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5)
2023(2021)
2022(1490)
2021(1300)
2020(969)
2019(2222)
2018(2133)
2017(3764)
2016(2254)
2015(2460)
2014(2308)
2013(2313)
2012(2310)
2011(2054)
2010(1941)
2009(1744)
2008(1596)
2007(1530)
2006(1346)
2005(1260)
作者
(7872)
(6846)
(6683)
(6279)
(4347)
(3404)
(3033)
(2758)
(2666)
(2576)
(2358)
(2324)
(2240)
(2198)
(2194)
(2149)
(2090)
(2033)
(2015)
(1906)
(1808)
(1649)
(1644)
(1591)
(1547)
(1518)
(1518)
(1466)
(1462)
(1421)
学科
(6294)
经济(6289)
(6002)
管理(5806)
环境(4225)
(4096)
(4074)
企业(4074)
农业(2732)
(2534)
中国(2349)
(2340)
资源(2191)
地方(2032)
规划(2016)
环境规划(1975)
方法(1851)
业经(1845)
(1835)
技术(1675)
数学(1528)
生态(1509)
数学方法(1495)
(1446)
金融(1445)
部门(1435)
门环(1431)
(1373)
(1367)
银行(1345)
机构
学院(30435)
大学(30211)
研究(13145)
(11383)
(10479)
管理(10285)
经济(10230)
科学(9631)
中国(9368)
业大(8927)
农业(8886)
理学(8673)
理学院(8566)
管理学(8245)
管理学院(8201)
(7272)
(6907)
研究所(6808)
中心(6648)
(6155)
农业大学(6035)
(5589)
(4909)
(4480)
北京(4443)
(4430)
(4320)
科学院(4180)
(4180)
师范(4149)
基金
项目(24467)
科学(18015)
基金(16576)
研究(15909)
(15802)
国家(15617)
科学基金(12475)
(10899)
社会(9496)
基金项目(8907)
社会科(8904)
社会科学(8898)
(8745)
自然(8610)
自然科(8361)
自然科学(8356)
自然科学基金(8191)
教育(6818)
资助(6488)
重点(5815)
编号(5802)
科技(5801)
(5752)
计划(5583)
(5550)
(5271)
科研(5006)
创新(4955)
(4918)
成果(4791)
期刊
(11745)
经济(11745)
(10719)
学报(9780)
研究(7802)
科学(7460)
中国(7318)
大学(7019)
农业(6847)
学学(6806)
林业(4117)
(3701)
金融(3701)
(3688)
业大(3545)
教育(3538)
管理(2921)
(2813)
农业大学(2628)
(2527)
科技(2361)
业经(2232)
技术(2229)
自然(1831)
农村(1705)
(1705)
中国农业(1644)
统计(1638)
科技大(1601)
科技大学(1601)
共检索到47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丽蕴  邱瑞瑾  马士成  龙志荣  于翠平  黄英晴  
2015年调查广西苍梧县六堡茶产区老龄和幼龄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以及天敌蜘蛛的发生状况。结果表明:小绿叶蝉全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4月为主高峰期,危害较重,7月为次高峰期;老龄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较幼龄茶园的少,危害较轻。4—11月是天敌蜘蛛的活动高峰期,蜘蛛在老龄茶园的数量较低龄茶园的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冉隆贵  谢震宇  肖斌  秦道正  
在茶园树冠上方悬挂不同高度诱虫黄板,研究其对陕西茶区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作用,以及对天敌蜘蛛的影响,为陕西茶区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茶叶树冠上方30 cm处黄板诱捕的小贯小绿叶蝉成虫显著多于其他高度处黄板诱捕的成虫数量(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吴家全  宗良炳  钟昌珍  方新民  
蜘蛛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较强,能捕食多种农林害虫,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了弄清武昌茶园的蜘蛛种类及其对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我们从1988年至1991年,在武昌狮子山茶园定点系统调查,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调查方法1.1 茶园蜘蛛种类的调查采取定点系统调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定点调查是在武昌狮子山选择有代表性的成年树茶园一块,5点取样,每点20丛,从5月上旬开始至10月底结束,每隔10天调查一次,目测计数调查点内蜘蛛种类及数量,总共调查18次。对于地面、树干及树冠上活动的游猎型蜘蛛,首先不惊动它目测计数,然后管套部分个体带回室内鉴别种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飞飞  柯胜兵  王建盼  毕守东  周夏芝  邹运鼎  党凤花  徐劲峰  禹坤  赵学娟  
【目的】分析天敌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及抽样样方的大小,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扩散系数法和ρ指数法,对潜山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其8种蜘蛛类天敌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种群聚集的原因和个体种群聚集时占据的最小面积进行分析。【结果】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八点球腹蛛、三突花蟹蛛和斑管巢蛛,其关联度值分别为0.812 0,0.768 1和0.757 2,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鞍形花蟹蛛,二者的关联度值为0.645 9。在聚块内有1~8个基本样方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格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胜兵  周夏芝  毕守东  邹运鼎  徐劲峰  施晓丽  禹坤  党凤花  赵学娟  
