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3)
- 2023(3507)
- 2022(2986)
- 2021(2737)
- 2020(2381)
- 2019(5211)
- 2018(5400)
- 2017(9798)
- 2016(5806)
- 2015(6587)
- 2014(6871)
- 2013(6493)
- 2012(6199)
- 2011(5679)
- 2010(5761)
- 2009(5271)
- 2008(5291)
- 2007(4854)
- 2006(4293)
- 2005(3958)
- 学科
- 济(19204)
- 经济(19164)
- 管理(14191)
- 业(11601)
- 企(9019)
- 企业(9019)
- 学(7344)
- 方法(6616)
- 农(6484)
- 中国(6376)
- 制(6262)
- 体(5757)
- 财(5417)
- 数学(5158)
- 数学方法(5065)
- 理论(5026)
- 融(4611)
- 金融(4604)
- 地方(4553)
- 教育(4438)
- 银(4393)
- 银行(4371)
- 行(4245)
- 业经(4127)
- 农业(3839)
- 体制(3446)
- 和(3320)
- 贸(3104)
- 贸易(3102)
- 易(2976)
- 机构
- 大学(82300)
- 学院(81317)
- 研究(32941)
- 济(29310)
- 经济(28522)
- 管理(26667)
- 中国(24008)
- 理学(22106)
- 理学院(21806)
- 科学(21601)
- 管理学(21285)
- 管理学院(21130)
- 农(20262)
- 京(18981)
- 所(18170)
- 研究所(16592)
- 农业(16208)
- 财(15090)
- 业大(15056)
- 中心(14616)
- 江(14082)
- 院(11974)
- 北京(11971)
- 范(11666)
- 省(11423)
- 师范(11414)
- 技术(11280)
- 财经(11213)
- 州(10712)
- 农业大学(10328)
- 基金
- 项目(53892)
- 科学(40428)
- 研究(38615)
- 基金(36646)
- 家(33825)
- 国家(33520)
- 科学基金(26525)
- 社会(22219)
- 省(21861)
- 社会科(20820)
- 社会科学(20817)
- 划(18962)
- 基金项目(18698)
- 教育(18110)
- 自然(17188)
- 自然科(16781)
- 自然科学(16772)
- 自然科学基金(16431)
- 编号(15944)
- 资助(15640)
- 成果(14383)
- 重点(12745)
- 课题(12351)
- 发(11885)
- 部(11708)
- 体(11321)
- 创(11087)
- 计划(10999)
- 创新(10408)
- 科技(10338)
共检索到131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伟 陈立侨 顾志敏 张伟 李二超 李睿 李自荣
比较分析了中国六群体翘嘴红鲌(Culter alburnus)的肌肉生化组成。试验材料分别取自太湖、兴凯湖、梁子湖、浮桥河水库和南湾水库五个野生群体,以及由太湖野生群体经人工驯养、繁殖数代获得的养殖群体。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之间翘嘴红鲌肌肉的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养殖群体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五个野生群体(P浮桥河水库群体>兴凯湖群体>梁子湖群体>养殖群体>太湖群体。氨基酸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太湖群体>兴凯湖群体>南湾水库群体>梁子湖群体>浮桥河水库群体...
