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3)
- 2023(2345)
- 2022(2058)
- 2021(2042)
- 2020(1621)
- 2019(3635)
- 2018(3785)
- 2017(6378)
- 2016(3848)
- 2015(4554)
- 2014(4892)
- 2013(4616)
- 2012(4266)
- 2011(3858)
- 2010(4092)
- 2009(3518)
- 2008(3727)
- 2007(3431)
- 2006(3119)
- 2005(2893)
- 学科
- 管理(11204)
- 济(10168)
- 经济(10150)
- 业(8936)
- 企(7586)
- 企业(7586)
- 财(4350)
- 中国(4189)
- 理论(3935)
- 教育(3799)
- 农(3789)
- 制(3755)
- 教学(3749)
- 务(2985)
- 业经(2975)
- 财务(2975)
- 地方(2970)
- 财务管理(2957)
- 学(2919)
- 企业财务(2739)
- 方法(2576)
- 农业(2489)
- 和(2406)
- 学法(2393)
- 度(2393)
- 教学法(2393)
- 制度(2391)
- 银(2220)
- 银行(2217)
- 税(2147)
- 机构
- 学院(50706)
- 大学(48264)
- 研究(16187)
- 管理(15674)
- 济(14419)
- 经济(13666)
- 中国(13503)
- 理学(12165)
- 理学院(11928)
- 管理学(11575)
- 京(11569)
- 管理学院(11476)
- 江(10349)
- 科学(10050)
- 财(9166)
- 州(8496)
- 所(8430)
- 中心(8178)
- 范(8163)
- 师范(8079)
- 技术(8034)
- 职业(7842)
- 北京(7695)
- 省(7197)
- 农(7148)
- 研究所(7061)
- 院(6532)
- 财经(6340)
- 业大(6256)
- 师范大学(6092)
共检索到90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范骁
六朝建康是南京史上首次以都城建置而大规模建设的开端,作为国都达360年,始自公元229年至589年止。作为古都之一,虽有悠久历史,但关于其建城状况、空间形态的共识鲜见,本文以空间研究为目的,以尺度研究为切入点,以文献资料、现实地理、考古发现以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六朝建康都城的空间形制作出一种探索,并探讨其规划意义上的合理性。
关键词:
建康 空间 尺度 模数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路
汉晋诗歌中的送别内容还有些是依附于赠答等诗歌体裁。六朝时期,诗歌中对送别的抒写已不再依附于赠答等题材,而成为真正独立的诗歌门类,以五言新体为主要体裁。建康作为都城是文士集中地,迎来送往频繁,故此地送别诗最为兴盛,对建康送别诗的详细考述可大体了解六朝送别诗的特征。六朝送别诗中送者所作远多于别者,送别诗中往往关合离别地、目的地以及送别双方,这些规律和特点亦为唐代送别诗所继承。对六朝送别诗的探究亦为六朝诗歌、唐代送别诗以及六朝文学地理等研究提供某些基础。
关键词:
六朝 送别诗 建康 文学地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仲尧
浙江商品经济以及商贸活动的发展 ,基本上是从六朝时期开始。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 ,起步阶段的浙江商业 ,已形成自己的一定特色。这些特色与特定的地域经济条件有关。
关键词:
六朝 浙江地区 商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严耀中
《六朝财政史》简评严耀中六朝既承继着秦汉的制度,又揉合着江南的地方特色,体现着社会政治形态和财政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前者对后者的制约。因此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和诸朝财政政策的制定往往有着多重色彩。这种色彩在总体上的不易把握使得提及到它的众多论著每每只涉及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本厚
随着人性的觉醒、文学的自觉,六朝进入"游"的自觉时代,"游"历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和自我实现的路径,并推动文人雅士沉潜山水、游心物外。本文分析了六朝山水诗"游"的核心要素、"游"的动态载体、"游"的最高境界、"游"的后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六朝"游"的自觉与山水诗兴起的社会背景、内在需求与情感归属。研究显示六朝山水诗把审美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游的自觉"体现与山水诗篇创造共同推动了山水诗的兴起和中国山水旅游文化发展。
关键词:
“游”的自觉 山水诗 六朝 山水旅游文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文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牛来颖
隋唐时期在兴建都城时,通过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各功能区的设计规划,作为中央威权实施政令的权力象征与国家意志的体现。其中规整的市坊区位的设置和布局,是城市形态中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封闭之市的概念终结于宋代,被定义为市的空间内部在唐代究竟是怎样的结构,由于史料的缺失,有些看法包括对坊市制一些基本问题的解释还存有预设结论之嫌。撇开经济组织和交易场所的市,作为聚居空问,对市内形态与居住者的身份,以及对市与坊的同步关注,将有助于加深对坊市制度渐趋解体过程的理解。从现在发现的墓志来看,即或是在严格的市制管理下,市内居住者的身份也是多元的。而墓志中记载的坊里信息,尤其在坊里之外市内材料的补充,为我们提供了新...
关键词:
坊里 市 内部形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静
汉魏六朝时期,政治形势急剧变革,经济发展形态不一,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民俗习惯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创作与发展。该因素影响下,文化发展水平与学术思想的建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学质性风貌与起伏兴衰。立足于地域文化视野对汉魏六朝小说进行研究,能够深化理解各地区文化交流对文学发展的动态影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阳清 刘静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汉地僧侣前往佛国求经巡礼者不乏其人,行记类文献应运而生。支僧载《外国事》、释法显《佛国记》、竺法维《佛国记》、释智猛《游行外国传》、昙无竭《外国传》、释法盛《历国传》、释昙景《外国传》以及记载慧生等人西行求法的《慧生行传》《宋云家记》《道荣传》等著作十种,都曾先后别行于世,其学术价值不菲。除释法显《佛国记》保存较为完整,《慧生行传》幸赖《洛阳伽蓝记》卷五之节录、拼补而存其崖略,其它佛教行记大多亡佚不存。兹对六朝佛教行记文献进行叙录,给予后学以西域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之用。
关键词:
六朝 佛教行记 文献叙录 西域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高峰
六朝时期是南方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与六朝政府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东南地区的山越、长江中游的蛮族、西南地区的僚族、岭南地区的俚族等,其人口总数超过300万人。
关键词:
山越 蛮族 僚族 俚族 人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魏晋六朝的社会战乱为湖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会,为满足战争之需,城市、农业、手工业发展起来,由此带动了湖北地区商业的发展。湖北地区商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江陵、襄阳、夏口三大商业中心的出现,同时还有三大特点:其一,出现了各类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其二,货币的流通与使用;其三,产生了大的商业资本。湖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往来的频繁,促使了湖北地区以江陵、襄阳、夏口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网络的初步形成。
关键词:
魏晋六朝 湖北地区 商业与市场网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丁红旗
殷孟伦先生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是一部研究魏晋文学史的力作,但其间亦有可商之处;今对几个具体问题加以辨正。
关键词:
殷注 指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六朝商人诗含以商人为题者、商人所写者、不以商人为题而实写商人者、借叙事抒情而涉及商人者等四种类型,其传递出的信息是:1.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2.城市商业畸形繁荣;3.封建政权不抑富商巨贾,抑商、贱商主要针对中小商人,这为研究六朝的商人和商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
六朝 商人诗 信息 商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平 徐菲菲
文章分析了南京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阐述了六朝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规划的基本构思。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既可进一步树立南京"六朝古都"的城市形象,又可成为南京旅游业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六朝文化 南京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