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3)
- 2023(9526)
- 2022(7484)
- 2021(6685)
- 2020(5456)
- 2019(11948)
- 2018(11927)
- 2017(22951)
- 2016(12677)
- 2015(14042)
- 2014(14161)
- 2013(13235)
- 2012(11891)
- 2011(10549)
- 2010(10631)
- 2009(10197)
- 2008(10218)
- 2007(9360)
- 2006(8569)
- 2005(8030)
- 学科
- 济(48502)
- 经济(48335)
- 管理(42598)
- 业(37847)
- 企(33596)
- 企业(33596)
- 方法(17081)
- 财(16425)
- 中国(16392)
- 制(16219)
- 农(15441)
- 业经(15373)
- 数学(12441)
- 数学方法(12286)
- 体(12091)
- 务(10035)
- 财务(10005)
- 财务管理(9984)
- 体制(9833)
- 理论(9787)
- 企业财务(9594)
- 农业(9500)
- 学(9452)
- 和(9083)
- 银(8865)
- 银行(8853)
- 地方(8732)
- 行(8429)
- 划(8226)
- 融(8177)
- 机构
- 大学(178164)
- 学院(176662)
- 济(72658)
- 经济(71122)
- 管理(66416)
- 研究(59749)
- 理学(56900)
- 理学院(56293)
- 管理学(55314)
- 管理学院(54980)
- 中国(45382)
- 财(38740)
- 京(37051)
- 科学(33389)
- 财经(29743)
- 所(28673)
- 江(27741)
- 中心(27126)
- 经(26883)
- 农(25719)
- 研究所(25417)
- 范(23710)
- 师范(23516)
- 经济学(23166)
- 北京(22958)
- 业大(22844)
- 财经大学(21993)
- 院(21731)
- 州(21450)
- 经济学院(20597)
- 基金
- 项目(115874)
- 科学(93169)
- 研究(88385)
- 基金(85628)
- 家(73392)
- 国家(72751)
- 科学基金(63281)
- 社会(61009)
- 社会科(56722)
- 社会科学(56702)
- 基金项目(44595)
- 省(44346)
- 教育(41243)
- 自然(37703)
- 划(37126)
- 自然科(36839)
- 自然科学(36832)
- 自然科学基金(36203)
- 编号(35686)
- 资助(32877)
- 成果(30905)
- 制(28242)
- 部(26622)
- 重点(26341)
- 国家社会(25520)
- 课题(25240)
- 发(24227)
- 创(23891)
- 教育部(23637)
- 性(23468)
共检索到274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占虎 张艳娥
现代社会的转型是社会秩序趋向动态稳定与公民权益普遍发展的统一,公民普遍化政治参与和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是现代政治体系的合理化的重要特征。在社会转型过程凸显的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体系趋向合理化的伴随产物。公民社会的生成与社会政治体系的合理化是同一实践过程,亦是治理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逻辑向度。公民社会依存的社会中间力量生成有助于理顺国家政府与社会领域的依存维度,以及公民社会内含的公民主体意识和公民文化有助于培育理性的政治参与主体。考量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进度,不能仅仅看在政府主导构建下的可量化的相关民
关键词:
公民社会 社会转型 非制度化 政治参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占虎
公民普遍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持续凸显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事件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公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以及参与制度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公平问题凸显,政府主导下公民自动参与的不足及公民政治素质偏低,传统依附性文化以及新时期公民的政治冷漠等导致了越级上访、请愿、行贿、抗拒和暴力对抗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事件的持续凸显。在客观分析其表现与原因的基础上以治理的视角,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衡 季程远
互联网"使用目的"和"信息偏好"影响网民政治态度,进而影响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与自我型网络使用、娱乐类信息偏好的网民相比,社交型网络使用、时政类信息偏好的网民政治信任水平更低、程序型民主观念更强,卷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概率更高。作为信息传播和组织动员的媒介,互联网本身并不必然具有"反体制性",对互联网政治后果的理解应超越"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之争,将研究视角转向使用者的政治心理特征。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信任 民主观念 政治参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衡 季程远
互联网"使用目的"和"信息偏好"影响网民政治态度,进而影响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与自我型网络使用、娱乐类信息偏好的网民相比,社交型网络使用、时政类信息偏好的网民政治信任水平更低、程序型民主观念更强,卷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概率更高。作为信息传播和组织动员的媒介,互联网本身并不必然具有"反体制性",对互联网政治后果的理解应超越"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之争,将研究视角转向使用者的政治心理特征。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信任 民主观念 政治参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浦劬 季程远
敏感问题测量是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难点,基于社会意愿偏差,人们对于敏感问题或者选择不应答,或者选择非真实应答。随着调查研究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社会科学界为此掀起讨论热潮,列举实验是人们讨论的热门方法之一。列举实验的关键在于避免产生设计效应、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本文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调查数据分析为基础,验证显示列举实验可以降低无应答比例,提高真实应答比例,并降低社会意愿偏差。而将列举实验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示例分析表明,相比直接提问方式,列举实验对模型估计具有关键影响,它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可信和恰当的分析结果。当然,列举实验仍然面临敏感问题测量的本质困难、实验效力、设计和分析难点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三百
城市经济学相关研究发现,住房产权、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公众参与行为。本文在阐述中国住房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和户籍制度等独特背景的基础上,首次运用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完全住房产权显著提高城市居民制度化公众参与的概率,共享产权对制度化公众参与无显著影响,而这两类住房产权对城市居民非制度化公众参与都没有显著影响;对公共服务不满意者制度化公众参与的概率更低,而更倾向于选择非制度化公众参与。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地户籍居民对公共服务越不满意则越少选择制度化公众参与,即支持"疏离假说";非本地户籍者居民中拥有住房产权且对公共服务不满意者,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公众参与的概率都更高,支持"负面投票假说"和"住房投票假说"。鉴于住房产权的这种广义虚拟经济属性及其影响的异质性,多渠道增加对流动人口的住房供给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可有序扩大公众参与,进而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平等程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永春 李良玉
