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5)
- 2023(13756)
- 2022(11100)
- 2021(10119)
- 2020(8233)
- 2019(18640)
- 2018(18371)
- 2017(34892)
- 2016(18486)
- 2015(21103)
- 2014(20885)
- 2013(20552)
- 2012(19099)
- 2011(17495)
- 2010(17845)
- 2009(16686)
- 2008(15839)
- 2007(14111)
- 2006(13044)
- 2005(12441)
- 学科
- 济(84123)
- 经济(84032)
- 业(49880)
- 管理(47722)
- 企(37974)
- 企业(37974)
- 中国(35643)
- 融(27800)
- 金融(27799)
- 方法(26571)
- 银(26353)
- 银行(26339)
- 农(25719)
- 行(25639)
- 地方(24204)
- 数学(22839)
- 数学方法(22696)
- 业经(21273)
- 制(19149)
- 财(19055)
- 贸(17921)
- 贸易(17898)
- 农业(17451)
- 易(17411)
- 发(15028)
- 学(13646)
- 体(13061)
- 理论(12677)
- 环境(12358)
- 技术(12132)
- 机构
- 学院(260843)
- 大学(257858)
- 济(117581)
- 经济(115288)
- 研究(97658)
- 管理(93048)
- 中国(82550)
- 理学(77595)
- 理学院(76690)
- 管理学(75587)
- 管理学院(75100)
- 京(56754)
- 科学(54552)
- 财(54271)
- 所(49124)
- 中心(45108)
- 研究所(44063)
- 财经(41937)
- 农(41559)
- 江(40262)
- 经(38154)
- 经济学(37964)
- 北京(37259)
- 范(35701)
- 师范(35372)
- 院(34846)
- 经济学院(34100)
- 州(33129)
- 业大(32958)
- 农业(31814)
- 基金
- 项目(163193)
- 科学(128819)
- 研究(125891)
- 基金(116875)
- 家(100991)
- 国家(100103)
- 科学基金(85018)
- 社会(81673)
- 社会科(77555)
- 社会科学(77534)
- 省(63014)
- 基金项目(60176)
- 教育(57142)
- 划(52935)
- 编号(51323)
- 自然(49850)
- 自然科(48742)
- 自然科学(48732)
- 资助(47893)
- 自然科学基金(47886)
- 成果(42842)
- 发(41850)
- 重点(37576)
- 课题(37188)
- 部(36581)
- 发展(34729)
- 国家社会(34725)
- 创(34645)
- 展(34155)
- 创新(32533)
- 期刊
- 济(139706)
- 经济(139706)
- 研究(88664)
- 中国(63360)
- 融(42694)
- 金融(42694)
- 农(41242)
- 财(40529)
- 管理(37827)
- 科学(35376)
- 学报(35361)
- 教育(34265)
- 大学(28053)
- 农业(27795)
- 学学(26015)
- 技术(24113)
- 经济研究(23756)
- 业经(23053)
- 财经(21653)
- 经(18823)
- 问题(18217)
- 贸(16112)
- 业(15688)
- 国际(15441)
- 世界(15419)
- 技术经济(12950)
- 坛(12359)
- 论坛(12359)
- 现代(12067)
- 图书(12019)
共检索到427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海辉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以公益金融为杠杆和支点,构建“公益金融+专项金融+商业金融”服务体系,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同年11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龙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之年,也是浙江农信成立70周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积极带领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浙江农信70年改革发展经验,守正创新,接续奋斗,进一步发挥地方金融的独特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和中国式现代化在浙江生动实践。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启了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新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仝鹏 王珂
文章在构建2011—2021年30个省份数字供应链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多维探析了数字供应链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是数字供应链金融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部、高市场化程度、高信息化水平地区,数字供应链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发展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能够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3年至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涉及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贺力平
<正>2024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个重要论述的一大背景是“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宁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方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说,城乡融合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则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内涵更加丰富、目标追求更为多元,既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人民至上基本理念,又要切实服务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获得感与幸福感。立足系统理论视角,应实现目标定位上的整体性与辩证性统一,方法运用上的统筹性与创新性统一,动态过程上的层次性与开放性统一,成效导向上的人民性与协调性辩证统一,这就要求加快稳健系统模式构建、整合优化机制构建和聚合创新机制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兴梅 朱伽豪 汪昊莹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走向,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遵循。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城镇化方面的集中体现,旨在通过突破城乡二元体制,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形成城市和乡村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鉴于此,本文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现状和对策研究。首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其次,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从人口、经济、文明、生态、外交五个方面分别探索当前城乡融合的发展状况。最后,从人口规模均衡发展、协力迈向共同富裕、物质精神文明并重、发展与保护两手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五个角度提出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佳 张成甦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不仅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目标任务、实践基础、短板约束与推进路径,还针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及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其他重要内容展开了拓展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并从以下方面提升研究质量:一是加强实地调研研究,探索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专业数据库;二是积极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型研究,探索从“物的融合”到“人的融合”的转换路径;三是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细分领域的研究,重视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模式推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必须发挥支撑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坚持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和核心在于人。培养世界中的现代中国人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教育的新使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复初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中国新时代的财务理论要有更大的创新。当前要加强对保障供给财务、战略财务、企业多层次分配财务、文化企业财务、环境财务和国际财务等新财务理论的研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财务力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变革,是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思想革命、制度创新和社会转型的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大国的现代化,是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全面现代化。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促进力量。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但其真正获得蓬勃发展的强劲驱动力量并赢得了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和经验的时期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于志晶,2006)。正如有研究者提出的,“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费正清,1991),在1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
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要坚持贯彻的主题。刚刚闭幕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论断,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另一方面,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要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