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1)
- 2023(15508)
- 2022(12876)
- 2021(11991)
- 2020(10228)
- 2019(23027)
- 2018(22667)
- 2017(44757)
- 2016(23792)
- 2015(26239)
- 2014(25771)
- 2013(25379)
- 2012(22923)
- 2011(20043)
- 2010(20190)
- 2009(18466)
- 2008(18359)
- 2007(16071)
- 2006(13896)
- 2005(12482)
- 学科
- 济(100006)
- 经济(99873)
- 业(99473)
- 企(90214)
- 企业(90214)
- 管理(86852)
- 方法(46087)
- 数学(37189)
- 数学方法(36695)
- 财(34496)
- 农(32132)
- 业经(31788)
- 务(25822)
- 财务(25772)
- 财务管理(25742)
- 企业财务(24492)
- 中国(23421)
- 农业(22499)
- 技术(20528)
- 制(20345)
- 策(19894)
- 贸(18256)
- 贸易(18247)
- 理论(17928)
- 易(17798)
- 划(17410)
- 和(17192)
- 地方(17036)
- 体(14992)
- 银(14619)
- 机构
- 学院(333610)
- 大学(325144)
- 济(142173)
- 经济(139544)
- 管理(139540)
- 理学(120587)
- 理学院(119502)
- 管理学(117831)
- 管理学院(117184)
- 研究(100822)
- 中国(79787)
- 财(68245)
- 京(65582)
- 科学(57628)
- 财经(54232)
- 农(51314)
- 江(50219)
- 经(49439)
- 所(48091)
- 中心(47935)
- 业大(45643)
- 研究所(43111)
- 经济学(42501)
- 北京(40245)
- 财经大学(40208)
- 农业(39892)
- 州(39460)
- 商学(38802)
- 范(38719)
- 经济学院(38503)
- 基金
- 项目(221780)
- 科学(178727)
- 研究(165890)
- 基金(164198)
- 家(140630)
- 国家(139361)
- 科学基金(123599)
- 社会(107802)
- 社会科(102441)
- 社会科学(102419)
- 省(87173)
- 基金项目(86594)
- 自然(79677)
- 自然科(77959)
- 自然科学(77940)
- 自然科学基金(76631)
- 教育(76618)
- 划(71815)
- 编号(66960)
- 资助(66402)
- 成果(52620)
- 部(50061)
- 创(49315)
- 重点(48883)
- 发(47613)
- 创新(45352)
- 课题(45223)
- 国家社会(44726)
- 业(44171)
- 教育部(43939)
- 期刊
- 济(156885)
- 经济(156885)
- 研究(94490)
- 中国(59072)
- 管理(57370)
- 财(57260)
- 农(47543)
- 科学(43155)
- 学报(41909)
- 大学(34016)
- 农业(32802)
- 学学(32532)
- 技术(32461)
- 融(31985)
- 金融(31985)
- 教育(30882)
- 业经(28579)
- 财经(27137)
- 经济研究(24672)
- 经(23414)
- 问题(20356)
- 业(19941)
- 技术经济(18908)
- 财会(17392)
- 现代(16727)
- 贸(16539)
- 商业(16258)
- 世界(14993)
- 统计(14754)
- 策(14612)
共检索到486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立 郑玲
笔者基于策略性慈善捐赠的视角,以中国沪市356家上市公司2009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OLS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与其盈利能力之间的量化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以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3个财务性指标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则企业本年度的慈善捐赠与其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与其盈利能力在短期内存在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公益营销 慈善捐赠 企业盈利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利华 陈晓东
策略性慈善捐赠能兼容企业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它将企业的捐赠引向既有利于其商业利益又服务于受益组织或个人的慈善行为。波特以来的学者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如何通过慈善捐赠项目获得收益这一问题,而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企业“慈善投入”的各种因素后,对企业如何选择最优化的慈善捐赠行为作了深入研究,进而得出了企业慈善捐赠行为选择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
策略性慈善捐赠 慈善投入 慈善收益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顾雷雷 欧阳文静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从市场角度探讨企业营销能力对"慈善捐赠—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市场化程度下,企业营销能力发挥的不同作用。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企业营销能力越强,慈善捐赠水平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慈善捐赠水平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其营销能力越强,慈善捐赠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本文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同时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顾雷雷 欧阳文静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从市场角度探讨企业营销能力对"慈善捐赠—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市场化程度下,企业营销能力发挥的不同作用。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企业营销能力越强,慈善捐赠水平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慈善捐赠水平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其营销能力越强,慈善捐赠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本文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同时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爽 马庆钰
近年来,公益捐赠逐渐被赋予"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与"助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任。本文以2016年国内首部《慈善法》颁布为外生事件,基于倍差模型考察了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益捐赠对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慈善法》颁布后,公益捐赠显著促进了策略性创新,但却未带来明显的实质性创新行为;企业主要是通过政府补助及债务融资两条渠道强化公益捐赠与策略性创新关系,且市场化程度与产权性质起调节作用。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持续挖掘公益捐赠的创新价值;企业应顺应《慈善法》的创新取向,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应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与引导资金流向,加快要素市场化建设及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潇宇
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能够反映企业的良好价值观,并赢得客户、合作伙伴的赞许,为企业带来正面的无形资产和良好的声誉。本文以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验证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营销能力、所处行业的竞争强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表明慈善捐赠能够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的增值作用,营销能力对慈善捐赠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企业营销能力越强,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的增值作用越大,但是只有在慈善捐赠超过一定额度后,企业营销能力才对企业价值起到正向增值作用。而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强度对慈善捐赠的效果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越激烈,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的增值作用越弱。因此,企业应积极参与慈善捐赠。营销能力强的公司可适当分配更多资源用于慈善事业;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公司,应首先将资源用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上,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潇宇
