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7)
2023(6477)
2022(5570)
2021(5341)
2020(4700)
2019(11189)
2018(10986)
2017(21337)
2016(11912)
2015(13778)
2014(14274)
2013(14439)
2012(13615)
2011(12153)
2010(12466)
2009(11924)
2008(12460)
2007(11309)
2006(9594)
2005(8649)
作者
(35192)
(29705)
(29638)
(28530)
(18783)
(14202)
(13667)
(11664)
(10946)
(10650)
(9956)
(9802)
(9487)
(9437)
(9344)
(9302)
(9263)
(8700)
(8600)
(8409)
(7410)
(7300)
(7258)
(6792)
(6718)
(6654)
(6608)
(6526)
(6044)
(6029)
学科
(52589)
经济(52535)
管理(38740)
(35635)
(30124)
企业(30124)
(27173)
方法(27115)
数学(23377)
数学方法(23189)
(14139)
中国(13593)
(13118)
财务(13104)
财务管理(13055)
财政(12673)
企业财务(12411)
(12264)
(12027)
地方(10564)
业经(10242)
(10175)
理论(9556)
(9374)
贸易(9374)
(9064)
农业(8887)
(8514)
(8334)
(8157)
机构
大学(181199)
学院(178649)
(75515)
经济(73928)
管理(67730)
研究(58731)
理学(58384)
理学院(57751)
管理学(56832)
管理学院(56498)
中国(44921)
(43957)
(37537)
科学(36012)
财经(31212)
(30831)
(30391)
(28097)
研究所(27622)
(27459)
中心(26995)
业大(26123)
经济学(24423)
农业(24083)
北京(23647)
(22877)
财经大学(22748)
师范(22678)
经济学院(22216)
(21298)
基金
项目(111780)
科学(86793)
研究(81882)
基金(80528)
(69431)
国家(68856)
科学基金(58194)
社会(51449)
社会科(48687)
社会科学(48671)
(43486)
基金项目(42746)
教育(38211)
自然(36715)
(36562)
自然科(35817)
自然科学(35802)
自然科学基金(35163)
编号(34058)
资助(33459)
成果(29090)
(25749)
重点(25329)
(23568)
课题(22946)
(22816)
教育部(22099)
科研(21912)
(21771)
大学(21422)
期刊
(83091)
经济(83091)
研究(54383)
(40234)
中国(33474)
学报(28497)
(26619)
科学(24790)
管理(22023)
大学(21249)
学学(20048)
农业(17385)
教育(16715)
财经(16567)
(14525)
金融(14525)
技术(14299)
(14180)
经济研究(13923)
业经(12369)
问题(11589)
财会(10253)
会计(9883)
技术经济(9480)
(9389)
(9381)
(9307)
理论(8970)
统计(8594)
商业(8429)
共检索到265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景芳  王永强  
在关于国家起源的诸多理论中,"社会契约论"对公民财产权的让渡有一定的理论解释力。根据社会契约理论,个人为了保障和维护那些在契约中得到公认的(包括财产权在内)的权利而建立了国家;公民财产权需要国家来作保护人,而国家需要公民让渡的财产来维持运转。该理论有助于国家和公民正确认识、行使和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玲  
国家征税权诞生的前提是普遍存在的公民财产,以及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普遍承认。如果征税权行使不当,便有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这一基本的宪法赋予的权利。税法被视为严格限定国家征税权,并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基本法律。本文探讨了税法与公民财产权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公民财产权的税法保护的特征和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民选  徐灿琳  邓朝春  
自利倾向嬗变为机会主义倾向,若得不到外部环境的有效约束,其结果将是机会主义行为对公民财产权的侵害。企业无视利益与责任的平衡,以及违规成本低致使惩罚威胁的不可置信,导致中端监管无法遏制灰色收入的获取,而获取灰色收入为公然的机会主义实施对公民财产权的侵害打开了方便之门。政府负有保护公民财产权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政府为此也要付出保护成本。为提高保护绩效,需要在完善前端保护立法、实现末端依法惩处的同时,强化中端的有效监管,如此方能建立起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有效网络和长效机制,走出"监管悖论",扭转政府疲于末端反侵害面临的被动局面。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晨  
支持创新或监管的理论各有道理,又各有盲点。从法学角度分析,创新代表着对财产权的自由行使,监管代表着以限制财产使用权的方式对已由单纯的排他性占有转变为具有抑制他人能力的资本的制约,双方理念的碰撞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中国,限制使用权避免了由市场本身引发的危机,但强迫或引导参与者进行特定交易又会引发问题,因此须谨慎对待强制交易,尽管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调控手段之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影  
本文首先对"虚拟经济"的理论进行了诠释,并分析了其内在演变的阶段和特性,特别指出了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往往会导致破坏力极大的金融危机;接着我们实证分析了中美之间虚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产生的机理;最后,文章总结了新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的新特点,并对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景芳  王永强  
对我国公民财产权法律保障的根本在于限制政府对征收权力的滥用,本文通过对国家征收权的正当性——"公共利益"的需要及其界定的讨论,从限制政府滥用征收权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国家征收权行使的合法性要件包括: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公正补偿原则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民选  
社会资本是人际合作性互动的产物,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并传递到物质资本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生产能力的放大作用。结构型社会资本包括关系与网络,关系与网络的建构同公民财产权利之间存在着纽带关系。在公民财产权利得到制度界定与保护的前提下,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得以突破特殊信任的藩篱,使得个人的交往对象普遍增加,最终通过筛选,个人社会网络上的节点也会增多,个人的社会网络也因此而得以扩大。认知型社会资本包括共享的隐含知识、信誉、信任、合作的规范等,是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与人们的认知息息相关的社会资本类型。公民财产权利的形成与确立,在推动个人交往扩展,从而促进个人社会网络上的节点增多和社会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建辉  杨莉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确立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并明确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要给予补偿,但宪法的规定还有赖于其他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其中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功能长期被忽视,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本文就发挥价格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功能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守林  邹晓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典。它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它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它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的物权法律规则,是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源  罗宏斌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与决策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构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两者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运行轨迹,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我国财政赤字在不同的融资方式下均具有一定的货币扩张效应,但由于财政赤字的规模仍然在适度的范围内,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还不足以导致通货膨胀发生,我国财政赤字并不是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行为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消费行为之外,就业也是人的重要经济行为,由此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理论假设——可持续就业。初步诠释了可持续就业的形成机制、内涵体系以及实现机制等理论涵义,有助于丰富人的可持续发展命题的经济学内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定华  
法人财产权性质之我见刘定华法人财产权见之于官方文献是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公司法》。前者的表述是: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后者表述为: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论财产权的解体[美]托马斯·C·格雷今天,在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中,律师或经济学家所持有的财产权概念已完全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都把财产权当作一种可为人们所拥有的物品。拥有了财产权,也就拥有了对一些物品的排他性的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建平  
法人财产权研究●王建平法人财产权属于法人,而不属于法人的成员。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必须具有自己的财产,这是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条件。法人财产权是以法人财产所有权为实质内容,包括经营权、债权、知识产权,以及请求法律救济权在内的一组权利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包珂  孙超  
当前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存在"重资源轻技术"误区,这种误区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战略作用的发挥。尽管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与资源获取型跨国购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都很重要,但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前者比后者意义更为重要。本文分析表明: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不仅具有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高效增长的作用,而且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企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等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