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0)
2023(13269)
2022(11667)
2021(10808)
2020(9157)
2019(21153)
2018(21008)
2017(40499)
2016(22248)
2015(24965)
2014(24991)
2013(24709)
2012(22636)
2011(20455)
2010(20191)
2009(18827)
2008(18337)
2007(16087)
2006(14198)
2005(12729)
作者
(65344)
(54027)
(53879)
(51162)
(34449)
(26069)
(24374)
(21131)
(20615)
(19404)
(18532)
(18390)
(17349)
(17154)
(16965)
(16693)
(16255)
(16186)
(15536)
(15517)
(13544)
(13293)
(13060)
(12390)
(12086)
(12082)
(12015)
(11867)
(10989)
(10623)
学科
(84959)
经济(84825)
管理(68795)
(62572)
(53823)
企业(53823)
方法(39319)
数学(33703)
数学方法(33308)
(26157)
中国(22019)
(21966)
(20345)
(20235)
业经(19771)
地方(15924)
(15802)
财务(15732)
财务管理(15698)
企业财务(14920)
理论(14823)
农业(14354)
(14341)
贸易(14334)
环境(14180)
(14149)
(14095)
技术(13941)
(13924)
(13848)
机构
大学(319149)
学院(314206)
管理(124307)
(122583)
经济(119820)
理学(107629)
研究(107001)
理学院(106421)
管理学(104598)
管理学院(104042)
中国(78228)
(68538)
科学(67270)
(59225)
(54254)
(52756)
研究所(49394)
业大(48816)
中心(47464)
财经(46780)
(46191)
北京(43325)
(42443)
农业(41583)
(41013)
师范(40552)
(38962)
(37014)
经济学(36719)
财经大学(34918)
基金
项目(217532)
科学(170460)
基金(158176)
研究(157410)
(138674)
国家(137562)
科学基金(117466)
社会(98451)
社会科(93182)
社会科学(93155)
(84640)
基金项目(84052)
自然(77541)
自然科(75690)
自然科学(75670)
自然科学基金(74327)
教育(72011)
(71853)
资助(65124)
编号(63582)
成果(52317)
重点(48821)
(48035)
(45452)
(45324)
课题(44074)
创新(42381)
(41860)
科研(41786)
教育部(41045)
期刊
(134874)
经济(134874)
研究(94788)
中国(61280)
学报(53786)
科学(48317)
(47664)
管理(46716)
(45969)
大学(40527)
学学(38036)
教育(35649)
农业(32770)
(26202)
金融(26202)
技术(26121)
财经(23255)
业经(21128)
经济研究(20997)
(19703)
问题(17339)
图书(16708)
(16639)
科技(15819)
理论(15813)
(15127)
技术经济(14548)
实践(14489)
(14489)
现代(14176)
共检索到461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炳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有企业由于其员工相对较高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更被认为是拉大贫富差距、造成社会不公的主要原因。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运行缺乏效率且利用垄断力量获取超额收入,有违社会公平。那么与私有制相比,公有制的分配制度是不公平的吗?事实上,很多对公有制分配制度的歪曲认识是建立在对分配制度错误的认识上的。分配本质上是利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剩余索取权的争夺,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具备整体性和模糊性特征,完善的公有制分配制度并不影响效率且远比私有制公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雪秋  余志利  
《资本论》中的所有制理论系统而完整。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为研究起点,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外在表现及其不断激化的必然性,全面论述了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必将取而代之的历史趋势,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敏锐地指出了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社会公有制的过渡形式及最终实现公有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尽管150多年过去了,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依然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国务院发言人袁木最近指出:我们将继续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工作。坚持公有制,不搞私有化。在谈到当前企业破产和兼并问题时,袁木说,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是20%,随着破产法的实施,有的落后企业可能被兼并、被拍卖或自行倒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十五大文献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强调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非公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佶   胡子凯  
资本私有制以自然权利为基础,但又是对自然权利的异化,这是其根本性矛盾,由此形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主要矛盾。资本私有制就是在矛盾的异化中形成和演进的,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体现于此。异化自然权利的资本私有制,因矛盾而导致自身的三次异化:资本的金融化、金融资本的国家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资本私有制因其自身矛盾的异化,不断损耗着、消灭着它有着根本缺陷的合理性,已没有再自我异化而持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资本的异化正发展为资本私有制的否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余江  
市场经济需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通过转机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公有制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并不是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看法推导出的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私有化的结论不能成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和多种不同的所有制。此条件下,即使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的企业或者经济单位的产出和资源利用效率不一样,为了鼓励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允许企业拥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社会不能无偿占用或者调拨企业的产出,企业之间也必须实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划清股份制与私有制的界限●许经勇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出现新的转折,即由以往的政策性调整转入制度创新,股份制这一新的财产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但是,近几年来,围绕着股份制的性质与作用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去年召开的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双印  
论现代私有制的产权制度董双印一、现代私有制概念及产权的基本特征什么是现代私有制?现代私有制即是股份制中的两种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这两种形式也称现代股份制或称公有制的新形式)从所有制性质分析,股份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光远  
私有财产发源于原始社会后期。有了私有财产,原先公社共同使用的物质资料获得财产的意义。事实上的私有财产的起源,成为观念上的公有财产的起源。将来事实上的私有财产彻底不存在了,观念上的公有财产也便失去其意义。整个人类社会是从没有财产和财产观念的社会,最后又复归到没有财产和财产观念的社会。整个人类社会将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无限地发展。自私有财产发端之后,迄今为止所有的社会都是私有、公有并存的社会。在奴隶制社会中有一个一个的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也有奴隶主国家的公有财产,在封建社会中有一个一个的封建主的私有财产,也有封建主国家的公有财产。两个社会不同的,只是在封建社会除封建主外,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如何认识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是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人类社会起源不是私有制社会,人类社会起源后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才出现了私有制社会。奴隶社会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代表了私有制社会的产生,此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是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全都处于私有制社会发展阶段。相比原始的人吃人社会,奴隶社会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而且,此后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与现实作用。但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延续,随着人类劳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社会必将由普遍的私有制社会转变为全球一体化的公有制社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学增  
自从私有制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围绕私有制所进行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以柏拉图、莫尔为代表的乌托邦公有制理论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自然法财产理论各自对私有制和公有制的理解和态度分歧很大。就是说坚持私有制与坚持公有制的斗争古来有之,一直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环  白非  
私有制的效率是否为最高效率是马克思制度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冲突之一。两种制度思想在分析制度效率时,过多地关注于制度本身与产权的归属,而较少研究制度的组织形式在制度效率中的作用和制度的适用范围。私有制的组织形式才是私有制效率的决定因素。公有制与私有制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关系。所有权制度组织形式的创新是提高制度效率的关键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