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3)
2023(11948)
2022(9679)
2021(8789)
2020(7452)
2019(16424)
2018(16025)
2017(30448)
2016(16454)
2015(18059)
2014(17939)
2013(17907)
2012(16615)
2011(14779)
2010(15164)
2009(14302)
2008(14531)
2007(13313)
2006(11998)
2005(10776)
作者
(48820)
(41486)
(40983)
(38370)
(26034)
(20006)
(18335)
(16337)
(15585)
(14615)
(14157)
(13969)
(13250)
(13160)
(12914)
(12355)
(12312)
(12053)
(11764)
(11733)
(10651)
(10085)
(10014)
(9488)
(9421)
(9222)
(9192)
(9078)
(8349)
(8312)
学科
(83978)
(76162)
经济(76065)
(66723)
企业(66723)
管理(58048)
(45868)
农业(30676)
业经(28872)
方法(28775)
(23263)
数学(21047)
数学方法(20936)
中国(18590)
(17457)
财务(17445)
财务管理(17426)
(17084)
地方(16567)
技术(16476)
企业财务(16441)
(14655)
(13846)
(13452)
(13070)
(12871)
贸易(12860)
(12528)
理论(11773)
(11745)
机构
学院(244437)
大学(234880)
(105064)
经济(103203)
管理(99153)
理学(84976)
理学院(84164)
管理学(83150)
管理学院(82720)
研究(80376)
中国(65568)
(60707)
科学(49471)
(48806)
农业(46473)
(46370)
业大(42787)
(41314)
(39372)
中心(37505)
研究所(37259)
财经(36460)
(33082)
(30428)
经济学(30384)
北京(30093)
经济管理(29615)
(28555)
农业大学(28529)
(28269)
基金
项目(162934)
科学(129701)
研究(119488)
基金(118776)
(104772)
国家(103466)
科学基金(89086)
社会(78565)
社会科(74195)
社会科学(74172)
(66522)
基金项目(63610)
自然(56832)
自然科(55468)
自然科学(55451)
自然科学基金(54502)
(53773)
教育(51280)
编号(48179)
资助(46063)
(38916)
(37476)
(36945)
成果(36613)
重点(36109)
(35647)
创新(33734)
(33344)
国家社会(32799)
(32171)
期刊
(128517)
经济(128517)
研究(66716)
(63332)
中国(50794)
农业(42725)
学报(38334)
(37936)
科学(37786)
管理(37777)
大学(29453)
学学(28585)
业经(28350)
(25242)
金融(25242)
(23588)
技术(21747)
财经(17938)
问题(17259)
经济研究(17151)
教育(16948)
(15565)
技术经济(14661)
农村(14443)
(14443)
农业经济(14085)
世界(13969)
(13613)
资源(12777)
科技(12658)
共检索到371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2010年12月9日-10日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张英俊教授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不同区域草地承载力与家畜配置"2010年度工作总结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张英俊教授主持,项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慧  沈渭寿  王延松  邹长新  
应用RS和GIS技术,从研究区植被类型、土壤侵蚀、坡度、距水源距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确定了黑河流域不适合和适合放牧的区域。在适合放牧的区域,根据草地类型估测产草量。在牧草分配方面,从避免土壤侵蚀和遭遇干旱时保证植被群落弹性和再生的需要以及满足昆虫和土壤无脊椎动物及野生动物需要两个方面考虑了满足生态需要的牧草生物量。在确定放牧强度时,从坡度和距离水源远近两个方面考虑了载畜量的减少比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满足生态保护需要的草地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适合放牧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17.693%,在适合放牧的区域,天然草地的承载力为0.009~2.055只羊单位/hm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守兴   徐增让   乔添   张彪   魏子谦   杨明新  
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畜兽冲突)是人兽冲突在草原放牧业中的具体体现,其涉及面广,对牧民生计影响明显。畜兽冲突强度研究对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地面调查与模型模拟,考虑草地牧草产量、家畜存栏量和食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提出了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冲突强度量化方法,评价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玛多县牧草地畜兽争草强度。结果表明:(1)据2022年样线调查和随机森林模型估计,玛多县藏野驴(Equus kiang)、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种群密度分别为0.2157头/km~2、0.1655只/km~2,种群数量分别为5307头、4073只,折合23264羊单位(SU),2018年末各类家畜存栏量34.2万SU,畜兽争草相对强度为1/14.7。(2)玛多县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的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118.7 g/m~2、88.3 g/m~2,可承载密度分别为0.2710 SU/hm~2、0.1532 SU/hm~2,理论承载力52.85万SU。家畜承载率、食草野生动物承载率、家畜+食草野生动物承载率分别为64.7%、4.4%和69.1%。(3)国家公园内的乡镇,草地承载力盈余,家畜承载率低、野生动物承载率高,但畜兽争草相对强度较大,建议完善移民搬迁、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强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国家公园外的乡镇,草地超载严重,家畜承载率高,畜兽争草强度不高,建议减畜增效、绿色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佳慧  黄麟  祝萍  王世豪  
随着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以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食物营养供给与消耗、牧草供给与消耗估算了2000–2020年各县域农田与草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承载状态指数,评估了流域生态承载状态及其变化,识别了关键生态承载限制类型,并基于水资源承载力进一步分析水资源供给的制约作用。结果表明,近20年无定河流域草地牧草供给与消耗均呈增长趋势;农田食物供给增长,而人均消耗略有下降;各县域草地与农田承载状态以转好为主。总体上流域生态承载状况明显转好,80%的县域综合生态承载指数减轻,而北部杭锦旗与东南部县域承载状态加重,牧草供给是其主要限制类型;鄂托克旗与鄂托克前旗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加重,水资源是北部县域农牧业生产主要限制性因素。未来发展中需重视生态保护与修护、合理安排种植业与畜牧业规模,减轻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压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十一五"承担的部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进行了验收。由我校动物科技学院韩建国教授主持的"人工草地优质牧草生产技术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穗子  樊江文  张雅娴  官惠玲  张海燕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在保证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探究合理的人口容量对该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型模拟草地理论载畜量以估算畜牧业产值,设定三种居民生活水平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不同时期下的适度人口容量,分析人口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十五”期间,三种情景下全区人口承载力呈富余状态“;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在当前居民和小康水平情景的人口容量尚有结余;到“十三五”期间,三种情景下人口承载力总体均超载,但空间分布不同,在当前居民、小康和富裕生活水平情景下,分别有11个、8个和2个县的人口容量尚有结余,人口承载力超载地区主要分布于三江源地区东部。应根据现有资源分布和符合主体功能要求的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将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雪莲  邓峰  王海灵  
