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2)
2023(7570)
2022(6445)
2021(5847)
2020(4980)
2019(11216)
2018(11184)
2017(22602)
2016(12059)
2015(13341)
2014(13415)
2013(13082)
2012(12036)
2011(10775)
2010(10784)
2009(10326)
2008(10382)
2007(9466)
2006(8338)
2005(7857)
作者
(34270)
(28834)
(28626)
(27521)
(18374)
(13823)
(13055)
(10928)
(10886)
(10526)
(9961)
(9689)
(9392)
(9278)
(9274)
(8880)
(8409)
(8407)
(8388)
(8249)
(7340)
(7103)
(6816)
(6629)
(6533)
(6504)
(6411)
(6350)
(5871)
(5550)
学科
(49029)
经济(48942)
管理(42954)
(38660)
(33255)
企业(33255)
方法(22148)
数学(19341)
数学方法(19148)
(18494)
(14921)
中国(12065)
(12037)
财务(12010)
财务管理(11984)
业经(11526)
企业财务(11478)
(11458)
(10338)
(10209)
(9648)
银行(9633)
(9192)
金融(9190)
(9104)
体制(8858)
(8223)
地方(7939)
技术(7923)
(7914)
机构
大学(175693)
学院(172957)
(73779)
经济(72321)
管理(67358)
理学(57539)
研究(57188)
理学院(56963)
管理学(56145)
管理学院(55805)
中国(44119)
(39828)
(35989)
科学(32830)
财经(30810)
(28487)
(27894)
中心(26735)
(26369)
(26355)
研究所(25365)
经济学(23953)
业大(23595)
财经大学(22992)
北京(22147)
经济学院(21630)
(20785)
农业(20491)
(20386)
(20275)
基金
项目(114016)
科学(91066)
基金(85931)
研究(82778)
(74843)
国家(74318)
科学基金(64390)
社会(55159)
社会科(52481)
社会科学(52471)
基金项目(44825)
(42921)
自然(41073)
自然科(40179)
自然科学(40168)
自然科学基金(39536)
教育(38046)
(36136)
资助(35162)
编号(32402)
成果(28121)
(26661)
(26333)
重点(25546)
国家社会(23966)
(23634)
(23237)
教育部(23132)
(22956)
人文(22369)
期刊
(79109)
经济(79109)
研究(52056)
中国(34626)
(34339)
学报(27912)
管理(25752)
科学(24123)
(23772)
大学(21030)
学学(19780)
(18129)
金融(18129)
财经(16392)
农业(15379)
教育(15011)
(14011)
技术(13642)
经济研究(13455)
业经(11277)
问题(10346)
图书(10014)
理论(9775)
财会(9287)
实践(8722)
(8722)
会计(8393)
(8164)
(8091)
技术经济(7989)
共检索到262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方燕  张昕竹  
本文研究了追求效率和公正诉求的规制者在消费者收入信息不完备环境下的定价机制设计问题,着重探讨了公正诉求是否可能导致最优边际价格递增。信息不对称使得实现公正诉求须基于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上。在效率、公正诉求和市场完全覆盖要求下,紧闭类型域内的非端点类型消费者的边际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端点类型消费者按边际成本定价;更重要的是,如果概率分布均匀以及偏好和主观福利判断等因素满足一定条件,那么最优价格随类型先递增后递减。基于实例将类型域确定性上边界放松至正无穷,公正诉求将使递增定价机制全局最优。半福利主义诉求与类型域无上边界确实可能导致价格递增。连续递增定价机制的理论探索为探讨递增阶梯定价产生的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燕  张昕竹  
资源定价与收入税成为实现分配公正的互补机制。当消费者收入信息不对称时,经典两部制不能同时实现消费公平和收益中性。通过降低进入门槛和提高边际价格的修正性两部制可挽留低收入消费者,却对次低收入消费者不公。连续递增定价通过完美甄别消费者支付能力能兼顾收益中性和成本的公平补偿。最后,与家庭收入逆相关的私有家庭规模信息会削弱修正性两部制的功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红波  李佳娇  华凌昊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大量中小企业为促进就业、激发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实中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并不顺利,很多企业目前无法获得AA级以上的信用评级,需要通过引入担保增信机制才能实现债券融资。本文以2012~2016年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用评级机制和担保增信机制对私募债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两种机制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1)信用评级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获得信用评级越高的企业融资成本越低;(2)信用评级较低的公司无法顺利进行私募债融资,信用评级水平越低,越会进行担保增信。因而相比没有进行担保增信的公司,有担保增信的公司整体融资成本更高;(3)进一步,对于同时拥有信用评级和担保增信的公司,担保机构的评级越高,私募债的融资成本越低,但担保机构评级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小于信用评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充分发挥私募债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信用评级机制、强化评级机构的事后违约责任,合理落实担保增信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玫  梁洪  卢露  
本文借助于"人人贷"平台的微观数据从信号传递和双边声誉两个视角研究了网络借贷平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缓解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借贷平台的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机制有助于减缓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增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融资后的道德风险。同时,本文还发现借款人的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存在非对称的替代关系,高声誉更能弥补低学历借款人信誉信号的不足,因此低学历借款人更有激励建立自身的高声誉,但是随着借款人学历的提升,该非对称效应消失。进一步研究发现,学历信号和双边声誉机制在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臻  倪艳  
