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3)
2023(8965)
2022(8162)
2021(7653)
2020(6416)
2019(15053)
2018(15137)
2017(29456)
2016(15986)
2015(17934)
2014(17869)
2013(17669)
2012(15980)
2011(14266)
2010(13928)
2009(12637)
2008(12034)
2007(10148)
2006(8764)
2005(7420)
作者
(45248)
(37295)
(37089)
(35234)
(23673)
(17909)
(16842)
(14779)
(14146)
(13150)
(12889)
(12406)
(11636)
(11579)
(11497)
(11231)
(11201)
(11139)
(10597)
(10494)
(9315)
(8916)
(8835)
(8415)
(8307)
(8234)
(8195)
(8137)
(7443)
(7386)
学科
(63044)
经济(62976)
管理(47660)
(44599)
(38169)
企业(38169)
方法(32034)
数学(27902)
数学方法(27612)
(15816)
(15593)
中国(14776)
业经(14035)
(13786)
地方(12635)
技术(11319)
理论(10795)
(10605)
农业(10590)
(10535)
财务(10478)
财务管理(10464)
(10429)
(10402)
贸易(10398)
环境(10372)
(10076)
企业财务(9944)
(9075)
教育(8668)
机构
大学(224009)
学院(221729)
管理(94629)
(85756)
经济(83866)
理学(83307)
理学院(82455)
管理学(81137)
管理学院(80760)
研究(69857)
中国(49680)
(47090)
科学(44693)
(37251)
业大(34438)
(34014)
(33499)
中心(31457)
研究所(31421)
财经(31097)
(29745)
北京(29500)
(28992)
师范(28759)
(28360)
农业(26283)
(25580)
(24932)
经济学(24734)
商学(24145)
基金
项目(160495)
科学(126342)
研究(117797)
基金(116696)
(100938)
国家(100121)
科学基金(86821)
社会(73210)
社会科(69391)
社会科学(69371)
基金项目(63462)
(62854)
自然(57457)
自然科(56098)
自然科学(56088)
自然科学基金(55075)
教育(53387)
(52608)
编号(48545)
资助(47563)
成果(38359)
重点(35148)
(35141)
(33643)
(33405)
课题(32246)
创新(31285)
科研(30711)
项目编号(30280)
教育部(30217)
期刊
(88392)
经济(88392)
研究(62866)
中国(35895)
学报(34601)
管理(32904)
科学(32391)
(29610)
(26588)
大学(26025)
学学(24427)
教育(23873)
农业(21326)
技术(18890)
业经(15045)
(14777)
金融(14777)
财经(14303)
经济研究(13714)
图书(13182)
理论(12042)
(11974)
科技(11800)
问题(11607)
实践(11351)
(11351)
技术经济(10850)
(10344)
情报(10340)
现代(10129)
共检索到302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文  
本文在分析公有产权与经济效率内涵的基础之上 ,详细考察了现有公有产权的经济效率后 ,认为公有产权的经济效率并不低于甚至高于私有产权 ,而且只要清晰地界定现有公有产权的结构、发展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国家对公有产权实施有效地保护 ,公有产权同样可以实现高效率地增长 ,片面地强调“私有产权神话”并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淑英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都有可能存在不明晰的问题。产权是否明晰,不仅取决于产权是否明确界定,且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产权主体是否具有行使所界定的产权权能的行为能力。在行使所有权权能的行为能力上,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所有权主体存在差异。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与经营权主体之间存在着经济人格的不对称,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仿效西方企业产权制度达到产权明晰,而只能通过建立一种不需依靠所有权主体的特别行为能力的机制,以实现对经营权主体的有效约束和激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国良  
公有产权的市场运作:中国乡镇企业高效率的解释袁国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出现了一个迅速增长的乡镇企业群。乡镇企业的高效率及其迅速扩大的规模,不仅大大缓和了渐进式改革中释放出来的压力,如解决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整个国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荣兆梓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既不是截然分开、毫无联系的两个封闭体系 ,也不是绝对对立、经纬分明的两个独立板块 ,二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 ,并且存在着一个相当宽阔的中间地带。由于对此缺少清醒认识 ,面对市场经济中高度多样化的产权安排 ,一些人否认公、私产权的本质区别 ,将二者混为一谈 ;另一些人则因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而经常地陷入困惑与迷茫之中。本文讨论了现代市场经济中公、私产权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谱系 ,希望能够为克服上述认识误区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定华  
公有产权实现形式初探云南财贸学院杨定华一、公有产权的内涵及其实现形式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制度的构造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1.私有产权完备的私有产权应该包括关于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私有产权的重要特征是排它性。谁拥有产权,谁就可以排斥他人以同样的权利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志  
