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8)
2023(7018)
2022(5853)
2021(5399)
2020(4532)
2019(10162)
2018(10676)
2017(19198)
2016(10916)
2015(12032)
2014(12364)
2013(11448)
2012(10456)
2011(9425)
2010(9707)
2009(9308)
2008(9289)
2007(8375)
2006(7601)
2005(7191)
作者
(29720)
(25034)
(24730)
(23880)
(15757)
(11740)
(11301)
(9549)
(9492)
(9016)
(8590)
(8385)
(8293)
(8136)
(8068)
(7662)
(7361)
(7283)
(7268)
(7045)
(6487)
(6167)
(6066)
(5777)
(5706)
(5634)
(5480)
(5464)
(5048)
(4975)
学科
管理(35500)
(34646)
经济(34565)
(28473)
(25598)
企业(25598)
(16274)
(13881)
(12707)
中国(11604)
方法(10502)
(10384)
业经(9981)
体制(9882)
(9011)
银行(8994)
(8645)
(8437)
金融(8430)
数学(8314)
(8232)
数学方法(8192)
理论(7920)
(7677)
财务(7647)
财务管理(7623)
企业财务(7213)
(6890)
(6630)
制度(6629)
机构
大学(146437)
学院(146080)
(57235)
经济(55792)
研究(52111)
管理(51795)
理学(43145)
理学院(42657)
管理学(41946)
管理学院(41650)
中国(40487)
(33260)
(31672)
科学(29742)
(26259)
(24706)
财经(24176)
(23842)
中心(23575)
研究所(23211)
(21732)
北京(20010)
业大(19867)
(19709)
师范(19462)
(19267)
(18833)
农业(18397)
经济学(17703)
财经大学(17673)
基金
项目(92649)
科学(72610)
研究(71671)
基金(65417)
(56706)
国家(56199)
科学基金(47690)
社会(44941)
社会科(42392)
社会科学(42386)
(36923)
教育(34288)
基金项目(33745)
(30898)
编号(29827)
自然(28783)
自然科(28080)
自然科学(28070)
自然科学基金(27563)
成果(26717)
资助(26007)
(23689)
课题(22420)
重点(21365)
(21028)
(19540)
(19537)
(19441)
国家社会(18569)
项目编号(18386)
期刊
(71194)
经济(71194)
研究(49217)
中国(39020)
(28695)
教育(24527)
学报(22886)
(22847)
管理(21960)
科学(20084)
大学(18117)
学学(16760)
(16557)
金融(16557)
农业(14559)
技术(13362)
财经(12959)
业经(11233)
(11172)
经济研究(10940)
问题(8747)
职业(7809)
(7473)
(7073)
会计(6984)
改革(6926)
(6926)
财会(6913)
理论(6763)
(6705)
共检索到239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骆正林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漫长、全面、深刻的转型期,虽然转型的道路曲折、迂回,但历史发展的方向却是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民权意识的觉醒,公民参与已经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作为对民权觉醒的回应,公共管理者必须要体察民生、民情、民心,不断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巩固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健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对各项个人权利的保护。确立个人权利对政府提出了三重义务要求:第一,采取积极行动保护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第二,为个人权利实现提供保障措施;第三,限制自身权力及其行使方式,尊重个人权利,不干涉和侵犯个人权利。中国政治和行政体制四十年来的改革适应了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的需要。从管制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保障了个人权利的实现;扩大参政议政渠道,确立并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约束,预防和惩治了侵犯个人权利的滥用权力行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卫  
传统经济体制是全能主义的政府观念的产物,所以本文认为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全能政府的观念是传统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计划经济这一概括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传统体制的根本特征:强迫性交易经济。在对强迫性交易分析的基础上,经济转型过程就表现为一个权利资源的再配置过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是如何建立公平有效的游戏规则及其规定下的公民权利结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蒋励佳  
税收是反映公民与国家根本关系的领域,公民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就是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在税收领域的一个缩影。从公民权利的视角来审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充分发挥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管理公共事物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公民与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使得公民权利从法律文本走向现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单新萍  
权力源于权利。公民权利的天赋性、至上性,既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依据,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宪政制度安排的终极目的。"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客观上要求实行民主预算。形式上,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年度收支计划,本质上则是以宪法及相关法律为基础的综合性契约,它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受社会公众委托,通过民主政治程序配置纳税人的税款,并将其转化为"一揽子"公共品的一种公共治理机制。因此,社会公众有权利要求获得充分、真实的政府预算信息,政府也有责任向社会公开预算信息及政务信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飞  
