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5)
- 2023(13069)
- 2022(11386)
- 2021(10515)
- 2020(9024)
- 2019(20812)
- 2018(20611)
- 2017(39853)
- 2016(21227)
- 2015(23731)
- 2014(23723)
- 2013(23660)
- 2012(21871)
- 2011(19903)
- 2010(19981)
- 2009(18463)
- 2008(17841)
- 2007(15679)
- 2006(13992)
- 2005(12356)
- 学科
- 济(103523)
- 经济(103422)
- 管理(60231)
- 业(54173)
- 企(45217)
- 企业(45217)
- 方法(40596)
- 数学(34902)
- 数学方法(34495)
- 学(24373)
- 中国(23398)
- 地方(23397)
- 农(22390)
- 财(20825)
- 业经(20246)
- 理论(15576)
- 农业(15250)
- 制(15211)
- 和(14733)
- 地方经济(14580)
- 环境(14429)
- 贸(14388)
- 贸易(14376)
- 易(13816)
- 务(12836)
- 财务(12765)
- 财务管理(12739)
- 融(12703)
- 金融(12702)
- 银(12381)
- 机构
- 大学(308403)
- 学院(303872)
- 济(127255)
- 经济(124544)
- 管理(121009)
- 研究(106412)
- 理学(104090)
- 理学院(102932)
- 管理学(101208)
- 管理学院(100643)
- 中国(77799)
- 京(66508)
- 科学(65209)
- 财(56951)
- 所(53785)
- 研究所(48762)
- 农(46744)
- 中心(46623)
- 财经(45360)
- 业大(44929)
- 江(44620)
- 北京(42772)
- 经(41109)
- 范(40979)
- 师范(40663)
- 院(39121)
- 经济学(38278)
- 农业(35844)
- 州(35681)
- 经济学院(34097)
- 基金
- 项目(206112)
- 科学(161204)
- 研究(151520)
- 基金(148998)
- 家(129912)
- 国家(128873)
- 科学基金(109830)
- 社会(95148)
- 社会科(90147)
- 社会科学(90120)
- 省(79404)
- 基金项目(79054)
- 自然(70808)
- 自然科(69046)
- 自然科学(69032)
- 教育(68710)
- 自然科学基金(67775)
- 划(66719)
- 资助(61507)
- 编号(61350)
- 成果(50376)
- 重点(45956)
- 部(45196)
- 发(44102)
- 课题(42295)
- 创(41808)
- 科研(39293)
- 国家社会(39005)
- 创新(39002)
- 教育部(38914)
- 期刊
- 济(145880)
- 经济(145880)
- 研究(95312)
- 中国(57232)
- 学报(48739)
- 管理(45257)
- 科学(44993)
- 财(43134)
- 农(41768)
- 大学(37029)
- 学学(34590)
- 教育(33828)
- 农业(28637)
- 技术(26972)
- 融(24542)
- 金融(24542)
- 经济研究(23595)
- 财经(22698)
- 业经(22080)
- 经(19396)
- 问题(18810)
- 图书(17458)
- 技术经济(16330)
- 理论(15209)
- 科技(14722)
- 业(14610)
- 林业(13784)
- 实践(13732)
- 践(13732)
- 现代(13551)
共检索到456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眉 刘伟平
介绍了中国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研究现状,并且新构建了一个超边际经济学框架用于分析公益林补偿问题。文章通过设定分工模型,对林农的个人决策模式和均衡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结论: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补偿标准和人口总数成正比;和转移支付效率成反比(存在层层截留补偿款);和公益林总面积成反比。并根据以上的比较静态研究推测指出补偿公益林的标准应该是介于"完全自给自足的林业经济结构U(Ayz)"和"完全专业化的生产公益林的结构U(B1)"之间。这个分析框架可以用来帮助分析公益林补偿的诸多问题,为政府合理制定补偿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华 郑小贤 杜鹏志 王小平
森林的生态效益虽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但因受益而自愿付费的人很少 .该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的综述 ,阐明 :①建立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原则 ,补偿主体及补偿方法 ;②补偿对象 ;③补偿标准 ;④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质 .并结合对密云县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补偿案例分析 ,确定补偿主体及补偿对象 ;通过 4种补偿方案的比较 ,确定最终补偿标准和征收标准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生态效益 经济补偿 补偿标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殿蓓 陈飞鹏 涂佳才 暨淑仪
To find out the feasible compensation rate for ecological beneficial forest,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such as fixation of solar energy,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release of oxygen, and maintaining the global atmosphere balance,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employment of emergy synthesis for the ecolog...
