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2)
2023(7278)
2022(6141)
2021(5952)
2020(4971)
2019(10471)
2018(10418)
2017(19472)
2016(10345)
2015(11467)
2014(10408)
2013(9842)
2012(9184)
2011(8052)
2010(8182)
2009(7684)
2008(7212)
2007(6499)
2006(5626)
2005(4809)
作者
(26678)
(22150)
(21993)
(20723)
(13953)
(10650)
(10081)
(8488)
(8388)
(8007)
(7673)
(7320)
(7176)
(6837)
(6614)
(6606)
(6543)
(6517)
(6469)
(6326)
(5286)
(5211)
(5106)
(5076)
(4998)
(4914)
(4855)
(4854)
(4431)
(4426)
学科
管理(38052)
(35368)
经济(35335)
(30334)
(28040)
企业(28040)
技术(12865)
(12640)
方法(12418)
业经(12024)
(10283)
中国(9763)
技术管理(9724)
地方(9484)
理论(9079)
数学(8315)
数学方法(8191)
(7870)
(7583)
(7543)
(7242)
国家(7137)
(7056)
财务(7042)
财务管理(7020)
农业(6980)
工作(6875)
环境(6672)
企业财务(6633)
信息(6111)
机构
学院(133038)
大学(132635)
管理(53507)
(48283)
经济(47120)
理学(45395)
理学院(44869)
管理学(44296)
管理学院(43995)
研究(42021)
中国(32680)
(28535)
(26028)
科学(25585)
(20960)
中心(20922)
(19623)
财经(19619)
(18664)
师范(18533)
(18100)
业大(17979)
(17663)
研究所(17461)
北京(17358)
(17173)
(16101)
师范大学(14899)
财经大学(14249)
农业(13945)
基金
项目(91129)
科学(72295)
研究(70427)
基金(65049)
(55867)
国家(55332)
科学基金(48485)
社会(44825)
社会科(42172)
社会科学(42158)
(36769)
基金项目(35188)
教育(30784)
自然(30241)
编号(30044)
(29910)
自然科(29458)
自然科学(29449)
自然科学基金(28926)
成果(24988)
资助(23903)
(21476)
创新(20265)
课题(19673)
重点(19659)
(19582)
项目编号(19374)
(18780)
国家社会(18409)
(17963)
期刊
(56539)
经济(56539)
研究(38569)
中国(29401)
(22676)
管理(19418)
学报(18748)
科学(17260)
(16336)
教育(15407)
大学(14022)
学学(12682)
图书(12382)
农业(11263)
技术(11087)
(10746)
金融(10746)
业经(10211)
财经(9149)
经济研究(8846)
书馆(8381)
图书馆(8381)
情报(8313)
科技(7880)
(7855)
财会(7172)
问题(7008)
会计(6951)
(6865)
论坛(6865)
共检索到202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迪  刘学涛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级政府收集整理疫情数据并实时向公众披露,极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但是在疫情数据公布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处理不当的情况,使得确诊人员遭受“网络暴力”。身份信息泄露对公民权利和社会的危害更多体现在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政府责任具体表现为:身份信息泄露的保护责任;法律身份信息化技术的积极完善责任;防止身份信息泄露的积极引导责任;及时告知公民身份信息使用情况的责任。完善我国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行政法规制路径,不仅要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的行政程序立法,还须坚守收集个人信息的基本原则。从而把对公民信息的使用纳入法治轨道之中,促进政府治理的法治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迪  刘学涛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级政府收集整理疫情数据并实时向公众披露,极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但是在疫情数据公布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处理不当的情况,使得确诊人员遭受“网络暴力”。身份信息泄露对公民权利和社会的危害更多体现在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政府责任具体表现为:身份信息泄露的保护责任;法律身份信息化技术的积极完善责任;防止身份信息泄露的积极引导责任;及时告知公民身份信息使用情况的责任。完善我国公民身份信息保护的行政法规制路径,不仅要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的行政程序立法,还必须坚守收集个人信息的基本原则,从而把对公民信息的使用纳入法治轨道之中,促进政府治理的法治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莹  
据初步测算,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全年财政增速保持在0-2%难度很大,财政收支缺口预计将达6.6-7.2万亿,赤字率大概率"破3",GDP增速"保6"难度较大,过度增债扩支、CPI上涨、PSL工具运用、非税收入暴增等可能引发潜在财政风险。基于此,财政应充分立足国家治理的视角,合理调控当前保障疫情所需、近期弥补收支缺口、远期熨平经济风险,综合运用适度增债扩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政金融互动、强化风险管控等多重手段,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同时,专注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为财政适度松绑,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诗颖  
国家应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作为一种兼有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独立人格权,其救济手段也应有特殊规定。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还未有专门立法,且现有法律框架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缺乏特殊保护规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状态下,公民的个人信息权会依法受到克减,但该种克减也需按照目的限定原则、比例原则、最低伤害原则及正当程序原则来进行。本文结合疫情,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与克减的若干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巍  张建琪  张芳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医疗设备和仪表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采用我国25个省份医疗设备和仪表业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医疗设备和仪表业的政府R&D补贴与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疗设备和仪表业的政府R&D补贴对该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着双重门槛效应,当政府R&D补贴强度低于3.8286或高于4.5528时,政府R&D补贴对该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当政府R&D补贴强度位于3.8286~4.5528时,政府R&D补贴可以充分发挥出对该产业创新产出的激励作用。基于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应确定合适的医疗设备和仪表业的政府R&D补助强度,将其控制在合理区间内,以最大限度发挥政府R&D补贴对该产业的创新激励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松  张立彬  
