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7)
2023(15129)
2022(13202)
2021(12434)
2020(10676)
2019(24484)
2018(24189)
2017(46641)
2016(25385)
2015(28325)
2014(27968)
2013(27615)
2012(24958)
2011(22496)
2010(22449)
2009(20578)
2008(19967)
2007(16979)
2006(14767)
2005(12749)
作者
(74607)
(62165)
(61680)
(58675)
(39487)
(29983)
(27859)
(24442)
(23723)
(22126)
(21047)
(20939)
(19875)
(19605)
(19206)
(19154)
(18662)
(18430)
(17761)
(17722)
(15697)
(15278)
(15085)
(14248)
(13907)
(13726)
(13683)
(13592)
(12534)
(12334)
学科
(99408)
经济(99297)
管理(70425)
(67126)
(55987)
企业(55987)
方法(48438)
数学(42494)
数学方法(41748)
(26158)
中国(25084)
(24261)
(23217)
业经(21615)
地方(19553)
(18190)
贸易(18179)
(17634)
理论(17519)
农业(17514)
(16496)
技术(15705)
(15236)
环境(15006)
(14772)
财务(14692)
财务管理(14665)
企业财务(13834)
(13800)
(13489)
机构
大学(355193)
学院(353305)
管理(140167)
(135210)
经济(132295)
理学(122811)
理学院(121399)
研究(118706)
管理学(118658)
管理学院(118056)
中国(85738)
科学(78138)
(75959)
(65212)
(60778)
业大(59499)
(59405)
研究所(56061)
中心(53034)
农业(51641)
(50687)
财经(48183)
北京(47504)
(46321)
师范(45752)
(43871)
(43043)
(41022)
经济学(39607)
技术(38773)
基金
项目(251433)
科学(196030)
基金(181701)
研究(176226)
(161647)
国家(160340)
科学基金(136451)
社会(109265)
社会科(103498)
社会科学(103467)
(99188)
基金项目(96531)
自然(92537)
自然科(90474)
自然科学(90447)
自然科学基金(88773)
(84391)
教育(81932)
资助(75602)
编号(70933)
重点(56602)
成果(56033)
(54117)
(52717)
(52473)
课题(49309)
创新(48891)
科研(48833)
计划(48093)
大学(46157)
期刊
(140948)
经济(140948)
研究(98509)
中国(66537)
学报(64779)
(58226)
科学(56596)
管理(50600)
大学(47812)
学学(45183)
(43820)
教育(40204)
农业(39983)
技术(30930)
(25956)
金融(25956)
业经(23899)
经济研究(23409)
财经(22539)
(21496)
(19190)
科技(18796)
问题(18314)
图书(18097)
(17939)
业大(17778)
技术经济(17030)
统计(16693)
理论(15928)
商业(15717)
共检索到50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如南  钟艺琳  陈雨后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公众对第三次分配的认知与态度对于政策落实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已有研究与我国相关政策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我国公民参与与认知态度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公民参与经历、自利型认知、公民型认知验证模型机制,检验公民参与经历如何影响对第三次分配的认知和态度。文章认为,我国公众对于第三次分配政策有基本了解,认识到该政策与个人的关联,大多数人支持并愿意参与第三次分配;过往公民参与经历可以通过公共型认知和自利型认知正向影响其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态度;女性具有更多公民参与经历,但学历与公民参与经历呈负相关。文章对于第三次分配政策倡导、提高公民对第三次分配的参与度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卢俊婷  张喆  贾明  
近年来,党中央一方面对贪污腐败官员严惩不贷,另一方面对回归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理念的公仆型领导大力倡导,而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也越来越关注日常管理中公仆型领导行为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积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对中国一家著名食品生产企业的25家分公司的90个部门中的400名员工及其领导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以有效的351对员工及其领导者的匹配数据为基础,对日常管理中的公仆型领导、员工心理授权、员工亲社会动机以及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跨层次分析,其结果显示:(1)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分析,我们发现在日常管理中公仆型领导行为可以激发员工的亲社会动机,进而增加其助人行为及建言行为;(2)在日常管理中员工心理授权可以正向调节公仆型领导与员工亲社会动机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3)公仆型领导与员工心理授权的交互作用仅可以通过员工亲社会动机对员工建言行为产生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对于领导者在日常管理中如何通过改善领导方式来提高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卢俊婷  张喆  贾明  
近年来,党中央一方面对贪污腐败官员严惩不贷,另一方面对回归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理念的公仆型领导大力倡导,而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也越来越关注日常管理中公仆型领导行为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积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对中国一家著名食品生产企业的25家分公司的90个部门中的400名员工及其领导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以有效的351对员工及其领导者的匹配数据为基础,对日常管理中的公仆型领导、员工心理授权、员工亲社会动机以及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跨层次分析,其结果显示:(1)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伟   韩丽娟   乐婷   裴双明  
多数生产安全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关,消减员工不安全行为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将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心理资本驱动员工不安全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并进一步探讨正念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27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实证分析发现:心理资本负向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分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负向影响中起单独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员工正念通过缓和情绪耗竭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路径起负向调节,即员工正念越高,情绪耗竭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弱,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在心理资本与员工不安全行为间的链式中介效应越弱。研究结论既为揭示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消减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阐释,也为企业优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冠峰  陈冬梅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情感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217份有效样本进行层级回归。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型领导对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权力距离正向调节了情感型领导对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且心理授权完全中介了情感型领导与权力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最后,建议企业鼓励实施情感型领导,进而提升员工心理授权,同时考虑员工的权力距离,从而使员工展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本文揭示了情感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为企业提升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于鲁宁  彭正龙  
