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2)
- 2023(2560)
- 2022(2266)
- 2021(1964)
- 2020(1699)
- 2019(3838)
- 2018(3712)
- 2017(6774)
- 2016(4120)
- 2015(4741)
- 2014(4611)
- 2013(4431)
- 2012(3908)
- 2011(3520)
- 2010(3560)
- 2009(2897)
- 2008(2745)
- 2007(2350)
- 2006(1968)
- 2005(1652)
- 学科
- 济(14058)
- 经济(14042)
- 方法(8107)
- 业(7795)
- 管理(7731)
- 数学(7622)
- 数学方法(7561)
- 农(5143)
- 企(4682)
- 企业(4682)
- 教学(4317)
- 理论(4240)
- 农业(3691)
- 教育(3628)
- 中国(3510)
- 环境(3121)
- 学法(3058)
- 教学法(3058)
- 收入(3039)
- 财(3007)
- 人民(2973)
- 学(2947)
- 业经(2787)
- 学理(2785)
- 学理论(2785)
- 研究(2448)
- 地方(2280)
- 贸(2226)
- 贸易(2226)
- 划(2176)
- 机构
- 学院(55687)
- 大学(54724)
- 济(20717)
- 经济(20272)
- 管理(19557)
- 研究(18380)
- 理学(17498)
- 理学院(17261)
- 管理学(16867)
- 管理学院(16773)
- 农(13016)
- 科学(12330)
- 中国(11613)
- 京(11224)
- 业大(11081)
- 农业(10395)
- 所(9293)
- 研究所(8750)
- 江(8488)
- 范(8262)
- 师范(8147)
- 财(8095)
- 中心(8033)
- 技术(7776)
- 农业大学(7512)
- 财经(6942)
- 北京(6697)
- 院(6420)
- 经济学(6412)
- 师范大学(6409)
- 基金
- 项目(40978)
- 科学(31724)
- 研究(29521)
- 基金(28482)
- 家(25387)
- 国家(25146)
- 科学基金(21342)
- 社会(18154)
- 省(17652)
- 社会科(17221)
- 社会科学(17215)
- 基金项目(15636)
- 教育(15555)
- 划(14334)
- 自然(13845)
- 自然科(13526)
- 自然科学(13522)
- 自然科学基金(13300)
- 编号(12103)
- 资助(11381)
- 重点(9528)
- 成果(9221)
- 课题(9059)
- 部(8944)
- 创(8898)
- 发(8607)
- 创新(8244)
- 大学(7905)
- 科研(7816)
- 计划(7785)
共检索到75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旅游是一面镜子,一种观照方式,通过它,不但目的地居民知道我们如何看他们,而且我们也知道他们如何看我们。然而,旅游中的相互观看,既有可能加深彼此的理解,也有可能造成误解,甚至加深冲突。为了降低旅游造成误解的概率,促进相互理解,就有必要形成一些文明的行为准则。媒体上所报道的一些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雅和不端行为,就是不文明的体现。当然,大部分中国出境游客还是体现出了应有的文明水平,否则,世界各地热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国生 江立明
居民消费敏感性形成消费倾向,表现为消费力的敏感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缺陷消费环境弱化,是影响低收入居民消费敏感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此基础提出了应对低收入居民消费敏感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敏感性 消费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单红梅 胡恩华 邱文怡 张龙
工会公民行为对工会广泛联系员工、切实发挥各项职能有着积极作用,当工会发挥作用保障了工作场所的公平、公正时,可以引发员工的工会公民行为。在此过程中,已有研究关注到人所具有的不同动机,分别通过经济性和情感性作用机制对这一过程进行解释。但因不同员工个体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个性特质等差异,这两种机制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强度也不尽相同,这一点鲜少受到已有研究的关注。基于情景理论对人的解释,分别以工会工具性信念和工会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公平敏感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员工工会公平感影响工会公民行为的实证研究模型。以307名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成员为样本,构建层次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对公平偏好不同的员工受到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晓斌
文章首先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内涵,然后运用2002~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五个不同收入组的年度数据,采用Panel Data可变参数模型测算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逐渐下降。在引入财政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两个政府财政支出变量后,发现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所有收入层次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而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则相反,提高了敏感性系数,而且二者对敏感性的影响都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层次的提高而下降,随后文中分析了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晓彤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解释现代消费者行为失灵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论证了我国居民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消费行为 过度敏感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维 毛端懿 王鑫
我国居民储蓄是否受利率的影响?其结论是:(1)城镇居民储蓄对名义利率基本无敏感性;(2)城镇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有弱正相关性;(3)农村居民储蓄对名义利率基本无敏感性,只与收入增长相关;(4)农村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基本无敏感性,只与收入增长相关。因此,我们不能寄厚望于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利率 敏感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阿不都艾尼
本文从消费敏感性模型入手,选取2002-2014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实证,探究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消费敏感性。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敏感性与收入呈现负向关系。农民收入等级越低,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性就越高。政府加大教育投入,降低了各收入农民群体的消费敏感性,而政府加大医疗投入,却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敏感性。
关键词:
农村 不同收入等级 消费敏感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静
经济发展依靠投资、消费与出口。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消费内需,消费主要部分来源于居民,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忽视的方面,并且有下降趋势。本文首先介绍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过度敏感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 过度敏感性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冰 雷珏
首先对利率变动与居民储蓄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选取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就我国居民储蓄利率敏感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居民储蓄和存贷利率之间的变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居民储蓄对存贷利率变化并不敏感。居民储蓄利率敏感性差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行为、企业行为、银行行为和居民行为还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最后对提高储蓄利率敏感性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利率敏感性 利率市场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芳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即缺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分析以及由于样本容量的不足导致模型拟合及预测能力不强。本文主要利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验证出各阶层都存在着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在各阶层中呈现倒"草帽"型分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阿不都艾尼
本文从消费敏感性模型入手,选取2002-2014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实证,探究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村居民消费敏感性。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敏感性与收入呈现负向关系。农民收入等级越低,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性就越高。政府加大教育投入,降低了各收入农民群体的消费敏感性,而政府加大医疗投入,却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敏感性。
关键词:
农村 不同收入等级 消费敏感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合绪 夏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肖建杰
我国的居民储蓄始终高居不下,国内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协整分析,发现正是由于储蓄对收入强敏感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居民的高储蓄倾向,进而探讨了其内在的原因。
关键词:
居民储蓄 收入 敏感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静 朱俊杰
到底我国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如何?本文采用居民一年期储蓄增加额、年均收入水平、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数据,对传统货币需求模型进行调整,运用J 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储蓄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时差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储蓄与利率之间的滞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名义利率对储蓄具有正向影响且存在显著的滞后一期效应,但实际利率对储蓄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鉴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推导了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非对称分析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制度的变迁,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均发生变异,前者由流动性约束演变为短视行为,后者由损失厌恶(或远期流动性约束)也演变为短视行为。面对收入下降,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加,而城镇居民的消费下降。习惯偏好和实际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而这种交互作用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之后不再显著。本文的主要结论对常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不同取值是稳健的。
关键词:
过度敏感性 短视行为 损失厌恶 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