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
- 2023(1446)
- 2022(1288)
- 2021(1222)
- 2020(1124)
- 2019(2470)
- 2018(2320)
- 2017(3775)
- 2016(2455)
- 2015(2635)
- 2014(2576)
- 2013(2654)
- 2012(2468)
- 2011(2324)
- 2010(2230)
- 2009(1946)
- 2008(2038)
- 2007(1886)
- 2006(1664)
- 2005(1359)
- 学科
- 学(6209)
- 济(4168)
- 经济(4166)
- 森(3470)
- 森林(3470)
- 林(3391)
- 业(3111)
- 管理(2771)
- 生态(2347)
- 物(2116)
- 企(2098)
- 企业(2098)
- 壤(1943)
- 土壤(1939)
- 农(1907)
- 生态学(1848)
- 植(1766)
- 植物(1743)
- 方法(1642)
- 农业(1374)
- 数学(1354)
- 环境(1324)
- 数学方法(1317)
- 和(1226)
- 及其(1222)
- 生物(1204)
- 地方(1195)
- 水产(1178)
- 防(1147)
- 中国(1106)
- 机构
- 学院(34347)
- 大学(34339)
- 研究(17986)
- 农(17443)
- 科学(16806)
- 农业(13532)
- 业大(13509)
- 所(11838)
- 中国(11609)
- 研究所(11389)
- 室(9523)
- 省(9473)
- 实验(9373)
- 林业(9182)
- 京(9065)
- 农业大学(8949)
- 实验室(8929)
- 重点(8492)
- 管理(7761)
- 院(7469)
- 林(7307)
- 业(7220)
- 中心(7175)
- 济(7167)
- 经济(6930)
- 科学院(6536)
- 江(6451)
- 研究院(6334)
- 理学(6299)
- 资源(6251)
共检索到50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艳云 程积民 万惠娥 胡相明
Water holding capacity,absorption rate and saturated water stock of a different forest's floor were studied in Liu Pan Mount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dipping in water,the absorption rate was high,and then it leveled off with the time going on.Un-decomposed litter and half-deco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时忠杰 王彦辉 徐丽宏 熊伟 于澎涛 郭浩 张雷燕
为了定量评价森林枯落物的水文功能,该文通过浸水法和野外观测,调查了宁夏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研究了持水能力与过程,并对辽东栎与少脉椴混交林分的枯落物进行了截留及蒸发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达4.87~30.86 t/hm2,其中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各植被类型的最大持水率相差较大,一般介于177.68%~387.42%,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0.9~7.6 mm,最大拦蓄量为0.36~4.96 mm,有效拦蓄量为0.23~3.82 mm,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浸水实验表明:枯落物的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
关键词:
枯落物 水文功能 蒸发 截留 六盘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立新 孙根年
本文基于目前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并对深层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构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两极对接”模式,并在广泛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宁夏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山水、野生动植物和历史人文三大类60多个景点景物的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其生态文化主题,并设计了相应的深层生态旅游活动项目方案,以此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雷燕 刘常富 王彦辉 时忠杰 何常清 熊伟 于澎涛
森林枯落物和土壤具有重要生态水文功能,对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的辽东栎—少脉椴、华北落叶松林的研究表明:辽东栎—少脉椴林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5.42、11.28 t.hm-2;华北落叶松林的对应值分别为5.72、24.51 t.hm-2。两种林分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分别为0.56和1.63 mm,即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好于辽东栎—少脉椴林。但辽东栎—少脉椴林1 m土层的非毛管持水深和毛管持水深(108.15、441.02mm)远大于华北落叶松林(65.80、420.00 mm),且前者生长季1 m土层有效持水能力(267.77-327.42 mm)大于后者(133.55...