作为一种负向人际对待方式,以职场排斥为代表的职场冷暴力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一致性理论,通过引入组织认同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以心理安全感作为调节变量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职场排斥对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的影响。基于本土企业703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发现: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显著负相关;组织认同在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间起到中介作用;心理安全感显著调节职场排斥通过组织认同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的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倩  侯玉婷  胡志婷  
通过229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从供应链视角分析了供应商环境责任缺失对下游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探究了伪善感知在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并考虑了消费者绿色意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供应商环境责任缺失负向影响消费者态度,伪善感知在供应商环境责任缺失与消费者态度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绿色意识调节供应商环境责任缺失对消费者态度的直接影响,并在"供应商环境责任缺失—伪善感知—消费者态度"影响路径的前半段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丽丽  叶龙  郭名  刘云硕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考察了领导幽默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同时对238名知识型员工及61名部门领导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领导亲和型幽默正向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领导攻击型幽默负向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员工心理授权在上述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幽默应对感调节了领导幽默通过员工心理授权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对领导者管理方式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潜在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蔡如茵  林星驰  
内部人身份认知是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内在驱动因素。为了探讨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以及组织承诺和工作嵌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与文献研究以及系统检验各变量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2)员工组织承诺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组织承诺在内部人身份认知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员工工作嵌入在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工作嵌入程度越高,组织承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越强;进一步地,工作嵌入还调节着组织承诺对内部人身份认...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天茹  贺爱忠  
现有关于知识共享等积极知识活动的研究日渐成熟,但实践效果却差强人意,知识隐藏等消极知识活动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新热点。为了探究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以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为整体逻辑,构建了职场排斥通过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作用于知识隐藏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宽恕氛围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针对中国本土企业员工收集了639份有效问卷,利用Mplu 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 st r ap、潜调节结构模型法对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存在正向影响;(2)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分别在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宽恕氛围通过缓和职场排斥对关系认同的负向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路径起调节作用,即宽恕氛围越高,职场排斥对关系认同的负向影响越弱,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越弱。从理性角度出发重新探究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影响机理是对以往研究的补充与丰富,启示管理者们在激励员工实施知识共享活动的同时,要注意采取措施抑制知识隐藏等消极知识活动,从而激活组织员工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楼尊  
随着消费个性化的提高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建立顾客忠诚和赢得竞争优势。以产品定制为背景,基于顾客的视角,探讨顾客对不同参与程度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情境-角色模拟实验设计收集数据,运用逐步回归分析验证有中介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体验乐趣和满足独特性需求是顾客在参与产品定制过程中追求的重要利益;顾客参与程度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乐趣和购买意愿,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对顾客参与程度与感知乐趣和购买意愿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感知乐趣有效地传递顾客参与程度、独特性需求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细分群体采用顾客参与程度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兵  王文竹  王心娟  
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三元交互理论,引入独立型自我建构和工作重塑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平台型领导驱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探讨差错管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342份有效问卷实证分析发现:平台型领导正向驱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独立型自我建构和工作重塑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独立型自我建构正向激发员工工作重塑行为,两者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正向调节平台型领导、独立型自我建构、工作重塑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夏远  闫昊  钟远绩  
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员工敬业度和情感承诺为研究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双重中介作用模型以探讨不同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以23家企事业单位的39位部门领导及其397名下属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检验了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投资型和相互投资型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过度投资型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比相互投资型更强;员工敬业度和情感承诺中介了过度投资型和相互投资型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此外,个体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敬业度和情感承诺的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晓凌  张逸聪  刘浩  
本文借鉴文化心理学领域的双文化认同整合,提出文化融合度这一概念,通过三个研究考察古今文化混搭产品的文化融合度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探究其心理机制和作用条件。研究发现:文化融合度能显著正向地影响消费者的产品态度;消费者古今文化混搭产品态度形成的中间路径为认知流畅性和感知产品创新性;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对两条作用路径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独特性需求越高,认知流畅性和感知创新性的中介作用越弱。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春玉  林让  杨宜苗  
增加选择数量是否会提高满意度是经济学、心理学和营销学的热点问题。当消费者对某一刺激目标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评价时,即矛盾态度怎样影响选择数量和满意度的关系 2个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数量对满意度的影响是通过决策困难水平实现的,当选择数量影响决策困难水平时,会产生选择超载。矛盾态度对决策困难水平与满意度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对矛盾态度较高者,选择"多多益善",选择数量增加使消费者满意度提高;相反,对矛盾态度较低者,选择"适可而止",选择数量增加使消费者满意度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