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能够反映企业的良好价值观,并赢得客户、合作伙伴的赞许,为企业带来正面的无形资产和良好的声誉。本文以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验证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营销能力、所处行业的竞争强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表明慈善捐赠能够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的增值作用,营销能力对慈善捐赠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企业营销能力越强,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的增值作用越大,但是只有在慈善捐赠超过一定额度后,企业营销能力才对企业价值起到正向增值作用。而企业所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支武
战略性慈善捐赠理论认为,企业的慈善捐赠可以兼容企业与相关利益者利益,企业慈善捐赠应该以一种能增加企业资源和利润的方式来进行。企业慈善捐赠有成本,但也可以获得通过其他市场手段不可能获得的捐赠收益。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捐赠项目等策略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慈善捐赠目标。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沈安 朱世峰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企业,如何有效促进企业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从企业的慈善捐赠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同时本文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还受到企业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管理层代理成本会削弱数字经济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从产权性质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数字经济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最后,本文对慈善捐赠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下企业慈善捐赠提高了企业未来价值。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慈善捐赠 代理成本 企业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锐 倪恒旺
以我国2007-2013年度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操控性盈余管理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组检验证实,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是企业慈善捐赠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丰富了已有的慈善捐赠相关研究的同时,加深了公众对慈善捐赠公司治理效应的理解。
关键词:
慈善捐赠 利益相关者 价值认同 公司治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玲 侯啸天 葛长付
企业慈善捐赠是真善抑或伪善是近些年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文章从企业违规的视角,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制度环境和企业产权性质两个维度对这一影响进行分组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违规与慈善捐赠水平显著正相关;(2)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3)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慈善捐赠可能会被某些企业用作掩盖其违规行为、转移公众注意力、逃避违规查处的工具,且非国有企业慈善捐赠的工具性动机强于国有企业,良好的制度环境由于提高了企业违规的风险和成本,会进一步诱发这种机会主义动机。文章从企业违规的视角揭示了慈善捐赠的隐藏动机,丰富了慈善捐赠动机研究领域的文献。
关键词:
慈善捐赠 企业违规 制度环境 产权性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玲 侯啸天 葛长付
企业慈善捐赠是真善抑或伪善是近些年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文章从企业违规的视角,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制度环境和企业产权性质两个维度对这一影响进行分组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违规与慈善捐赠水平显著正相关;(2)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3)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慈善捐赠可能会被某些企业用作掩盖其违规行为、转移公众注意力、逃避违规查处的工具,且
关键词:
慈善捐赠 企业违规 制度环境 产权性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钱丽华 刘春林 丁慧
基于消费者认知视角和权变管理思想,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慈善捐赠对广告营销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企业善待员工状况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深层调节影响。研究发现,慈善捐赠向消费者发出声誉信号,有助于提升广告营销投入的市场效果,慈善捐赠水平越高,广告营销促进企业销售增长的作用越强;然而企业善待员工水平较低时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企业慈善动机真诚性的质疑,不利于捐赠行为增加积极的声誉资本,从而将削弱慈善捐赠对广告营销与销售增长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广告营销 销售增长 慈善捐赠 善待员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分棉 耿慧芳 周煊
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高管对其需求的关注程度。相对于专业化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程度越高,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越强,企业回应外部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压力就越大。利用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和考察了多元化经营企业通过慈善捐赠来回应外部决定性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发现,企业经营的多元化程度越高,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越强,企业的慈善捐赠就越多。进一步地,国有企业、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和处在消费者敏感型行业的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对其慈善捐赠的影响更强。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的内容,也为理解企业战略与慈善捐赠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殷龙 王先甲 蒋勤峰
引入消费者关于企业宣传捐款额度以及实际捐款额度的购买可能性函数,考虑在两种额度不一致时消费者感知到的伪善对于购买可能性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感知企业伪善关于两种额度差异大小、消费者对企业言行不一致的敏感性、消费者基础伪善感知的函数。采用微分方法,发现企业最优的言行差异关于消费者对企业言行不一致的敏感性、第二期利润相对第一期利润的重要程度、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基础购买可能性、消费者基础的伪善感知呈负相关变化;同时发现,在特定条件下,企业适度伪善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
关键词:
企业伪善 消费者感知 社会责任 企业公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