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3)
- 2023(17333)
- 2022(14726)
- 2021(13659)
- 2020(11412)
- 2019(26077)
- 2018(25494)
- 2017(49618)
- 2016(26601)
- 2015(29718)
- 2014(29351)
- 2013(29234)
- 2012(26804)
- 2011(24269)
- 2010(24390)
- 2009(22640)
- 2008(21421)
- 2007(19001)
- 2006(16918)
- 2005(14665)
- 学科
- 济(112206)
- 经济(112072)
- 业(79534)
- 管理(72955)
- 企(57170)
- 企业(57170)
- 农(48959)
- 方法(48224)
- 数学(42831)
- 数学方法(42476)
- 中国(34571)
- 农业(32635)
- 融(28377)
- 金融(28376)
- 财(27689)
- 业经(26657)
- 银(26579)
- 银行(26514)
- 行(25543)
- 地方(24579)
- 制(22690)
- 学(21957)
- 贸(20095)
- 贸易(20082)
- 易(19508)
- 务(17532)
- 财务(17468)
- 财务管理(17429)
- 技术(16828)
- 企业财务(16649)
- 机构
- 学院(377595)
- 大学(377096)
- 济(153882)
- 经济(150629)
- 管理(149171)
- 理学(130087)
- 理学院(128680)
- 研究(127672)
- 管理学(126526)
- 管理学院(125879)
- 中国(100193)
- 农(81348)
- 科学(80076)
- 京(79206)
- 财(68297)
- 业大(64563)
- 所(64123)
- 农业(63225)
- 中心(60316)
- 研究所(58733)
- 财经(55676)
- 江(54020)
- 经(51050)
- 北京(49310)
- 范(47602)
- 师范(47066)
- 经济学(46473)
- 院(45261)
- 州(44199)
- 经济学院(42267)
- 基金
- 项目(264626)
- 科学(207110)
- 基金(192997)
- 研究(189180)
- 家(170206)
- 国家(168560)
- 科学基金(143946)
- 社会(120963)
- 社会科(114530)
- 社会科学(114496)
- 基金项目(103617)
- 省(103344)
- 自然(94491)
- 自然科(92289)
- 自然科学(92264)
- 自然科学基金(90626)
- 划(86663)
- 教育(84531)
- 资助(78328)
- 编号(76197)
- 成果(60114)
- 重点(58873)
- 部(57964)
- 发(56935)
- 创(54989)
- 课题(51409)
- 创新(51325)
- 科研(50703)
- 国家社会(50074)
- 教育部(49168)
- 期刊
- 济(165815)
- 经济(165815)
- 研究(108323)
- 农(80103)
- 中国(69578)
- 学报(65768)
- 科学(58124)
- 农业(53766)
- 大学(49600)
- 财(49227)
- 管理(48973)
- 学学(47534)
- 融(46677)
- 金融(46677)
- 教育(33069)
- 业经(31402)
- 技术(28363)
- 财经(26761)
- 业(25846)
- 经济研究(25162)
- 问题(24378)
- 经(22769)
- 版(19713)
- 科技(19056)
- 业大(18255)
- 理论(18180)
- 技术经济(17293)
- 现代(17129)
- 世界(16991)
- 实践(16631)
共检索到547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熊洁
本文运用2013年重庆市农民工家庭调查数据,首先通过探测性因子分析方法,将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合确定为社会网络融合、文化融合、经济融合、心理融合、职业融合5个维度,然后通过对不同居住方式农民工家庭在城市融合各方面的对比研究,分析公租房对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合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家庭 城市融合 公租房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利用第一手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当前重庆市外来农民工公租房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重庆农民工对公租房的评价是正面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月收入、本地的亲属数量、对租金的满意度,以及公租房的建筑面积、承租人的家庭角色会对农民工的居住满意度构成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公租房 居住满意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忠斌 黄露露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2002、2007、2008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的农民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Probit回归分析考察了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对举家迁移决策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实证结果表明:自购房和独立租赁住房的农民工最有可能实现举家迁移,居住在工厂宿舍和建筑工地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最有可能实现举家迁移;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考虑到城市房价的飙涨,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成为城市市民的主
关键词:
外出农民工 居住方式 举家迁移 城市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荣明
流动家庭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重要形式。本文利用2012年人口流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民工流动家庭化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会促进其参加当地活动,更能增强心理融入程度,并且可以增强其经济上的融入能力,但是农民工家庭化流动会降低其城市居留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艳平
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家庭化与非家庭化流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家庭化流动相比,家庭化流动有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家庭化农民工在工作强度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其次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维度,在经济整合和社会参与维度的融入程度较低;年龄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社会网络对其城市融入也具有一定影响,而是否有稳定的住所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家庭化 非家庭化 流动 城市融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兴祥 郑子媛