关键词:
翘嘴红鲌 群体 肌肉 营养品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 陈立侨 顾志敏 彭士明 李云凯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三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7个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群体分为三支,南湾、兴凯湖、太湖和养殖群体之间的形态最为接近,首先聚为一支,梁子湖和三溪口群体聚为另一支,而浮桥河群体则相对独立为一支。三个分支中浮桥河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主成分分析显示,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等31项形态特征中头部和尾部的长度对各群体间的差异贡献率最大,其中,太湖、梁子湖和三溪口群体间的差异最为显著。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对7个不同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90%。分析结果显示翘嘴红鲌7个不同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洪滨 尹家胜 徐伟 孙中武
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兴凯湖野生翘嘴红(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和养殖翘嘴红肌肉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野生样品体重246.5~342.6g,采于2001年6月;养殖样品体重297.5~389.7g,采于2000年9月。结果表明,野生翘嘴红与养殖翘嘴红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在组成上是一致的,在含量上存在着差异,野生翘嘴红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微量元素K、Na、Mg、Se均高于养殖品种,但脂肪含量低于后者。
关键词:
翘嘴红 营养成分 肌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万昆 杨建新 高永平 张慈军 俞丽
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团头鲂♀×翘嘴红鲌♂)杂种F1的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灰分)以及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杂种的含肉率平均为84.38%、蛋白质含量为19.99%、脂肪含量为1.35%、灰分含量为1.40%、水分为77.19%、总氨基酸含量为18.59%,氨基酸含量中许多指标明显高于作为对比的几种经济鱼类。因此杂种F1可考虑作为一个新的养殖对象进行开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丽 魏泽宏 唐涛 刘少军 麦康森
为探究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与池塘传统养殖鱼类在肌肉营养品质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方面的差异,以翘嘴鲌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对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进行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与分析,并建立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翘嘴鲌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蛋白脂肪无显著性差异,"跑道"养殖组翘嘴鲌显著提高了肌肉中必需氨基酸[(8.54±0.01) g/100 g]和总氨基酸含量[(17.36±0.00) g/100 g]。在两种翘嘴鲌肌肉中共鉴定到2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跑道"养殖组提高了翘嘴鲌肌肉中2-庚酮、正己醇和1-辛烯-3-醇的含量,降低了乙醇、2-丁酮、3-羟基-2-丁酮、丁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正戊醛、正庚醛、苯甲醛、正辛醛和壬醛的含量。"跑道"养殖组翘嘴鲌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降低了部分能产生不愉悦气味的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改善肌肉挥发性气味的潜能。研究表明,"跑道"养殖翘嘴鲌在不改变肌肉成分的基础上,改善了翘嘴鲌肌肉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组成。以上结果为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模式养殖下的翘嘴鲌肉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琨 程宝晶 刘斌 陈晓婷 郝其睿 赵荣伟 韩英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徐东坡 段金荣 张敏莹 施炜纲
在长江口长兴岛水域采集性腺发育至Ⅴ期的凤鲚雌鱼样本,对肌肉和卵巢的生化组成及能量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肌肉和卵巢水分含量分别为81.87%和56.76%,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06%和18.79%,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65%和20.96%,粗灰分含量分别为0.98%和2.70%,能量密度分别为4.447 kJ/g和13.861 kJ/g,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3.92和65.89。凤鲚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4.40%和8.39%,卵巢则为80.64%和11.81%。肌肉和卵巢矿物元素含量最高的均为钾,最低的均为铜,肌肉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经济鱼类。上述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周玲 刘少军 肖军 胡方舟 文明 叶利海 张纯 徐康 陶敏 罗凯坤 刘筠
为研究新型杂交鱼翘嘴鳊(二倍体鲂鲌F1♀×团头鲂♂)的肌肉营养价值,实验运用生化方法测定和分析了翘嘴鳊、翘嘴红鲌、团头鲂、二倍体鲂鲌F1(团头鲂♀×翘嘴红鲌♂)的肌肉营养成分,包括这些样品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翘嘴鳊与其原始亲本相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较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脂肪酸分析发现翘嘴鳊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DHA等含量显著高于其原始父母本和其他有关鱼类(P<0.05);翘嘴鳊肌肉中具有较高呈味氨基酸比例,该比例高于其父母本的相应比例。研究表明,翘嘴鳊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优质鱼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安丽 孟庆磊 张龙岗 董学飒 李娴 李宁 朱树人
