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9)
2023(9148)
2022(7469)
2021(7003)
2020(6029)
2019(13676)
2018(13661)
2017(26230)
2016(14475)
2015(16426)
2014(16616)
2013(16536)
2012(14889)
2011(12789)
2010(13541)
2009(12952)
2008(13772)
2007(13074)
2006(11873)
2005(11354)
作者
(40294)
(33299)
(33193)
(31485)
(21575)
(15939)
(15348)
(12781)
(12610)
(12414)
(11300)
(11297)
(10999)
(10581)
(10292)
(9916)
(9872)
(9807)
(9791)
(9489)
(8233)
(8168)
(8128)
(7883)
(7752)
(7574)
(7312)
(7218)
(6708)
(6658)
学科
(81961)
(77833)
企业(77833)
管理(70074)
(61853)
经济(61763)
(28364)
业经(26290)
方法(25300)
(23127)
财务(23087)
财务管理(23045)
(21927)
企业财务(21875)
数学(16904)
(16891)
数学方法(16701)
技术(16322)
农业(16233)
(15030)
理论(14569)
(14186)
中国(13832)
(12917)
经营(12874)
企业经济(12443)
(12203)
体制(10706)
技术管理(10544)
决策(10451)
机构
学院(209962)
大学(201628)
管理(89412)
(86959)
经济(84973)
理学(73104)
理学院(72494)
管理学(71723)
管理学院(71302)
研究(58506)
中国(53566)
(47923)
(42708)
(36574)
财经(35514)
(31821)
科学(31247)
(29503)
(29382)
(29220)
中心(28830)
北京(27462)
商学(25792)
财经大学(25634)
商学院(25570)
业大(24908)
研究所(24830)
经济学(24242)
经济管理(22707)
(22693)
基金
项目(117190)
科学(93202)
研究(92921)
基金(83288)
(68733)
国家(67943)
科学基金(61362)
社会(57749)
社会科(54621)
社会科学(54604)
(48081)
基金项目(43744)
教育(42743)
编号(39743)
自然(38602)
自然科(37736)
自然科学(37730)
(37437)
自然科学基金(37139)
资助(34412)
成果(32128)
(30398)
(27706)
课题(27076)
(25566)
重点(25164)
项目编号(25068)
(25026)
(24925)
创新(24780)
期刊
(114993)
经济(114993)
研究(65919)
中国(46749)
(46105)
管理(42939)
(28855)
(24845)
金融(24845)
技术(23626)
教育(23380)
科学(22777)
业经(20862)
学报(20849)
农业(19244)
财经(18504)
大学(17507)
学学(16220)
(16098)
财会(16088)
经济研究(15719)
问题(14129)
技术经济(13999)
会计(13926)
(13819)
现代(12324)
(11667)
通讯(11013)
会通(10973)
商业(10832)
共检索到347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颂东  王莹  王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臻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自然垄断合法性理论及实践的革命,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已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笔者从法律角度,结合发达国家理论创新、产业改革的经验,引入部分经济学概念论证公用企业反垄断的法律对策,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骏杰  余恩海  
文章分析了我国公用企业垄断性、保障性、需求刚性、公益性、国有性等七个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普通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分析,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标准两个方面提出了公用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的九个方面的特殊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云  
公用企业产品定价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在阐述公用企业及公用事业、公用企业及自然垄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公用企业内部特征及其产品定价机制、公用企业产品定价实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公用企业产品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庆东  齐靠民  
相对于私人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城市公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明显的不同,这给我国城市公用企业公司制改革带来许多问题。本文在考察城市公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城市公用事业企业治理结构,推动公用事业运作方式的转变的建议。本文将以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共产权为出发点,探讨公用事业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监控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志军  
本文从公用企业本质要求、城镇化发展需要和社会分工精细化等方面来探寻公用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动因。同时,详细研究了目前公用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主要有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权和资产证券化模式。最后提出了打破区域限制、加强人才建设、维护公共关系稳定和探索资本运作新模式等策略,以提高公用企业资本运作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磨玉峰  王文辉  
公用企业由于其自身行业的自然垄断性,传统体制下一直由政府垄断经营。这种完全由政府生产和供给的传统模式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公用企业改革是公用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规制对我国公用企业改革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文博  韩炳英  
本文依据部分已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公用企业的相关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公用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进行了评价。这种评价首先是全景式的描述性评价,从董事会、监事会、股权结构、高管薪酬四个方面对上市公用企业的内部治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在此基础上,依据部分已上市公用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其治理效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保松  
公用企业的自然垄断性已大大减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正逐渐扩大。为了适应公用企业发展的这种需求,各国通过废除公用企业特权和专有权、限定基本经济利益等手段,放松了对这些行业的管制,实现了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以及产品销售的市场化。我国要打破公用企业的垄断局面,就应完善部门法的规定,建立有效竞争机制,为反垄断法在公用企业领域的适用提供必要的体制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立  唐要家  
本文主要是分析“混合市场”中,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对企业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在竞争性双寡头市场上,部分民营化的国有企业会比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有竞争对手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国有企业具有经理控制特征时,它天然地具有排斥新企业进入的激励。在竞争性市场当中,国有所有权不仅会造成市场结构扭曲,而且会造成市场行为扭曲,国有所有权降低了市场绩效。因此,推进分类的民营化改革和建立反垄断司法体制是重要的政策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平  
本文针对城市公用企业垂直垄断、限制竞争的种种问题 ,从区域内和区域间两个角度 ,应用自然垄断产业的直接和间接竞争理论 ,分别提出了建立有效竞争机制的对策和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连山  
一、城市公用企业改革 目标和途径 以往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微观企业竞争力问题。由于自身特殊性,城市公用企业改革目标是包括微观经营机制、宏观社会效益及建立公用事业投融资体系等多目标的集合体。因此,城市公用企业改革不能简单照搬以往的企业改革模式,应当认真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途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虹,王敏  
政府规制对公用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进一步完善公用企业相关法律法规,重新定位强化政府在规制中的职能,对公用企业开展适度公平有效的竞争。同时,公用企业改革应稳中求变、变中求稳,顺应全球公用企业民营化改革的潮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虹  沈颂东  王敏  
随着技术进步、分工发展和组织变化,市场竞争机制已逐步进入我国公用事业领域。公用事业不仅盈利稳定,而且市场广阔,蕴藏无限商机。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政府规制对公用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而,对公用企业政府规制的进一步完善已迫在眉睫,重塑公用企业的政府规制也愈显重要。本文将从政府规制经济学理论入手,结合我国公用企业政府规制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公用企业政府规制的改革与重塑做出深入讨论与阐释,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文博  吴俊杰  
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公用企业在经过公司制改造后,无论是财产制度还是组织结构,都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了许多。然而,由于公用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使得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不能简单地照搬于公用企业。从其根本的公益性属性出发,公用企业应当选择基于广泛公众利益考虑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同时为了保证治理效率,公用企业的公司治理主体应当是与企业有着最为密切的利害关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而并非全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