关键词:
公益林 补偿标准 能值分析 广东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晓华 陈平留 谢德新
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补偿标准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经济效益损失补偿为出发点,阐述了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原则和影响补偿资金标准的因素,提出了生态补偿资金分阶段补偿标准。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经济损失 补偿标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斯琴 陈钦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人数、家庭纯收入、对受益者是否产生影响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支付意愿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年龄、家庭总人口、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是否了解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具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议:促进居民收入提高;让受益者了解保护生态公益林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建立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标准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陈治淇 白斯琴 潘辉
文章根据大样本问卷调查和研究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对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其次是林龄;对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家庭劳动力。从单位面积补偿标准来看,林龄、家庭劳动力和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是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上述计量分析结果和样地经济损失测算结果,提出按照龄级分别制订生态补偿标准,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比例为112∶97∶74;分树种制订补偿标准,杉木、桉树、马尾松、阔叶树和木麻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比例为96∶115∶56∶74∶59;依据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制订补偿标准;根据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制订补偿标准等。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标准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陈治淇 白斯琴 潘辉
文章根据大样本问卷调查和研究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对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其次是林龄;对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家庭劳动力。从单位面积补偿标准来看,林龄、家庭劳动力和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是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上述计量分析结果和样地经济损失测算结果,提出按照龄级分别制订生态补偿标准,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比例为112∶97∶74;分树种制订补偿标准,杉木、桉树、马尾松、阔叶树和木麻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标准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眉
从产权是否受限和管护费用是否发生两个角度对不同权属公益林的补偿性质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场公益林不存在产权变更或受限带来的经济损失补偿问题,只有管护费用的补偿;而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因产权受限而存在经济损失和管护费用的双重补偿。在此基础上,为不同权属公益林所共同面对的管护补偿问题构建了一个超边际经济学分析框架,并在分工视角下对公益林补偿进行数理分析的结果表明:公益林管护费用的补偿标准应该是介于完全自给自足的林业经济结构U(Ayz)和完全专业化的生产公益林结构U(B1)之间。
关键词:
公益林 管护补偿 超边际经济学 分工理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灯 田大伦 闫文德 宁晓波 郭晓飞 陈星
以贵阳市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通过调查贵阳市居民公益林生态效益支付意愿(WTP),对其生态效益价值及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为完善补偿机制提供科学参考。结果显示:(1)73.6%贵阳市居民家庭对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有支付意愿,平均意愿支付额为E(WTP)=213.96元/(户年);(2)支付意愿受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年龄、收入水平及环境关注态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是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3)贵阳市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估值为2.91×108元/年,等同贵阳市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21%;补偿标准估值为1 160.85~1 348.40元/(hm2年)。该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游建章
粮食安全经济学主要研究贫困及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现在全球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世界上每一个人 ,可是为什么饥饿依然是当今世界如此严重的问题 ?文章在回顾粮食安全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 ,阐述了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标准模型 ,并认为目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
关键词:
粮食 安全经济学 标准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舒慧
补偿是生态公益林外部性内部化的核心问题。从生态公益林的经济学属性出发,阐述了生态公益林产生的外部性及其公共物品的属性,并对生态公益林对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负外部效应及补偿问题,做了重点的讨论。提出生态公益林的补偿不应局限于单纯的经济补偿,应该为利益受损的群体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和发展空间,引导地区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外部性 公共物品 补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钦 魏远竹
首先,运用福利经济学理论论证了公益林生态补偿能够促进公益林保护从“非帕累托改进”转化为“帕累托改进”;其次,运用产权理论论证了我国公益林产权残缺、界定困难、得不到有效保护,政府应当在明晰公益林生态产权的基础上,制定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促进产权收益实现;最后,应用公平理论论证了我国公益林保护存在不公平现象,必须建立公益林保护费用公平分担机制,促使受益者对受损者进行补偿。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补偿 福利经济学 产权 公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郁彪 金大刚
为了研究合理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维持公益林的经营动力,该文采用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和本金折息法,并以价值损失补偿计量标准,计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额.结果表明:①如果政府一次性购买广西集体和个人经营的公益林归国家所有,对公益林经营者进行补偿所需的补偿金额为220亿元人民币;②如果公益林产权不变,仍由所有者按公益林建设规程进行经营,保证公益林正常发挥生态效益,每年对公益林经营者进行补偿所需的补偿金额为7.22亿元人民币.各树种类型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杉木236.0元/(hm2.a)、马尾松214.4元/(hm2.a)、阔叶树219.1元/(hm2.a)、桉树195.4元/(hm2.a)、竹林87...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祝浩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从补偿理论基础、补偿标准计算、补偿对象和方式、补偿资金来源渠道、以及相关法律问题方面进行了研究。今后我国应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基础理论、定量化方法和模型研究。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 研究进展 展望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杜静然 朱亚红
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工作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指南,实质上是各种会计关系的制度化,体现了各类会计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其变迁是一个逐步演进和充实的过程,符合关于社会经济演化分析框架的核心要素。演化经济学主张用具有历史观念的演化模式替代新古典经济学的物理均衡模式,并将制度纳入经济学分析范畴,为会计准则变迁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框架,从而以全新的范式诠释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的分析思路。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会计准则 变迁 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