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8)
2023(9539)
2022(7975)
2021(7666)
2020(6456)
2019(14462)
2018(14565)
2017(28227)
2016(14970)
2015(16543)
2014(16129)
2013(15413)
2012(13380)
2011(12017)
2010(12290)
2009(11536)
2008(10995)
2007(9548)
2006(8017)
2005(7255)
作者
(41363)
(34330)
(33968)
(32714)
(21954)
(16467)
(15451)
(13115)
(12727)
(12409)
(11793)
(11546)
(10875)
(10736)
(10703)
(10634)
(10177)
(10093)
(10051)
(9647)
(8513)
(8422)
(8296)
(7829)
(7703)
(7702)
(7669)
(7498)
(6984)
(6751)
学科
(54055)
经济(53997)
管理(43353)
(39882)
(34404)
企业(34404)
方法(28000)
数学(24846)
数学方法(24229)
(14673)
(14488)
中国(13816)
(13252)
(13164)
银行(13150)
(12497)
业经(11984)
(11941)
理论(10917)
(10259)
金融(10257)
(10036)
(10036)
贸易(10030)
财务(9983)
财务管理(9951)
(9780)
企业财务(9329)
技术(8843)
(8614)
机构
学院(200131)
大学(197260)
管理(76973)
(73925)
经济(72125)
理学(66356)
理学院(65660)
管理学(63957)
管理学院(63618)
研究(61726)
中国(50547)
(41269)
科学(40031)
(36211)
(31839)
(30966)
业大(30038)
中心(30026)
(29736)
财经(28845)
研究所(28125)
(26200)
北京(25628)
农业(25208)
(24741)
(24680)
师范(24406)
技术(23321)
(23000)
经济学(22047)
基金
项目(137339)
科学(107780)
基金(99373)
研究(97158)
(87601)
国家(86921)
科学基金(74996)
社会(60448)
社会科(57464)
社会科学(57450)
(54646)
基金项目(51732)
自然(50773)
自然科(49705)
自然科学(49692)
自然科学基金(48768)
教育(46609)
(46237)
资助(42013)
编号(39789)
成果(31246)
重点(31172)
(29447)
(28980)
(28029)
课题(27586)
创新(27080)
科研(26826)
计划(25780)
大学(25385)
期刊
(78317)
经济(78317)
研究(53734)
中国(38704)
学报(32719)
管理(29696)
(29498)
科学(29198)
(28657)
大学(24837)
学学(23563)
教育(22606)
(21610)
金融(21610)
技术(19656)
农业(19588)
财经(13942)
业经(13905)
经济研究(13374)
(11908)
统计(11557)
(10824)
(10764)
(9943)
决策(9501)
科技(9404)
技术经济(9365)
图书(9318)
商业(9140)
问题(9040)
共检索到290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得懿  
国际航运市场风险复杂性导致现行无船承运业务的监管模式无法应对无船承运业务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国的实践表明无船承运业务的监管制度具有由单一监管模式向多元监管模式嬗变的趋向。美国无船承运业务监管模式的成熟性具有其内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诸如成熟的航运系统环境、奉行"保护与垄断"的航运政策、施行动态和多元的监管模式以及"公共承运人"理念根深蒂固。基于国际海运无船承运业务监管的系统性特征的考量,在公私法接轨模式下,构建和完善一个以保证金制度的软化、多元的监管格局、强化保证责任以及承运人特定义务公法化为核心的系统性的监管模式是应对无船承运业务风险的可行方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尤美虹  骆温平  陶君成  
受出租车市场打车软件启发,我国公路货运平台曾爆发式生长,而如何监管尚未破题。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将之提上日程。无车承运人及货运平台运营的双边市场涉及托运人、实际承运人及平台相关方,政府对其监管与以往的直接管理明显不同。货运平台监管研究对寻求"互联网+"驱动下的企业管理和政府规制策略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对262位司机和288位货主进行实地访谈和网络调查,解剖标杆企业并开展专题研讨发现,无车承运人试点为公路货运市场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车承运人及货运平台运行的特征是,物流交割和供应链管理是无车承运人可视化管理的载体,其对应的商贸活动是体现物流管理要求的场景,前台车货匹配APP、中台对银行和税务等部门的开放与链接、后台供应链可视化管理跟踪等是其运行控制与组织的关键,金融服务是其创造价值的根本手段。对无车承运人及货运平台的监管包括平台监管和政府监管两个方面,以平台企业监管为主,政府公共监管为辅。其中,平台监管指平台企业利用价格、契约和技术工具规范其双边市场参与者行为,并协助政府开展运输安全和诚信管理;政府监管指政府对平台企业采取行政、法规和政策管理措施,保障其运输安全、依法纳税和诚实守信,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和优化外部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耿利敏  梁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晟祺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传统物流业面临诸多挑战。国家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商贸流通转型升级、实施高效物流等改革,均为物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技术创新改变物流商业模式而实现物流业的转型发展,从实务角度分析无车承运人的商业模式以及成功实现这一模式的核心要素,最后为顺利实施物流商业模式从税收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淑敏  严兴  祝承勇  
本文通过分析厦门海事法院审判的一起无单放货案例,表明了承运人与无船承运人“双重无单放货”的表现形式;比较了无船承运人提单与实际承运人提单的共性与区别,着重探讨了无船承运人提单也具有物权凭证的功能,在记名条件下等同于海运单,在指示提单条件下具有海运提单的功能;文章最后论证了承运人与无船承运人在“双重无单放货”下各自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及后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虞炯  范建光  
