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1)
2023(2013)
2022(1675)
2021(1415)
2020(1270)
2019(2711)
2018(2718)
2017(5530)
2016(2938)
2015(3361)
2014(3187)
2013(3226)
2012(2996)
2011(2690)
2010(2682)
2009(2577)
2008(2683)
2007(2328)
2006(1961)
2005(1744)
作者
(7687)
(6412)
(6293)
(6070)
(4090)
(2974)
(2932)
(2515)
(2405)
(2266)
(2217)
(2090)
(1986)
(1979)
(1944)
(1923)
(1881)
(1844)
(1826)
(1800)
(1581)
(1574)
(1507)
(1445)
(1437)
(1429)
(1373)
(1349)
(1306)
(1237)
学科
管理(11721)
(11472)
经济(11448)
(9711)
(9026)
企业(9026)
(5564)
方法(5052)
数学(3997)
数学方法(3971)
(3514)
财务(3511)
财务管理(3505)
企业财务(3368)
(3120)
业经(2944)
(2805)
中国(2772)
工作(2582)
(2536)
理论(2428)
(1954)
(1952)
财政(1921)
农业(1882)
教育(1875)
(1776)
(1763)
(1722)
国家(1687)
机构
大学(42227)
学院(41810)
管理(18376)
(16370)
经济(16012)
理学(15926)
理学院(15777)
管理学(15648)
管理学院(15543)
研究(11752)
(9113)
(8636)
中国(8533)
财经(6906)
(6361)
(6236)
科学(6207)
(5615)
师范(5592)
(5414)
北京(5370)
中心(5281)
业大(5149)
(5132)
财经大学(5130)
(4974)
经济学(4938)
研究所(4702)
商学(4565)
师范大学(4554)
基金
项目(27503)
科学(21958)
研究(21727)
基金(20541)
(17351)
国家(17191)
科学基金(14981)
社会(14854)
社会科(13893)
社会科学(13888)
基金项目(10688)
(10074)
教育(9625)
编号(9452)
自然(8800)
自然科(8572)
自然科学(8570)
(8479)
自然科学基金(8446)
成果(8191)
资助(7819)
(6360)
国家社会(6353)
项目编号(6156)
(6085)
重点(5827)
课题(5781)
人文(5748)
教育部(5695)
(5621)
期刊
(18919)
经济(18919)
研究(12026)
(8969)
中国(7485)
管理(6044)
学报(5122)
科学(4896)
图书(4800)
教育(4635)
(4547)
大学(4116)
书馆(3978)
图书馆(3978)
财经(3917)
学学(3847)
业经(3390)
(3279)
技术(3277)
农业(2925)
经济研究(2819)
财会(2656)
问题(2569)
(2546)
金融(2546)
技术经济(2199)
会计(2113)
(2097)
论坛(2097)
商业(2066)
共检索到61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君君  
公共利益的实体界定是难以实现的,为此从程序上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成为必要的选择。公民参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符合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要求,并有利于各方对公共利益的接受、实现实质法治、控制行政裁量权。为实现公民参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有必要进行制度上的建构及作出合理的限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君  
首先阐述了在《物权法》中界定公共利益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物权法》中不界定公共利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苗红娜  
本研究利用6089份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公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动因,并对目前公民参与不足的问题进行回应。研究发现,个人利益对于公民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并不稳健,而公共利益诉求、制度要求以及从众心理是公民进行基层参与的重要动因,尤其是制度要求以及民众与党员干部的紧密程度这两个外部因素,不仅影响公民总体参与经历,更是对选举、公共决策讨论、社区管理及公益活动参与具有正向影响。文章丰富了学界关于公共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水平具有实践启示。在“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时,要优化公民参与的氛围,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强化公共利益的价值培养,并增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沟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志  龚健  
对于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均未作出明确界定,导致实际操作中土地征收权的滥用。以公共产品的界定来判断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在分析其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公共利益进行分类,并探讨其界定模式,以此来廓清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边界。通过设计一些必要的程序与制度,对防止"公共利益"的泛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朝印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立法数量急剧增加,但是经济立法领域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已危害到公共利益。为规范经济立法行为,《立法法》中规定了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应听取、征求公众意见的制度,以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为基础,这一制度可以界定为立法商谈机制。经济立法商谈机制的确立,可以从实现立法民主、协调经济利益和普及法制观念等三个方面维护公共利益。同时,借鉴国外的立法商谈制度的实践,我国的经济立法商谈机制应从程序、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的实现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凤真  
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惟一正当理由。公共利益虽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对其内涵的认识仍然可以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国外关于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立法模式,我国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应采用列举兼概括模式,在个案中对公共利益的认定则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晓  
本文从征地制度的现状出发,引出“公共利益”界定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界定了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同时,提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在分析现有的征地制度改革方案优缺点之后,设计出改革的第四种方案——征购返还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书全  张慧颖  
海域征收从法律属性上应属于公益征收行为,公共利益之考量必然成为海域征收中无法回避的前置性问题。"公共利益"是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无论在学说还是判例上,它一直被作为一般法律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尽管我国《宪法》、《物权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明确规定海域征收必须始于公共利益之目的,但由于法律对公共利益内涵或范围缺乏明确界定,海域征收实践中又缺失有效的程序规制和司法监督,极易导致相关行政部门在"征海"决策中借公共利益之名谋取海域增值利益、侵害海域使用人合法权益。我国海域征收既缺失对公共利益内涵及其外延范围的具体立法界定,又缺少关于公共利益认定的必要的正当程序规制。因此,在法律层面解决对公共利益语焉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怆然  
语焉不详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这个随西方经济学而来的词汇,伴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不但频繁出现在学者论文、媒体报道乃至文学作品中,甚至成为制度、法律设计的核心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利国  宋旭明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制度调动了公民对危害公共利益行为提起诉讼的积极性,保障了机关、团体诉权的行使,但由于"公共利益"概念本身的模糊不清,致使我国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受限。因此,我们应从公共利益的界定范围出发,重新审视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从而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谢保鹏  
如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点。我国从立法层面始终坚持"公共利益"征地的原则,如《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均有相应界定,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而且,政府遵循"公共利益"原则行使土地征收权,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虹  
有益品(merit goods)作为市场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特殊理由,最初由马斯格雷夫(Musgrave)于1959年提出。尽管人们对有益品这个概念相对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在实践中它却是一种最容易也最经常被指认的市场缺陷。有益品的界定取决于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确认和识别方式。单纯用理论永远无法回答哪些是有益品,哪些事情符合公共利益,确切的答案只能通过公共决策程序才能获得。建立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并保证公众有效行使决策权力的民主决策制度对公共管理和公共财政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于宁  
反倾销措施是一种被WTO多边法律体系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其宗旨是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它体现了市场开放与适度保护的统一。由于反倾销措施是以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的,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的基础。通过回顾现代城市规划诞生之前西方哲学思想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指出公共利益从单一、同质的公共利益向越来越多元、综合的公共利益演变的逻辑,并发现公共利益内涵的重构与规划理论的重构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从而为分析我国新时代下公共利益的内涵提供支持,以此作为讨论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逻辑的起点和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