本文对公有产权范畴作出了新的定义,认为公有产权是指各级政府社团产权。划分政府公有产权与集体非公有产权的重要依据在于两者所带的社会经济目标不同:政府公有产权带社会目标;集体非公有产权带经济目标。作者认为,产权制度随区域经济发展进程而发生制度变迁,在此过程中,产权制度逐渐作出公有产权社会目标和非公有产权经济目标的功能结构分化,单一公有产权制度创新为以混合产权为主体的多元化企业制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曲振涛  
市场经济与公有产权关系的重构黑龙江财政高等专科学校曲振涛市场经济与私有制相联系,形成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已经是被确认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建设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新创举。市场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荣兆梓  
论公有产权的内在矛盾荣兆梓(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一、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与本质规定从法权形式的表层看,公有产权是由多人同等享有的同一财产权。我们把这称作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三重含义:(一)产权主体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多人组成。这里多是相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贞发  
近年来,对公有产权改革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一个特殊视角是在不完全合同框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对相关模型(LT模型、Schm idt模型、H SV模型及BG模型等)以简单的模型方式进行简述,并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别和适用范围进行评述,对今后公有产权改革研究的一些相关议题提出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树元  
作者认为,"卖≠流失",因为公有产权交易不过是在公有产权的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和有价证券形态之间进行互换,其总量不会变:"不卖≠不流失",作者以大量的事实说明了公有资产不卖并不等于公有资产就不流失,而恰恰相反,不流动的公有资产的流失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不流失≠不能卖",等到公有资产已经出现流失时再卖为时已晚,而必须随时对公有资产所在企业的潜能作出正确估价,在公有资产可能出现流失时尽早卖掉公有资产;"卖公有资产≠出卖公有制",只要对出售公有资产收回的资金确保其用于再投入,并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就能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而不会导致私有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必良  
本文认为,作为公有产权安排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其实际运行是通过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来进行的,因此,公有制企业产权实现的难点就归结到了代理成本问题。文章在理解代理成本的构成及其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剩余索取权问题进行了剖解,从而阐述了公有产权的实现必须具备5个条件:一是委托人追求最优资源配置的目标;二是缩减代理层次,使代理费用最小化;三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用手投票”,代理人亦可以“用脚投票”;四是存在充分竞争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市场;五是存在充分竞争的一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梁德明  
局部性行政权力拥有者在改革大潮中的逐利行动,使得我国大量局部性公有产权被非正当私有化,而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排斥在有效监督和受益范围之外,虽然这种情况得到我国党和国家政府以及社会有识之士强烈关注并有所行动,却未改变问题产生的根源:对这些官员行政权力边界界定不清与约束不力;唯有切实赋予一定主体对局部性行政权力有效规制的权力,才能彻底改变现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志  
中国改革进入产权改革攻坚阶段,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原则指导下,纷纷结合各地实际推出产权改革措施。广东顺德市公有产权集中转制改革具有典型研究价值。本文借顺德产权改革案例,做出一些地方公有产权制度变迁的论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梅丹  
投资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财务决策,投资过度或者不足都有损公司价值实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着股东与经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两类代理问题,国有股东又具有特殊的产权属性和利益目标,这些都直接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借助投资过度的识别模型和Logistic回归,基于国有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证据研究显示,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因经理层代理问题和政府干预导致的投资过度,也存在因私人收益动机下的隧道挖掘导致的投资不足,中小股东未能有效发挥对国有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政府部门控制公司比国有法人控制公司,地方控制公司较中央控制公司更可能发生过度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明达  
建立国家、企业、员工三级所有的公有产权制度许明达(一)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不能在权能的授让过程中实现迄今为止,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习惯于这样的套路,即事先设定国家为终极所有者,在此基础上,通过权能的层层授让,架起产权的多层结构。贯穿于这项改革的基点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