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7)
2023(5879)
2022(5038)
2021(4513)
2020(3834)
2019(8561)
2018(8522)
2017(16741)
2016(8960)
2015(10035)
2014(10094)
2013(9691)
2012(8944)
2011(8089)
2010(8285)
2009(8108)
2008(8041)
2007(7357)
2006(6381)
2005(6065)
作者
(24148)
(20097)
(19820)
(19119)
(12706)
(9398)
(9082)
(7695)
(7510)
(7248)
(6885)
(6677)
(6442)
(6374)
(6350)
(6079)
(5986)
(5955)
(5798)
(5727)
(4992)
(4790)
(4729)
(4611)
(4555)
(4506)
(4475)
(4462)
(3918)
(3865)
学科
管理(36968)
(36453)
经济(36377)
(29979)
(28758)
企业(28758)
(15915)
(13307)
方法(13002)
业经(10696)
(10494)
数学(9101)
数学方法(9018)
(8938)
财务(8921)
财务管理(8894)
中国(8806)
企业财务(8459)
(8225)
体制(7804)
理论(7165)
(7147)
(6926)
国家(6918)
(6705)
银行(6698)
财政(6515)
技术(6421)
(6414)
(6331)
机构
大学(128930)
学院(128040)
(55081)
经济(53933)
管理(50471)
理学(43154)
理学院(42760)
管理学(42366)
管理学院(42104)
研究(41157)
(31661)
中国(31583)
(26077)
财经(23687)
(21391)
科学(21096)
(20167)
(19446)
中心(18654)
财经大学(17505)
经济学(17322)
研究所(16881)
北京(16220)
(16173)
经济学院(15479)
(15339)
(15157)
(15096)
师范(15047)
业大(15044)
基金
项目(81634)
科学(65849)
研究(63939)
基金(61021)
(51437)
国家(51014)
科学基金(44775)
社会(43257)
社会科(40797)
社会科学(40790)
基金项目(31891)
(31054)
教育(29536)
自然(26725)
自然科(26070)
自然科学(26064)
(25859)
编号(25691)
自然科学基金(25649)
资助(23828)
(23198)
成果(22533)
(19522)
国家社会(18236)
重点(18232)
课题(17999)
(17642)
(17618)
教育部(17560)
人文(17038)
期刊
(65263)
经济(65263)
研究(41155)
中国(28456)
(28359)
管理(20349)
学报(15686)
(15461)
科学(15372)
教育(14245)
(13322)
金融(13322)
大学(13225)
财经(12719)
学学(12419)
(10809)
技术(10198)
业经(9920)
经济研究(9897)
农业(9716)
问题(8259)
财会(7678)
会计(7099)
(6822)
国际(6206)
世界(5871)
理论(5824)
现代(5786)
(5732)
(5722)
共检索到19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婉玲  
公私合作制作为政府与私人部门在公共物品服务领域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契约约束机制"明确公、私各方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其本质是政府以市场方式寻找匹配的合作伙伴,将非国有经济成分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公私合作制使政府从直接的公共资源配置者和公共服务供应者转变为推动者,政府职责的重点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应当强化任务规划和结果考核机制,通过公私合作制立法,剔除法律间的冲突,规范公私合作制契约,保留必要的政府责任和权利,并创设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独立监管制度。目前,我国PPP模式还处于地方政府探索和实践阶段,缺少系统的制度安排和必要的"顶层设计"。建立稳定的、能够有效实施的公私合作制的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铖钢  
政府融资的混乱、地方债务的压力和民间资本的无序共同构成了公私合作制的本土语境,促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工具的诞生。公私合作制作为纾解地方政府融资困境的优选路径,即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解,也是政府与市场的共同选择。在地方政府刚性融资需求的压力下,公私合作制的法律规制应向柔性发展。公私合作制的法律制度应将监管部门的有序监管、公私部门的有序合作和私人部门的平等参与结合起来,实现PPP法律制度安全、效率和公平的耦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楠楠  王儒靓  
公私合作制(PPP)的推广过程中,公共部门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私营部门注重投资回报的取得,双方利益价值取向不同容易引发冲突,具体包括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冲突,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冲突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与公私部门之间的冲突等。通过理性分析进而发现,公私部门合作目标不一致,多重契约下公共部门的多重角色以及公众参与缺失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等是冲突存在的原因。积极寻找公私部门冲突协调对策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立足经济法社会责任本位的理念、坚持公私部门平衡协调的原则、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风险承担机制以及完善法制体系的建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珊  
公私合作制是由政府、市场及社会构成的合作性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政策动力、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三个构成要素。其中,政策动力是公私合作制的内在驱动因素,政策工具是公私合作制的外在运行机制,政策目标是公私合作制的远期目的要素。由于公私合作制有多样性的政策目标,其在运转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让公私合作主体的目标相互兼容,才能发挥公私合作制的效应,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赖丹馨  费方域  
