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2)
2023(11574)
2022(9686)
2021(9122)
2020(7514)
2019(16869)
2018(16454)
2017(31278)
2016(16580)
2015(18425)
2014(17808)
2013(17290)
2012(15675)
2011(14224)
2010(13911)
2009(13478)
2008(13007)
2007(11209)
2006(9882)
2005(9084)
作者
(43389)
(36481)
(36465)
(34655)
(23085)
(17211)
(16350)
(14014)
(13965)
(12733)
(12517)
(12135)
(11550)
(11508)
(11394)
(11159)
(10730)
(10550)
(10506)
(10373)
(9039)
(8719)
(8461)
(8299)
(8187)
(8076)
(8042)
(7824)
(7209)
(7017)
学科
(69666)
经济(69560)
管理(52670)
(45279)
(39604)
企业(39604)
方法(25932)
数学(22684)
数学方法(22494)
中国(21459)
(19916)
(18712)
(17667)
业经(16982)
(15108)
贸易(15098)
(14854)
(13133)
(12543)
(12496)
银行(12488)
(12034)
(11695)
财务(11668)
财务管理(11642)
(11398)
金融(11395)
体制(11151)
企业财务(11049)
农业(10991)
机构
大学(229869)
学院(228749)
(104435)
经济(102733)
管理(87427)
研究(80136)
理学(74780)
理学院(73952)
管理学(72979)
管理学院(72530)
中国(64669)
(50819)
(48333)
科学(43559)
财经(40040)
(38382)
(36647)
中心(36336)
研究所(34452)
经济学(34411)
(32405)
(31764)
经济学院(30855)
北京(30494)
财经大学(30050)
(29400)
业大(28927)
(28347)
师范(28123)
(25218)
基金
项目(151862)
科学(122399)
研究(114846)
基金(114464)
(99128)
国家(98392)
科学基金(85042)
社会(77909)
社会科(74075)
社会科学(74063)
基金项目(59410)
(55125)
教育(52515)
自然(51709)
自然科(50525)
自然科学(50512)
自然科学基金(49641)
(47598)
资助(45846)
编号(44975)
成果(36925)
(36028)
(34925)
重点(34537)
国家社会(34116)
(32404)
(32367)
教育部(31819)
课题(31090)
中国(30786)
期刊
(116587)
经济(116587)
研究(72441)
中国(49060)
(40462)
管理(34195)
科学(31939)
学报(30509)
(29972)
大学(24421)
(23234)
金融(23234)
学学(23079)
教育(22047)
财经(21045)
农业(20244)
经济研究(20136)
业经(18290)
(18281)
技术(17354)
问题(15283)
(14756)
世界(12971)
国际(12786)
(10874)
技术经济(10242)
现代(10173)
(9769)
理论(9629)
科技(9409)
共检索到348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雪阳  
研究目的:从公法视角分析何为《宪法》中所谓的"城市"和"国家",揭开隐藏在中国国有土地所有权背后的面纱,并细致分析城市化与土地国有化错误捆绑带来的危害。研究方法:实证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宪法》第10条第1款"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导致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扭曲。研究结论:废除"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规定或者明确"城市建成区"即为《宪法》所规定的"城市",完善全国人大、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国有土地所有权"享有—行使—管理"中的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长青  周寅康  彭补拙  
产权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产权制度对经济效率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在分析产权制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差距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可持续土地利用为目标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盛  郭明顺  孙军  
明晰的产权是农民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总结了目前承包地界限不清、所有权主体模糊、物权登记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和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集体和个人权责、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力度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德起  
国家作为制约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50多年变迁历史的分析得到印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高低和国家强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高与低基本上呈负相关分布,但其相关程度受国家强度变化速率限制。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国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结论为我们通过对国家强度的调整来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琢  
1987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南海县(现已改为市,以下简称南海)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的课题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副产品出口基地。1989年,南海分析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新矛盾,这就是农村现代化同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南海针对这个现实矛盾,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以改革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目标铺开了164个改革试点,推行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制。这次改革试点扬弃了农村传统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了农村合作经济的产权制度。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红  姜军松  
农地占有关系是农地产权关系的内在质的规定性。百年来,中国农地产权占有关系改革始终秉持农地公有制发展方向的"初心",肩负为广大农民争取更多地权占有利益的"使命",通过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奠定坚实的物质与制度双重支持基础。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农地主体的地权占有权能不尽充分与完善,农地占有关系与农业生产力及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问题。鉴此,应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农地所有权主体和非所有权主体的地权占有权能,发展农地公有权和使用权两个市场,着力优化社会主义农地占有产权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玉  
文章把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界定为:以法制和社会公平为基础,通过集约和节约方式取得的符合人类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性产出;产权制度效率可从资源配置效率、可持续性、成本与代价及法制与公平性四个方面考察;产权完整性是土地产权制度效率之基础。而我国的土地产权属于模糊性的多重产权,因而不具备效率基础和产生效率之必然性。在制度运行效果上成本代价高、缺乏公平与可持续性,属于公平与效率双缺失的土地产权制度。因此,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尤其是所有权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公有制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最优模式是国有基础上的永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业明  
本文论证了中国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均衡性,给出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几种目标制度安排,并强调政府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婉丽  佟绍伟  刘燕萍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议,为决策层和立法机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存在两种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种类不丰富、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应对两种土地产权给予平等的保护;细化土地使用权的类型,增加土地使用权的层次;完善土地登记制度,明确土地登记的法律效力;依法保护土地财产权;成立专门的土地争议调处机构,加大对土地争议的调处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宗藩  姜军松  
产权制度是权力主体博弈所形成的利益分配制度。通过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演化的历史考察,发现将产权赋予产权主体并不能使其自动获得排他性产权,而应在赋予产权主体产权的同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即保障产权不受侵蚀的力量。只有权力与权利统一,产权主体才真正拥有完整的排他性产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本文明确反对土地私有化政策,并在重新界定土地职能的基础上,证明了土地私有化在带来生产增益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同时,必将对中国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土地私有化将使中国爆发"马尔萨斯危机"的可能性处于不可控制的境地。另外,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的现有土地产权制度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是缓解经济危机失业压力的重要缓冲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翠英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以来,曾一 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 是,由于前期思想与理论准备不足,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近些年日益显现。 尤其是土地所有权制度方面的诸多漏洞,导致了农民无论作为个人还是 集体都无法享有法律在名义上赋予的农地所有权,从而在土地使用权、收 益权和转让权等各方面受到种种侵犯,最终造成农民的普遍贫困。要改 变这种现状,必须大胆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启靖  过建春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我国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高质量"与"高效益"存在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不同阶段的土地改革为土地用途的转换和城镇化的向前推进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从而在不同阶段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改革红利"。在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土地征收补偿机制滞后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等城镇化现状下,进行农地流转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改革等应当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启靖  过建春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我国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高质量"与"高效益"存在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不同阶段的土地改革为土地用途的转换和城镇化的向前推进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从而在不同阶段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改革红利"。在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土地征收补偿机制滞后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等城镇化现状下,进行农地流转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改革等应当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举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多长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中国生态脆弱地区国有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目标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反映出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现行国有农地私人承包制的局限性。经验事实表明,土地国有制并不必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私有化亦非治理生态危机的良方。在生态脆弱的国有农地上,建立生态保护区并以政府“生态采购”的方式管理国有农地,同时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契约机制,将是未来国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