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3)
2023(13641)
2022(11877)
2021(11052)
2020(9439)
2019(21504)
2018(21152)
2017(40983)
2016(22428)
2015(24857)
2014(24566)
2013(24523)
2012(22455)
2011(20196)
2010(19886)
2009(18154)
2008(17555)
2007(15309)
2006(13328)
2005(11482)
作者
(67798)
(56009)
(55686)
(52915)
(35710)
(27021)
(25246)
(22094)
(21453)
(19812)
(19059)
(18940)
(17873)
(17655)
(17367)
(17362)
(17122)
(16787)
(16079)
(16037)
(14320)
(13683)
(13357)
(12857)
(12622)
(12503)
(12365)
(12242)
(11288)
(11212)
学科
(90376)
经济(90273)
管理(64980)
(61012)
(50128)
企业(50128)
方法(42772)
数学(37559)
数学方法(37185)
(23374)
(22775)
中国(21394)
(20675)
业经(18546)
(16454)
贸易(16449)
地方(16166)
(15933)
农业(15652)
(15113)
财务(15053)
财务管理(15031)
(14367)
企业财务(14328)
技术(13743)
环境(13649)
理论(13550)
(13340)
(12265)
银行(12190)
机构
大学(320195)
学院(316448)
管理(125798)
(124106)
经济(121544)
理学(110177)
理学院(108961)
研究(108461)
管理学(106906)
管理学院(106394)
中国(78354)
科学(71167)
(68153)
(60083)
(55934)
(55291)
业大(54238)
研究所(51679)
中心(48144)
农业(47952)
财经(45131)
(44347)
北京(42855)
(41187)
(39783)
(39605)
师范(39224)
经济学(36720)
(35988)
财经大学(33848)
基金
项目(225986)
科学(175868)
基金(164735)
研究(156419)
(147214)
国家(146030)
科学基金(123834)
社会(97711)
社会科(92581)
社会科学(92552)
基金项目(88476)
(87817)
自然(84708)
自然科(82719)
自然科学(82693)
自然科学基金(81219)
(75165)
教育(70888)
资助(67999)
编号(62080)
重点(50609)
(48978)
成果(48379)
(47091)
(46945)
科研(44342)
创新(43809)
计划(43804)
课题(42251)
大学(41306)
期刊
(130515)
经济(130515)
研究(89602)
学报(60185)
中国(55101)
(52754)
科学(52006)
管理(44210)
大学(44090)
学学(41984)
(40485)
农业(36508)
教育(29557)
(24872)
金融(24872)
技术(24465)
经济研究(21972)
财经(21286)
业经(21187)
(18899)
(18090)
问题(16887)
科技(16706)
业大(16411)
(15906)
图书(15360)
理论(15192)
技术经济(15022)
商业(14542)
实践(14002)
共检索到447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齐鹏  王先柱  
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公积金制度能有效促进住房体制改革,缓解日趋紧张的住房供需矛盾,对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住房的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构建跨期消费模型,运用城市微观调查数据,从住房消费和住房投资两个角度分析公积金对居民购房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公积金制度对住房消费和住房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提高居民的购房倾向;第二,住房消费、住房投资和公积金制度之间的偏效应与居民收入水平有关,公积金显著提高了高收入居民的购房倾向;第三,在一线和二三线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昊  冯长春  宋祥来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全国住房公积金投资结构的变化过程,分析了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的收益和风险状况,指出利率风险是住房公积金投资组合的主要风险,构建了基于久期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利用最新的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半年期定期存款和3年期凭证式国债具有相对较高的投资价值,当两者按照8∶2的比例构成住房公积金投资组合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忠东  吴文慧  
本文利用2019年CHFS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建立Tobit模型和IV-Tobit模型检验住房公积金对城市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的总体影响与异质性效应,并且考察了相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参与住房公积金提高了城市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第二,多套房家庭的住房公积金参与提升投资组合有效性的效果超过一套房家庭和无房家庭,无房贷家庭的住房公积金参与提高投资组合有效性的效果超过有房贷家庭;第三,中高收入家庭和中老年家庭的住房公积金参与提升投资组合有效性的效果分别超过低收入家庭和年轻家庭;第四,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和金融发展中低水平地区的家庭,参与住房公积金更为显著提升东部地区和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的家庭的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传导机制的研究显示,住房公积金通过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和风险承担水平等渠道对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产生优化作用。本文的政策启示:未来应扩大城镇职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坚持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住房消费保障功能,扩大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和使用范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帆  江波  
本文基于国家卫健委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法系统考察了住房公积金对流动人口购房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缴纳住房公积金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购房行为与购房意愿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住房公积金在流动人口购房行为与购房意愿上发挥着“显性福利”和“隐性推手”的作用。进一步看,住房公积金对流动人口购房选择的影响存在“人”与“城”的群体异质性差异。建议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坚持“因人”“因城”施策,在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普惠功能、增强流动人口住房消费能力、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卫兵  李昕  
文章运用上海、广州、天津等14个城市2010年住房公积金数据,利用数据包络法计算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效率,结果表明:各地管理效率存在差异,上海、广州、天津等9个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对有效,杭州、南京等5个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对无效。进一步研究发现立法不完善、外部监管不力、缺乏统筹机制、业务模式和工资标准不一致是管理效率存在差异的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学国  
