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4)
- 2023(14964)
- 2022(13147)
- 2021(12207)
- 2020(10198)
- 2019(23670)
- 2018(23219)
- 2017(44983)
- 2016(23990)
- 2015(26832)
- 2014(26457)
- 2013(25817)
- 2012(23380)
- 2011(20787)
- 2010(20311)
- 2009(18304)
- 2008(17345)
- 2007(14577)
- 2006(12421)
- 2005(10280)
- 学科
- 济(95637)
- 经济(95538)
- 管理(71187)
- 业(65368)
- 企(54819)
- 企业(54819)
- 方法(49056)
- 数学(43521)
- 数学方法(42961)
- 财(25384)
- 农(24391)
- 中国(23426)
- 贸(20791)
- 贸易(20786)
- 业经(20318)
- 易(20271)
- 学(19733)
- 地方(19016)
- 环境(18697)
- 农业(16222)
- 务(16191)
- 财务(16116)
- 财务管理(16084)
- 技术(15487)
- 企业财务(15207)
- 理论(15127)
- 和(15010)
- 划(14707)
- 制(14482)
- 出(13413)
- 机构
- 大学(332439)
- 学院(330521)
- 管理(137023)
- 济(133479)
- 经济(130794)
- 理学(121038)
- 理学院(119772)
- 管理学(117557)
- 管理学院(116981)
- 研究(104162)
- 中国(75688)
- 京(68910)
- 科学(65111)
- 财(58723)
- 业大(49866)
- 所(49435)
- 农(49081)
- 财经(48909)
- 中心(48289)
- 研究所(45662)
- 经(44839)
- 江(44727)
- 范(42957)
- 师范(42573)
- 北京(42427)
- 经济学(40892)
- 院(39012)
- 农业(38469)
- 经济学院(37356)
- 财经大学(36993)
- 基金
- 项目(241982)
- 科学(192291)
- 基金(178816)
- 研究(174788)
- 家(155543)
- 国家(154337)
- 科学基金(134795)
- 社会(112386)
- 社会科(106796)
- 社会科学(106769)
- 基金项目(95989)
- 省(93368)
- 自然(89023)
- 自然科(87031)
- 自然科学(87014)
- 自然科学基金(85435)
- 教育(80438)
- 划(78567)
- 资助(73199)
- 编号(70148)
- 成果(53875)
- 部(53680)
- 重点(53495)
- 发(50560)
- 创(50294)
- 创新(46929)
- 国家社会(46852)
- 课题(46804)
- 科研(46757)
- 教育部(46575)
- 期刊
- 济(131958)
- 经济(131958)
- 研究(91128)
- 中国(53432)
- 学报(51065)
- 管理(47421)
- 科学(47403)
- 财(43820)
- 农(42660)
- 大学(39439)
- 学学(37182)
- 教育(32207)
- 农业(30315)
- 技术(28940)
- 财经(22635)
- 融(22434)
- 金融(22434)
- 业经(22033)
- 经济研究(21748)
- 经(19272)
- 问题(17924)
- 图书(17414)
- 科技(16141)
- 技术经济(15850)
- 理论(15773)
- 资源(15716)
- 业(15355)
- 统计(15017)
- 版(14805)
- 实践(14572)
共检索到452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朝 朱于珂 覃昌雄
使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公路交通能源环境效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与空间误差修正模型测算公路交通长期和短期能源回弹效应。研究表明,公路交通能源环境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和时间差异,以能源服务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弹性作为能源回弹效应的度量指标,能源回弹效应值较低。长期内,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能源回弹效应分别为9.16%~10.14%与23.44~25.8%;短期内,客运交通能源回弹效应不显著,货运交通能源回弹效应为13.72%。能源环境效率提升所带来的能源节约并未被能源回弹效应大幅度折抵。以能源服务对燃料价格的弹性作为能源回弹效应的度量指标,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短期能源回弹效应分别为68.22%与71.68%。能源回弹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显著:长期内,邻省燃料价格每下降1%,本省客运周转量增加0.4365%,货运周转量增加0.68%;短期内,邻省燃料价格每下降1%,本省客运周转量增加0.4119%,货运周转量增加0.6977%。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烽 叶阿忠
针对现有文献测算回弹效应普遍忽略技术溢出效应的缺憾,文章构建了三要素经济增长的空间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回弹效应的估算方法,并利用199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技术溢出视角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所导致的能源回弹效应显著存在,中、西部的平均回弹效应明显高于东部,全国的平均回弹效应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需要注意降低单位GDP能耗可能出现的回弹效应,把提高能源效率与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宏观调控等手段结合起来以实现既定的节能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查冬兰 周德群
一国在倡导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可能会导致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即能源效率提高带来的能源节约会部分被新增加的能源需求抵消掉。本文通过构建能源效率影响下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不同能源种类能源效率提高4%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煤炭、石油和电力在七部门的加权平均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分别为32.17%、33.06%和32.28%,说明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在我国显著存在。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回弹效率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荣胜 聂铟 洪帅
能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为实现节能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能源政策,而回弹效应的大小影响着国家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关于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系统回顾与梳理,识别出其包含的五个重要核心关注点:理论研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以期实现节能目标。
关键词:
回弹效应 节能 研究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慧慧 王喜刚
能源回弹效应在能源政策制定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对其进行准确测算和客观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和收入再分配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测算回弹效应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回弹风险评价指标,以2015年全国和各省份的投入产出表(延长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整体回弹效应与直接回弹效应具有很大的关系,当直接回弹效应较大时,整体回弹效应将较小;而直接回弹效应较小时,则间接回弹效应可能会较大,并引起整体"过火效应"的出现。而且,各地的回弹风险与其经济结构有很大关联,当经济结构中高后向关联行业占比较高,或者潜在回弹强度较大时,结构回弹脆弱性就越大,越容易受到回弹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回弹效应 能源效率 投入产出 收入再分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宽 漆雁斌