为研究翘嘴红鲌(Eryghroculter ilishaeformis)主要形态指标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2016年3月采集了67尾翘嘴红鲌,对其全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宽/体长、尾柄长/体长、尾柄高/体长、眼间距/头长、头高/头长、头宽/头长、吻长/头长和丰满度10项标准化比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R-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了雌雄判别方程式。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翘嘴红鲌主要形态指标可分为肥瘦程度特征、躯干部特征、尾部特征和头部特征4个方面。散布图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在尾部形态上存在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琨 韩英 董建国 郝其睿 赵荣伟 陈晓婷
对3龄、4龄和5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肌肉中均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为主。野生群体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随年龄增长,除SFA外,野生与养殖群体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PUFA和EPA+DHA总量均呈增高趋势。养殖群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且与年龄呈正相关。野生群体血液血糖(GLU)、甘油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爽 刘宣歌 王鹏飞 胥鹏 曾雷 周磊 唐琴冬 陈挚 李桂峰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品种,对翘嘴鳜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筛选优势个体,培育生长特性优良的品种。为了解体重明显差异翘嘴鳜个体的差异基因表达信息,为翘嘴鳜培育提供基因指导,本研究从同一家系中挑选体重明显差异的3月龄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个体进行肌肉转录组测序,研究不同体型个体间基因表达模式差异。结果显示,来自同一家系的翘嘴鳜个体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仍出现明显体重差异,养殖3个月后,极大个体(overweight)平均体重可达到极小个体(underweight)的4倍。分别对极大个体和极小个体的肌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73353个非重复序列基因(unigenes),通过基因表达量比较共获得8942个差异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定义发现,GHR2、IGFR1、4ebp、Mhc、Mlc、Troponin等基因在极小个体中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通过KEGG通路富集显示,蛋白质生成、蛋白质消化、RNA转运通路富集了大量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发现体重差异明显的翘嘴鳜个体具有不同基因表达模式,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差异表达基因信息,为翘嘴鳜生长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关键词:
翘嘴鳜 转录组 体重差异 差异表达基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广朋 叶少文 李钟杰 谢从新
于2002年4月~2003年3月研究了牛山湖翘嘴鲌(C luter alburnus)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年龄组成与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翘嘴鲌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4龄鱼为主;红鳍原鲌由3个年龄组组成,以2龄鱼为主。翘嘴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67 mm和551 g;红鳍原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41 mm和42 g。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0.00001L2.9902与W=0.000005L3.1941。牛山湖鱼类主要由适应静水生活的湖泊定居性鱼类组成,红鳍原鲌较多,而翘嘴鲌较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彦禹 张艳华 李晓晨
【目的】研究饥饿补偿对中国林蛙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方法】在室内环境条件下,将1 000只供试中国林蛙随机分成饥饿0(CK),3,6,9,12d5组,每组200只,饥饿结束后恢复投喂饵料,试验时间均为22d,比较各组中国林蛙饥饿结束和试验结束时的粗蛋白、脂肪、糖原含量以及体质量和摄食率的变化,并对中国林蛙补偿生长过程中的能量来源进行分析。【结果】饥饿不同时间后,各饥饿组中国林蛙肌肉中的糖原、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糖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各饥饿组中国林蛙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饥饿12d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但饥饿6,9...
关键词:
中国林蛙 饥饿 补偿生长 糖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振宇 王秋荣 叶坤 王志勇
为了探讨禁食对大黄鱼体成分、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海上网箱选择规格相近、健康的养殖大黄鱼105尾[平均体质量(249.07±7.28)g]进行禁食实验,分别在实验开始时及禁食后第3、7、14、21、28、35、42和49天采集实验鱼肌肉和血液样品,进行肌肉营养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大黄鱼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禁食后第21天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总量呈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彦锋 吕大伟 葛优 王晨赫 刘剑羽 张丽 尤洋
为了对淀山湖河蚬翘嘴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翘嘴鲌禁渔期、禁渔区域的设定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资料。2016年5~8月,对此湖鱼卵和仔稚鱼的时空分布特征即产卵场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表明:共采集到鱼卵4 463粒,仔稚鱼43 012尾,分属6目9科19属21种,采集到的鱼卵、仔稚鱼中翘嘴鲌C. alburnus个体数分别占比为4. 16%、3. 98%。产卵初始时间为6月13日,捕获截止日期为8月17日。翘嘴鲌密度的相对比例在7月中下旬及8月初出现峰值。调查期间,产卵水温均在25. 9℃以上,其中产卵盛期水温在29. 3~34. 3℃。翘嘴鲌产卵易发生在暴雨初晴的夜晚,水位上涨的过程,当水位达2 m,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大量产卵。翘嘴鲌产卵密度与水温、水位关系密切(P
关键词:
淀山湖 翘嘴鲌 产卵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