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
2023(1557)
2022(1286)
2021(1088)
2020(980)
2019(2284)
2018(2251)
2017(4063)
2016(2309)
2015(2597)
2014(2648)
2013(2686)
2012(2530)
2011(1864)
2010(2431)
2009(2436)
2008(2137)
2007(1846)
2006(1657)
2005(1567)
作者
(6265)
(5053)
(4798)
(4764)
(3453)
(2309)
(2294)
(1924)
(1898)
(1804)
(1759)
(1603)
(1565)
(1559)
(1538)
(1515)
(1443)
(1439)
(1419)
(1359)
(1349)
(1271)
(1236)
(1215)
(1173)
(1170)
(1167)
(1141)
(1063)
(1046)
学科
审计(12097)
(7346)
经济(7324)
管理(6884)
(6241)
(5915)
企业(5915)
各类(5839)
(4107)
方法(3739)
中国(2938)
(2930)
财务(2924)
财务管理(2857)
企业财务(2749)
(2463)
数学(2320)
数学方法(2303)
(1927)
业经(1789)
(1756)
(1684)
金融(1684)
(1664)
银行(1664)
技术(1637)
(1545)
制度(1494)
(1494)
(1440)
机构
学院(29312)
大学(29093)
管理(11142)
(10252)
经济(9923)
理学(9275)
理学院(9194)
管理学(9082)
管理学院(9026)
(8098)
中国(8097)
研究(7599)
(7351)
财经(6056)
(5807)
审计(5702)
(5460)
会计(5147)
财经大学(4520)
(4373)
中心(4275)
(4274)
(4124)
北京(4045)
科学(3973)
(3740)
(3739)
师范(3701)
商学(3528)
商学院(3511)
基金
项目(16660)
研究(13057)
科学(12750)
基金(11821)
(10062)
国家(9975)
科学基金(8572)
社会(8193)
社会科(7788)
社会科学(7781)
(6506)
基金项目(6285)
教育(6079)
编号(5724)
自然(5366)
成果(5227)
自然科(5150)
自然科学(5149)
(5070)
自然科学基金(5051)
资助(4943)
课题(3990)
(3989)
(3960)
项目编号(3879)
重点(3767)
(3531)
教育部(3525)
人文(3459)
(3438)
期刊
(12848)
经济(12848)
中国(12046)
研究(11113)
(9229)
审计(9133)
会计(4433)
财会(4382)
(3592)
金融(3592)
管理(3471)
学报(3292)
财经(2992)
(2979)
内部(2960)
国内(2960)
通讯(2882)
会通(2876)
教育(2842)
科学(2748)
大学(2722)
学学(2487)
(2463)
经济研究(2352)
技术(2232)
(2035)
农业(1855)
(1810)
业经(1809)
月刊(1709)
共检索到53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严少斌  
目前在我国的词典里暂时还没有见到"公益审计"一词,但在实际工作中早已有"有偿审计"与"无偿审计"或"免费审计"等说法。笔者有幸参与了几个公益审计项目,深刻认识到很有必要对"公益审计"一词予以统一界定,并采取一定措施规范公益审计活动,以推动公益审计业务的开展,更好地促进我国各项公益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晓东  高云波  徐克广  
如何高效地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支出的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存在的问题不仅是预算执行问题,也是纳税人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审查方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敏  罗泽真  
我国森林法律法规只是明确了生态公益林为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划分,实际定格为林种划分,此种方法不够科学。生态公益林的界定除了应遵循主导功能原则外,还应注重可持续经营、适度规模和利益兼顾原则。当前,我国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农民利益的保护严重不足。在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前提下,我国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公益林,分别采取社区共管、政府采购和设定林地地役权方式进行建设与管理。这样,既能加强对林农经济利益的保护,又能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利国  宋旭明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制度调动了公民对危害公共利益行为提起诉讼的积极性,保障了机关、团体诉权的行使,但由于"公共利益"概念本身的模糊不清,致使我国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受限。因此,我们应从公共利益的界定范围出发,重新审视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从而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彦朝  
本文结合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管理推行“代建制”的积极作用和难点与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吉晓明  
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并主持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突出重点,兜牢底线,多措并举,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促进就业稳定增加。李克强指出,促进就业创业要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底线。要多管齐下努力实现富余员工转岗就业,对一时难以就业的,要通过职业培训、托底保障等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保证基本生活。更多关注就业特殊困难群体,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李克强总理提到的托底保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小琴  
在知识社会,知识资本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知识资本化实践致使大学在坚持公益性为本的基础上,其经济性得以凸显。与此同时,默顿规范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鉴于此,文章尝试提出知识资本化共同体所应遵守的"虔诚规范(PIETY)",并分析了学术型企业家的人性假设和多元价值追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琳  
“蓝碳”在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中实则有着诉讼缘由、保护法益、责任承担方式这3种不同的角色与定位,应给予不同的规范化建议。应明晰“蓝碳”行政监管机制、明确将“蓝碳”纳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转变环境司法范式,开启“蓝碳”环境司法机制,保护“蓝碳”法益;从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方面来规范作为责任承担方式的“蓝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霄  杨萍  
通过深入研究公共地役权本质特性和我国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均衡对公共地役权的制度需要,本文提出:应根据供役地人权利受限程度将公共地役权分为实质性与非实质性限制两类。为保证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均衡,实质性限制森林生态地役权应以约定设立为主、法律直接规定为例外,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应支付供役地有偿使用费,数额应等于供役地权利人物权受限的经济损失;供役地权利人不得妨害地役权人依法或合同约定行使权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重庆市审计局课题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重庆市审计局课题组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占利  付蓓静  
数字经济的核心内容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一些地方立法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数字产业化”误解为数字产业,存在明显的逻辑和文法错误,以致不能制定出真正促进“数字产业化”的政策和立法,如何正确界定“数字产业化”并进行规范使用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正如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数字产业化”的本义是数字的产业化,在立法或政策文件中应当明确“数字产业化”主要包括数据要素产业化和数字技术产业化,并为未来其他数字的产业化预留空间,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的重大部署,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政策与法律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维达  罗英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和角色已发生重大转变。但这种转变还未到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公有产权的无限放大,在法权和意识形态上对国家权力高度集中的支撑,其长远影响还未消退。政府职能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特征,表现为政府行为诸多不规范。因此,从转型期的经济关系特别是产权关系出发,探讨政府行为不规范的根源及规范政府行为的途径,有利于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和角色的转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力  
公益用地的用途重在公益,但在我国相关法律中语焉不详,由此许多非公益建设用地假借其名,致使"公益"被滥用沦为商业用途。本文从公益用地现有法律规定入手,以其根本用途"公共利益"为切入点,综述学术界对其内涵的解释观点,提出不能以恒定不变之概念来定义,应结合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剖析公益用地本质和公益用地的范围,从经济法的角度用反向推演的方式全新界定公益用地的含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管栩  金晓斌  周澎湃  李珍贵  周寅康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征地制度改革中公益性用地的界定方法。研究方法:以法学和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建立公益性用地界定体系,并选用不同用地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本文所建立的公益性用地界定体系客观合理,具有可行性。研究结论:公益性用地界定方法的确立,为征地制度改革中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