公私合作制(PPP)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交由PPP联合体来统一负责,它具有责任整合、风险转移、及不完全缔约等三个特征。本文对PPP的效率进行全面考察,发现PPP能够将市场机制有效引入公共领域,并使得民营部门的管理及金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但其中适当的合约及规制设计是PPP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关键,其重点在于收益和风险在公共和民营部门之间的适当配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金存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公私合作制改革正在快速推进,在监测数据尚未完善的前提下,如何有效识别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的风险因素,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直接关系到公私合作制运行的成败。基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实践的典型案例,以跨案例研究法归纳得到15项风险因素,并依据来源和层级差异将其分为政府风险、市场风险和项目风险。研究发现,在特定制度背景下,不同层级风险存在着明显的关联特征:制度变动可催生政府风险,进而引发市场风险,造成市场环境恶化,最终导致项目风险。由于政府风险多由政府决策或行为偏差引发,这类风险应主要由公共部门承担。对于市场风险和项目风险,应根据风险起源确定归责对象,如果归责不清,可由公私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禹  何佰洲  武文婷  
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需要大量的私人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目前,政策允许也已经有私人资本采用项目融资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为了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避免或减少社会公共福利的损失,论文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为核心,基于价值集成理论,提出相关项目集成化开发的投资理论模式,以期为更多的私人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付金存  
公私合作制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科学界定公私合作制的内涵与本质是学术研究与实践推进的逻辑起点。公私合作制的内涵应着眼于合作关系的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风险,并以透明的制度环境和明确的合同安排作为应对合作风险的制度保障。对公私合作制的主体性质、基本属性、实施动机和实施绩效的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其本质特征。对此本文明确提出:公私部门的主体性质应根据各自的任务属性进行划分;公私合作制要求融资与制度创新的统一;公私合作制应视为政府公共治理改革与创新的工具;公私合作制是对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有效替代。针对公私合作制的本质和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特点,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合理界定公私部门的职能、探索私方合作者培育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欧阳天健  
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局频出,它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各地公私合作项目频繁上马,中央也制定了大量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其进行规制。但我们对公私合作制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融资渠道这一浅层次上,应当看到其背后的制度供给。公私合作制一方面是我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公私合作制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契机。在有了理论认识之后,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将公私合作制改革纳入法治运行轨道,廓清政府、民间资本与民众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完善监督,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霞  郑志林  
公私合作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解释PPP概念和风险分摊层面上,而很少涉及PPP的利益分配问题。论文试从PPP风险分摊、资本结构和控制权三个维度来探讨PPP中的利益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建明  
公私合作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用事业领域均非常流行,而且呈有增无减的趋势。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公私合作制度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优劣可知,公私合作制对于提高公用事业单位的效率是绝对有益的,关键是建立一个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对于我国来说,还需要完善制度和体制,建立明晰产权的公用事业部门,这样才有利于公私合作制在公用事业单位改革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志涛  雷瑞波  
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理念剖析公私合作的内生机理,从系统视域构建公私合作下的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的传导模型,揭示公私合作下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的传导机理。研究表明公私合作模式所具有的信用风险内部化特征,促使政府部门信用风险沿着微分动力系统的演变轨迹进行传导,系统均衡状态的均衡点就是信用风险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最优的配置点。在上述基础上,设计公私合作模式下政府部门信用风险管控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明哲  
简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采购法》的要点,论述公私合作项目本质上是政府采购,公私合作是公共服务提供和政府工程采购的理想模式,并就相关的法制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公私合作模式即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政府新近推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在该模式下,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从逻辑上看,PPP模式大有好处,如拓宽民间资本获利空间、减少政府负债,特别是在公共设施建设融资和稳增长方面是一个创新。然而与政府的热衷相比,民间资本对PPP却相对保持冷静,甚至说有一定程度的"遇冷",政府推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燕芳  张连营  韩海峰  
政府部门应该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为依据对PPP项目中的政府保证进行会计确认,反映PPP项目中政府保证的成本及其隐含的风险,增强政府部门的成本意识,避免过度提供保证。根据业绩担保类政府保证的看跌期权性质,建议应用期权定价的技术进行会计计量,将其确认为报表中的金融负债。并可通过建立政府保证基金的方式解决政府保证单独估价造成的成本高估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