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3)
- 2023(14901)
- 2022(12803)
- 2021(12275)
- 2020(9933)
- 2019(23035)
- 2018(22902)
- 2017(42687)
- 2016(23829)
- 2015(26950)
- 2014(26905)
- 2013(25391)
- 2012(22973)
- 2011(20809)
- 2010(21075)
- 2009(19257)
- 2008(17798)
- 2007(15555)
- 2006(13741)
- 2005(12112)
- 学科
- 济(82019)
- 经济(81921)
- 管理(62512)
- 业(58827)
- 企(50571)
- 企业(50571)
- 方法(37847)
- 中国(32756)
- 数学(32089)
- 数学方法(31598)
- 融(26972)
- 金融(26970)
- 银(25133)
- 银行(25097)
- 教育(24387)
- 行(24220)
- 财(22827)
- 农(21929)
- 理论(20557)
- 学(20219)
- 业经(20159)
- 地方(18443)
- 制(17828)
- 务(15340)
- 财务(15272)
- 财务管理(15250)
- 农业(14899)
- 贸(14786)
- 贸易(14772)
- 企业财务(14510)
- 机构
- 大学(320445)
- 学院(316799)
- 管理(120421)
- 济(116223)
- 经济(113265)
- 理学(104716)
- 研究(104276)
- 理学院(103474)
- 管理学(101374)
- 管理学院(100800)
- 中国(77906)
- 京(68965)
- 科学(64150)
- 财(54841)
- 范(51291)
- 所(51056)
- 师范(50932)
- 中心(48531)
- 研究所(46730)
- 江(45968)
- 农(44829)
- 财经(44368)
- 北京(44268)
- 业大(44165)
- 师范大学(41532)
- 教育(40268)
- 经(40255)
- 州(38540)
- 院(37763)
- 技术(36809)
- 基金
- 项目(215530)
- 科学(170113)
- 研究(166198)
- 基金(152208)
- 家(130403)
- 国家(129119)
- 科学基金(111095)
- 社会(101360)
- 社会科(95734)
- 社会科学(95712)
- 省(86271)
- 教育(82966)
- 基金项目(80349)
- 划(73562)
- 编号(71127)
- 自然(70393)
- 自然科(68715)
- 自然科学(68702)
- 自然科学基金(67421)
- 资助(62448)
- 成果(60026)
- 课题(51421)
- 重点(49267)
- 部(48305)
- 发(46742)
- 创(45487)
- 项目编号(44296)
- 年(42775)
- 教育部(42375)
- 大学(42052)
共检索到467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争先
我国残疾学生教育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与其公民身份问题密切相关。基于公民身份理论的视野,通过对权利与责任、平等与差异、包容与排斥三对核心范畴的讨论,有助于澄清对于如何认识残疾人事业、残疾学生教育安置模式、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莲俊 卢天庆
本研究采用自编态度问卷对上海市9所高校的573名在校大学生就残疾学生接受高等融合教育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认知维度上,在校大学生对残疾学生及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高等融合教育形式相对陌生。在情感维度上,在校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接纳态度。在行为倾向上,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倾向态度较个体行为倾向态度更为积极。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与残疾人的接触频率及对高等融合教育的了解程度对其态度有影响作用。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实施高等融合教育在同伴接纳这方面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关键词:
残疾学生 高等融合教育 在校大学生 态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牛爽爽 邓猛
本文在分析了融合教育背景下残疾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内涵,并从社会支持的主体和内容等多方面分析了该系统的层次结构,归纳出包括支持内容、支持性质、支持主体、支持环境四个维度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模型。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当前有关融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提出启示,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融合教育 残疾学生 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文军
本研究对残疾学生在融合教育学校典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及教师为之提供的相关支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学生课堂参与主要是"被动的有限参与",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学生课堂参与主要是"主动的全面参与";多数教师具备为残疾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支持的意识,但支持的内容和措施单一;针对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学生组织的课堂互动"形式化"明显,功能有限。
关键词:
残疾学生 课堂参与 支持 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瑛华 孙颖 史亚楠 杜媛
本研究为了解北京市普通学校残疾学生融合教育的现状及需求情况,对北京市16个区2000多名7—18岁的残疾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对孩子入学安置、各阶段升学、学校支持等方面满意度较高,但也发现不同类别残疾学生获得的教育服务还不均衡,尤其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学生的家长对获得更精准的专业服务、无障碍环境及政策的有效落实方面有着更多的期许。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深入推进残疾儿童就近优先入学政策的宣导及落实,提高政策要求的针对性,加强无障碍校园环境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并且要积极引导家长共同参与融合教育工作。
关键词:
融合教育 现状与需求 家长视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翮飞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旨在促使残疾学生通过教育获得就业或创业能力、继续深造机会,益于学生融入社会,并能够有效衔接初、高等职业教育。基于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包括宏系统层面政策、外系统层面政策、中系统层面政策、微系统层面政策,并强调过程机制和时间作用的发挥。在现实层面,其在政策选择价值观、政策目标群体、政策制定内在逻辑、政策文本内容等四个方面存在难点,即这一政策支持体系的现代化和衔接性显现不足。基于未来发展,需要从建构"政府、企业、个体共同参与"的政策价值观,建立特殊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完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优化政策结构等四个方面予以关注,以实现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和衔接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相顺