近年来,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已成为广大城镇职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首选的贷款方式,但随着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贷款风险也不断增强。为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住房公积金贷款稳健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玉双  张伟峰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住房公积金有如下定义:“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职工个人每月按规定从工资中扣除缴存的部分;二是单位每月按规定为职工个人缴存的部分,这部分是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向工资货币分配转换的部分,视同职工工资,两部分都归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定向用于职工购建住房,职工离退休时本息余额一次付偿,退还给职工本人。住房公积金是一种义务性的长期储蓄,但本质上又不同于个人储蓄,具有普遍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家荣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近年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它对于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消费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当前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正如国务院房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军  任娟娟  鞠方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和非住房消费水平产生了深刻变革。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评估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缴存家庭非住房消费的影响,检验该制度是否提高了缴存家庭的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缴存公积金能够提升家庭非住房消费,但对于不同工作单位组成的家庭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家庭非住房消费水平显著高于在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的家庭。此外,公积金缴存额增加对于低消费家庭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消费家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导致其因缴存公积金感受到了明显的相对剥夺感。本文的发现对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为消除公积金带来的不平等,作者认为有必要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制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公积金制度,并进一步拓宽公积金使用渠道,盘活公积金资产,提升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群体的收益,以增进民生福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巧  
住房公积金的推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对住房的需求量,从而进一步影响住房市场的量价关系。本文以上海市为例,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上海市居民住房需求实现的贡献,实证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获得的公积金支持与住房市场成交量、成交价格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住房成交量与住房公积金支持互为因果关系,住房成交价格是住房公积金支持的格兰杰原因。研究表明,在住房市场调控中需进一步关注住房公积金对居民住房需求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公积金制度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磊  
证监会有关部门表示要推动我国住房公积金向高风险领域进行投资,社会各界对之讨论激烈。本文试通过对我国公积金制度起源、法律性质以及政府与公积金缴存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解读,分析用住房公积金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合法性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伟军  周奕嘉  武优勐  
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从住房公积金“隐藏”的收入视角探讨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住房公积金显著促进了居民生存型消费和发展享受型消费,且对后者的影响程度更高;(2)从异质性上看,住房公积金对低收入群体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3)从影响机制上看,住房公积金通过家庭住房的财富效应成为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认为在改革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背景下,要高度重视其“隐藏”的收入功能,在持续发挥好其住房保障功能的同时,也需充分释放其在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方面的政策外部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峰  胡昊  丛诚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核心,先后经历了支持住房建设、支持住房需求和制度完善等三个阶段,成为城镇职工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公积金的住房保障功能进行定量测度,建立了住房公积金的住房消费贡献度模型,并以上海、杭州、湖州、常州和重庆等典型城市2006年度的市场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这些城市住房消费中住房公积金的贷款贡献度、还款贡献度、利息节省率和家庭月收入还贷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了它们与房价、家庭收入、公积金缴存比例和贷款最高限额等因素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建立公积金政策与房价、家庭收入水平联动机制,中央与地方共同确定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利差,严控公积金月缴存额上下限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刚  王洪卫  
通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卡尔曼滤波解法,本文实证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上海市住房市场价格与成交量波动的影响。文章认为公积金制度有力增强了居民住房消费能力,但同时也是助推房价泡沫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目前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应该进行适当微调,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抑制其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