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2)
- 2023(5006)
- 2022(4210)
- 2021(3665)
- 2020(3053)
- 2019(6913)
- 2018(6746)
- 2017(12636)
- 2016(6745)
- 2015(7767)
- 2014(7887)
- 2013(8052)
- 2012(7858)
- 2011(7490)
- 2010(7816)
- 2009(7363)
- 2008(6894)
- 2007(6105)
- 2006(5857)
- 2005(5421)
- 学科
- 济(58050)
- 经济(58022)
- 地方(20697)
- 业(15467)
- 管理(15312)
- 农(14610)
- 方法(13907)
- 地方经济(13658)
- 数学(12486)
- 数学方法(12444)
- 农业(10931)
- 学(10792)
- 中国(10354)
- 业经(9330)
- 企(7889)
- 企业(7889)
- 环境(7396)
- 经济学(7077)
- 体(6137)
- 发(5884)
- 制(5834)
- 资源(5821)
- 财(5766)
- 融(5624)
- 金融(5621)
- 和(5578)
- 产业(5387)
- 贸(5353)
- 贸易(5348)
- 易(5010)
- 机构
- 学院(108943)
- 大学(106652)
- 济(57375)
- 经济(56503)
- 研究(45197)
- 管理(37599)
- 中国(32290)
- 理学(31617)
- 理学院(31164)
- 管理学(30699)
- 管理学院(30492)
- 科学(26401)
- 所(23564)
- 财(22591)
- 江(22552)
- 京(22239)
- 研究所(21396)
- 农(19756)
- 中心(19319)
- 经济学(18991)
- 财经(17656)
- 经济学院(16710)
- 省(16099)
- 院(15865)
- 业大(15749)
- 经(15733)
- 农业(14943)
- 科学院(14895)
- 范(14713)
- 师范(14584)
- 基金
- 项目(69697)
- 科学(54971)
- 研究(50504)
- 基金(50500)
- 家(43991)
- 国家(43666)
- 科学基金(36784)
- 社会(34568)
- 社会科(32709)
- 社会科学(32695)
- 省(29113)
- 基金项目(26944)
- 划(22291)
- 自然(22268)
- 自然科(21561)
- 自然科学(21554)
- 自然科学基金(21098)
- 教育(20956)
- 资助(20449)
- 编号(19192)
- 发(17718)
- 重点(16279)
- 成果(15267)
- 部(14889)
- 发展(14656)
- 国家社会(14646)
- 展(14483)
- 课题(14153)
- 济(13891)
- 经济(13775)
共检索到178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常兴 安鲁
六朝时期由于民族矛盾纷争和战乱频繁,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北人南迁的又一次高潮。大量南迁移民不仅为江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垦辟出大量的土地,并且在南方广泛种植和推广北方的旱地作物,同时铁器牛耕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以江南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基础,其手工业和商业也都蓬勃兴起,大型商业城市纷纷出现。六朝移民不仅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成了江南经济区的形成,而且为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六朝 永嘉南渡 农业发展 江南经济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文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仲尧
浙江商品经济以及商贸活动的发展 ,基本上是从六朝时期开始。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 ,起步阶段的浙江商业 ,已形成自己的一定特色。这些特色与特定的地域经济条件有关。
关键词:
六朝 浙江地区 商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六朝商人诗含以商人为题者、商人所写者、不以商人为题而实写商人者、借叙事抒情而涉及商人者等四种类型,其传递出的信息是:1.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2.城市商业畸形繁荣;3.封建政权不抑富商巨贾,抑商、贱商主要针对中小商人,这为研究六朝的商人和商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
六朝 商人诗 信息 商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杨云彦
基于丹江口库区3145户和巴东三峡库区416户居民的抽样调查,文章重点研究了不同年代搬迁的移民当前的经济恢复状况,并对影响移民经济恢复的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后的经济水平,经过10年或者近30年的恢复,与未搬迁的当地居民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研究还表明,移民家庭的经济恢复受到家庭因素和户主个人因素特征的影响,但是家庭因素和户主的个人因素对丹江口库区和三峡库区移民家庭经济恢复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家庭劳动力总数、家人中有无自办企业和耕地质量这三个家庭因素对两地的移民家庭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越多,家人中有自办企业且家庭耕地质量越好的移民户,其家庭经济恢复状况越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乔召旗 林郁 张体伟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云南省民族地区自发移民的经济地位"边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民族地区自发移民的"边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农户收入有限,主要由于农户增加收入的渠道少,依然以农业为主;二是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没有解决户籍的基础上,社区较少得到政府财政投入和信贷支持,导致农户借贷渠道受阻,发展潜力有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发展小额信贷和增加农户外出务工培训。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自发移民 边缘化 经济地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剑光
隋炀帝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江南运河进行了开阔、疏浚,同时对江南运河沿岸的驿站、码头、桥梁等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建设。唐代前期,运河沿线各州继续完善运河的功能,确保了运河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运河的畅通,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水系,将江南和淮南、中原连成一体,江南对全国的意义逐渐显现出来。运河在唐前期,对粮食和各种物资的运输、对各种人员的往来、对农业灌溉和水稻种植、对沿河城市的发育成长,其作用越来越直接。运河对江南经济发展的推动,直接导致了唐前期江南经济已建立起稳定的发展基础,江南经济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把财赋中心移到了江南,南方大量粮食运向北方局面的形成,与江南运河的促进作用是密...
