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5)
- 2023(11107)
- 2022(9869)
- 2021(9272)
- 2020(7776)
- 2019(17884)
- 2018(17812)
- 2017(34652)
- 2016(18907)
- 2015(21090)
- 2014(20868)
- 2013(20577)
- 2012(18778)
- 2011(16621)
- 2010(16489)
- 2009(14990)
- 2008(14326)
- 2007(12429)
- 2006(10681)
- 2005(9235)
- 学科
- 济(71950)
- 经济(71861)
- 管理(56726)
- 业(51630)
- 企(43986)
- 企业(43986)
- 方法(34183)
- 数学(29208)
- 数学方法(28894)
- 财(20872)
- 农(20070)
- 中国(17748)
- 业经(16876)
- 学(16032)
- 地方(15214)
- 农业(13374)
- 制(13200)
- 理论(12774)
- 和(12225)
- 务(12177)
- 贸(12155)
- 贸易(12150)
- 财务(12116)
- 财务管理(12086)
- 易(11769)
- 企业财务(11501)
- 技术(11474)
- 环境(11303)
- 划(10836)
- 银(10405)
- 机构
- 大学(261840)
- 学院(260229)
- 管理(108863)
- 济(99866)
- 经济(97602)
- 理学(95201)
- 理学院(94203)
- 管理学(92702)
- 管理学院(92228)
- 研究(83096)
- 中国(60835)
- 京(55282)
- 科学(52116)
- 财(46903)
- 所(40655)
- 农(40044)
- 业大(39304)
- 中心(37656)
- 财经(37620)
- 研究所(37103)
- 江(36701)
- 北京(34746)
- 范(34332)
- 经(34252)
- 师范(34059)
- 农业(31088)
- 院(30681)
- 州(30132)
- 经济学(28621)
- 财经大学(28182)
- 基金
- 项目(183792)
- 科学(144584)
- 研究(135917)
- 基金(133432)
- 家(115425)
- 国家(114431)
- 科学基金(99029)
- 社会(84571)
- 社会科(80030)
- 社会科学(80006)
- 基金项目(71915)
- 省(71370)
- 自然(64904)
- 自然科(63378)
- 自然科学(63363)
- 自然科学基金(62209)
- 教育(61931)
- 划(59914)
- 编号(56552)
- 资助(54343)
- 成果(45483)
- 部(40339)
- 重点(40164)
- 发(38095)
- 创(38052)
- 课题(37765)
- 创新(35358)
- 项目编号(35253)
- 科研(35121)
- 教育部(34795)
- 期刊
- 济(109173)
- 经济(109173)
- 研究(76058)
- 中国(45217)
- 学报(40181)
- 管理(38732)
- 科学(37548)
- 农(36502)
- 财(35294)
- 大学(30609)
- 教育(29027)
- 学学(28780)
- 农业(25540)
- 技术(21962)
- 融(20052)
- 金融(20052)
- 业经(18722)
- 财经(17721)
- 经济研究(16645)
- 经(14853)
- 图书(14812)
- 问题(14000)
- 理论(13629)
- 科技(13068)
- 实践(12674)
- 践(12674)
- 技术经济(12634)
- 业(12480)
- 现代(11941)
- 版(11717)
共检索到368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锦帆 田先红
目前中国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显著。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和治理的重要议题。以浙江省D区的强村公司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旨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消薄”行为在县域社会的运作过程、机制与制度成因。地方政府动员村庄加入强村公司,统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化经营,通过收益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此举缩小了乡村区域发展差距,以创新形式实现了地方政府的“消薄”目标。地方政府通过塑造政策合法性、县域政治统合与公益型代理等机制实现“消薄”行为的有效运作。目标考核体系下的创新竞争、体制监督下的低风险发展偏好以及集体经济的治理价值等制度因素,形塑了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政府强公益经营行为的特点,其政策实践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迈向均等发展的机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锦帆 田先红
目前中国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显著。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和治理的重要议题。以浙江省D区的强村公司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旨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消薄”行为在县域社会的运作过程、机制与制度成因。地方政府动员村庄加入强村公司,统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化经营,通过收益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此举缩小了乡村区域发展差距,以创新形式实现了地方政府的“消薄”目标。地方政府通过塑造政策合法性、县域政治统合与公益型代理等机制实现“消薄”行为的有效运作。目标考核体系下的创新竞争、体制监督下的低风险发展偏好以及集体经济的治理价值等制度因素,形塑了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政府强公益经营行为的特点,其政策实践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迈向均等发展的机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月 刘璐
职业教育多元共治是推动加快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撑的重要手段。多元共治是强调服务为本、在多方协作下回归发展目标的系统科学治理模式,与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相契合。通过重构治理运行体系、完善治理结构体系、深化治理研究体系、变革治理制度体系,可不断增进公共利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多元共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粤麟 陈云贤
资本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中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研究政府投资对整体资本结构的影响。首先将政府投资引入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验证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的互补性;其次建立扩展的拉姆齐模型,推导出稳态时私人资本与公共资本的最优比例关系,发现私人资本占比低于最优水平;最后通过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分解,发现技术偏向于私人资本主要源于私人资本的积累与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的互补效应。因此,在鼓励提高私人资本占比的同时,应注意到这会引致技术偏向于私人资本,需防范贫富差距扩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寇坡 韩颖 石俊国
