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0)
2023(14848)
2022(12257)
2021(11445)
2020(9604)
2019(21614)
2018(21081)
2017(40346)
2016(21936)
2015(24405)
2014(24357)
2013(24176)
2012(22308)
2011(20053)
2010(20258)
2009(19237)
2008(19547)
2007(17489)
2006(15507)
2005(14730)
作者
(62628)
(52328)
(52085)
(49773)
(33515)
(24939)
(23583)
(20175)
(19888)
(18799)
(18222)
(17543)
(17161)
(16998)
(16709)
(16077)
(15581)
(15332)
(14968)
(14959)
(13291)
(12855)
(12605)
(12066)
(11890)
(11712)
(11652)
(11315)
(10596)
(10414)
学科
(97838)
经济(97699)
(92213)
(84499)
企业(84499)
管理(83384)
方法(41387)
(34585)
数学(32640)
数学方法(32390)
业经(31254)
(29800)
中国(26849)
(26181)
(24616)
财务(24582)
财务管理(24548)
企业财务(23415)
农业(20411)
(19533)
技术(19497)
(18327)
贸易(18315)
(17882)
(17715)
(17542)
体制(16866)
(16843)
银行(16821)
(16595)
机构
学院(322185)
大学(320851)
(144797)
经济(142255)
管理(126528)
研究(110723)
理学(108129)
理学院(106986)
管理学(105722)
管理学院(105069)
中国(88957)
(71081)
(67079)
科学(62347)
财经(55814)
(55606)
(53095)
(50919)
研究所(49682)
中心(49049)
(48699)
经济学(45409)
业大(43861)
北京(42446)
财经大学(41466)
农业(41439)
经济学院(40798)
(39823)
(37696)
(37402)
基金
项目(206457)
科学(165892)
基金(155249)
研究(151885)
(134676)
国家(133575)
科学基金(115855)
社会(101980)
社会科(96826)
社会科学(96798)
基金项目(81019)
(77234)
自然(72952)
自然科(71298)
自然科学(71277)
自然科学基金(70143)
教育(68385)
(65169)
资助(63109)
编号(57964)
(48014)
成果(47589)
重点(46705)
(45482)
国家社会(43822)
(43794)
(43757)
(42746)
创新(41917)
教育部(41796)
期刊
(166479)
经济(166479)
研究(101699)
中国(65616)
(59932)
管理(53382)
(50333)
科学(46768)
学报(46472)
大学(36749)
学学(35074)
(34610)
金融(34610)
农业(33904)
财经(29726)
技术(27389)
经济研究(27271)
教育(27034)
业经(26684)
(25759)
问题(21926)
(20521)
(18853)
技术经济(18058)
世界(18035)
国际(16759)
现代(16060)
财会(15802)
(15030)
会计(14311)
共检索到497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岸冰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诞生。受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并在党和政府强烈的政治权力作用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制度以超乎预料的速度完成了它并不艰难的转折。本文试图以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岸冰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之后,与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相适应,公私合营企业的盈余分配也经历了一个从"四马分肥"到定息制度重建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按照"四马分肥"原则对公私合营企业历年盈余分配的了结;二是定息制度的推行和定息的发放。这就从本质上宣告了中国近代以来私有产权制度下企业原有盈余分配制度的终结。私营工商业者在领到这些资金之后,主要的用途有支付日常生活开支、储蓄、购买公债,以及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私营工商业再度兴起的部分资本等。定息制度之建立,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私营工商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忠民  
在20世纪50年代上半叶的"公私合营"中,1954年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时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最为集中的上海,1954年的扩展公私合营,不仅有1953年下半年已开始的14家扩展公私合营试点企业的延续,还有规模更大的1954年上、下半年分别展开的近150余家私营工业企业的扩展公私合营。本文以档案为据,在对1954年上海私营工业企业的扩展公私合营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的基础上,认为1954年私营工业企业扩展公私合营,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私营工业企业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成批量的私有企业制度变革,也是此后不久全国范围内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前奏。扩展公私合营最直接的结果是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在工业中比重的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公私合营只是一种经营方式,混合所有制只是一种企业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公私合营转变为私营企业的改造方式,混合所有制也成为私营工业企业的改造机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桥梁。在将私营工业企业改造为公有企业过程中,政府利用了公私合营混合所有制企业分层产权结构的特点,分步骤、分层次地实现了产权变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毅  
