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0)
2023(3625)
2022(2607)
2021(2669)
2020(1921)
2019(4571)
2018(4613)
2017(6984)
2016(5045)
2015(5773)
2014(5962)
2013(4879)
2012(4571)
2011(4251)
2010(4454)
2009(3636)
2008(3446)
2007(3265)
2006(2978)
2005(2835)
作者
(10734)
(8748)
(8714)
(8601)
(5479)
(4206)
(4166)
(3578)
(3408)
(3288)
(2981)
(2891)
(2878)
(2832)
(2756)
(2691)
(2683)
(2650)
(2632)
(2526)
(2414)
(2238)
(2142)
(2094)
(2052)
(2042)
(1958)
(1929)
(1859)
(1797)
学科
教育(18511)
中国(10554)
(9233)
经济(9223)
管理(7198)
理论(6119)
教学(5786)
(5293)
(4420)
(4067)
(4048)
企业(4048)
发展(3760)
(3638)
研究(3398)
(3320)
高等(3216)
改革(3206)
思想(3136)
政治(3011)
业经(2979)
技术(2944)
学校(2921)
思想政治(2853)
政治教育(2853)
治教(2853)
德育(2832)
教育改革(2799)
(2775)
学法(2667)
机构
大学(60605)
学院(55723)
教育(26251)
研究(25106)
(19338)
师范(19305)
师范大学(16201)
(15237)
(15163)
经济(14634)
管理(14145)
科学(13302)
(12149)
中国(11978)
理学(11770)
理学院(11497)
职业(11345)
管理学(11151)
研究所(11005)
管理学院(10993)
北京(10737)
技术(10625)
教育学(10133)
(9980)
中心(9740)
(9253)
职业技术(7747)
(7715)
教育学院(7467)
研究院(7434)
基金
研究(33279)
项目(33202)
科学(27977)
教育(24356)
基金(20213)
社会(18273)
社会科(16955)
社会科学(16949)
成果(16603)
编号(16529)
(16507)
国家(16199)
课题(15147)
(14403)
(14073)
科学基金(13269)
(13220)
规划(11050)
项目编号(9931)
(9578)
基金项目(9434)
(9393)
(9364)
重点(9252)
研究成果(9110)
(8903)
教育部(8889)
年度(8506)
(8501)
(8268)
期刊
教育(45362)
研究(29505)
中国(22705)
(17035)
经济(17035)
职业(10957)
技术(9115)
技术教育(7165)
职业技术(7165)
职业技术教育(7165)
大学(6016)
学报(5910)
科学(5507)
高等(5355)
管理(5258)
(5208)
(5091)
论坛(5091)
成人(4785)
成人教育(4785)
高等教育(4697)
(4506)
(4421)
发展(3875)
(3875)
职教(3690)
学学(3594)
比较(3556)
图书(3397)
农业(3276)
共检索到99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卿云  
公民素质是社会转型背景下人的重要素质,公民教育是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然结果。由于传统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缺失,当前的高等教育阶段就必须承担起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斐  
1989年东欧剧变后,波兰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其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了深刻转型,并呈现出一系列发展新趋向。学术研究由"去制度化"走向"重建制度化";办学体制由"私营化"走向"重归公有化";治理导向由"集约化"走向"分层化";发展理念由"守护象牙塔"走向"超越象牙塔"。波兰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新趋向显示,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竞争与分层"、"守塔"与"越塔"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等教育要有一个较大发展;从根本上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还谈到加强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世飞  张伟  
在人工智能时代,英国为巩固这一领域的传统优势和赢得全球技术竞争,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人才培养上,英国设立专门奖学金计划,利用留学市场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人才来英学习和工作;在课程设置上,英国深入推进人工智能MOOC平台建设,不断整合校企资源,拓展实践性课程;在学科学位方面,英国推进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同时实施现代学徒制式的人工智能硕士教育,扩增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授予点。技术革新时代,国家应构建灵活多元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高等教育也要坚守服务社会职责,贯彻培养人才的第一要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郡  缪学超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开始大幅削减高等教育经费,英国高校为求生存不得不走向市场化改革之路。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向表现为: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改革高等教育拨款方式,拓宽高等教育筹资渠道,建立创业型大学等。这些举措既弥补了高等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极大地增强了高等院校的活力和独立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玥忞   张应强  
“在地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源于欧洲,与“境外国际化”相对的概念。西方学界主要从高等教育机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西方国家在具体语境上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研究和实践必须实现方法论转变,需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研究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需要通过保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来研究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要素和实施框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表现在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的增长、高等教育供给的多样化、学生群体组成的变化,还表现在资金筹措方式的多样化、绩效责任日益被重视、新形式的机构治理的出现以及全球性的网络化等方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方展画  
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政府无力承担全部经费,收费成为教育财政改革的必然。高等教育作为非完全市场,收费政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公益与私益、市场需求与承受力、国际或国内比较、经济或社会指标范式是四种主要原型。高等教育作为复杂系统,收费主体与原则多样、涉及问题繁多,任何收费政策的背后都需要更为完善的辅助政策,以寻求政治与市场的制衡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娟  陈廷柱  
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障研究中心"专项经费资助,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与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联合承办的"2015年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大陆和台湾28所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凯  
高等教育现代化模式,既是一种手段化的行为趋向,又是模范化了的活动方式。模式由于揭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方法、措施、途径等,因而为人们趋向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行为提供了一般的手段。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模式的内涵、类型,对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模式作了深入分析,并概括为后发外生型、目标发展型、政府推动型、双重任务型、重心偏低型和切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型等6种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联明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其后的五年时间中,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务院对赴美留学国际学生签证和学科加以限制、国会颁布配套法案法规规范固化国际教育交流渠道;高校学生赴海外留学目标国家多元化;国家划拨专款加强外语教学,高校围绕恐怖袭击开设敏感性区域研讨性课程等主要发展趋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周航  
受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新行政法的影响,英、美、德、法、日五国高等教育法治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功能主义趋向,"治理实效"成为法治衡量的重要标准,主要表现在:高校法律性质与目标的法人化、市场化与职业化;政府与高校间关系的平等化、契约化与绩效制;高校内部治理的行政化、外部化与合作化。但是,五国法治传统与整体法秩序构成对功能主义的体系性控制,使得高校师生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总体平衡并获得实质性保障,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权益、学生参与治理权益与学习成功权等方面。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构建"治理的法",突出教育法律规范与制度的效能;另一方面,应坚持"法的治理",从体系思维与权利本位出发,为高校师生权益提供体系化的法秩序保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21世纪伊始,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知识经济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追求卓越,创建世界一流教育体系;推进全纳教育,提高教育公平;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推动教育方式变革;寻求集权与分权平衡,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深入开展国际教育,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实施人才战略,引领教育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高等教育机构的均质性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核心特征。在德国,人们用来区分高校的首要维度并非是个体高校的质量和声望,而是高校的类型(综合性大学vs应用科学大学)。不过,近年来的一些高等教育政策——卓越计划、绩效拨款、高校排名、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等——开始偏离维持高校均质性的传统,试图通过引入竞争促进个体高校的分化。尽管有人将此视为德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范式转换,不过,考虑到传统制度与结构的影响,德国高校不太可能出现类似我国与美国那种高度分化的局面(金字塔型分化),而更有可能实现一种在现有均质基础之上的温和型分化(凸型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