本文探讨了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本模式,笔者认为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需要考虑时间尺度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受其上级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并且与人类设定的经济社会目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参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思路,以研究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上级系统的整体协调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计算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新的思路,并以1995-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新疆资源承载力做了实证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春青  邱林  黄强  陈晓楠  
 在前人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载力的新见解,定义了承载力的四要素,并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灌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建立了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时考虑了农业水资源的两个特殊性,即各种作物的被承载能力及作物的需水和供水过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第三濮清南灌区,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昱  闫慧敏  杜文鹏  胡云锋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影响下,蒙古高原草地放牧超载与草地退化问题不断凸显。如何从畜牧业生产对草地利用强度角度揭示草地生态系统的人地关系,对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至关重要。基于生态系统供给与消耗平衡关系,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与畜牧业统计数据,分析蒙古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状态,研究不同政策背景和资源禀赋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压力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两地不同的政策和习俗深刻影响了牧民对草地的利用方式,使得两地畜牧业生产结构产生显著差异,内蒙古自治区牲畜类型组成区域差异性大、总量相对平稳,而蒙古国牲畜数量增加显著、牲畜类型组成区域分布更为均匀。(2)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草地消耗量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蒙古高原草地资源消耗总量在2014年超出了供给量,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消耗量在2005年超出了供给量,而近年来蒙古国的草地资源消耗量也逐渐逼近供给量。(3)2000-2016年间,蒙古高原草地承载压力不断增大,整体从盈余状态变为临界超载状态,持续严重超载地区主要出现在荒漠草原地区,并逐渐向典型草原及农牧交错区推进;蒙古国自2003年起富富有余状态区逐步减少且严重超载区逐步增多,内蒙古自治区则受生态保护政策的影响呈波动性变化。通过定量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草地承载状况的时空差异性,所揭示出的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强度的变化规律可为草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杰  张士锋  李九一  
根据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的规划,松花江区承担粮食增产任务150亿kg。在此粮食增产的背景下,对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计算区域农业水资源能支撑的粮食生产规模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通过构建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采用单一线性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各行业水资源分配、地形地貌、农耕制度、市场调节、区域气候、流域调水、农耕状况及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模拟结果显示,松花江区最优能实现粮食产量1 043.57亿kg,其中水稻产量达304.35亿kg,玉米产量为700.92亿kg,农业水资源能够承载预期的生产目标,并且粮食产量还有提升的潜力。模型的优化结果显示,二级区的嫩江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雅杰  邴子露  闫小爽  
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研究可以科学有效地指导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耕地占补平衡战略的研究,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九大农业区为研究单元,采用“国家标准的耕地生态足迹”模型修正“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构建耕地供需平衡模型,评价分析中国2020年耕地生态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第一,九大农业区对耕地需求程度差异不大,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水平呈现出明显地区不均衡性;第二,我国整体处于中度超载状态,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矛盾突出,生态赤字区与盈余区几近相同面积的土地上,承载了盈余区3倍多的人口数量,耕地生态压力巨大。从空间格局看“,胡焕庸线”东南侧多为耕地赤字区域,西北侧多为耕地盈余区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针对农地生态承载力缺乏统一的概念和计量模型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农地生态承载力概念,构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承载力计量模型,给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淮安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并对淮安市1996-2004以及规划年的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市农地生态承载力水平仍处于健康状态且不断提高。其中,生态弹性水平一直维持在非常健康状态,人类活动潜力逐步由亚健康状态过渡到健康状态,资源承载力水平则不断下降。以后应加强对农地生态承载力各指标进行优化,才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通过构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中国31个地区2004-2013年间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13年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卫华  杨琰瑛  张路  肖燚  王效科  欧阳志云  
本文针对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估中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需求,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及预警的定义与内涵,从预警角度提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主要结论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预防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能力。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的实质是评估人类活动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要服务功能的提供,是否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流程主要包括: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和阈值的确定、生态承载力预警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成因解析等内容。本文提出的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价的方法及案例,可为全国及区域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提供基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桂军  曹相东  齐义军  
呼包鄂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群,对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贡献斐然。但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年人均综合用水1000立方米的国际最低标准水平下,呼包鄂城市群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呼包鄂城市群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应增加黄河水分配指标,合理分配用水份额;探索水权交易方式,构建水权交易市场;完善节水降耗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工厂集约化养殖与家庭饲养放牧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牲畜用水;激励与管控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可利用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