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
2023(1143)
2022(1093)
2021(1028)
2020(961)
2019(2202)
2018(2078)
2017(3967)
2016(1873)
2015(2331)
2014(2449)
2013(2590)
2012(2198)
2011(2015)
2010(2004)
2009(1872)
2008(2003)
2007(1812)
2006(1627)
2005(1499)
作者
(6588)
(5707)
(5455)
(5355)
(3595)
(2635)
(2622)
(2198)
(2155)
(2090)
(1926)
(1833)
(1827)
(1768)
(1738)
(1736)
(1719)
(1650)
(1632)
(1617)
(1510)
(1460)
(1432)
(1284)
(1272)
(1260)
(1212)
(1179)
(1173)
(1168)
学科
管理(11727)
(8818)
(8050)
企业(8050)
(6186)
经济(6178)
供销(4715)
(4715)
(3175)
贸易(3175)
方法(3133)
(3113)
数学(2760)
数学方法(2738)
(2590)
医院(2546)
(2443)
(2338)
(2337)
综合(2337)
(2193)
财务(2189)
财务管理(2188)
组织(2160)
(2021)
业经(1968)
企业财务(1903)
(1556)
(1549)
(1513)
机构
学院(31247)
大学(30353)
管理(13100)
(11566)
经济(11101)
理学(11091)
理学院(10995)
管理学(10806)
管理学院(10757)
研究(8579)
中国(7320)
(6614)
(6431)
(5931)
(5783)
科学(5620)
业大(5190)
(4965)
农业(4956)
(4599)
财经(4549)
中心(4482)
(4479)
北京(4340)
(4085)
研究所(3969)
医院(3792)
商学(3778)
商学院(3754)
(3617)
基金
项目(18887)
科学(14474)
基金(13779)
研究(12537)
(12153)
国家(12077)
科学基金(10443)
自然(7705)
社会(7592)
自然科(7521)
自然科学(7519)
(7411)
自然科学基金(7404)
社会科(7204)
社会科学(7201)
基金项目(7199)
资助(6240)
(6019)
教育(5709)
编号(5021)
(4142)
科研(3860)
重点(3843)
计划(3645)
(3626)
成果(3549)
课题(3537)
教育部(3509)
(3465)
(3433)
期刊
(18075)
经济(18075)
中国(8716)
研究(8079)
(5553)
管理(5363)
学报(5282)
(4994)
科学(4358)
(4246)
大学(4197)
(4176)
卫生(4176)
业经(4125)
学学(4072)
农业(3873)
商业(3575)
经济研究(2742)
(2496)
金融(2496)
(2415)
商业经济(2358)
技术(2329)
财经(2005)
(1855)
(1841)
财会(1724)
(1715)
业大(1617)
教育(1614)
共检索到48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会山  刘英哲  张绍军  
针对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后造成药品利润下降问题,本着"政府、单位(医院和药品供应商)和个人(患者)三者共同负担"的原则,提出了6种补偿渠道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萍  
医药价格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医疗卫生机构新型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按照国家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浙江省精心组织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抓手、以建立新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为重点,同步配套医疗保障体系、财政补偿机制、医院管理运行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通过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破除"以药养医"机制,遏止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景贤  
2010年和2014年,我国先后批复了共34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目前全国已经全面开展医疗综合改革。其中,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一直都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内容,也是本轮医疗综合改革的难点。本文首先从政策角度分析药品加成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历史贡献,据此提出本轮医疗综合改革的政策逻辑和依据,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主要思路,并以2010-2017年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为例,提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解决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价格协会课题组  
多年来,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实行固定差率,顺加作价的政策,即允许公立医院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顺加15%固定的差率,作为药品的终端销售价格。公立医院药品的进销固定差率收益既是维持其正常运营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助长其对"以药补医"机制的依赖因素,在当前医药卫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剑  
本文在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背景下,对我国部分省市新一轮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进行分析,重点剖析价格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佼如  
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与商品进销差价历来被许多会计实际操作人员视为同一概念,其实这二者之间区别甚大:商品销售毛利是在商品销售业务发生后,其发生的商品销售收入与该已销售商品的进价的差额,是销售业务的结果.是批发商业企业与零售商业企业所共有的业务内容;零售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经营特点,在商品核算上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即在商品购进过程中支付货款按进价,商品入库登记“库存商品”按售价,因此就需要通过“进销差价”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商品进销差价是零售企业所特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淑霞  刘明月  张晨曦  