残疾和残疾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二战后,残疾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并最终于2008年由联合国制定了《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从法律上正式确认了世界残疾人运动的成果,实现了国际社会在解决残障人士问题上从"医学模式"到"社会模式"的转换,强调将残疾人作为权利主体加以看待。《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规定了包容性教育的新理念,明确了残疾人享有参与普通教育、融入社区、接受终身教育等权利并规定了缔约国必须提供合理配置的义务。本文重点分析了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贯彻和落实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莼芳 陈宏 刘吉山
总结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办学中针对残疾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以回归主流的一体化教育为方向 ,积极推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以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 ,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积极推进专业技能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合的成功经验 ,以及取得的丰硕教育成果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 素质教育 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悦歆 王琪 武之琳
残疾人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经历和感受是职业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对融合环境教育中的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性研究仅有少数。经过筛选和质量评估,共有20篇文献被纳入,均为英文文献。该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性元分析,经概念转译与提炼,研究主题可归纳为外界接纳体验、外界排斥体验、自我接纳体验、自我排斥体验4个主题。该研究的发现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残疾人职业教育质量和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为融合教育环境下残疾人如何进行职业准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残疾人 职业教育 质性元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凤鸣
本文分析了残疾人教育所面临的观念、政策以及实践方面的挑战,阐述了融合教育给整个教育系统带来的深远意义,指出建立支持系统尤其是残疾人教育师资的培训和认证系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原则及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基础上,提出我国残疾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期望。
关键词:
残疾人教育 融合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玉德
推进残疾人社会融合是成人教育的责任担当,但是,当前残疾人社会融合程度相对较低的客观现实,使得推进残疾人社会融合仍是任重而道远。对此,成人教育需要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开展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面努力,以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来推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残疾人 社会融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陈昫
身份认同是老年残疾人精神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北京市老年残疾人入户访谈调查相关资料,对老年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特征、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其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老年残疾人的身份认同主要集中在个体认同、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认同与社会身份认同等四个方面;老年残疾人的身份认同对其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影响;弱化老年残疾人的"弱势"认同,增强老年残疾人的集群认同感,优化老年残疾人的"社会人"身份认同感,是改善老年残疾人精神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老年人 残疾人 身份认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陆莎 傅王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公平性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公平的理论出发,分析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与意义,在文化资本的视角下思考高等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呼吁更多研究者关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公平 残疾人 高等特殊教育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代懋
残疾人就业政策制定的挑战在于既要保障残疾人员的基本生活,也要提供充足的措施以支持他们融入社会和工作。因此,大多数OECD国家经过长期探索,对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了从保障到融合的转型,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政策。需求政策包括定额就业、反歧视立法、雇主津贴、庇护工作岗位;供给政策包括职业康复、培训项目、就业援助。
关键词:
残疾人就业政策 转型 收入保障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海萍
残疾观正在发生从医疗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模式的残疾观强调残疾问题是人权问题,也是社会和发展问题,主张以权利和支持作为处理残疾问题的方法。这一模式对智力障碍的认识更加客观,对智障人士的态度更为积极,关注权利、接纳、潜能和融合,可以作为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理论选择。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推进策略包括以宣传与沟通消除不健康的社会态度,以权利为本作为立法依据,以社会支持增强智障人士融入社会的能力等。
关键词:
智障人士 社会模式的残疾观 社会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