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5)
2023(7730)
2022(6093)
2021(5615)
2020(4324)
2019(9764)
2018(9372)
2017(18428)
2016(9767)
2015(10750)
2014(10578)
2013(10202)
2012(9503)
2011(8534)
2010(8526)
2009(7989)
2008(8102)
2007(7128)
2006(6487)
2005(5614)
作者
(26682)
(22348)
(22268)
(21365)
(14717)
(10695)
(10271)
(8650)
(8556)
(7896)
(7670)
(7609)
(7283)
(6993)
(6975)
(6827)
(6597)
(6562)
(6472)
(6311)
(5540)
(5309)
(5233)
(5160)
(4986)
(4986)
(4826)
(4658)
(4556)
(4460)
学科
(43201)
经济(43039)
管理(28605)
(25269)
(23043)
企业(23043)
方法(16649)
中国(15145)
业经(12135)
数学(11415)
数学方法(11257)
(10867)
理论(10639)
(10462)
(10410)
地方(9381)
(8801)
(8320)
环境(6962)
农业(6489)
城市(6424)
(6310)
财务(6303)
财务管理(6294)
(6211)
(6203)
企业财务(6046)
(5891)
贸易(5890)
(5847)
机构
大学(145416)
学院(142134)
(58797)
经济(57496)
管理(54552)
研究(50009)
理学(47538)
理学院(46944)
管理学(46219)
管理学院(45927)
中国(35282)
(30719)
科学(28862)
(28683)
(23692)
财经(23218)
中心(21824)
研究所(21460)
(21069)
(20923)
师范(20794)
(20312)
经济学(19601)
北京(19099)
(18856)
(18753)
业大(18381)
财经大学(17533)
经济学院(17504)
师范大学(17258)
基金
项目(97600)
科学(78749)
研究(72975)
基金(72793)
(63207)
国家(62653)
科学基金(54463)
社会(51452)
社会科(47628)
社会科学(47608)
基金项目(38317)
(35948)
教育(33047)
自然(32894)
自然科(32176)
自然科学(32170)
自然科学基金(31602)
(31189)
编号(28326)
资助(27824)
成果(24113)
(22302)
重点(22023)
国家社会(21736)
(20869)
(20209)
教育部(19770)
课题(19678)
(19366)
人文(19068)
期刊
(66240)
经济(66240)
研究(45828)
中国(25064)
(22132)
学报(21346)
科学(20817)
管理(19503)
(17349)
大学(17007)
教育(16284)
学学(15957)
财经(12018)
农业(11465)
经济研究(10683)
(10526)
金融(10526)
(10512)
问题(10292)
业经(9902)
技术(9081)
(7594)
城市(7250)
现代(7228)
(7017)
社会(6252)
商业(6060)
(6026)
科技(5994)
世界(5893)
共检索到206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卫红  
公民社会与治理理论是学界解释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两种主流理论视角。公民社会和治理理论在西方的学术传统中各有所指,二者虽相互交叉、密切相连,但仍旧有各自清晰的学术脉络和使用语境。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理论解释性文献的分析表明,国内学者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两种理论,并对两种理论进行了有别于西方传统理解的再阐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效峰  
近三十年来东南亚地区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其参与行为除对国家治理产生影响外,也日益对东盟地区治理产生影响。国家层面的变化是地区治理转型的基础,治理范式的兴起也使公民社会得以把这两个层面进一步联系起来。随着传统东盟方式的调整,地区公民社会逐渐成为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相关方,并以第三轨道形式参与东盟相关决策。公民社会参与使东盟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共同体意识得到加强,以人为本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公民社会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已初步形成,但受制于自身及环境因素,公民社会尚不能根本改变现有的国家中心主义。未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发展关系,需要考虑该地区一体化过程中不断加强的社会维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全球化时代产生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需要全球公民。全球公民不仅生活在全球化时代,更要具有全球意识和人类关怀,并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发展、全球的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的行动。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是全球化时代赋予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全球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并愿意为全球和人类的发展而积极行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包括人权和人道主义教育、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教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甘春华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从微观出发研究宏观经济,认为经济周期的产生原因来自于经济体系之外的真实冲击,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与传统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观点迥异,从而对后者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挑战,并为经济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比较了两种理论在经济波动的原因、性质、传播机制、研究方法、模型以及政策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并评价了两种理论各自的优劣之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咏吟  