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法、生态位分析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茶园3种鳞翅目主要害虫与蜘蛛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Prout)的主要天敌是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斑管巢蛛(Clubiona reichini)、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鞍型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和茶色新圆蛛(Neosconatheisi),茶叶斑蛾(Eterusia aedeaL.)的主要天敌是斑管巢蛛、鞍型花蟹蛛、八点球腹蛛、茶色新圆珠和三突花蟹蛛(Misu...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悦  吴筱萌  陈诗燕  程鸿浩  张淋  周夏芝  邹运鼎  毕守东  
【目的】探讨蜘蛛类天敌与广翅蜡蝉科Ricanidae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为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安吉白茶’‘Anjibaicha’、‘黄山大叶种’‘Huangshandayezhong’、‘龙井43’‘Longjing 43’、‘农抗早’‘Nongkangzao’、‘平阳特早’‘Pingyangtezao’和‘乌牛早’‘Wuniuzao’等6种茶园盛发期的广翅蜡蝉及11种蜘蛛种群动态进行分析,研究11种蜘蛛与广翅蜡蝉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根据空间关系密切指数之和可知:6种茶园与广翅蜡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蜘蛛依次是鞍型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fus (5.741 5)、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5.694 2)、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5.688 6)、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5.650 2)和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5.537 3);根据时间关系密切指数之和可知:6种茶园与广翅蜡蝉时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蜘蛛依次是草间小黑蛛(5.602 6)、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5.427 9)、八点球腹蛛(5.351 9)、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 (5.079 1)和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 (5.068 6)。【结论】综合分析得出,与广翅蜡蝉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的前3位蜘蛛依次是草间小黑蛛(11.291 2)、八点球腹蛛(11.002 1)和三突花蟹蛛(10.993 5)。表10参27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诗燕  程鸿浩  吴筱萌  徐悦  邹运鼎  毕守东  
【目的】探究茶园游猎蛛取食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种间竞争作用,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茶园游猎蛛防治小贯小绿叶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Fuzzy分级法和竞争系数法对安徽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园茶树Camellia sinensis‘农抗早’‘Nongkangzao’和‘平阳特早’‘Pingyangtezao’茶园小贯小绿叶蝉与游猎蛛的种群动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游猎蛛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得出竞争力最强的游猎蛛,再将灰色关联度与竞争系数相结合引申出竞争强度指数的概念以验证所得结果准确性。【结果】由灰色关联度结果可知:与小贯小绿叶蝉数量相关性最大的游猎蛛,‘农抗早’茶园为斑管巢蛛Clubiona reichlini(0.896 7)和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0.890 2),‘平阳特早’茶园也为斑管巢蛛(0.860 3)和粽管巢蛛(0.857 1);根据竞争系数和竞争强度指数的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在取食茶园小贯小绿叶蝉时,无论竞争对手为何种游猎蛛,粽管巢蛛都与其他蜘蛛差异显著,其次为斑管巢蛛,且游猎蛛里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与两者差异极显著。【结论】取食茶园小贯小绿叶蝉时,粽管巢蛛和斑管巢蛛竞争力最强,斜纹猫蛛竞争力最弱。通过合理保护和利用粽管巢蛛和斑管巢蛛这类竞争力强的蜘蛛可达到有效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目的。图2表6参3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萍  唐敏  侯渝嘉  林强  黄尚俊  邓敏  胡翔  张莹  
采用黄板诱杀茶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诱杀区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平均校正减退率分别达到71.92%和53.73%,黄板表面所粘附的害虫具有规律性分布特征,即黄板离茶蓬越近的部位诱杀虫数越多,黄板两侧诱杀的虫数多于中部。因此,建议在茶园中使用黄板防治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时黄板下缘应尽量靠近茶蓬,并根据茶蓬宽度,采用高20~25 cm,宽35~45 cm规格的黄板,可提高其诱杀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悦  吴筱萌  程鸿浩  陈诗燕  周夏芝  邹运鼎  毕守东  
