用目标规划等数学方法将多个优化目标转化为单个目标的简化模式。本文通过优化一个农林牧交错地域的土地利用格局,在方法论上对这一前沿课题作了探索性研究。研究通过林地、草地、耕地的空间调整,最大化平均土地生产潜力、土壤保持总量、小型林地鸟类可持续生境面积这3个相互冲突的效益目标函数。首先基于栅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朱高
通过野外调查测定,研究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杂灌林、山杨和辽东栎林)、农田、草地和人工林(13、18和25年生华北落叶松)植被活体生物量的C贮量。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植被地上生物量C贮量为14.93~25.92 t.hm-2,根系为6.50~7.55 t.hm-2;人工林地上为11.97~45.39 t.hm-2,根系为6.48~7.64 t.hm-2;农田和草地地上分别为0.83和1.09 t.hm-2,根系分别为0.49和1.61 t.hm-2。植被活体生物量C年均积累量,天然次生林地上为2.97~5.15 t.hm-2.a-1,根系为1.67~2.86 t.hm-2.a-1;人工林地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灵辉 陈银蓉
研究目的:分析规划修编中,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在确定规划指标时利益冲突的成因和表现形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是导致规划指标分解过程中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指标分解冲突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整合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实行参与式规划,做好规划修编过程中的上下结合,减少冲突,使得各项指标的确定能够有利于协调区域发展,并得到各地区的认同。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利益冲突 博弈分析法 规划修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远琴 任平 洪步庭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基于生态安全视角,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提取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重庆段2015年的土地利用冲突进行识别,以期为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耕地冲突分布较为分散,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奉节县、开县、石柱县与涪陵区,严重与较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的外围区县,一般与不冲突集中分布于长寿区和巴南区;(2)建设用地冲突分布较为集中,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严重和较严重冲突分布较为分散,各区县均有分布,一般和不冲突也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且大多位于极严重冲突的外围;(3)综合土地利用冲突的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的中心区域与奉节县,严重与较严重冲突各区县均有分布,一般与不冲突集中分布于极严重冲突的外围区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阮松涛 吴克宁 刘巧芹
研究土地利用冲突内涵及其成因,把握国内外土地利用价值演变规律,倡导土地价值重构与公共价值导向,为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冲突寻找一种内在缓解机制。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土地利用冲突与土地价值判断的本质关系进行分析论证。研究发现,土地价值中蕴含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贯穿于人类对土地的认识与利用的全过程,二者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任何过分强调一方而割裂或舍弃另一方的价值判断必然导致人地关系的失衡和土地利用的矛盾。研究表明,通过价值重构形成价值判断,调整与强化土地社会公共价值,以公益的规范导向构筑新型土地利用秩序,可缓解土地利用冲突,化解用地矛盾。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冲突 重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嘉颐 方斌 李欣
[目的]为避免土地粗放利用或过度利用,实现最佳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areto最优"思想,以江苏省55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区,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关系的曲线估计模型,利用LINGO软件求解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想点",得到土地利用的最佳集约度,并划分不同程度土地利用集约区。[结果](1)在2015年末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苏南、苏中、苏北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分别为6 287. 96 (万元/km2)、4 944. 00 (万元/km2)、2 954. 70 (万元/km2)。(2)总体上,研究区的地区经济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呈正相关。(3)存在低度、中度集约区的经济、社会产出效益超过理想值,高度集约区的社会产出效益低于理想值的综合效益失衡现象。[结论]研究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想点"法求解土地集约利用产出效益问题的Pareto最优解,较好地处理了最佳集约度难以定量求解的问题,对我国县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永芳 朱连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利用冲突发生的频率、涉及的层面、冲突的内容以及冲突所引发的后果都越来越多,诱发土地利用冲突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开展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科学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强度,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冲突的外在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冲突的内在机理,是解决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问题的关键所在。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和梳理,完善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主要内容,构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诊断模型和方法,并提出未来土地利用冲突的重点研究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土地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缓解土地资源压力,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空间结构向良性方向演进,实现...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冲突 冲突的诊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建春 周国锋 徐之寒 周德 郑升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国内外城市雾霾治理的经验和进展,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而寻求优化城市雾霾管控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城市风道是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密切相关;(2)运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城市风道相耦合的方法是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常被忽视;(3)目前杭州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对城市风道的形成有多种不利因素,存在着冲突,需要开展城市风道体系的优化与重构研究。研究结论:通过城市风道的优化与重构来管控杭州城市雾霾,是可行且有效的,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利林 刘彦随 王永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土地利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凸显,各类用地矛盾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却缺少系统的梳理与总结。