无船承运人和货运代理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者之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容易混淆的地方。本文首先明确了货运代理和无船承运人的概念、法律意义及其经营范围,然后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作了阐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良卫  赵倩明  
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又名无船承运人(NVOCC),是国际货运代理经营者之一。无船承运人具有承运人和托运人双重身份,这使得其在整个操作流程中,包括合同的签订、单证的制作、费用的收付等方面都存在信用风险。明确自身的信用风险,研究规避风险的方法对规范无船承运人的操作,对降低无船承运人的经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业界对无船承运人信用风险的研究还较少,本文试从无船承运人的角度来论述自身面对的信用风险及探讨其在业务流程中规避风险的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吴威  张宇  
无船承运企业对国际货物流通领域和区域内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2006~2013年中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为研究样本,从宏观区域、省级行政区和城市等多层尺度来刻画和分析中国无船承运企业的分布特征,并从多种因素来探讨无船承运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空间维度上,中国无船承运企业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沿海地区多于内陆,东部地区明显多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尤其上海与广东2省市集聚明显,而在城市尺度上非均衡性分布更加突出,已形成明显的集聚区和稀疏区。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无船承运企业总量和拥有无船承运企业城市数量都呈递增趋势,但区域间递增幅度有所差异。综合交通网络、区域外贸经济发育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商务支撑条件等是影响中国无船承运企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舒青  
代销在信托产品销售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资管时代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日益加强,互联网平台"代销"金融资管产品并向资管产品"导流"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形态。监管机构亦对代销行为重点监控、严格监管。与此同时,金融消费者、信托机构、代销机构之间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金融消费者可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及第56条、《合同法》第402条及403条寻求私法救济,维护自身权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青原  蒋晓燕  王永海  
构建职责明确、协调一致的审计与银行监管框架能充分发挥银行外部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优势与作用,整合审计和监管资源,提高银行审计监督效率。本文通过对审计和银行监管协作的理论研究及准则规定的系统回顾,得到一个包含审计和银行监管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并对金融体制和监管体制的进行跨国比较分析。为我国未来审计与银行监管协作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云雁  周思娇  
污水处理公私合作改革的国际经验以英国的私有化模式、美国的市场融资模式和法国的特许权模式最为典型。污水处理行业的产权、融资、运营、竞争、价格等模式的选择不同于早期的公私合作探索,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污水处理公私合作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必须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具体而言,产权模式由放开产权向转让经营权转变;融资模式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运营模式由厂网分离向厂网一体转变;竞争模式由分散竞争向垄断竞争转变;价格模式由使用者付费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变。为保障公众利益,在污水处理公私合作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公私合作监管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颜建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奕宁   王学峰  
文章旨在从政策网络的角度探讨无船承运人保证金制度的存废问题,分析其对市场和贸易商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分析政策网络,揭示该制度在维护航运市场稳定性、公平性和透明性方面的基础作用。贸易商作为市场关键参与者,其业务活动和风险承担也受到该制度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强调了完善该制度的重要性,以及该制度确保航运行业持续繁荣和贸易商利益最大化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卞宏波  王军力  董美珅  
现行公益用地取得方式并未明确加以规定,出现重强制轻协商方式、重干预轻市场方式的问题。通过对域外公益用地现有取得方式的梳理,按照法律关系分解对公益用地取得方式的主体和权利内容进行分析,从公私法融合角度分析了公益用地取得行为的性质,从利益平衡原则角度出发对公益用地取得的土地价格进行分析之后,明确提出我国公益用地取得方式的概念内涵,规范公益用地取得行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庭瑜  
加密货币是区块链最重要的衍生品。目前,国内外学者均在试图缓和新兴科技与传统私法之间的紧张关系,理论界关于加密货币流通私法保护模式的研究已经颇具规模,但尽管这些研究对明确区块链法治与加密货币流通案件当事人权利义务具有积极意义,却大多忽略了加密货币流通案件的涉外性。而案件的涉外性直接影响其管辖权和法律适用,加之各国对区块链相关概念的定义存在巨大法律冲突,若案件不经冲突规范指引径直适用各国部门法进行审理,将导致各国对类似案件做出不同的判决,使针对加密货币流通案件当事人的私法保护出现体系性差别。因此,有必要从国际私法角度重新审视加密货币流通的私法保护问题,识别加密货币流通应由哪个部门法保护和调整。具体而言,首先要强调加密货币流通案件涉外因素的判定,明确其涉外因素应源自区块链的运行模式与互联网的无国界属性;其次要在案件涉外性确定后,充分发挥国际私法的工具价值,对案件事实进行识别,同时考虑经识别确定的冲突规范能否缓和法律冲突,能否增强法律的可预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