关键词:
江南运河 唐前期 修整 作用 经济面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锐 苏红红
目前,朝鲜的经济特区呈现"两线四点"的布局形式,四大经济特区的主体功能各有不同,有其专属性和针对性。随着中朝经济关系的逐渐趋热,双方采取"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的新模式,不断加大对罗先经济贸易区、黄金坪和威化岛经济区的开发力度,中朝边境经济区合作已经步入到实质性开发阶段。未来,中朝边境经济区合作应当立足边贸功能、强化旅游功能、推动加工功能、发展区域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嘉国,雷洪
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调查,比较了三峡移民搬迁前后经济状况的变化;通过了解发展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及发展家庭经济的投资意向,考察了三峡移民对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各方面适应性相关程度的统计,考察了移民其他各方面的适应性对经济发展适应性的替代效应;最后概括了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亦指出了三峡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的实质、基本特征以及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问题。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和平
试论六朝南方城市大量涌现的原因、表现及城市经济的特征朱和平学术界对六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虽多有论述,但是,作为商品经济摇篮和最发达地的城市,却尚无专文论及。本文拟就这一时期城市大量涌现的原因、表现及城市经济的特征作一肤浅探讨,冀希同仁教正!一、南方城市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力 夏立忠 李运东 杨林章 吴电明 程训强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和移民搬迁对库首地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对移民安置前后三峡库首地区的秭归、兴山、巴东等县乡镇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选择典型乡镇移民户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移民安置区移民户的经济收支情况及其对移民安置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低海拔地区耕地淹没,农村可用耕地总量减少,人均耕地也有所减少,人地资源矛盾比较突出。移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务、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其中劳务收入比例较大,农户家庭经济支出主要是以生活支出为主,移民搬迁对部分农民经济收入产生较大影响。移民搬迁以后,库区农村的居住环境、住宅条件、生活条件和交通条件均较移民前有明显改善,农户普遍比较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曲金良 朱雄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向海型"亦即"海洋性"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进程。明代江南地区作为与海洋密切接触的前沿地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海洋性特征愈发凸显,逐渐发展成为"海陆一体"的向海型的"海洋江南",以其大规模面向全球市场的商品货源的主要、集中产地,在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和早期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担当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将海洋史视角引入明代江南社会、经济转型研究,进而提出"海洋江南"这一概念,重新探讨海洋与江南地区的关联性以及海洋在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对于丰富明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拓展江南地域研究的范围,从整体上认知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面貌以及江南地区如何通过"内外联动"与"中西互动"参与构建了早期贸易全球化的过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复原与当代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海洋江南 海陆一体 海洋贸易 全球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立华 阎小培
城市规划、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对“城中村”问题、现象及改造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见解,但均是从“单体城市内部”进行考虑,忽视了“城中村”作为“流动人口聚居区”而存在的长期性与合理性。本文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和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出发,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鉴于农民工等为大城市流动人口主体的现实,文章重点剖析了农民工进城以及进城之后选择“聚居”的内在要求;此外“城中村”因其城乡分割的制度、优越的区位优势、提供低收入住房而成为“天然的流动人口聚居区”。
关键词:
非正式移民聚居区 “城中村” 中国城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保红 陈丽晖 朱彤
根据漫湾、大朝山电站移民安置的经验和教训,在云南省高山峡谷区建大型水电站,开发性移民主要应做到:移民安置必须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应尽量外迁农业安置;补偿和开发扶持相结合;正确选择移民安置区;合理确定移民的土地,给移民提供生产基地;统一规划建设适用坚固的住房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为移民发展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和帮助移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统一有效的移民管理体制,实现依法移民。
关键词:
水电站 开发性移民 高山峡谷区 云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