1956至1966年定息发放期间,私方人员对待定息的态度是矛盾复杂的。在1956年定息开始发放时就已存在私方放弃领息的现象;1957年后,动员放弃、集体放弃和“主动”放弃定息的现象愈发突出,同时在政治运动和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私方出现了放弃定息又重新领取的反复行为;1962年后定息的取消被提上了日程,不同阶层的私方对是否到期取消定息也有不同的考虑。从整个过程来看,政治形势的变化会带来私方放弃定息的高峰与低谷,成分转变的诉求、私方的家庭经济情况、公方的宣传教育和私方家属的劝导是影响私方放弃定息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的因素在不同阶段、不同的私方人员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成分转变是私方放弃定息的核心诉求,而政策的变动和私方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会带来私方人员在要求放弃定息和重新领取之间的反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钟朋荣  
我们先引进了苏联的“西药”——全民所有制,接着又引进了美国的“西药”——全国性股票市场及上市公司制度。在引进“西药”的同时,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药”?中国企业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东斌  
当代中国企业制度的战略选择深圳大学苏东斌当代中国企业新制度的形成,要面对三个"两难选择":第一,要追求社会的稳定,就要力图保持与紧固现有的利益与权力格局,但这样做势必又会弱化改革进而扼制其发展,最终还是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而要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益民  何亚玲  
国有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思考陈益民,何亚玲(一)严格把关。国有工业企业转制的重要出发点,一是搞活机制,二是优化资产,特别是使国有资产处于安全状态,能保值增殖。现在,对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各方面都比较关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认为:(1)国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振华  
中国的企业制度创新面临着如下难点。①国有资产管理的利益分配;②企业债务的困扰;③企业的历史包袱。④政治组织的收益递减。⑤法制基础薄弱。因此,中国现阶段企业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实行两大分离;联动三大机制;配套四大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推进企业的海外经营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思路。对于这一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可以从多方面来说明。从企业制度的角度看,正如国内经济改革最难的攻坚战是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样,国有企业开拓海外经营的难点和关键也是企业制度问题。中国企业能不能走向海外,有整个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因素,但同样重要的是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生  
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逐步演进的结果 ,而演进的每一步都有其必要性 ,并为以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企业制度的演进有两方面的内容 :( 1)财产制度 ;( 2 )组织结构。从企业制度演进历程我们可以看出 :公司财产所有权和经理人员的职业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所在。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点 ,便无法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制度创新 ,也就不是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芳  
本文着重探讨在FDI背景下影响企业选择产权结构的主要因素以及产权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因果关系模型。在此模型中,企业优势、投资环境、企业战略和国际化经验等作为影响企业选择产权结构的因素,而合适的产权结构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因果关系。用来检验模型的资料是通过对上海18家从事FDI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而获得的。检验结果发现,企业优势、东道国政策动向对产权结构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并且,产权高度集中(如独资企业)的经营绩效好于产权分散(如合资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日东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明确界定产权与保护产权,使企业的产权结构化、独立化,让企业的资产能够自由转让,企业的资源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研究中,有关近代中国企业制度演变与企业家队伍的研究亟需加强,这可以使我们深化对于中国经济市场化历史过程的认识,也可以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发挥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微观基础。以企业所有制与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制度的变迁 ,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历经数百年自发演变的结晶。在经济体制转轨条件下 ,市场主体必须通过自觉行动进行培育。而培育市场主体的中心环节 ,是如何使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国的国情进行重塑 ,实现中国企业制度的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