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0)
2023(3344)
2022(2664)
2021(2669)
2020(2258)
2019(5393)
2018(5513)
2017(10237)
2016(6014)
2015(7185)
2014(7394)
2013(6770)
2012(5786)
2011(5229)
2010(5549)
2009(4892)
2008(4855)
2007(4366)
2006(3757)
2005(3276)
作者
(16111)
(13042)
(12981)
(12635)
(8242)
(6516)
(6023)
(5341)
(4927)
(4909)
(4647)
(4487)
(4309)
(4171)
(4157)
(4023)
(4019)
(3920)
(3886)
(3836)
(3482)
(3279)
(3235)
(3153)
(3062)
(2949)
(2938)
(2936)
(2808)
(2787)
学科
(17597)
经济(17581)
管理(15109)
(12923)
(11666)
企业(11666)
方法(7876)
教学(7421)
数学(6683)
数学方法(6412)
教育(6222)
理论(5980)
(4972)
中国(4955)
业经(4789)
学法(3958)
教学法(3958)
地方(3813)
(3810)
(3789)
技术(3623)
(3599)
农业(3154)
(3065)
学理(3049)
学理论(3049)
环境(2811)
(2810)
(2792)
(2717)
机构
学院(78813)
大学(77290)
管理(28491)
理学(24304)
理学院(23937)
(23444)
管理学(23173)
管理学院(23061)
研究(23050)
经济(22628)
(17098)
中国(16374)
科学(15658)
(13858)
师范(13750)
(12693)
技术(11984)
(11611)
业大(11316)
中心(11126)
北京(11069)
(10995)
教育(10877)
(10845)
师范大学(10817)
研究所(10541)
(10274)
职业(10196)
农业(8621)
(8620)
基金
项目(51342)
研究(41117)
科学(39209)
基金(32272)
(27301)
国家(26993)
(23037)
科学基金(22887)
社会(22447)
教育(22186)
社会科(21012)
社会科学(21001)
编号(19310)
(19241)
基金项目(16932)
成果(16375)
课题(14923)
自然(14389)
自然科(14058)
自然科学(14054)
自然科学基金(13718)
资助(13674)
(12652)
重点(11958)
项目编号(11627)
(11280)
大学(11141)
规划(10987)
(10986)
(10762)
期刊
(27010)
经济(27010)
教育(24157)
中国(22625)
研究(21686)
学报(10516)
管理(10451)
技术(10104)
科学(9824)
(9679)
(9264)
大学(8417)
学学(7368)
农业(7081)
职业(7014)
图书(5107)
业经(5071)
(4664)
(4282)
金融(4282)
(4086)
论坛(4086)
成人(4082)
成人教育(4082)
科技(4068)
技术教育(3975)
职业技术(3975)
职业技术教育(3975)
(3967)
统计(3964)
共检索到117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建云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激增、科技迅速发展、社会变革十分频繁的时代。这意味着,走进21世纪就是走进了一个需要个人不间断学习的时代。早在本世纪50年代,不少专家就曾预测,面对未来,孩子们掌握了多少知识似乎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备了进行不间断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学习能力(以下简称学力)的构成十分复杂,包括认知能力、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兴趣、习惯、自信心、意志力等与学习和研究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近些年国内外教育与心理学界对学习能力的研究颇多,其中日本的“公文式学习法”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颇具特色。本文拟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这一学习方法,并根据我们在大连市的相关实...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巍  
聋儿听力损伤导致了教育个体极大差异和全面发展的不均衡。如何为聋儿提供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一直是康复教育科研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公文式数学学习法在普通学校、普通幼儿园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同 ,使儿童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此法在聋儿康复教育领域的初步研究将为改进和完善聋儿个别化康复教育方案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温海燕  潘杰义  
现代教育提倡脱离知识灌输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提倡转向互动和高度参与的方法。[1]行动学习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超越,正是符合这一趋势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一、行动学习法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理论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产生于欧洲,1965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傅浙铭  
针对国内培训的结构性困境,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培训策略。“推式学习法”要求每天推送组织推荐的学习材料到受训者的桌面,可在大幅度降低培训预算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培训效果,并可成为培训创新的切入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桑宁霞  刘珂彤  
国际上颁布终身学习法的国家,无论是美、日、韩还是英、法、德,各国颁布的终身学习法都体现了政府服务终身学习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权责统一,高效服务的决心;体现了简政放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行政改革方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终身学习立法具有了超越一般教育立法的国家意义。在我国深入推进政治行政体制改革进程中,基于国际终身学习立法的视野,探讨终身学习立法的理念、内容与实施,如何高度体现政府权能的新理念、新角色以及新机制,将有利于明确政府职能,助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崔荣佳  
合作学习就是通过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介绍了合作学习法的组成因素。作者将合作法应用到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当中,同时设计了“每月讨论”和“双人研究”两项学习任务。文章讨论了合作学习实施步骤和实现情况,并针对学生的报告反馈和教师的反思对合作法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劲  
行为学习法是一种管理培训方法。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做中字”,一是建立系统分析的心智模式。有兴趣的读者,请细读本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秦旭芳  庞丽娟  
行动学习法和行动研究都是针对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思他们的经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本文概要描述了行动学习法与行动研究的内涵缘起及意义,分析了他们共同的特征,并从内涵与外延、主体活动的形式、目标的侧重点、内容、过程的运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区别。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江  林日鹏  吴能全  
行动学习法是一种通过不断反思并与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是"在干中学"、"在反思中学"的循环过程,这一方法在世界500强企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我国企业对此较为陌生。本文介绍了行动学习法在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流程优化项目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令华  
本文通过引入行动学法的思想与模式,透过案例分析行动学习法提升企业培训绩效的核心步骤与方法,总结提炼企业应用行动学习法提升企业培训的成功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杨尚林  
终身学习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是一剂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的"普世良方"。世界各国纷纷借助立法的强制性、规范性和权威性来保障终身学习的社会化推进。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地方性的终身学习立法,但国家层面的《终身学习法》尚未诞生。目前,教育部已开始启动了国家层面终身学习立法的调研起草工作。可以预见,国家层面法的出台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释放出的巨大制度能量将辐射到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维度,即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催动终身学习文化的形成与繁荣,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推政治民主化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梦溪  
介绍了“引导—探究学习法”在高校文检课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探讨了此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春花  葛新  
人才培养如何面向企业发展需求、面向未来,这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寻找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让人才具有面对未来的能力。我们之所以关注学习方法的探索,是因为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激发人的自我全面发展。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只有拥有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方能借助教育的力量,自我激活,从而释放创造力,并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以获得领先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毛怡欣  
选取2006-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是否会操纵文字信息披露,以更主观的方式叙述来配合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利用机器学习法提取2-POS主观模式,构建了可量化的文字叙述的主观性指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处于财务重述前,即在盈余操纵隐藏期间,上市公司年报中使用的主观句比例更高、整体主观性分数也更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治理环境会抑制上市公司利用主观色彩更浓的信息叙述来配合其盈余操纵的行为。本文的研究既为上市公司操纵文字信息披露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证据,补充了财务数据与文字信息披露关系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判断信息质量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