在能源增进型技术进步的假设前提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劳动和能源效率内生化的新古典C-D生产函数。结合时变参数模型和卡尔曼滤波迭代估计等方法对北京市1981—2014年的短期和长期能源回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短期能源回弹效应均值为149.29%,整体上处于逆反效应;长期能源回弹效应均值为79.21%,存在较强的部分回弹效应。从长期来看,北京市以能效改进为核心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可行的,但要注意短期内由于城市经济规模扩张带来的能源回弹效应。最后,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要素投入及要素价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涵 申俊 成金华
基于1993~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居民能源需求的LA-AIDS计量回归模型与能源效率仿真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根据SLutSky方程进一步分解出城镇与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直接与间接回弹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居民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回弹效应,且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之后表现为"回火效应";居民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直接效应高于间接效应,即替代效应高于收入效应,说明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主要是由于能源效率提高后居民增加了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梅 徐璋勇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LMDI分解法,量化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进而构建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实证测算1995—2012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能源回弹效应总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广义技术进步计算的回弹效应为37%,狭义技术进步计算的回弹效应为52%,技术效率改进和产业结构调整计算的回弹效应缺乏规律。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省份能源回弹效应呈现增加趋势。西部地区制定能源政策的重心应向提高技术效率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倾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阳攀登 屈亚平 李敏
基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环境负荷分解模型,对浙江省1990年以来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能源消费回弹效应及能源回弹量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对技术进步的测定采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作为劳动因素,以期更合理地体现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对多元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滞后差分变换,以期得到更为精确的实证数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荣华 鲁汇智
本文利用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对我国2012~2021年各研究区域以碳排放约束为基础的能源效率展开测算,并进行空间杜宾模型的构建,探讨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将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在2012~2021年,我国地区能源效率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显现出来;在能源效率的影响上,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所产生的是正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所产生的则是负向影响,且各因素的影响均显著;另外,以空间溢出效应为视角,对于本地区能源效率,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所产生的是正向溢出效应,而城镇化水平所产生的则是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查冬兰 周德群
提高能源效率常被认为是实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在倡导提高一国能源效率的同时,另一种新经济现象可能会产生——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即能源效率提高节约的能源会被能源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总经济效应等产生的新的能源需求抵消掉。在理论上关于能源效率回弹效应是否存在不同学者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实证检验中其大小也因研究主体、方法和时间段的选取不同而有差异。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能源效率 回弹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阳
能源效率政策在考虑产业侧重时不能只关注产业自身,还须从系统及结构的视角出发审视局部产业的能效提高对总体能耗的影响。本文利用CGE模型模拟分析了改善高能耗产业或低能耗产业的能源效率对中国总体能耗的可能影响,并比较了其影响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提高能效可降低成本从而促进能效提高产业的产出增长,因此尽管其能耗量有所下降但其中有产出增长带动下的能耗回弹,并在高能耗产业上更为明显;经济总体的能耗及能耗强度都更大幅度地下降,超出了能效提高产业自身能耗变动的总体贡献;形成反向的回弹效应并导致总体能耗进一步下降的原因是,能效提高产业的能耗下降抑制了能源产业的产出,减少了能源产业自身能耗以及能源转换中的能源投入...
关键词:
回弹效应 结构效应 CGE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江山 张旭昆
近些年来,能源回弹效应已成为能源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既有研究仅从局部均衡视角关注行业或部门层面的能源效率与回弹效应,缺乏一般均衡视角的整体分析。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能源回弹效应进行了重新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层面的短期和长期能源回弹效应具有差异:短期会出现逆反效应,长期回弹效应的类型取决于非能源产品和能源生产过程中能源效率弹性与劳动效率弹性之比。本文克服了传统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节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政策制定者制定能源政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回弹效应 能源效率 一般均衡 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