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9)
- 2023(3280)
- 2022(2471)
- 2021(2290)
- 2020(1658)
- 2019(3712)
- 2018(3430)
- 2017(6735)
- 2016(3526)
- 2015(3644)
- 2014(3582)
- 2013(3403)
- 2012(2976)
- 2011(2535)
- 2010(2627)
- 2009(2521)
- 2008(2468)
- 2007(2287)
- 2006(2003)
- 2005(1801)
- 学科
- 济(15606)
- 经济(15602)
- 业(10671)
- 管理(10656)
- 企(8873)
- 企业(8873)
- 方法(6136)
- 数学(5606)
- 数学方法(5562)
- 财(5551)
- 农(4373)
- 务(4326)
- 财务(4324)
- 财务管理(4319)
- 企业财务(4229)
- 中国(3789)
- 业经(3643)
- 农业(3230)
- 关系(2778)
- 地方(2732)
- 融(2577)
- 金融(2576)
- 制(2542)
- 贸(2247)
- 贸易(2246)
- 易(2191)
- 对外(2177)
- 技术(2143)
- 银(2086)
- 银行(2082)
- 机构
- 学院(48649)
- 大学(47645)
- 济(20888)
- 经济(20499)
- 管理(18231)
- 理学(15776)
- 理学院(15637)
- 管理学(15410)
- 研究(15342)
- 管理学院(15311)
- 中国(11385)
- 财(10775)
- 京(9137)
- 财经(8543)
- 科学(8035)
- 经(7775)
- 所(7126)
- 江(6878)
- 中心(6836)
- 经济学(6442)
- 财经大学(6383)
- 研究所(6324)
- 院(5984)
- 经济学院(5852)
- 业大(5849)
- 农(5788)
- 北京(5778)
- 范(5710)
- 州(5706)
- 师范(5661)
共检索到72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国家安排了4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计划出台不久,就有许多呼吁公开透明使用资金情况的声音。19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就这笔资金使用的监督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可被视作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公开呼声的阶段性回应,也是公开透明途径之一种。从刘家义的答记者问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国家对资金监管有制度化的安排,管好用好这笔巨额资金的态度是明确的。二是资金使用尚未发现重大问题,审计结果会继续向社会公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21日公布的数据,在中国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15000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10000亿元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4000亿元将投向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用于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用于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分别为3700亿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毕晓哲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19日向记者公布的结果表明,中央去年第四季度投入的1000亿元投资已基本落到实处。这个结果令人欣慰。说明中央部署加强对4万亿元投资的审计决策是英明的,也表明审计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今后两年还将有更大规模扩大内需资金投入和使用,审计任务将更艰巨、更复杂,面临的考验和困难将更大,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首先,中央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舒圣祥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回答有关"4万亿元投资"的记者提问时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重大的违法违规或者重大损失浪费的问题。这本来应该只是一种事实陈述,并不带价值判断,却使一些人产生了疑虑。显然,审计署说的是真话,公众不能无端指责审计署工作不力。因为审计署公布的只是一个暂时性结论,似乎不大符合人们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心理预设:如此庞大的资金使用,不可能没有觊觎之人,也不可能不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筱蕊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以及我国也可能随之面对的危机蔓延的影响,国务院部署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各部委纷纷出台具体的措施。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此大规模资金的公平分配与合理使用,以及最终产生的效应。本文认为从制度上完善人大的预算监督和审查,提高权力机关对财政支出监督的执行力,从充分保障公民对预算的知情权、赋予纳税人相应的诉讼权、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等方面提高公民享有用税监督权力,加强行政权力运行中的问责制,是健全财政监督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财政支出 预算监督 纳税人诉讼 问责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永琪
刘家义审计长2月1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答问,媒体甫一报道,立刻引来广泛讨论。有关人士纷纷从"加强审计监督,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角度,表达了对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期待。其中,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如何加强对中央4万亿元投资的监管。本刊从中撷取六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资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曹东坡
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做了较大改进和完善,首先把城市化分为城市化规模和城市化质量两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把金融分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两个一级指标和4个二级指标,然后分别从个量和总量角度对我国1999~2008年的城市化与金融支持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与金融支持正相关,但不同类型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同,政策性金融贡献最为明显,商业性金融有待开发;间接融资作用较大,直接融资有待加强;对城市化规模的支持作用较大,对城市化质量的支持作用较小。基于实证结果和金融危机后我国"4万亿元投资"对城市化支持的反思,本文提出,我国应改革和完善城市化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纯公益项目由政府承担并以...
关键词:
城市化 金融支持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冯海宁
对于4万亿元投资的监督,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19日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重大的违法违规或者重大损失浪费的问题,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从审计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4万亿元投资项目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少。大问题没有,既是因为4万亿元投资项目启动不久,更多问题没有暴露,也是因为监察部、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等多部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首次超过1万亿元,完成额达到11449亿元,比上年增加1694亿元,增长17.4%。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郁慕湛
自新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透露,中国地方债共有11万亿元之后,国家财政部正在部署调研,制止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11万亿元地方债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总和,相当于全国GDP的1/4强。解决这巨额的地方债问题,不仅仅是债额十分巨大,更难于解决的是地方债本身的复杂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任才方 程学斌
截止到1992年6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441亿元,比1991年2月末增加2941亿元,增长39%。储蓄增量如何分布?居民储蓄意向如何?了解这些对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合理利用闲置资金有现实意义。一、储蓄存款分布状况由于储户构成较复杂,为便于分析,仍将储蓄存款分为居民及非居民(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等“小金库”以及以个人名义存入的)存款,居民又分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乡个体户(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先溥
储蓄高增长一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尽管人民银行出台对储蓄利息收入征税以及多次降低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居民储蓄仍以超过GDP近10个百分点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逼近10万亿元,达9.93万亿元。8次降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的根本原因,只看到居民储蓄存款多,却没有认真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晴
从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至86910.65亿元,增长412倍,年均增长28.5%。巨量的储蓄存款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信贷资金,也是社会有力的稳定器,但也给国民经济和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风险。分流储蓄存款已成当务之急。如何分流10万亿储蓄存款?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创建新的回报率较高、风险不大的金融产品;合理引导消费,拉动内需;只对定期存款账户计息,不对活期存款账户计息,应是分流10万亿储蓄存款的最佳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书田
算算3万亿元储蓄存款这笔帐山东省价格研究所邮编:250013李书田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年一个新台阶:1991年至1995年,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1万亿元、1.21万亿元、1.48万亿元、2.15万亿元和2.9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