禽流感疫情损失补偿政策结果直接改变养殖户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影响养殖主体的销售行为。利用宁夏中卫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在对禽流感疫情暴发后疫区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影响因素,探讨疫情损失补偿政策对养殖户不安全销售行为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样本养殖户中出售病死鸡的比例较高,73.32%的养殖户将30%以上的病死鸡销售到市场中;预期疫情严重程度和预期疫情传播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养殖户的不安全销售行为;劳动力数量、政府惩罚风险、补偿额度满意度、补偿速度满意度、补偿范围满意度显著负向影响养殖户的不安全销售行为;补偿政策(补偿额度、补偿速度和补偿范围)抑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文杰  徐俊英  周昂  
公立医院改革内容之一是取消药品加成,在当前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要通过自身加强药品费用管理,采取措施降低药占比,以应对因取消药品加成导致医院收入下降所产生的各类医院运营问题。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控制了药品费用的增长,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公立医院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风华  孟庆跃  武广华  胡文杰  徐俊英  
文章侧重于从医院药品收支结余变化情况、医院经济补偿情况以及群众药品费用负担变化情况等方面,对2006年出台的"药品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政策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实施该政策,减少了医院的医药收支结余;医院原本扭曲的经济补偿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病人的药品费用负担水平没有下降。最后,文章就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等,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当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振平  方锐  
实施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以来,很多地方的中标企业在政府确定的采购价基础上仍需与医疗机构进行"二次议价"。"二次议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中招标采购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药品经营企业的利润,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造成社会效用损失。文章通过分析"二次议价"的动因、条件和隐含的真实诉求,指出"二次议价"的存在暴露了现行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中存在政府治理目标不明确、治理路径偏差和过度治理等缺陷,并提出了完善药品采购价格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龚向光,胡善联  
根据上海市医院用药规模的变动趋势,并利用ATC分类对医院用药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ATC分类研究的OTC药物在医院内的用药规模,进一步探讨了职工医疗保险实施药品分类补偿的可能渠道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凤玲  
针对医院以抓医疗质量为主,对药品的管理相对薄弱的现状,文章阐述了大型公立医院的药品管理现状,并对大型公立医院的药品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淑梅  狄海涛  柴丽霞  薛青山  罗昕  
本文对厦门市公立医院2012(医改前)~2015年经济运行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药品零差价销售损失的补偿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显示:改革后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且稳步增长,药占比控制初见成效,患者均次药品费用下降明显;但仍存在收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价格补偿不到位且财政补助欠灵活等问题需要完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静  郭斌斌  路伟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是新医改成功的关键,但多年来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也加重了患者和政府的医疗负担。文章利用2013—2018年中部某省658家公立医院数据,基于Baumol“成本病”理论,构造新的“调整的鲍莫尔变量”,首次从微观视角检验公立医院“成本病”的存在性,并考察了“成本病”是否加重了患者和政府负担;进一步结合“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探究了其对公立医院“成本病”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系统同样存在“成本病”现象,且是加重患者与政府医疗负担的重要原因;“成本病”对患者医疗负担的影响并无医院等级差异,对政府医疗支出的影响在二级医院更为明显。结合样本期内“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发现,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负担,但加重了政府医疗支出,也未能缓解公立医院的“成本病”问题,但有助于医技成本支出的降低。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成本病”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亟需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工具和机制,健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促进公立医院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型,抑制“成本病”问题,保障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