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9)
- 2023(4557)
- 2022(3632)
- 2021(3372)
- 2020(2780)
- 2019(5806)
- 2018(5783)
- 2017(11159)
- 2016(5737)
- 2015(6336)
- 2014(5560)
- 2013(5325)
- 2012(4632)
- 2011(4152)
- 2010(4303)
- 2009(4161)
- 2008(4254)
- 2007(3928)
- 2006(3381)
- 2005(2916)
- 学科
- 管理(24172)
- 业(24009)
- 企(22547)
- 企业(22547)
- 济(19063)
- 经济(18948)
- 技术(10583)
- 技术管理(8818)
- 财(8001)
- 方法(7075)
- 务(6010)
- 财务(5971)
- 财务管理(5964)
- 制(5936)
- 中国(5891)
- 企业财务(5699)
- 业经(5689)
- 数学(5487)
- 数学方法(5419)
- 农(4955)
- 理论(4070)
- 银(3866)
- 银行(3861)
- 学(3808)
- 体(3752)
- 教育(3699)
- 行(3627)
- 划(3419)
- 融(3351)
- 金融(3351)
- 机构
- 学院(75554)
- 大学(74839)
- 管理(31700)
- 济(31109)
- 经济(30464)
- 理学(27512)
- 理学院(27217)
- 管理学(26854)
- 管理学院(26693)
- 研究(22282)
- 中国(17342)
- 财(15738)
- 京(15014)
- 财经(12210)
- 科学(11899)
- 江(11394)
- 经(11059)
- 中心(10552)
- 所(9904)
- 范(9877)
- 师范(9827)
- 经济学(9373)
- 北京(9353)
- 州(9256)
- 商学(9132)
- 商学院(9044)
- 财经大学(9039)
- 研究所(8714)
- 业大(8609)
- 院(8339)
- 基金
- 项目(49828)
- 科学(40856)
- 研究(39455)
- 基金(36612)
- 家(31000)
- 国家(30691)
- 科学基金(27574)
- 社会(27248)
- 社会科(25689)
- 社会科学(25681)
- 省(20136)
- 基金项目(19168)
- 教育(17644)
- 划(16069)
- 自然(16066)
- 自然科(15711)
- 自然科学(15704)
- 编号(15663)
- 自然科学基金(15463)
- 创(13713)
- 资助(13247)
- 成果(12972)
- 创新(12914)
- 国家社会(11614)
- 制(11487)
- 重点(10957)
- 部(10824)
- 课题(10639)
- 发(10414)
- 项目编号(10297)
共检索到114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福昌 陈晓阳
从以商业化、市场化为导向到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正视政府责任是新医改在价值观念上的重大转换,其实质在于公民健康权利得到保障。保障公民健康权是我国深化医改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公民健康权利不会自发实现,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有义务保护公民健康,实现社会公正和健康公平。当前医改重点在于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要,以实现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
医改 健康权利 政府责任 价值向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宏伟
使用CHNS(2006)的数据,通过建立健康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个人的身体、经济、社会、行为特征以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对健康风险与健康结果的影响。为了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选用同代人平均受教育程度、社区参加保险比例作为个人教育程度和是否参加医疗保险的工具变量,并在同代人教育水平的计算中考虑了时代的政治事件冲击,以使工具变量有效,不再有弱工具变量问题。两阶段估计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保险对个人的健康结果存在正向影响,个人的经济、社会特征及健康行为等都会影响健康结果,而医疗卫生资源的地理可及性和价格也会显著影响健康结果。因此,当前医改的目标应当是健康保障,而不仅仅是基本医疗服务的获得。
关键词:
教育水平 医疗保险 健康风险 健康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以此为标志,新一轮医改拉开大幕。全民医保、取消药品加成等一个个与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紧密关联的关键词,串起了十年的新医改之路,这是一段艰难的改革征程。十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着力进行探索创新,完善机制,加大投入,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进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与回顾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要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改革仍旧任重道远。
关键词:
新医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德宝
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其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合力推动下,作为覆盖我国城乡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险,其在整个国家医疗保障体制中的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本文从我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现状出发,从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运营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商业健康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新一轮医改带给健康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专业化经营+健康管理"是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的唯一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凌秀丽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新医改的纲领性文件正式诞生。新医改方案勾勒了改革方向和框架,其最大的亮点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作是一种公共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宏 段雪怡 王天宇