中央环保督察对环境的改善效果备受肯定,但是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性却受到质疑。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的动态复制系统,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下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空气质量的改善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无差别的关停污染企业;中央政府一味地加大对地方政府环保失职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式的"懒政"、"怠政"行为;辖区的初始污染水平、管制成本均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地方政府一刀切行为是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中央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理性决策,推动中央环保督察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地方政府 污染企业 一刀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徐伟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财政分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努力提供了激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采用各省市1994-2006年的资料,本文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决策呈现出策略性行为特征。总体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财政中科技的投入,地区间竞争的压力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投入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分权下地方政府提高科技投入的倾向。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应完善对于官员的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政策的权威性,加大对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力度,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区竞争 市场化 地方科技投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礼邦 杨洁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城市和农村长期面临着资源要素配置失衡问题,如何促进城乡产业资源合理统筹配置是城乡发展亟待探讨的时代命题。本文就现阶段城乡产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简要分析,并就适合的统筹策略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资源统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薇
我国关于共同富裕的探索已经历了集体制经济、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三个阶段。面向"共同富裕",政府审计已开展了对财政与财务资金、支农资金、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医疗、社保及义务教育、救灾扶贫资金、资源环境、重点工程等的审计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实践,从物质、精神生活两个维度,分国家宏观、区域中观、组织与个体微观三个层面构筑了政府审计推进共同富裕的整体框架,提出应尽快建立实施共同富裕的全覆盖审计机制,强化对区域性资源、资产初始配置的监督,创建、创新区域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审计模式,提升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项目的审计,积极推动审计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强化政府审计以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建康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作为重要的地方金融机构,城商行与共同富裕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应当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绍兴银行从客户层面、产业层面、区域层面、保障层面四个层面着力,积极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城商行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勇
大力实践发展公益金融,主动服务三次分配,构建全链条公益金融生态,在引导财富向上向善、弘扬社会责任等方面助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今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特别提到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水平,是在消除贫穷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人人都达到富裕生活水平但存在合理差距的普遍富裕。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中被赋予新的意义与使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西部教师教育由于其地理特性、历史遗留等问题,面临着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关键词:
背景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宏 项军 刘飞
再分配制度是国家发挥最直接和主导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集中体现在财政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上。21世纪以来,民生财政支出水平大幅提升,被称为中国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的“黄金时代”,这是否带来了民众幸福感的提升呢?基于2005和2015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研究发现,随着支出规模的迅速扩大,民生财政对各收入阶层群体幸福感都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从2005年的负效应或无效应转变为2015年的正效应,有力地解释了幸福感的变迁趋势。其中,教育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提升基层民众的幸福感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文体传媒支出则主要提升了中高收入群体的幸福感。这些结果不仅拓展了幸福感的理论解释,也为政府制定民生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提供了经验依据。
关键词:
幸福感 民生财政 政府再分配 财政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瑞乾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推动高净值人群通过家族信托方式将财富留于国内,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家族信托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设立中的静态治理维护了家族信托基础稳定性,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治理既体现了家族智慧又体现了本身灵活性,双层治理的结合共同促进家族财富有效传承和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家族财富治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首先明确家族信托动态治理的概念,并与静态治理相区分,其次分析动态治理的主要目标,再分析引发家族信托动态治理的实践动因,并总结香港新鸿基郭氏家族和美国欧文斯家族的动态治理经验,最后就家族信托动态治理的具体路径提出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小霞 王慧
共同富裕背景下,探索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提升第三次分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8份社会企业调查问卷数据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究社会联盟管理控制与社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检验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正式控制对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社会绩效对经济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并在非正式控制和经济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正式控制正向调节非正式控制对社会绩效的影响。文章拓展了社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明确了社会企业双重绩效的内在联系,为社会企业构建外部组织关系管理控制框架,进而提升第三次分配效率提供可能的路径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