学校空间中存在着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压制,公共权力的过度膨胀使得学生作为公民的平等权、管理权、话语权等公民权利遭受到侵害。学校空间中公共权力的过度扩张和滥用形成了一种垂直化和非均衡化的权力结构,导致学校管理者、普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力资源配置失去了平衡,破坏了学校空间的公共性和民主性,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为此,要在学校空间中实现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制衡,则需要构筑一种民主的学校生活和课堂生活,保障学生公民权利的优先性,倡导学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实现对学校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通过这种共同治理和共同协商的公民关系的建构,学生的公民权利将得到更好的保障,而公共权力也将得到更为有效的监督和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任燚  
财政制度是政府与社会之间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因此财政制度的变迁也就自然成为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两者之间关系演化的脉络,本文首先从国家起源的角度指出了国家的本质是财政收入最大化,然后描述了几种财政制度及与之相应的国家特征,并分别阐述了与之对应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在国家预算体制下,公民的权利才真正得以完全实现,政府权力才真正得以受到限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聂磊  
分配的公平正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权利是现代社会人们表达利益和需要的最基本、最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所谓分配的公平正义表现为公民权利能够获得保障。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审视分配制度公平正义的诉求,将有助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岩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保障被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通过公共选择机制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障权逐步成为全社会认同的公民权利观和执政者必须遵循的政治伦理。英、美等国实践表明,政府的社会保障预算模式选择取决于不同的国情特点,并在发展中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公民权利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对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公民权利特点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制度提出有关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彪  鲜义辉  
本文写作背景为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为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国家在防疫政策制订、执行时由于法律规范不健全,导致行政职权混乱无序,致使出现少数防疫工作人员在按照防疫政策执行时损害公民权利的问题。本文写作目的在于,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在公民权利的保护上进行一些思考和提供对策及建议。本文第一部分,对主要概念公民权利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主要对国外一些国家的疫情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各国采取的防疫政策,特别对我国采取的防疫政策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论述了相关政策对防疫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在防疫政策执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立法滞后问题、法律研究滞后问题、防疫中的行政执法问题,最终将问题聚焦于公民权利的保护问题上。第四部分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及思考,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婷  
文章从限制死刑的适用、辩护制度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三个方面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公约》确立的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提出自建议,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使其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相协调,以便我国尽早批准和实施《公约》,从而促使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群  
1998年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成立的前提下,事实身份关系在该公约中为"家庭"而受保护,而国内司法解释为"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以至于我国国际私法上的涉外事实身份关系法律冲突的解决,不可能有对应的同居关系的冲突规范适用。解读《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条款的启示是:事实身份关系应建构为"事实婚姻"这一法律身份关系,从而使事实身份关系,在国内婚姻家庭法、国际法及国际私法上法律身份一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慧漪  曹歌  
文章从图书馆公益性的价值体现、图书馆公益性的缺失及维护图书馆公共权利的现实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公民权利与公共图书馆公益性之间的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霞  
国家对旅游产业性质认识的突破和跨越,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融入国家战略体系,但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我国还没有旅游基本法,这与旅游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靖  裴莹权  
论文从实际承担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职能的机构或项目着眼,将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权利(RAPCIS)界定为社会成员利用上述机构或项目获得资源和服务的平等和自由。进而从公民权利的范围切入,采用国际和国内两种公民权利范围的权威划定作为框架,分析法律法规文本和学术研究著述所梳理的中国社会弱势群体RAPCIS相关权利在其中的归属。在此基础上,论文指出对社会弱势群体RAPCIS作公民权视域的观察、研究乃至实践,是必要和有益的;同时,还应注意社会权利之外的公民权其他维度的全面考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