以保大病和保住院为主的传统医保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强调预防为主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作为新时代医改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关系到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关系到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基于价值医疗理念,利用2011~2018年部分城市先行实施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提供的准自然实验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设计动态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门诊共济保障对中老年职工健康的动态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门诊共济后,职工健康在中长期会有显著改善,且退休职工和低学历职工的健康收益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门诊共济提高了参保职工的门诊就医概率,并促进了他们的基层门诊服务利用和健康预防行为。对于住院患者,门诊共济减少了他们的年住院次数和次均住院费用。本文为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以价值医疗理念为指引评估卫生政策、通过微观制度设计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玉灵
从理论上分析,世界各国旅游立法有不同的模式,关注点不尽相同。与其他各国旅游立法相比,我国旅游立法的最大亮点,体现在以人为本,将公民的福祉放在首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第一,《旅游法(草案)》的立法宗旨,宣示了对旅游者权益的保护;在章节构架、内容布局等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媛媛,郭小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琦 翟绍果 黄春柳 徐天舒
回顾中国新医改历程,以福建省三明市“三医”联动改革最为典型。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系统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分析三明医改的行动策略与治理过程,进而揭示“三医”联动走向健康治理的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树立政府元治理主体权威,通过健康治理引导下的目标转型推动三医统合型联动,以“法治-数治-群治”协同的行动策略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切实承担并履行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处理好“三医”联动的动态演进性和次序性,促成健康治理社会动员,构建健康治理合作网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付丽 ,卢宁 ,赵鸣
卫生防疫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人民健康一贯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为了加强卫生防疫工作,我国建立了初、中、高各级卫生防疫站,建立了严格的疫情报卡制度,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从而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但是由于资金等问题,我国卫生防疫工作还不够完善,尤其在乙型肝炎的预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研究解决。这也是我们卫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鹏 杨翠迎 周彩
医养结合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CHARLS2015和2018两期数据,以2016年确立国家级医养结合服务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对于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并显著促进了慢性病管理与门诊就诊随访概率,但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精神健康层面的改善并不明显。(2)服务效果受到老年人的个体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婚姻状况等)与代际因素(居住区域、子女个数、是否有子女照料、子女受教育程度等)的异质性影响。(3)机制检验方面,体检、日间照料、上门巡诊、娱乐活动服务等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提升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文章研究认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应当重新梳理其主体行为逻辑,逐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关联制度衔接,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机制与需求多维度衔接的动态调整机制,弄清不同层次人群在医养结合服务中的现实需求,打破制度壁垒,提高资源与政策制度的衔接能力。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形成医养结合的基本制度,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斌
一、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意义深远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截至2013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已达72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9万人,为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院校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毕业后医学教育取得重要突破,继续医学教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宝春
长期以来,商业健康保险对完善我国的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我国健康保险赔付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始终在2%以下,而发达国家商业健康保险的赔付比例一般在12%以上。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卫经人
世界卫生组织宏观经济与卫生委员会关于《投资卫生领域 促进经济发展》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总结了世界各国处理健康改善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经验与教训,深刻分析了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内增加卫生投入,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GDs)的形势与任务。我们完全赞同《报告》的基本观点与发展目标,并为之而共同努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慧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小贡献,为实现中国梦,保证民营经济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良好的安全经营环境是保障。为此,文章从民营企业安全环境的现状、造成民营企业不安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安全环境 经济 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