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5)
2023(4970)
2022(4263)
2021(3979)
2020(3353)
2019(7580)
2018(7669)
2017(14376)
2016(8198)
2015(9072)
2014(9519)
2013(9206)
2012(8506)
2011(7619)
2010(7710)
2009(6855)
2008(7118)
2007(6597)
2006(5623)
2005(5173)
作者
(24581)
(20262)
(20002)
(19306)
(13081)
(9991)
(9357)
(7860)
(7655)
(7614)
(6994)
(6879)
(6849)
(6555)
(6423)
(6292)
(6203)
(6022)
(5809)
(5802)
(5106)
(5085)
(4854)
(4777)
(4752)
(4743)
(4510)
(4486)
(4220)
(4147)
学科
(29095)
经济(29045)
管理(23535)
(22394)
(19187)
企业(19187)
方法(14097)
数学(11625)
数学方法(11332)
(9793)
(9004)
(7323)
中国(7228)
(7205)
财务(7181)
财务管理(7153)
理论(6974)
(6957)
企业财务(6845)
业经(6158)
(5653)
银行(5642)
(5309)
(5028)
金融(5027)
技术(4954)
农业(4807)
教育(4792)
(4758)
(4605)
机构
学院(114900)
大学(113543)
管理(40342)
(40165)
经济(38975)
研究(37168)
理学(33961)
理学院(33514)
管理学(32614)
管理学院(32392)
中国(29292)
科学(24833)
(24761)
(21812)
(20765)
(19883)
(19316)
业大(17927)
中心(17754)
研究所(17748)
财经(17020)
农业(16289)
(15571)
北京(15511)
(15328)
(15235)
师范(15043)
技术(14298)
(14152)
(13735)
基金
项目(72738)
科学(55862)
研究(51660)
基金(51434)
(45798)
国家(45409)
科学基金(38258)
社会(30542)
(28934)
社会科(28839)
社会科学(28828)
基金项目(26435)
自然(26157)
自然科(25568)
自然科学(25560)
自然科学基金(25106)
教育(24954)
(24546)
资助(22409)
编号(21467)
成果(18117)
重点(16508)
(15780)
课题(15533)
(15269)
(14619)
(14592)
科研(14319)
计划(13784)
大学(13709)
期刊
(46799)
经济(46799)
研究(33493)
中国(26059)
学报(20713)
(19309)
(18400)
科学(17625)
教育(16204)
管理(15335)
大学(15198)
学学(14245)
农业(12162)
技术(11147)
(11102)
金融(11102)
财经(8446)
业经(7751)
(7221)
经济研究(7170)
统计(6790)
财会(6639)
(6512)
图书(6504)
(6474)
问题(5787)
(5776)
技术经济(5722)
决策(5242)
理论(5203)
共检索到176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管栩  金晓斌  周澎湃  李珍贵  周寅康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征地制度改革中公益性用地的界定方法。研究方法:以法学和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建立公益性用地界定体系,并选用不同用地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本文所建立的公益性用地界定体系客观合理,具有可行性。研究结论:公益性用地界定方法的确立,为征地制度改革中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提供了依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子强  曹晔  
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公益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责任大小和办学格局,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从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产业依附理论、弱势群体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六大理论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关乎整个国民的职业素质和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婧  
在商贸流通基础设施中,部分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特性。这类设施为一定范围内企业或个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并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效应即公益性。全面搭建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供给平台,以商贸流通产业为服务重点,可以切实解决进入及输出市场"最初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此情势下,需从公益性流通设施供给主体方面进行方案探讨,以公平效率为原则、政府角色及制度完善为明确目标进行设计。由此,可以对当前我国公益性流通设施供给的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以保障民生基础、公共信息服务、流通业稳健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利善  邵远亮  张开华  
分析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经济学特征 ,剖析公益性水利工程融资及补偿机制运行的现状与问题 :投入机制不完善 ;补偿渠道不畅通 ;营运管理机制不健全。为此提出完善公益性水利工程融资及补偿机制的思路 :实行部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资产证券化” ;完善公益性水利工程耗费补偿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寿奎  王茜  顾剑  
针对准公共项目存在公益性支出、其收益难以弥补项目投资及经营成本的现状,在确立公益性损耗补偿范围与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效益成本法、等效功能替代法确定公益性损耗补偿标准与投资分摊比例,分析补偿资金来源和补偿方式,并结合典型准公共项目探讨补偿机制的实施步骤,以规范补偿政策,促进社会资金参与准公共项目建设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婧  
在商贸流通基础设施中,部分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特性。这类设施为一定范围内企业或个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并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效应即公益性。全面搭建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供给平台,以商贸流通产业为服务重点,可以切实解决进入及输出市场"最初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此情势下,需从公益性流通设施供给主体方面进行方案探讨,以公平效率为原则、政府角色及制度完善为明确目标进行设计。由此,可以对当前我国公益性流通设施供给的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以保障民生基础、公共信息服务、流通业稳健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望国  
民办高等教育组织是典型的市场化的产物,其提供的教育产品的社会性要求民办高校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是我国教育类法规的统一要求。而民办高校的资本来源的非政府性,甚至产业性,决定了民办高校资本天生而潜在的逐利性。民办高校存在着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政府应对"投资办学"与"捐资办学"、"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加以区分并给予法律认定,这是一种切合我国实际的做法,将更有利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璟璇  
阐述政府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的概念及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政府信息资源供给不足、开发资金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政策法规不健全、开发效果有待完善等;并从信息资源、资金和政策法规三个角度为推进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构建一套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廉李章  
本文对长期实行的铁路内部"交叉补贴"进行了客观评述,认为"交叉补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不能有效增加公益性运输的市场供应量。本文着眼铁路"政企分开"的改革特别是西北铁路运输企业改制解困的需求,尝试提出政府购买公益性运输服务的机制转换思路,并对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运行、着力把握的方向作了重点探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郭城  刘卫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振宇  倪鹏飞  
本文首先从一般公共产品及其公益性上提出一个分析框架,然后利用这个框架分析了铁路这个公共产品的复杂构成及其公益性特点,接着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了中国铁路目前的特点和问题,进而提出了中国铁路改革的政策建议,同时对国外铁路依据以上理论进行的改革经验进行了介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根泰  谷金熠  
本文从税法、会计两个方面分析了非货币性资产公益性捐赠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规定,并分三种情形举例说明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非货币性资产公益性捐赠存在巨大的税会差异,增加了纳税遵从难度,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所得税收入减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取消非货币性资产公益性捐赠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这一不合理规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根泰  谷金熠  
本文从税法、会计两个方面分析了非货币性资产公益性捐赠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规定,并分三种情形举例说明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非货币性资产公益性捐赠存在巨大的税会差异,增加了纳税遵从难度,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所得税收入减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取消非货币性资产公益性捐赠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这一不合理规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力  
公益用地的用途重在公益,但在我国相关法律中语焉不详,由此许多非公益建设用地假借其名,致使"公益"被滥用沦为商业用途。本文从公益用地现有法律规定入手,以其根本用途"公共利益"为切入点,综述学术界对其内涵的解释观点,提出不能以恒定不变之概念来定义,应结合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剖析公益用地本质和公益用地的范围,从经济法的角度用反向推演的方式全新界定公益用地的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