公民社会的建立,极大地释放了公民的创造力。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使得我们的时代走向城乡互动的审美时代。城市的高度技术崇拜,使城市的空间变得富有想象力。乡土的经济限制与文化限制,激发人们向往城市生活空间,但城市的空间完全无法满足公民的需要。乡土空间的解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公民的生活需要。当乡土联系城市变得快捷,城乡才形成了真正的审美互动;如何建立城乡之间的和谐空间,考验着公民社会的审美想象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小雨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与新古典范式结合了起来,具有二重性。这种性质为后来的学者对该理论作出不同的解读预留了空间。对刘易斯理论的新古典解释有两种,但都没有超越刘易斯的分析,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重大的退步,在运用该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时存在理论局限性。另外,有学者对刘易斯理论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从四个方面拓展了刘易斯的理论,构建了政治经济学的刘易斯拐点理论。最后,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拓展后的刘易斯模型对中国经济转型进行了分析。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小雨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与新古典范式结合了起来,具有二重性。这种性质为后来的学者对该理论作出不同的解读预留了空间。对刘易斯理论的新古典解释有两种,但都没有超越刘易斯的分析,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重大的退步,在运用该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时存在理论局限性。另外,有学者对刘易斯理论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从四个方面拓展了刘易斯的理论,构建了政治经济学的刘易斯拐点理论。最后,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拓展后的刘易斯模型对中国经济转型进行了分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王长友  李越冬  
根据波兰尼的嵌入理论,分析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经济脱嵌社会"导致的社会自发保护问题,通过国家审计视角,阐明国家审计在促进平等和保障安全中发挥的作用、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和措施,从而丰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方面的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亚琴  
居民社区参与是当前社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对于居民社区参与的意涵到底是什么,是社会控制体制在社区这一日常生活场域中的延伸,还是公民社会与公民自治的发轫,不同的理论模式、不同的理论视角、不同的解释路径对此莫衷一是。本文对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的公民社会视角和社会控制视角以及行动制度模式下的制度制约视角和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居民社区参与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把社会互构论作为一种理解和阐述居民社区参与的新视角,试图在社会与国家以及行动与制度的相互建构、相互型塑的关系中理解居民社区参与的社会意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慈勤英  
本文在对中国城市不同地区贫困人口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城市贫困人口向中年集中的年龄分布特征,并试图对其年龄分布向40~49岁组的积聚现象进行探讨性解释和研究。认为40~49岁组贫困的实质是一种剥夺性贫困,如果脱离“文化大革命”对这批人教育权利的剥夺,以及社会转型对他们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冲击,孤立地分析这批人贫困的个人层面因素,是较为偏颇和不全面的。政府应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补偿,并针对贫困人口特殊的年龄分布制定以就业为先导,重在“充权”的贫困救助策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罗伯特·罗兹  刘子瑜  
基于全球范围内四所大学的案例研究,本文探讨并深入阐述了"学术公民身份"的概念,着重讨论了作为学术公民的学生和教职员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和中欧大学等四所高校的学术公民的职业与生活时,作者指出全球化的一些重要特征,并且在所有被研究的区域中全球资本主义都在改变学术生活的本质。作为学术公民的学生与教职员采取创造性的方式来面对强大的全球力量,这也可能正是当今大学为实现其社会转型所寻求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建涛  博科  周明生  
目前保险合同诉讼案件日趋增多,为探究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真正意图,不少法院采用了语境解释,当事人为证实自己的主张不断地举证,法院慎重地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证据,但法院仍然存在错判的风险,而当事人诉讼成本的增加则是确定的。有时法院采用文本解释,即仅根据保险合同本身也能正确地判案,但诉讼成本大大降低。本文比较了这两种解释方法对法院判决保险合同案件准确性以及当事人花费诉讼成本的影响,指出文本解释优于语境解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圣利  
关于股权转让审批规定,存在一体把握和区分原则两种解释路径。一体把握通过控制合同效力从而达到控制股权变动的立法目的,违反了必要性原则,在解释“报批义务之法律性质”“报批义务不履行之法律后果”“先付款后报批之交易现象”等方面也颇为曲折,故而其并非最佳选项。法律虽然规定若干情形的“股权转让”须审批,但未规定“股权转让合同”须审批,故而存在区分原则解释路径适用的空间。该解释路径认为:未办理审批手续,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但转让方不得转让股权,受让方亦无相应请求权;报批义务乃法定的从给付义务,转让方不履行该项义务的,构成违约;“先付款、后报批”之情形,受让人未依约付款的,亦构成违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艳辉  
差异化竞争的基本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从理论上剖析该原理的内涵将有助于对其应用领域的拓展。产业组织理论和组织生态理论分别对差异化竞争理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解释,从而为差异化理论在企业实践、产业规划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