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7)
- 2023(8805)
- 2022(7579)
- 2021(7141)
- 2020(6283)
- 2019(14915)
- 2018(14740)
- 2017(29067)
- 2016(15765)
- 2015(17664)
- 2014(17927)
- 2013(18069)
- 2012(16971)
- 2011(15646)
- 2010(16051)
- 2009(15057)
- 2008(15129)
- 2007(14154)
- 2006(12531)
- 2005(11238)
- 学科
- 济(72664)
- 经济(72605)
- 业(47441)
- 农(46666)
- 管理(36380)
- 农业(30683)
- 方法(28671)
- 企(26592)
- 企业(26592)
- 数学(25466)
- 数学方法(25197)
- 业经(17828)
- 中国(17502)
- 地方(15133)
- 财(14821)
- 学(14326)
- 制(14169)
- 贸(13159)
- 贸易(13153)
- 易(12761)
- 发(10810)
- 农业经济(10309)
- 银(10127)
- 策(10123)
- 银行(10098)
- 体(10079)
- 行(9673)
- 融(9605)
- 金融(9603)
- 土地(9526)
- 机构
- 学院(229340)
- 大学(226720)
- 济(97309)
- 经济(95231)
- 管理(87317)
- 研究(81136)
- 理学(74373)
- 理学院(73584)
- 管理学(72336)
- 管理学院(71917)
- 中国(62932)
- 农(61167)
- 科学(49977)
- 京(48431)
- 农业(47042)
- 所(42741)
- 财(42205)
- 业大(41688)
- 中心(38688)
- 研究所(38550)
- 江(36858)
- 财经(32841)
- 北京(30416)
- 范(30311)
- 师范(30062)
- 经(29660)
- 农业大学(28933)
- 州(28617)
- 经济学(28496)
- 院(27818)
- 基金
- 项目(148133)
- 科学(115105)
- 研究(109674)
- 基金(105658)
- 家(92315)
- 国家(91459)
- 科学基金(76731)
- 社会(68229)
- 社会科(64153)
- 社会科学(64131)
- 省(59349)
- 基金项目(56495)
- 教育(49353)
- 划(49078)
- 自然(48634)
- 自然科(47411)
- 自然科学(47394)
- 编号(46758)
- 自然科学基金(46516)
- 资助(42602)
- 成果(37970)
- 农(34022)
- 部(33466)
- 重点(33354)
- 发(33343)
- 课题(31506)
- 创(30117)
- 科研(28344)
- 创新(28139)
- 性(27929)
- 期刊
- 济(115813)
- 经济(115813)
- 研究(65552)
- 农(64296)
- 中国(49918)
- 农业(43236)
- 学报(38047)
- 科学(35278)
- 财(32171)
- 大学(29008)
- 学学(27327)
- 管理(26635)
- 业经(24216)
- 融(23838)
- 金融(23838)
- 教育(23473)
- 业(21662)
- 技术(20465)
- 问题(16617)
- 财经(15668)
- 经济研究(15597)
- 农村(14643)
- 村(14643)
- 农业经济(14126)
- 版(13796)
- 经(13448)
- 世界(13202)
- 技术经济(12582)
- 经济问题(11890)
- 资源(11553)
共检索到35297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九兴
在界定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博弈分析法,分析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探究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中的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企业与农户的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存在差异;协调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冲突可提高项目效率;协调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对促进合作有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对提高农户项目的满意度有显著意义;政府单一财政投资存在低效率现象,企业单独投资可能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政府和企业合作有利于提高农地整理项目的投资效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均衡受各自保留效用的影响,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合作投资的初始投入成本对...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公私合作 博弈 土地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广成 孟庆香 常庆瑞
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的研究很薄弱。确立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提出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十分重要,可以对今后的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庆 杨青 钱有飞
一般而言,农地可分为一般农地与城郊农地,农地制度亦包含所有制形式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两个层面上的含义。本文以一般农地为研究对象,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制度两个层面"分分合合"的变迁历程。研究认为,影响决策者在所有制形式上变革的因素既包括意识形态,也包括现实因素,如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城镇化有序进行、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等,而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的因素主要是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经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所作的权衡。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农地所有制形式还是在生产经营方式的选择上,决策者更加注重将自身的目标与农民的诉求相结合,寻求制度变迁的均衡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推断,在当前阶段,由于农地国有或者私有与中央政府和农民的目标都不吻合,因此,农地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可能性不大,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应该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分"到"合"。
关键词:
农地制度 所有制形式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霞 李万明
农地流转在我国农村已大面积展开,但是在流转过程中,口头协议占很大比重。本文试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农地流转的口头协议主要发生在村级市场内部,熟人社会下的道德约束机制使其顺利进行,但是农地流转的口头协议具有边界性并在短期发挥作用,随着农地流转市场的完善,参与主体的扩大,流转交易域的扩大,口头协议必然会走向规范化的合同约束。
关键词:
口头协议 交易费用 非正式制度 熟人社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振中 李志阳
劳动用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地的流转。本文以新疆兵团的劳动用工制度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的新框架。通过分析新疆兵团劳动用工制度与农地流转间的深层次相互作用,发现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是阻碍农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素。接着,文章构建了破解新疆兵团农地流转困境的方案,并通过对农地流转相关主体间的博弈分析论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劳动用工制度 新疆兵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泽 何格