本文通过建立对人民币汇率传递两机制转换阈值模型,考察了199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的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传递的不对称性。为分析2005年我国汇改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本文将研究期间分为汇改前后两个时间段。无论是协整模型还是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均说明中国农产品汇率传递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人民币贬值汇率传递系数均高于升值传递系数,农产品进口价格对人民币贬值更为敏感。在汇改后,人民币贬值汇率传递弹性不仅仍大于升值汇率弹性,且二者差异高于汇改前,说明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价格传递的不对称性进一步加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守明  王爱民  
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他们创造性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被称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命题。其假说是,由于股份公司中股权的广泛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管理者手中,而企业的所有者"已被贬到仅是资金提供者的地位。随着企业这个黑匣子"被打开,经理层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海珍  任荣明  
在管制背景中 ,管制者和企业双方之间总是存在不对称信息 ,激励相容机制可以诱导企业报告真实情况且对所有人都是最优的选择。然而 ,在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激励相容管制机制设计中 ,不仅要考虑不对称信息问题 ,还必须考虑管制者对企业服从行为的监督承诺问题。本文以对企业的环境管制为背景 ,研究在同时出现不对称信息和管制者监督执行两方面问题的情形下 ,最优激励相容环境管制的设计 ,并且和最优一致环境管制的设计进行比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雷光勇  
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是指契约(交易)关系当事人都只掌握了一些自己最为清楚的私人信息,而对另一些当事人的信息则不完全了解。依据它所存在的时间与契约签署时间的不同,分为外生的和内在的两种信息不对称。前者是由当事人在签约之前的客观状态引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月春  杨斌  
大股东利用在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所掌握的信息优势,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基本理论和博弈论阐释大股东控制与内部资产交易定价公允性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对其关系存在性及关联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控制"现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增发新股融资中的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本文采用Logit模型,从控制权结构和信息不对称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对于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力越弱,更倾向于认购新增股份。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并且在实施定向增发时,更倾向于选择向大股东发行。此外,上市公司拟实施整体上市时,定向增发往往伴随着资产认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明明  
在稳定性偏好、理性与均衡假设下,基于欧几里德确定性空间,人类的交换行为可以简化为简单的需求-供给耦合问题,但现实世界商品交易过程存在着复杂的结构。通过将交易过程中"需要的双重一致性"耦合问题模型化,本文构建了流通机制概念模型,分析了它的三大特征:交易双方的偏好结构以及了解这种结构的交易成本、处理这种偏好信息的过程以及交易实现、保障交易有效实施的制度环境。流通机制下任何个体行为的理性均衡等价于激励相容的协调机制,这一机制的内在结构可以表现为业态及生产-流通-消费的动态反馈,流通机制与生产、消费两侧的结合界面通过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确定。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镶嵌在特定社会结构中、政府主导型产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伟  
本文对存款保险、预警机制与银行吸收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风险预警机制替代市场监控能较好地解决存款保险制度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存款保险降低道德风险创造条件;在隐性担保机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当预警机制能够充分披露信息、非存款债权人被排除在存款保险体系之外是可信的,政府或存款保险机构提供救助的补偿率相对较低时,存款保险制度有可能降低银行道德风险。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为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预警系统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开军  张子刚  
供应链是以资源外用为特征的集成企业网络,供应链管理强调用系统的观点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对不对称信息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明影响协调机制的因素和协调机制的任务,进而建立更为有效的协调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岩  刘思峰  
基于信息甄别原理,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需求创新的授权,信息不对称来自对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如果采用固定费加提成的合同,对于两点离散分布,研发者对高需求情形的授权合同是单一固定费制,对低需求情形是两部制,并且有可能只对高需求情形授权最优。对于连续型分布,厂商可能只有当市场需求大于某个值时才能得到授权,且信息租金随市场规模而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