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厘清国内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取得的成效,并通过文献总结和对比分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首先,在对已有文献中土地利用冲突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指出土地利用冲突是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围绕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所产生的人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与权益冲突的现象。其次,从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基础、土地利用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土地利用冲突的识别与强度诊断、土地利用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分类、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土地利用冲突的和解等6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比较提出了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主要方向:①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理论体系的补充与完善;②全球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内容拓展与范式革新;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冲突的空间正义与效率;④参与式GIS技术支持下土地利用冲突的定量与定位治理;⑤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合下土地利用冲突的协调与权衡;⑥多学科融合视角下土地利用冲突的集成分析与成果应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冲突 研究进展 展望 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伯华 吕昌河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冲突的形势会变得越来越严峻,并成为可持续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是冲突的自然和社会根源,并表现为土地利用在经济利益、生态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农牧交错带、水陆过渡带和城乡过渡带则是土地利用冲突发生的热点区域。文章还介绍了参与式调查、多目标规划等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冲突中的可能应用。未来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追踪土地利用冲突的动态变化上面,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缓解冲突的发生,实现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永芳 刘玉振 朱连奇
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冲突的权衡理论基础、框架和模型方法。利用数理模型方法,建立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分析、评估不同尺度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价值水平,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模型,获取区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Pareto解集,并根据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和偏好做出权衡,确定解决土地利用冲突的有效方案,为缓解冲突并尽可能减少冲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冲突 权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竹安 冯祥瑞 洪志强 李亦佳
以南昌市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中的空间外部压力值、空间暴露性指数和空间稳定性指数3个因子构建空间冲突模型,借鉴倒"U"型模型,将空间冲突划分为稳定可控、基本可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四类。研究表明:①南昌市1995—2005年空间分布格局中耕地占50%左右,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其余均在减少,且城市扩张以消耗耕地面积为主。②1995—2015年的空间冲突呈持续增长态势,均以可控级别为主,但严重失控级别增长迅速,由1995年的2. 05%增长到5. 21%,形势不容乐观。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生态服务价值不同,空间冲突级别也有很大差异,失控级别由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耕地、水域、林地和其他用地。④1995—2015年生态服务价值逐渐降低,空间冲突加剧,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平台查看部分区域,发现城乡过渡地带严重失控区域较多;城市内部基本失控区域较多;稳定可控区域中多为水域、沼泽等土地利用类型;鄱阳湖支流附近的基本可控区域较多;偏远乡村冲突区域远低于城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谢高地 杨丽 陈操操 郭广猛 刘雪林
对流域微观尺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是进行宏观尺度土地资源研究和管理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村落尺度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识别并分析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冲突与解决方案。研究所用资料来自社区快速评估(RRA)、参与式社区评估(PRA)、农户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统计资料等。应用系统抽样法对泾河流域上游的南庄村和史么村的90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在各村进行PRA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①通过PRA方法,首次恢复和直观再现了村落尺度1950年代以来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及其变化,与1950年代相比,1985年~1995年代中期林地和草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主要得益于荒山造林。199...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冲突 PRA 泾河流域村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固成 孙普 安永平
进行了六盘山翠金小蜂Tritneptis liupanshanensis Yang的人工繁殖及对其防治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试验。结果表明,以落叶松叶蜂虫茧为寄主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接蜂最佳茧蜂比为1︰3。按虫蜂比不同处理释放所繁育的六盘山翠金小蜂防治落叶松叶蜂越冬虫茧,第2年春检查害虫茧被寄生率为58.47%~84.51%,比自然寄生率提高41.08%~67.12%,第3年春小蜂寄生率为52.63%~71.73%,比自然寄生率提高33.37%~52.47%,并获得最佳释放虫蜂比为1∶5。因此,利用六盘山翠金小蜂防治落叶松叶蜂,控制效果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帝文 李飞雪 陈东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主要是研究土地资源在数量结构、空间布局及综合效益的优化,过程中需考虑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政策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很难得到最优方案,给土地利用配置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该文以常州市武进区为研究区,采用基于Pareto最优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构建了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了优化后的土地利用配置方案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上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利用粒子群在空间中的分布模拟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并能在多目标控制和条件约束下进行全局优化处理,模型得到的一组符合Pareto最优的土地利用配置方案,能够提高土地的集聚度、适宜度以及区域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从而为土地规划提供了具有不同数量和空间布局特征的方案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