[目的]分析不同聚块条件下,广翅蜡蝉与天敌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个体群聚集范围,为评价广翅蜡蝉的天敌优势种及确定最佳抽样样方面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6月20日—9月17日对安徽合肥农抗早、龙井43、平阳特早3个茶园广翅蜡蝉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运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3个茶园不同聚块条件下的广翅蜡蝉及其8种蜘蛛类天敌空间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广翅蜡蝉与其8种蜘蛛类天敌在均方差峰值时的聚块内基本样方数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与广翅蜡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黑色跳蛛、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和斑管巢蛛;种群聚集均数λ的绝对值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增加而不断增大,广翅蜡蝉数量多时,在相应时间的种群聚集均数λ绝大多数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自身原因引起的。农抗早和龙井43茶园广翅蜡蝉个体群聚集的最小范围是2个基本样方,即4 m~2;平阳特早茶园个体群聚集的最小范围是1个基本样方,即2 m~2。[结论]与广翅蜡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黑色跳蛛、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和斑管巢蛛;农抗早、龙井43和平阳特早茶园广翅蜡蝉个体群聚集的最小范围分别为4,4和2 m~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龙清  林美珍  陈李林  林美强  VASSEUR Liette  尤民生  
于2012和2013年在福建省闽北、闽南和闽中等茶区采集茶小绿叶蝉标本,同时结合2006-2008年在武夷山茶区采集的标本,进行物种形态鉴定.先后共鉴定514头雄性茶小绿叶蝉成虫,结果均为小贯小绿叶蝉,所有鉴定标本中未发现假眼小绿叶蝉.因此,笔者对福建省乃至全国各茶区的茶小绿叶蝉种名的归属问题提出质疑,并同意秦道正等(2014)提出的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种类仍需深入探究的观点,建议在全国各茶区展开大范围的茶小绿叶蝉种类调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云刚  李良静  冉隆珣  玉香甩  吴文伟  韩宝瑜  李忠美  
2007~2008年,以云南西双版纳高山茶区不同种植模式茶园为基地,对茶树种质资源圃中自然生长的茶园、芒果-茶间作茶园、胶-茶间作茶园、纯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差异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均呈双峰型,即每年有2次虫口高峰,第1个高峰期为5~6月,第2个高峰期为10~11月;且无明显的越冬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珊  孙晓玲  陈宗懋  肖斌  
【目的】比较竹山一号、恩标、龙井43等9个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 the)的抗性水平,为茶树品种抗虫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调查叶蝉在不同品种上的田间数量动态、生命周期、每雌产若量和若虫成活率,并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记录叶蝉的取食行为。【结果】①叶蝉在恩标、竹山一号、斑竹园和蓝天上的田间虫口密度普遍大于德清、建德、长兴紫笋和举岩;②德清、举岩、长兴紫笋、建德和龙井43上叶蝉的生命周期显著长于恩标、斑竹园和竹山一号;③恩标和斑竹园上小绿叶蝉每雌产若量明显多于举岩、长兴紫笋、建德和龙井43;④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明峰  林桂芳  蒋晓燕  王瑞  许瑾  刘文诚  Khadija BATOOL  关雄  张灵玲  
Bt杀虫最重要的2个环节是原毒素在昆虫中肠的有效酶解和酶解后活性片段与中肠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在前期工作中已发现部分Bt毒素可被茶小绿叶蝉肠液有效酶解成相应活性片段.为进一步了解茶小绿叶蝉是否存在相应受体或受体是否能与毒素结合,从受体的角度展开研究.首先,分析前期获得的茶小绿叶蝉转录组数据,发现该虫存在大量ALP、APN和Cadherin潜在受体基因,筛选部分候选基因,通过RT-qPCR验证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其与转录组数据一致;其次,通过表达分析数据中的FPKM值,筛选出这3类潜在受体基因中表达量高且在肠内外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有8个ALP、7个APN、8个Cadherin;再次,通过构建NJ进化树对这23个候选基因种内同源性进行分析,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道正  肖强  王玉春  乔利  张丽  
【目的】通过对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进行鉴定,明确陕西茶区该类害虫的学名和特征,并对危害我国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进行了探讨。【方法】运用网捕法采集小绿叶蝉成虫,用显微照相机(CCD)拍摄成虫照片,在解剖镜下观察其一般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并对小绿叶蝉种类进行鉴定。【结果】采自陕西茶区茶园的小绿叶蝉的外部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与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相同,而与该地已有报道的小绿叶蝉的特征不同。【结论】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应为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的种名有待进一步明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留杰  徐泽  邓敏  谢堃  皮利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自然生长茶园定时调查,发现茶园害虫-天敌2纲18目67科97种,其中天敌有2纲33科54种。茶园天敌中蜘蛛目14科16种;膜翅目天敌寄生蜂共7科13种,研究发现,陷阱法对诱捕蟋蟀和蜚蠊效果较好,而使用黄盘可以较好的引诱寄生蜂,认为永川茶园害虫及其天敌种类比较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