与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群体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即农村户籍居民获得和城市户籍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以拥有农村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基准组,运用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表明,拥有城市医疗保险能够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家庭年消费总额。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对新生代和高收入农民工的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具有歧视性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市医疗保险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原因。因此,进一步加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建设,使得更多的农民工通过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获得城市社会保险,从而逐步实现农民工群体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有利于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接近举家外出,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消费支出越大,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的政策含义在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 举家外出 农民工家庭消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接近举家外出,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消费支出越大,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要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 举家外出 农民工家庭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即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需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 融入意愿 农民工家庭生活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 融入意愿 农民工家庭生活消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昕 张翠莲 马力 徐敏亚 邓世翔
基于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理论在农民工群体的应用,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工作特征的农民工城市融合模型,并通过对北京地区4 37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验证了这一模型。研究发现,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享受更多的福利、工作时间更短;同时,享有的福利越多、工作时间越短、加班频率越低,则农民工感知到的工作社会地位越高;此外,农民工感知的工作社会地位越高,那么,农民工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对政府的认同及生活满意度就越高,而对乡土的认同则越低。基于这些结果,本文提出政府和企业应重视用工制度的规范化和人性化,这样有助于让农民工感知到更高的工作社会地位,进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顺莉 赵晓迪 朱俊峰 苗海民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家庭化迁移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1)举家迁移对农民工社会融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半家庭化迁移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不显著。合理的解释是,当前的半家庭化迁移以配偶随迁为代表,其目标是务工收入最大化,家庭重心仍然在农村老家;只有包括子女在内的核心家庭都举家迁移时,家庭重心才从农村转移到城市。(2)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农民工为第一代、流动距离越远,流入的城市区域为东部地区时,家庭化迁移对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越大;当流入城市区域为东北地区时,家庭化迁移对农民工社会融合无显著影响。(3)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住房状况是家庭化迁移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重要中间机制之一,即家庭化迁移使得农民工的住房状况产生分化,进而导致其社会融合产生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民工在流动性、流动方向和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发生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寻求谋生"向"追求平等"转变。农民工在北京的市民化程度,事关北京在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等重大问题中的结构功能定位。在"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在哪里?他们的诉求有哪些?政府应为他们具体做些什么?本文针对2011对北京市500个农民工家庭入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进行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的实证分析,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来构建判断农民工融入城市程度的指标并进行融入度的分析,进而提出"十二五"期间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融入度 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区分农民工流动类型为家庭化流动和非家庭化流动,以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家庭化流动对农民工家庭城市消费的影响,并检验持久收入假说。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可显著提升农民工家庭城市消费水平,但降低其消费弹性,对低消费家庭影响尤其明显;同时,持久收入假说成立。因此,切实解决农民工家庭化持久性迁移问题,并通过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破除其预算约束是扩大内需的应有之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海阳 郑逸芳
本文通过OLS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融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家庭消费,且有助于提升消费结构。城市融入对外来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大于本地农民工或老一代农民工。本文的重要启示在于,在增加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医疗、教育、住房等相关社会福利的保障,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从而挖掘消费的城市融入效应。
关键词:
城市融入 人力资本 家庭消费 社会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2011—2015年29省农民工家庭调查数据的研究
农民工城市居住选择影响其城市融入吗?——以邻里效应作为中介变量的实证考察
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多层级公共服务供给对大城市租房群体居住分异的影响——基于北京市的实证研究
城市规模等级对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状况的影响
举家外出的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对在北京务工的500个农民工家庭的访谈数据分析
住房类型、长期居留意愿与农民工家庭消费
农民工的工作—家庭关系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家庭式迁移至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农民工的实证研究
基于收入分层QUAIDS模型对农民工家庭内食物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决策逻辑——基于全国2328户农民工家庭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