[目的]构建响应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推进乡村社会稳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法]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全面梳理农地产权安排与乡村治理关系演变的历史变迁以及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析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乡村治理的“效应—响应”关系。[结果](1)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乡村治理关系变迁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打破了原有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乡村治理的平衡是逻辑起点,乡村治理转型以适应变化了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是逻辑过程,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乡村治理相互协调是逻辑目标。(2)揭示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乡村治理效应,具体为农地产权结构的治理结构效应、农地产权实施的治理方式效应、农地产权保护的治理理念效应。(3)从加强巩固农地确权成果的乡村治理组织建设、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方式、贯彻契合利益秩序的以人民为中心治理理念三个方面构建适应性现代化乡村治理响应路径。[结论]解析农地产权与乡村治理的“效应—响应”关系,有利于二者的协调发展,实施“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敏 刘一鸣
农地城市流转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多以负外部性的形式存在,从负外部性治理的视角探讨适于我国国情的农地城市流转管制措施和管制制度框架,对于提高社会公众福利水平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农地城市流转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类型、政府管制农地城市流转的依据及管制的需求和供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并举的农地城市流转政府管制框架。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政策管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邹秀清
本文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农地征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的一个新分析框架。本文假设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买卖双方要价能力相等,通过市场交易和要价协商机制获取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地增值分配。本文从现有土地估价技术条件出发,选择评估价值近似替代理论为依据计算最优补偿值,在保持土地集体产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为中国当前农地征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的补偿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定量标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艳 朱文珏 刘凯
不稳定的农地流转契约关系,不但损害缔约双方的利益,增加无谓的社会成本,而且不利于农地流转效率的提升。本文以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为着眼点,运用多学科嵌入的分析方法,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社会网络理论以及渠道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融入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分析中,阐明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归纳出资产专用性、关系规范与权力关系三个关键变量,由此构建了一个"理性和关系"整合视角的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为全面系统性地认识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问题提供新的视野和机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兰娟丽 雷宏振 熊小雅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方法,建立了国际文化企业外包网络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演化稳定策略描述了发达国家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文化产品外包合作竞争的长期演化趋势,发现了影响该系统演化结果的重要因素,即国际文化企业外包合作风险系数、双方信任水平、文化产品外包契约价格、发达国家企业最终售价和发展中国家企业外包成本。此外,文化产品外包任务水平还会通过外包生产成本环节来间接影响系统演化结果;企业学习能力会对外包利润产生影响,但不影响系统演化结果。
关键词:
国际外包 外包合作 文化产业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田甜 杨钢桥 赵微 汪文雄 吴九兴
研究目的:揭示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行为决策机理,为今后制定激励农民参与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成本收益理论视角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决策模型,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农民参与行为决策由参与行为预期收益与成本所决定;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农民参与对项目工程质量影响的判断、周围村民意见、是否村干部、政府对农民参与所持的态度、项目信息公开透明程度、农民年龄等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影响显著。研究结论:在今后农地整理项目开展中要加大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力度,支持和引导项目区农民积极参与项目的各项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和谐"、"民主参与"等社会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少刚 纪凤兰
风险投资体制作为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的一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安排,是参与人之间层层博弈后达成的均衡结果,本文剖析了不对称信息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从一个完整的博弈框架出发,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内生的契约,如有限合伙制、分阶段多轮次投资、投资工具选择、报酬体系等,外生的机制,如法律框架、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家市场等。
关键词:
信息 风险投资 博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少安 韦倩
本文对合作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了以竞争作为主线的自利模型不能解释的大量事例,因此笔者试图将亲社会性他涉偏好纳入到经济学理论体系假设中来构建合作经济学,并为其提供了翔实的科学证据。本文还讨论了合作、亲社会情感、他涉偏好等一些基本范畴,并对合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边疆 王万茂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是耕地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地方政府比落后的西部内陆区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耕地保护意愿,建立耕地异地代保市场可以将这种较高的意愿变为现实。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博弈行为 耕地保护 分析框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中,“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旅游目的地层面的二元竞争力框架,对“文化”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突出分析了“文化”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竞争力 “文化” 综述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