《思想产业》是以外交政策为切入点研究美国思想市场发展的著作。文章以访谈形式分析该书涉及的思想市场、公共知识分子、思想领袖、思想产业等概念;结合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特点,评点美国智库的建设进程;强调智库建设的核心在于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社会共识水平。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贾西津
回顾今年春季以来在中华大地及至全球范围发生的SARS危机,它对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成效也赢得了国际上的称誉。在这个过程之中,政府扮演了强有力的角色,充分显示了其统一行动和社会动员的力量;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和主导相比,民间自发的力量动员似乎显得黯淡,至少并未如人们期望地那样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如何理解中国公民社会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特点及其进程?公民社会在这次危机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在中国强有力的政府管理模式下,公民社会的治理机制是否具有发展的必要?这是中国转型时期治理结构变革中面对的重要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书剑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是政府与大学在制度化精英主义下协作的产物。制度化精英主义催生制度化精英,人才项目促进学术精英的制度化和体制化。政府与大学是学术精英发展的主导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学术精英在以政治权威和学术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制度空间内经竞争选拔与优先培养逐渐生成。大学学术精英制度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但其对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创新力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有志 西贝天雨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使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议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企业更需要将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中,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中负责社会责任事务的组织机构,可统一命名为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它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活动在利益相关者纽带作用下相互融合的实践产物,由企业高层设立并领导,触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且具有外部治理职能。通过对《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程度越高,相应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层级越高;相较于经理层领导的委员会,董事会介入的委员会制度设计更为成熟。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制度化的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应从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的驱动力、制度设计以及影响后果等方面开展研究,为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杨
在决战贫困背景下,社会组织应在贫困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然而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制度与行动间存在明显张力,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场域中仍然严重缺位。制度—关系—行为的制度化过程是解决社会组织参与困境的核心面向。政社关系与合作关系双重关系系统塑造和问题瞄准式公共产品与服务递送,是实现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制度规范化、持续化和再生产的关键。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精准扶贫 制度化 关系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坤 王征兵
在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既影响着农村的和谐稳定,又事关中国整个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进程。在陕西南部的山区农村,由于农民的参政权利有限,参政渠道单一,参政范围狭窄,参政制度不完备,严重地影响了民主建设进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民间合作组织和基层民主建设,改善农民政治参与环境,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水平,推动整个农村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政治参与 山区农民 基层民主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明霞 王凤双
国际合作是国际政治关系的核心问题,而国际制度是促成各国相互合作的必要手段和条件。由此,国际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和内容,国际社会制度化生存已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由于国际社会非制度化行为的广泛存在并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国际社会制度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严重影响国际合作的良性互动趋向。文章对国际社会制度化生存进行简要概述,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的非制度化特征,分析国际社会面临的非制度化弊端,并初步探讨了国际社会制度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国际社会 国际制度 非制度化 规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霞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宪法赋予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为依据,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为目标,加大中央政府资助力度,从完善社会救济制度起步,并着力于在农村建立重大公共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保障制度,同时还应在对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统账分离"的基础上,分步骤为农村居民提供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公民社会保障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效峰
近三十年来东南亚地区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其参与行为除对国家治理产生影响外,也日益对东盟地区治理产生影响。国家层面的变化是地区治理转型的基础,治理范式的兴起也使公民社会得以把这两个层面进一步联系起来。随着传统东盟方式的调整,地区公民社会逐渐成为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相关方,并以第三轨道形式参与东盟相关决策。公民社会参与使东盟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共同体意识得到加强,以人为本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公民社会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已初步形成,但受制于自身及环境因素,公民社会尚不能根本改变现有的国家中心主义。未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发展关系,需要考虑该地区一体化过程中不断加强的社会维度。
关键词:
东盟 公民社会 政治参与 地区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