[目的/意义]虽然大数据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何进行个人信息的有序采集和管理依旧悬而未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系统研究,正视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试图寻求适宜新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路径,对于准确预判和精准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发展大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豁免的域外实践,指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专门立法尚付阙如、采集和保管主体安全保护意识缺乏、数据缺乏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保护缺失等痛点。[结果/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应从加速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强化个人信息采集和保管主体的安全保护意识、明确个人信息数据共享规范以及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处理四个方面解难纾困,构建国家机关、企业、个人协同发力,多管齐下的综合防御体系,为我国创新的个人信息保护布局提供制度预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大考,各国正动员一切资源全力抗击疫情。疫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正常时期似乎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显得十分突出,其中就包括实物现金存在的携带病毒风险。它们从现场回收后要么直接销毁,要么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再加上社交隔离缘故,社会"去现金化"可能将进一步加速。现金数字化的必要性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注意到,最近美国推出2万亿元经济刺激法案时,其初稿曾包含数字美元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彩玲  王泰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带来挑战的同时,严重冲击了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埃及政府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推进经济复苏,使埃及疫情在初期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稳步复苏。埃及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薄弱、经济固有缺陷明显以及新冠病毒易变性特征影响着埃及政府的疫情治理成效。2020年12月下旬,埃及疫情再次反弹。埃及政府只有坚持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抓住机遇,保障经济供应链安全、扩大需求侧改革;践行多边主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展开国际合作,才能在疫情与全球化危机中实现突破、稳步前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线上教学正在我国高校全面铺开,线上教学正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的特殊背景下,对线上教学进行质量评价似乎为时尚早。通过此次大范围线上教学,重新认识教育技术的力量和价值,促进"应急式"的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化"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从个人体验的视角和经历,回溯我国高校教育技术40年的演进路径,介绍国外高校教育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探讨国内推进教育技术的困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霄  谢萍  
博士后与其合作导师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意义的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自身特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合作导师对博士后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Nature》2020年7月开展的“首次全球博士后调查”得到的6982位高校全职博士后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全球博士后获得合作导师支持的情况,利用OLS、有序logit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合作导师支持对博士后培养与发展的影响及其国家异质性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合作导师支持显著降低博士后的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博士后工作整体满意度和对职业前景的信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博士后的帮助更大。基于中美两国对比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合作导师在对博士后进行指导时宜遵循综合、适切和适度的原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武芳  庞超然  薛蕊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而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强劲复苏,已超疫前水平。非洲地区外资流入增长较快,新增项目投资中,可再生能源、运输仓储等新兴领域投资加速。展望未来,短期内非洲经济增速放缓、货币贬值和高通货膨胀、政局不稳和气候变化加剧,削弱投资者信心。但从中长期看,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进展积极,非洲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提升非洲地区的投资吸引力。非洲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来源和市场保障,也是我国在大国博弈当中的战略后方与实操抓手。鉴于此,中国企业应积极布局,充分发挥产品、技术和服务优势,大力开展对非投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明宇  
基于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的日度数据,运用添加辅助回归的货币锚模型,依次测算五种国际货币在东盟五国及韩国货币篮子中的隐含权重,并进行窗口期30天的滚动回归以刻画货币寻锚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东南亚国家锚定人民币的程度整体上已超过美元。疫情暴发前,人民币和美元是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货币锚,在中国暴发疫情期间,东南亚国家大多降低了对人民币的锚定程度,相应增加美元和欧元的权重。2021年初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运行的正常化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人民币的影响力显著回升,且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中国精准的疫情防控及经济发展韧性提升了人民币在东南亚国家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在后疫情时代迎来新的机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浩  吕皓军  彭康泓  孙美琪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位于祖国北极的黑龙江省漠河市旅游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迫于疫情防控压力,漠河市旅游活动在2020年一度趋于停滞。如今,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趋于完善,群体免疫逐步形成的情况下,全国旅游业开始迎来复苏,漠河旅游也走向了新的起点。基于对黑龙江省漠河市康养旅游调查研究的相关信息,以及《森林疗养学》相关知识,文章提出了"漠河市作业式康养"产品概念,构建了后疫情时代,漠河市康养旅游新方向——作业式康养产品体系,通过对漠河市康养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设计,利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消费者对于康养旅游产品的需求,对漠河市康养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彭强  任恒  
作为公共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切实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发展与相关防疫信息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保障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诸多不足,涉及政策规定缺乏实操性、基层部门缺乏自主管理权与突发应急人员分布并不均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较为薄弱、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地位未获得足够重视等方面。需在加强科研攻坚投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科学设置确诊标准、准确研判疫情态势的前提下,努力健全现有应急保障体系、保障应急物资充足供应,同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畅通疫情的早期报告机制,以及增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力度,有效创新国际联防联控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