关键词:
六盘山 森林枯落物 土壤 生态水文功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迪 郭建斌 王彦辉 王晓 马菁 洪流 高艳斌
[目的]探究林龄对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水文效应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6月在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择4种林龄阶段(16、25、34、43a)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调查林分结构和测量林下枯落物蓄积量、厚度、持水量等指标,分析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枯落物层持水能力差异。[结果]研究表明:(1)华北落叶松枯落物厚度介于4.5~6.0 cm,总蓄积量在29.08~33.21 t·hm~(-2),且半分解层蓄积量高于未分解层蓄积量,4种林龄枯落物厚度与蓄积量均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2)各龄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介于79.47~110.05 t·hm~(-2),成熟林最大;最大持水率变动在273.32%~341.27%,中龄林最大。(3)各龄林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动态变化均类似,枯落物持水过程表现为浸水0.5 h内吸水速率最大,4 h之后吸水速率趋于平缓,10 h后枯落物持水量基本饱和,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均呈明显对数关系(R~2>0.92)。(4)各龄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在43.64~70.52 t·hm~(-2)之间,成熟林拦蓄能力最强。[结论]综合分析4种林龄枯落物水文效应,成熟林枯落物层水文功能最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郭建斌 王彦辉 刘泽彬 邓秀秀 张桐 熊伟 左海军
为了探讨不同保留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作用,于2015年5月在宁夏六盘山选择了15个已间伐时间8年的中龄(31年)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样地,测量了各样地内枯落物的蓄积量、厚度,并用室内浸泡法对枯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进行测定。研究表明:枯落物层的厚度、蓄积量、持水能力在不同林分密度中均存在较大差异。按林分密度由小到大排列(800、1 000、1 200、1 600、1 800株/hm2),枯落物蓄积量分别为12.53、14.91、17.67、19.71、18.42 t/hm2,密度1 600株/hm2的林分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最大;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176.78%,171.89%,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效东 乔玉娜 周国逸 肖崟 张德强
研究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处于演替前期的马尾松针叶林(PF)、处于演替中期的马尾松针阔混交林(MF)和处于演替顶极阶段的季风常绿阔叶林(MEBF)3种群落的凋落物及其不同分解层的现存量、持水量、持水速率和持水率。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PF(21.96 t·hm-2)>MF(14.59 t·hm-2)>MEBF(10.40 t·hm-2),顶极群落MEBF凋落物现存量最小;3种群落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3.68~50.10 t·hm-2,持水深表现为PF(5.0mm)>MF(2.8 mm)>MEBF(1.4 mm);PF凋落物已分解层持水量占凋落物持水总量比重大(44.3%),而MEBF已分解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敏 文仕知 杨丽丽 王彦辉 熊伟 曹恭祥
在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测定了2011年生长季降水转化过程中的大气降水、穿透水、干流、枯落物渗透水和主根系层(30 cm土层)土壤渗透水的pH值与多种阳离子的浓度及通量变化。结果表明:林外降水的pH值平均为7.13,转化为穿透雨和干流后降为6.73和6.00,转化为枯落物渗透水和土壤渗透水后回升为6.87和7.28。在降水转为由穿透雨和干流组成的林下降水后,绝大多数阳离子的浓度都不同程度地增大,但Zn2+浓度下降;虽然林冠截持使林下降水的数量减小,但由于雨水对林冠的离子交换及淋洗,林下降水的多数阳离子通量都比林外降水明显增大,K+、Mg2+、H+、Mn2+、Cu2+、Fe3...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继民
到了银川,朋友见到我时,问我千里迢迢来到宁夏,最想去何处看看,我的回答是毛主席曾以清平乐曲牌赋词一首的六盘山,还有在中国穷得出了名的西海固。他说这两个地方均在宁夏南端,可以一并安排。2004年9月13日下午2时,我们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张淑兰 熊伟 徐丽宏 左海军 王晓
[目的]定量评价黄土高原地区造林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指导林水协调的林业发展和森林管理。[方法]综合分析多年在黄土高原、泾河流域、六盘山区开展的森林产流影响的多尺度研究结果。[结果]在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林地平均年径流(16 mm)比非林地(39 mm)减少59%;在典型流域尺度(泾河干流上游流域),森林年均产水量(76 mm)比自然草地减少51%,其中,半湿润土石山区的森林年均产水量(88.8 mm)比自然草地减少58%;在典型小流域尺度(半湿润的香水河小流域),完全覆盖森林后的年均产流比无森林覆盖情景减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空间尺度 森林 流域 产水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莫菲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潘伟 王晶 徐丽宏
在六盘山南侧设置2个20m×20m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研究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空间差异明显,2个样地的枯落物储量平均值为1.80和1.68kg.m-2,最大值为2.96和2.71kg.m-2,最小值为0.35和0.34kg.m-2,最大和最小值的比值变化在8~9之间;在不考虑测点空间位置及取样间距的情况下,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变异系数为0.41和0.56;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受空间结构性和随机性的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林地微地形能解释枯落物储量空间变异的56%,局部洼地利于更多枯落物堆积;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且空间自相关程度较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伟 蒋天雨 徐绣琴 朱晓如 施晨阳 赖文峰 文国卫 黄秋良 张国防
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27个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点相关系数(PCC)等方法,对白桦群落乔木层进行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有植物17科28属47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白桦的重要值最大(22.55%),Levins指数(0.50)小于蒙古栎(0.55)和甘肃山楂(0.67),Shannon-Wiener指数(2.79)小于甘肃山楂(3.05)。此外,在乔木层优势种组成的190个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5的仅16对,其中,白桦与山荆子、陕甘花楸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在0.5以上。20个乔木层主要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χ~2检验显示群落中有4个种对间呈极显著联结,5个种对间呈显著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CC检验结果均表明:白桦与多数树种的联结性不显著,仅与山荆子呈显著正联结。表明宁夏六盘山白桦群落乔木层的物种较单一,乔木层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较弱,各种类间呈独立分布格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生 张卓文 韩兰 张志永 袁玉万 朱传忠 崔鸿侠 陆顺教
对三峡库区的连峡河小流域不同林分林下凋落物数量及其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数量针阔混交林> 柏木林> 马尾松林> 针叶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各个森林类型的林下凋落物的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柏木林> 针叶混交林> 灌木林> 针阔混交林>阔叶林> 马尾松林。各个森林类型的林下凋落物的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马尾松林> 针阔混交林>柏木林>针叶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在该区中柏木林的林下凋落物的持水能力最大,其余依次是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和灌木林。在只有凋落物覆盖的情况下,不出现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时的最大降水量及最大降水强度各种林分...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凋落物 吸水速率 持水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小勤 于澎涛 王彦辉 徐丽宏 于艺鹏 刘泽彬
[目的]探讨林分结构随林龄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水文影响,为六盘山半干旱区森林植被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六盘山半干旱区叠叠沟小流域,以主要人工林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993—2002年的日气象数据,应用林分结构耦合模型和BROOK90生态水文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得到植被结构(平均树高、胸径、郁闭度、LAI)随林龄的变化,及其对水分平衡分量(截留量、蒸腾量、土壤蒸发量、产流量)的影响。[结果]华北落叶松林随林龄的增加可分为快速生长期(林龄5~15 a)、缓慢生长期(林龄15~40 a)和稳定期(林龄大于40 a)。在快速生长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和冠层LAI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8 m·a~(-1)、0.54 cm·a~(-1)、0.03、0.19;在缓慢生长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郁闭度呈缓慢增大趋势,而冠层LAI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稳定期,林分结构基本稳定。在快速生长期,年均截留量和蒸腾量随林龄增加而快速增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1、24.13 mm·a~(-1);年均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随林龄增加快速减小,其年均减小速率为10.58、14.88 mm·a~(-1)。在缓慢生长期,年均蒸腾量、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随林龄的变化减慢,并在林龄30 a时趋于稳定,其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62、-0.75、-0.76 mm·a~(-1)。[结论]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林龄小于30 a,特别是林龄小于15 a时,林分结构不断变化,显著影响人工林的生态水文功能。在林龄3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水分平衡分量也趋于稳定,在林水综合管理中可不必再考虑林龄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田奥 韩新生 郝佳 刘泽彬 王晓
【目的】面对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国家要求,黄土高原等旱区的林业发展和植被恢复必须改变传统方式,增加考虑水资源的限制和对水资源的影响,关注森林的多种功能优化,探索如何克服长期存在的忽视水资源承载力、造林成活率低和生长不良、减少河川径流危及区域供水安全、整体功能低下等问题,实现森林多功能性的整体提升。【方法】针对深入理解林水关系和进行森林多功能管理的科技需求,自2000年以来在黄土高原的泾河流域和作为黄土高原区域重要水源地的六盘山土石山区,围绕“结构”、“格局”、“过程”、“耦合”、“尺度”等关键内容,在从单株到区域的多个空间尺度上,采用观测对比、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长期开展旱区森林生态水文和多功能管理研究。【结果】1)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森林多功能优化的定量精准管理,为此需深入理解和准确量化立地环境与林分结构对多种功能形成的影响,在考虑多种功能的相互作用和供需关系基础上明确各功能的重要性差异,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调控森林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格局而权衡优化相互竞争的多种功能,在保证森林本身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同时满足对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的需求。2)提出了旱区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的实现途径,即在管理决策时除继续考虑可造林土地面积、立地质量、可用造林苗木等限制外,增加水资源管理及多功能管理的决策内容,并嵌入到传统的森林单功能经营决策过程中,这涉及流域森林覆盖率(造多少?)、森林空间分布(在哪造?)、植被类型和树种组成(造什么?)、林分结构(怎么管?)4个决策层。3)按决策层梳理总结了相关技术成果,在确定黄土区流域合理森林覆盖率方面,将仅考虑年降水量限制的潜在森林覆盖率提升为同时考虑降水量与产流要求限制的合理森林覆盖率,这可藉助于有关统计关系及率定过的流域水文模型模拟;在确定流域内的森林合理空间分布方面,提出相关决策需增加考虑立地类型的产流差别及其造林响应,这可借助于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结果或研发的区域植被承载力计算系统;在林分尺度的森林多功能管理方面,提出了5个决策步骤,即进行立地质量分类、确定各地类的主要功能及优先性、调查现有林分结构特征、诊断现有林分的结构与功能、编制面向结构与功能的管理计划;为给森林多功能管理提供参照和目标,提出了不同详细程度的多功能水源林理想结构,包括表示为“3×0.7+X”的一般化理想结构(郁闭度0.7左右,0.6~0.8;地表覆盖度0.7以上;林木高径比0.7 m/cm以下,至少不超过0.9;X表示其他要求)、通过权衡多种功能和林分稳定的需求而确定的华北落叶松中龄林多功能合理密度、基于主要功能的变化规律和重要性排序而确定的不同海拔和林龄时的华北落叶松林多功能合理密度。【结论】本文证实了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的理论先进性和技术可行性,是旱区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途径。通过深入认识和定量分析森林多种功能的变化规律,结合应用本文提出的管理技术,就可以科学设计和合理调节森林的数量(覆盖率)、质量(结构)和分布格局,整体提升森林的多种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但是,现有成果还有局限性,仍需针对各地情况开展更多理论与技术研究,助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治理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